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警jǐnɡ
  注解:言之戒也。廾(□)部曰:戒,警也。小雅:徒御不警。毛曰:不警,警也。大雅以敬为之。常武:旣敬旣戒。笺云:敬之言警也。亦作儆。从言敬,敬亦声。己皿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谧mì
  注解:静语也。今文尚书维□之谧哉。周颂:誐以谧我。释诂曰:谧,静也。按周颂谧亦作溢,亦作恤。尧典谧亦作恤。释诂:溢,愼也。溢、愼、谧,静也。恤与谧同部,溢葢恤之讹体。愼、静二义相成。许云静语者,为其从言也。从言□声。弥必切。十二部。一曰无声也。今多用此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谦qiān
  注解:敬也。敬,肃也。谦与敬义相成。从言兼声。苦兼切。七部。谦或假嗛为之。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谊yì
  注解:人所宜也。周礼肆师注:故书仪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按此则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其威仪字,则周时作义,汉时作仪。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籒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云谊者人所宜,则许谓谊为仁义字也。今俗分别为恩谊字,乃野说也。中庸云:仁者人也,义者宜也。是古训也。从言宜,宜亦声也。仪寄切。古音在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诩xǔ
  注解:大言也。礼器:德发扬诩万物。注:诩犹普也。按诩之本义为大言,故训为普则曰犹。凡古注言犹者视此。诩之引伸之义为大,故周弁殷吁夏收,白虎通吁作诩。郑注礼云:吁名出于幠。幠,覆也。义可相发明。从言羽声。况羽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諓jiàn
  注解:善言也。善上当有諓諓二字。古文秦誓□□善谝言,谝字下引之。今文秦誓戋戋,戈部戋字下引之,释云:巧言也。戋戋,公羊传作諓諓,云惟諓諓善靖言。刘向九叹、汉书李寻传亦皆作諓諓。王逸注楚辞引尚书諓諓靖言,正皆今文尚书也。诸家作諓,许作戋者,同一今文而有异本,如同一古文而马作偏许作谝不同也。戋下旣引戋戋矣,而諓下又云善言者,此又用王逸所据諓諓靖言之本也。善言释靖言。何休曰:靖犹撰也。撰同譔。譔言,善言也。广雅释训曰:諓諓,善也。贾逵外传注曰:諓諓,巧言也。韦昭注曰:諓諓,巧辨之言。然则此善言,谓善为言辞者,不同□下之善言也。从言戋声。慈衍切。十四部。一曰谑也。别一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誐ép94下
  注解:嘉善也。誐、嘉叠韵。壴部嘉,美也。从言我声。五何切。十七部。《诗》曰:“誐以谧我。”周颂文。谧,铉本作溢,此用毛诗改窜也。广韵引说文作谧。按毛诗假以溢我。传曰:假嘉,溢愼。与誐谧字异义同。许所偁葢三家诗,誐谧皆本义,假溢皆假借也。然谧溢并见释诂,可知周时巳有此二本之殊矣。若左氏作何以恤我。何者,誐之声误。恤与谧同部。尧典惟□之谧哉。古文亦作恤。〖注〗《周颂□维天之命》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詷tónɡ
  注解:共也。从言同声。徒红切。九部。《周书》曰:“在后之詷。”顾命文:某氏尚书作在后之侗。释文曰:马本作詷,共也。许葢用马说。祭统:铺筵设詷几。注:詷之言同也。祭者以其□配之,亦不特几也。按此经注本如是。假令经本作同几,又何烦以詷释之哉。郑必云之言者,郑意詷本不训同,于其叠韵训为同,非若马、许径云共也。引书后作后者,仪礼注引孝经说云后者,后也。此依韵会用锴本。一曰譀也。通俗文:言过谓之□詷。麤痛、徒痛二切。按言过者,言之太过也。与譀训合。广韵作言急,恐误。〖注〗謥詷。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设shè
  注解:施陈也。设、施双声。□部曰:施,旗旖施也。有布列之义。□部曰:敶,列也。然则凡言陈设者,敶之假借字。陈行而敶废矣。从言殳。会意。言殳者,以言使人也。凡设施必使人为之。识列切。十五部。殳,使人也。殳者,可运旋之物。故使人取意于殳。般字下曰:殳所以旋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护hù
  注解:救视也。尚书中□握河纪:尧受河图,伯禹进迎,舜契陪位,稷辨护。注云:辨护者,供时用相礼仪。周礼注亦云辨护。萧何世家:数以吏事护高祖。从言蒦声。胡故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譞xuān
  注解:譞,此复举字之未□者。慧也。与人部儇音义皆同。从言瞏声。许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誧bū
