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谋móu
注解:虑难曰谋。左传叔孙豹说皇皇者华曰:访问于善为咨,咨难为谋。鲁语作咨事为谋。韦曰:事当为难。吴语大夫种曰: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囗部曰:图,画计难也。图与谋同义。从言某声。莫浮切。古音在一部。□,古文谋。锴本作呣,不误。从母非从毋也。母声、某声同在一部。《士冠礼》古文某为谋,葢古文礼某作□也。□,亦古文。上从母,下古文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谟mó
注解:议谋也。释诂曰:谟,谋也。许于双声释为议谋。诗巧言假莫为谟。○《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从言莫声。莫胡切。五部。《虞书》曰曰当作有。咎繇谟。谓自曰若稽古咎繇,至帝拜曰往钦哉一篇也。□,古文谟,从口。此葢壁中尚书古文如此作也。上文言咎繇谟者,孔安国以隶写之作谟也。〖注〗□、譕,亦古文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访fǎnɡ
注解:泛谋曰访。泛与访双声,方与旁古通用,溥也。洪范王访于箕子。晋语:文王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韦曰:诹访皆谋也。本释诂。许于方声别之曰泛谋。从言方声。敷亮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诹jū
注解:聚谋也。左传:咨事为诹。鲁语作咨才。韦曰:才当为事。按释诂:诹,谋也。许于取声别之曰聚谋。仪礼今文假诅为诹。大□作□。从言取声。子于切。古音在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论lún
注解:议也。论以仑会意。亼部曰:仑,思也。龠部曰:仑,理也。此非□义。思如玉部□理,自外可以知中之□。灵台:于论□锺。毛曰:论,思也。此正许所本。诗于论正仑之假借。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皇侃依俗分去声、平声异其解,不知古无异义,亦无平、去之别也。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论。周易:君子以经论。中庸:经论天下之大经。皆谓言之有伦有脊者。许云:论者,议也。议者,语也。似未□。从言仑声。当云从言仑,仑亦声。卢昆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议yìp92上
注解:语也。上文云:论难曰语。又云:语,论也。是论、议、语三字为与人言之称。按许说未□。议者,谊也。谊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谓议。至于诗言出入风议,孟子言处士横议,而天下乱矣。○《诗□小雅》:或出入风议。一曰谋也。韵会引有此四字。从言义声。当云从言义,义亦声。宜寄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订dìnɡ
注解:平议也。考工记注:参订之而平。从言丁声。他顶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详xiánɡ
注解:审议也。审,悉也。经传多假为祥字。又音羊,为详狂字。从言羊声。似羊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諟shì
注解:理也。左传:君与大夫不善是也。国语作王弗是。韦曰:是,理也。是者,諟之假借字。韦注与许合。理犹今人言是正也。臣之行谮者王不能是正也。大学引大甲:顾諟天之明命。注:諟犹正也。某氏伪大甲传:諟,是也。皆与许合。大学諟或为题。从言是声。承旨切。按旨当作纸。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谛dì
注解:审也。毛传曰:审谛如帝。从言帝声。都计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识shí
注解:常也。常当为意,字之误也。草书常、意相似,六朝以草写书,迨草变眞,讹误往往如此。意者,志也。志者,心所之也。意与志,志与识古皆通用。心之所存谓之意,所谓知识者此也。大学:诚其意。卽实其识也。一曰知也。矢部曰:知,识□也。按凡知识、记识、标识,今人分入去二声,古无入去分别,三者实一义也。从言戠声。赏职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讯xùn
注解:问也。释言曰:讯,言也。小雅:讯之占梦。毛曰:讯,问也。《郑笺》执、讯皆兼言问为训。从言卂声。思晋切。十二部。□,古文讯,从卥。卥,古文西。西,古音诜,与十二部冣近。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詧chá
注解:言微亲察也。从言,祭省声。铉祭作察,误。楚八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谨jǐn
注解:愼也。心部曰:愼,谨也。从言堇声。居隐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rénɡ
注解:厚也。因仍则加厚。□与仍音义略同。从言乃声。如乘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谌chénp92下
注解:诚谛也。释诂:谌,信也。许曰诚谛,未详,疑谛乃缔之误。从言甚声。是吟切。七部。《诗》曰:“天难谌斯。”大雅文。今诗作忱。毛曰:忱,信也。按谌、忱义同音近,古通用。今诗:其命匪谌。心部作天命匪忱。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信xìn
注解:诚也。释诂:诚,信也。从人言。序说会意曰信武是也。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息晋切。十二部。古多以为屈伸之伸。□,古文信省也。訫,古文信。言必由衷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谌chén
注解:燕代东齐谓信谌也。方言:允谌恂展谅穆,信也。燕代东齐曰谌。从言冘声。是吟切。古音在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诚chénɡ
注解:信也。从言成声。氏征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诫jiè
注解:敕也。攵部曰:敕,诫也。从言戒声。古拜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誋jì
注解:诫也。淮南缪称注曰:誋,诫也。○《淮南子□缪称训》:目之精者,可以消释,而不可以昭誋。注:誋,诫也。不可以敎导戒人。从言忌声。渠记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诰ɡào
注解:吿也。见释诂。按以言吿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吿字,以此诰为上吿下之字。又秦造诏字,惟天子独称之。文□注卅五引《独□》曰:诏犹吿也。三代无其文,秦汉有也。据此可证秦已前无诏字,至仓颉篇乃有幼子承诏之语,故许书不录诏字。铉补之,非也。从言吿声。古到切。古音在三部。□,古文诰。按此从言肘声,是古音在三部之证。〖注〗□、□,亦古文诰。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誓shì
注解:约束也。周礼五戒:一曰誓,用之于军旅。按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从言□声。时制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譣xiǎn
