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噎yē
  注解:饭窒也。王风:中心如噎。毛曰:谓噎忧不能息也。噎、忧双声。忧卽终曰号而不嚘之嚘,气逆也。今本毛传讹脱,惟玉篇不误。郑风传:忧不能息。忧亦读为嚘。欠部曰:欭,嚘也。欭嚘卽噎忧。刘氏台拱说。。从口壹声。乌结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嗢wà
  注解:咽也。咽当作噎,声之误也。欠部曰:□,咽中息不利也。与嗢音义同。□云嗢噱者,嗢在□中,噱在口也。从口□声。乌□切。□声在十三部,与十五部合音冣近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哯xiàn
  注解:不欧而吐也。欠部曰:欧,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也者,析言之。欧以匈□言,吐以出口言也。有匈□不作恶而已吐出者,谓之哯。玉篇、广韵作不顾而唾,非也。从口见声。胡典切。古音在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吐tǔ
  注解:写也。从口土声。他鲁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哕yuē
  注解:气啎也。啎,逆也。通俗文曰:气逆曰哕。内则曰:不敢哕噫。灵枢经说六府气,胃为气逆哕。从口岁声。于月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咈fú
  注解:违也。违与韦同,相背也。从口弗声。符弗切。十五部。《周书》曰:按说文引微子篇咈其耇长,我兴受其□皆纟周书。引予顚跻,则曰商书。未知孰是误字。洪范一篇商、周说异,微子则必是商书也。咈其耇长。玉篇引易:咈经于丘。今易作拂,葢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嚘yōu
  注解:语未定皃。东方朔传曰:伊忧亚者,辞未定也。集韵云:忧或作嚘。又老子:终日号而不嗄。玉篇作不嚘,云嚘,气逆也。太□:柔儿于号,三日不嚘。传奕挍定老子作□,□同嚘。从口忧声。于求切。三部。师古一矦反。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吃jī
  注解:言蹇难也。从口气声。居乙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嗜shì
  注解:喜欲之也。此依韵会本。喜当作憙。憙,悦也。经传多假耆为嗜。从口耆声。常利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啖dàn
  注解:噍啖也。荀子王霸篇:啖啖常欲之有。注:啖啖,并呑之皃。从口炎声。徒敢切。八部。一曰噉。韵会无此三字,云或作噉。按口部无噉字。玉篇、广韵皆正作噉,云啖同,以犫字例之,葢说文本作噉。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哽ɡěnɡ
  注解:语为舌所介也。哽介双声。汉书:祝哽在前。从口更声。读若井汲绠。古杏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嘐xiāop59下
  注解:夸语也。孟子: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从口翏声。古肴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啁zhāo
  注解:啁,此复举字未□者。嘐也。楚语:鹍鸡啁哳而悲呜。啁,大声。哳,小声也。从口周声。陟交切。古音在三部。仓颉篇:啁,调也。谓相戏调也。今人啁作嘲。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哇wā
  注解:谄声也。淫哇也。王莽传又假□为哇。从口圭声。于佳切。古音在十六部。读若医。医在第一部,相隔远甚。疑是翳字,翳在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è
  注解:语相诃歫也。歫,今之拒字。诃歫者,诃而拒之。从口□。音愆。□,恶声也。口□,以口拒恶声也。读若櫱。五葛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吺dōu
  注解:讘吺,多言也。言部曰:讘,多言也。讘吺,玉篇作□吺。从口殳声。当矦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呧dǐ
  注解:苛也。苛者,诃之假借字。汉人多用荷为诃,亦用苛为诃。从口氐声。都礼切。十五部。按言部有诋字,云诃也。口部呧似复出。集韵诋呧为一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呰zǐ
  注解:苛也。苛亦当作诃。□应引作诃。凡言呰毁当用呰。丧服四制:呰者莫不知礼之所生也。郑云:口毁曰呰。□应引如此。今礼记作訾。按少仪注□云訾,思也。从口此声。将此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嗻zhè
  注解:遮也。广韵:嗻,多语之皃。然则遮者,谓多言遏遮人言也。从口庶声。之夜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唊jiá
  注解:妄语也。广韵:唊唊,多言也。从口夹声。读若荚。古叶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嗑kè
  注解:多言也。从口盍声。读若甲。□榼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嗙bēnɡ
  注解:诃声。嗙喻也。从口旁声。补盲切。十部。司马相如说淮南宋蔡舞嗙喻也。上林赋:巴渝宋蔡,淮南于遮。此所偁非赋文,葢凡将之一句也。刘逵引黄润纤美宜制襌,欧阳询引钟磬竽笙筑坎矦,知凡将七言为句。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噧xiè
  注解:高气多言也。广韵曰:高声皃。又多言。从口,虿省声。按篆文作□。此直云□声可矣,不当云省。诃介切。十五部。《春秋传》曰:“噧言。”未见所出。惟公羊襄十四年经郑公孙囆,二传作虿。疑噧言二字有误,当云郑公孙囆。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叴qiú
  注解:高气也。从口九声。巨鸠切。三部。诗叴矛,是此叴字。临淮有叴犹县。见地理志。按韩子伯伐仇犹,非此县地。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唠chāop60上
  注解:唠呶,讙也。从口劳声。敕交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呶náo
  注解:讙声也。从口奴声。女交切。古音在五部。《诗》曰:“载号载呶。”见小雅。毛曰:号呼,呶讙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叱chì
  注解:诃也。诃,大言而怒也。从口七声。昌栗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喷pēn
  注解:咤也。从口贲声。普□切。十三部。一曰□鼻。此别一义。许释嚏为欠,以□鼻系之喷。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咤zhà
  注解:喷也,叱怒也。此三字明叱喷咤三字互训也。曲礼曰:毋咤食。谓当食而叱怒他事,嫌于怒食,故注云嫌薄之。淮阴矦传曰: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从口乇声。陟驾切。古音在五部。亦作咤。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噊yù