  注解:大也。广雅同。从言甫声。博孤切。五部。一曰人相助也。广韵曰:誧,谏也。读若逋。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諰xǐ
  注解:思之意。广韵曰:言且思之。疑古本作言且思之意也。方言而又思之。故其字从言思。意者,□下意内言外之意。荀卿曰: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汉书諰作鳃。苏林曰:读如愼而无礼则葸之葸。鳃,惧儿也。按又作□,又作偲,皆训惧,与思训义近。从言思。会意。思亦声。思亦二字今补。胥里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托tuōp95上
  注解:寄也。与人部侂音义皆同。从言乇声。他各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记jì
  注解:疋也。疋,各本作疏,今正。疋部曰:一曰疋,记也。此疋记二字转注也。疋,今字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广雅曰:注纪疏记学栞志识也。按晋唐人作注记字,注从言不从水,不与传注字同。从言己声。居吏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誉yù
  注解:称也。称当作偁,转写失之也。偁,举也。誉,偁美也。从言与声。羊茹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譒bò
  注解:□也。手部播,一曰布也。此与音义同。从言番声。补过切。十七部。番声本在十四部。《商书》曰:“王譒吿之。”般庚上篇文。今尚书作播。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谢xiè
  注解:辞去也。辞,不受也。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此谢之本义也。引伸为凡去之偁,又为衰退之偁。俗谓拜赐曰谢。从言□声。辞夜切。古音在五部。按经典无榭字,只作谢。释宫:无室曰榭。转写俗字也,木部不录。〖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讴ōu
  注解:齐歌也。师古注高帝纪曰:讴,齐歌也。谓齐声而歌,或曰齐地之歌。按假令许意齐声而歌,则当曰众歌,不曰齐歌也。李善注吴都赋引曹植妾薄相行曰:齐讴楚舞纷纷。太平御览引古乐志曰:齐歌曰讴,吴歌曰歈,楚歌曰艳,淫歌曰哇。若楚辞吴歈蔡讴,孟子河西善讴,则不限于齐也。从言区声。乌矦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咏yǒnɡ
  注解:歌也。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从言永声。为命切。古音在十部。咏,咏或从口。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诤zhènɡ
  注解:止也。经传通作争。从言争声。侧逬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hū
  注解:召也。口部曰:召,□也。后人以呼代之,呼行而□废矣。从言乎声。荒乌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謼hū
  注解:□也。依韵会订。此与口部嘑异义而通用。大雅崔本:式号式謼。从言虖声。荒故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讫qì
  注解:止也。见释诂。谷梁传毋讫籴,范曰:讫,止也。按孟子谓之遏籴。从言气声。居迄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谚yàn
  注解:传言也。谚、传叠韵。传言者,古语也。古字从十口,识前言。凡经传所偁之谚,无非前代故训,而宋人作注乃以俗语俗论当之,误矣。□应引此下有谓传世常言也,葢庾俨默注。从言彦声。鱼变切。十四部。按此与尚书乃逸乃喭,论语由也喭皆训□喭者各字。卫包改尚书之喭为谚,大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讶yàp95下
  注解:相迎也。《周礼》曰:“诸矦有卿讶也。”秋官掌讶职文。惟周礼作讶,他经皆作御,如诗百□御之,毛曰:御,迎也。以御田祖。笺云:御,迎也。书予御续乃命于天,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御衡不迷,某氏皆训迎。故卫包遂皆改为迓。士昏礼媵御,曲礼大夫士必自御之,谷梁传跛者御跛者,眇者御眇者,列子遇骇鹿御而击之皆训迎。则皆讶之同音假借。从言迎必有言,故从言。牙声。吾驾切。古音在五部。此下铉增迓字,云讶或从辵,为十九文之一。按迓俗字,出于许后。卫包无识,用以改经,不必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诣yì