注解:问也。按言部谶,验也。竹部签,验也。验在马部为马名。然则云征验者,于六书为假借,莫详其正字。今按:譣,其正字也。譣训问,谓按问。与试验、应验义近。自验切鱼窆,譣切息廉,二音迥异,尟识其关窍矣。从言佥声。息廉切。七部。《周书》曰:“勿以譣人。”立政文。按此偁周书说假借也。立政:勿用譣人,其惟吉士。此譣正憸之假借。心部曰:憸,诐也。憸利于上佞人也。依今音训问则鱼窆切,譣人则息廉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诂ɡǔ
注解:训故言也。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敎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敎人是之谓诂。分之则如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汉人传注多偁故者,故卽诂也。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故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贾谊为左氏传训故。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从言古声。公戸切。五部。《诗》曰诂训。此句或谓卽大雅古训是式,或谓卽毛公诂训传,皆非是。按释文于抑,吿之话言下云:戸快反。说文作诂。则此四字当为“诗曰:吿之诂言”六字无疑。毛传曰:诂言古之善言也。以古释诂正同许以故释诂,陆氏所见说文未误也。自有浅人见诗无吿之诂言,因改为诗曰诂训,不成语耳。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誎sùp93上
注解:餔旋促也。未闻,疑有误字。广雅:誎,促也。集韵、手鉴云:饰也。从言束声。桑谷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谞xū
注解:知也。周礼、诗皆假胥为之。天官胥十有二人注:胥读为谞。谓其有才知为什长。秋官象胥注:胥其有才知者也。小雅:君子乐胥。笺云:胥有才知之名也。周易假须为之。郑云:须,有才知之称。天文有须女。屈原之妹名女须。按荀爽一名谞。从言胥声。私吕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证zhènɡ
注解:谏也。吕览:士尉以证静郭君。高曰:证,谏也。今俗以证为证验字,遂改吕览之证为证。从言正声。读若正月。之盛切。十一部。按古音凡正皆读如征。独言正月者,随举之耳。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谏jiàn
注解:证也。从言柬声。古晏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谂shěn
注解:深谏也。谂、深叠韵。深谏者,言人之所不能言也。小雅:是用作歌,将母来谂。笺云:谂,吿也。以养父母之志来吿于君。左传:昔辛伯谂周桓公。此皆于深谏义近。毛曰:谂,念也。此则谓谂为念之同音假借。从言念声。式荏切。七部。《春秋传》曰:“辛伯谂周桓公。”左传闵二年文。桓十八年谂作谏。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课kè
注解:试也。广韵:第也,税也。皆课试引伸之义。从言果声。苦卧切。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试shì
注解:用也。从言式声。式束切。一部。《虞书》曰:“明试以功。”尧典、皋陶谟□见。偁尧典则虞书当为唐书。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諴xián
注解:和也。和当作龢。某氏注尚书同。从言咸声。胡毚切。七部。《周书》曰:“不能諴于小民。”洛诰文:不,今各本作丕,宋本说文、宋本集韵皆作不,诗书丕多通不也。能,铉有锴无。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yáo
注解:徒歌。释乐曰:徒歌曰謡。魏风毛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謡。又大雅传曰:歌者比于琴瑟也。徒歌曰謡,徒击□曰咢。今本或妄□之。从言肉声。各本无声字。缶部□,从缶肉声。然则此亦当曰肉声无疑。肉声则在弟三部,故□卽由字,音转入弟二部,故□瑶□傜皆读如遥。□、谣古今字也,谣行而□废矣。凡经传多经改窜,仅有存者,如汉五行志:女童□曰:檿弧萁服。余招切。二部。篇、韵皆曰:□,与周切,从也。此古音古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诠quánp93下
注解:具也。淮南书有诠言训。高注曰: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征。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故曰诠言。欠部欥下曰:诠□也。然则许意谓诠解。从言全声。此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欣xīn
注解:喜也。从言斤声。许斤切。十三部。按此与欠部欣音义皆同。万石君传:僮仆欣欣如也。晋灼引许愼曰:欣古欣字。葢灼所据说文欣在欠部欣下,云古文欣,从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说shuō
注解:说释也。说释卽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釆部曰:释,解也。从言兑声。儿部曰:兑,说也。本周易。此从言兑会意,兑亦声。弋雪切。十五部。一曰谈说。此本无二义二音,疑后增此四字,别音为失□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计jì
注解:会也。筭也。会,合也。筭当作算,数也。旧书多假筭为算。从言十。会意。古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谐xié
注解:詥也。此与龠部龤异用。龤专谓乐和。从言皆声。戸皆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詥hé
注解:谐也。詥之言合也。从言合声。□合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调tiáo
注解:龢也。龢,各本作和,今正。龠部曰:龢,调也。与此互训。和本系唱和字,故许云相应也。今则槩用和而龢废矣。从言周声。徒辽切。古音葢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话huà
注解:会合善言也。□、会叠韵。大雅:愼尔出话。毛曰:话,善言也。从言□声。胡快切。十五部。《传》曰:“吿之话言。”此当作春秋传曰箸之话言,见文六年左氏传。浅人但知抑诗,故改之,□春秋字,妄拟诗可称传也。抑诗作吿之诂言,于诂下称之,又妄改为诗曰诂训。譮,籒文□从言会。□、会同在十五部,故桧亦作栝。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諈zhuì
注解:諈诿,絫也。絫累正俗字。今人槩作累而絫废矣。见释言。孙炎曰:楚人曰諈,齐人曰诿。郭璞曰:以事相属累为諈诿。从言□声。竹寘切。音在十六、十七部闲。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言部
诿wěip94上
注解:□诿也。旧作絫也。今依全书通例正。从言委声。女恚切。音在十六、十七部闲。〖注〗諈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