  注解:□至也。□至者,节□所至也。致下云:送诣也,凡谨畏精微深造以道而至曰诣。关中记:建章宫有馺娑、骀荡、枍诣、承光四殿。西京、西都赋皆作枍诣。俗作栺误。从言旨声。五计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讲jiǎnɡ
  注解:和解也。和当作龢。不合者调龢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易曰:君子以朋友讲习。史记虞卿、甘茂二传,汉书项羽传皆假媾为讲,古音同也。从言冓声。古项切。古音在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誊ténɡ
  注解:迻书也。今人犹谓誊写。从言朕声。徒登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讱rèn
  注解:顿也。讱、顿叠韵。顿之言钝也。从言刃声。而振切。十三部。《论语》曰:“其言也讱。”颜渊篇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讷nè
  注解:言难也。与讱义同。与□音义皆同。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苞曰:讷,遟钝也。从言内。内亦声也。内骨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謯jiē
  注解:謯,娽也。广雅曰:謯,□也。篇、韵皆曰:謯,□也。□,謯也。按许书有娽无□,故仍之,其义则未闻。謯娽当是古语,许当是三字句。从言虘声。侧加切。广韵子邪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xì
  注解:待也。小徐曰:此与徯字义相通。从言伿声。读若□。胡礼切。古音在十六部。〖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譥jiào
  注解:痛嘑也。嘑作呼,误。譥与噭义略同。痛嘑,若颜氏家训所云北人呼羽罪反之音,南人呼于来反之音也。从言敫声。古吊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譊náo
  注解:恚嘑也。从言尧声。女交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謍yínɡ
  注解:小声也。小上当夺謍謍二字。謍□,小声也。从言,荧省声。余倾切。十一部。《诗》曰:“謍謍靑蝇。”小雅文。毛诗作营营,传曰:营营往来皃。许所偁葢三家诗也。〖注〗《小雅□靑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諎zép96上
  注解:大声也。尔雅:行扈唶唶。释文曰:唶,说文云借字也。一云大声也。按说文人部无借字。据陆则此大声也之上今夺五字。但借字也三字语不完。且陆不分疏云唶,说文作諎。今未敢辄补。要陆所据为善本。许书叚下曰:借也。耤下曰:古者使民如借。序目曰:六曰假借。人部未必无借字,而諎唶可以为借字,固非无征矣。借,资昔、资夜二切。孔冲远曰:假借字,在取者,则假读上声借读入声。在与者,则皆读去声。声类曰:嚄大笑,唶大呼。考工记侈则柞注:柞读为咋咋然之咋,声大外也。按咋咋、諎諎同,皆大声。从言□声。读若笮。庄革切。古音在五部。唶,諎或从口。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谀yú
  注解:讇也。谀者所以为讇,故浑言之。从言臾声。羊朱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讇chǎn
  注解:谀也。讇者未有不谀。从言阎声。丑剡切。八部。谄,讇或从臽。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谖xuān
  注解:诈也。公羊传: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何曰:谖,诈也。息夫躳传:虚造诈谖之策。按师古注云:谖,诈辞也。辞当是□。此葢小颜所据说文作诈□也,浅人□□耳。卫风:终不可谖兮。传曰:谖,忘也。此谖葢藼之假借。藼本令人忘忧之艹,引伸之凡忘皆曰藼。伯兮诗作谖艹,淇奥诗作不可谖,皆假借也。许偁安得藼艹,葢三家诗也。从言爰声。况袁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謷áo
  注解:不省人言也。省,各本作肖,今正。言字依韵会补。诗板:我卽尔谋,听我嚣嚣。传曰:嚣嚣犹謷謷也。笺云:女听我言謷謷然不肎受。玉篇聱字下引广雅:不入人语也。聱卽謷之俗。广韵六豪曰:謷,不省人也。夺言字。五肴曰:謷,不肖也。则依误本说文而又少二字。东方朔传:声謷謷。亦正谓其不省人言耳。此条得诸钮非石。又按释训曰:嚣嚣,傲也。嚣嚣卽謷謷之叚借。从言敖声。五牢切。二部。一曰哭不止,悲声謷謷。此亦用朔传为说。一说声謷謷者,诋其不胜痛呼謈也。当许时朔传巳有二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