  注解:危也。见释诂。从口矞声。余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啐cuì
  注解:惊也。从口卒声。七外切。十五部。仪礼今文以为□酒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唇zhēn
  注解:惊也。后人以震字为之。从口辰声。侧邻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吁xū
  注解:惊也。从口亏声。况于切。五部。按此篆当□,说见亏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哓xiāo
  注解:惧声也。豳风毛传曰:哓哓,惧也。从口尧声。许幺切。二部《诗》曰:“予维音之哓哓。”玉篇、广韵作予维音之哓哓,本说文也。今本说文作唯予之哓哓。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啧zé
  注解:大呼也。呼当作嘑。广韵:□啧,叫也。左传定四年:啧有烦言。从口责声。士革切。十六部。謮,啧或从言。百官公卿表:典客,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应劭曰:郊庙行礼謮九宾,鸿声胪传之也。今汉书讹赞。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嗷áo
  注解:众口愁也。董仲舒传:嚣嚣苦不足。食货志:天下謷謷。陈汤传:熬熬苦之。皆同音假借字也。从口敖声。五牢切。二部。按此字五经文字、玉篇、广韵、经典释文皆下口上敖,本说文也。今说文作嗷,后人所□改。《诗》曰:“哀鸣嗷嗷。”小雅。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念diàn
  注解:念吚,呻也。今本无念者,浅人以为复字而□之。无呻者,浅人所改也。今依全书通例补正。从口念声。都见切。古音在七部。郭音坫。今切都见者,因诗作殿也。《诗》曰:“民之方念□。”大雅文。今作殿屎。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吚yī
  注解:念吚也。释训:殿屎,呻也。毛传:殿屎,呻吟也。陆氏诗、尔雅音义皆云:殿屎,说文作念吚。从口伊省声。依诗、尔雅音义。五经文字云:屎,说文作吚。然则今本说文作□者。俗人□改也。以虫部□字例之,亦为伊省声。馨伊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yánp60下
  注解:呻也。从口严声。五衔切。八部。广韵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呻shēn
  注解:吟也。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从口申声。失人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吟yín
  注解:呻也。从口今声。鱼音切。七部。□,吟或从音。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嗞zī
  注解:嗟也。嗟言部作□,云□嗞也。与此为互训。今本言部作咨也,浅人□改耳。谋事曰咨,音义皆殊。战国策秦策五: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诗绸缪:子兮如兮,如此良人何。毛传:子兮者,嗟兹也。兹当作嗞。古言□嗞,今人作嗟咨,非也。广韵:嗞嗟,忧声也。从口兹声。子之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哤mánɡ
  注解:哤异之言。齐语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韦注:哤,乱也。从口尨声。莫江切。九部。一曰杂语。汉人多用杂为集字。集语犹聚语也。读若尨。□义读同。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叫jiào
  注解:嘑也。从口丩声。古吊切,古音在三部。按□部嘂、言部訆皆训大嘑,与此音同义小异。疑叫字浅人所增。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嘅kài
  注解:叹也。从口旣声。苦葢切。十五部。《诗》曰:“嘅其叹矣。”王风。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唌xián
  注解:语唌叹也。梁鸿传: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注:唌音延,谗言捷急之皃。郭注尔雅:假为□字。夕连切。从口延声。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叹tàn
  注解:吞叹也。九经字□作呑声也,非。按叹叹二字今人通用,毛诗中□体错出,依说文则义异。叹近于喜,叹近于哀,故叹训吞叹,吞其叹而不能发。详欠部。从口叹省声。他案切。十四部。一曰大息也。此别一义。与喟义同。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喝yè
  注解:□也。疑当作□音也,今脱音字耳。庄子庚桑楚:终日嗥而嗌不嗄。崔譔本作不喝,云哑也。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郭璞曰:言悲嘶也。又谢□□文:喝边箫于松雾。从口曷声。于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哨shào
  注解:不容也。郑注考工记曰:哨顷,小也。记投壷曰:某有枉矢哨壷。从口肖声。才□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吪é
  注解:动也。见释诂、毛诗传。从口化声。五禾切。十七部。《诗》曰:“尚寐无吪。”王风。又小雅或寝或吪,今本作讹,非也。讹卽讹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噆cǎnp61上
  注解:嗛也。□应引作衔也。嗛衔音义同。从口朁声。子荅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吝lìn
  注解:恨惜也。悭吝亦恨惜也。从口文声。按此字葢从口文会意。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非文声也。良刃切。十二部。《易》曰:“□往吝。”蒙初六爻辞。按辵部引以往遴,不同者,许易偁孟氏,或兼偁他家,或孟易有或本,皆未可知也。□,古文吝从彣。〖注〗□、□,亦古文吝。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各ɡè
  注解:异□也。□者意内而言外。异为意,各为言也。从口攵。陟侈切。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意。攵部曰:从后至也,象人□胫后有致之者。致之止之,义相反而相成也。古洛切。五部。古洛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否fǒu
  注解:不也。从口不。按否字见不部,此误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唁yàn
  注解:吊生也。庸风:归唁卫矦。春秋:齐矦唁公于野井。谷梁传、毛传皆云:吊失国曰唁。此言吊生者,以吊生为唁,别于吊死为吊也。何注公羊云:吊亡国曰唁,吊死曰吊。与此相发明。今本公羊注吊死国曰吊,衍国字。从口言声。鱼变切。十四部。《诗》曰:“归唁卫侯。”鱼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哀āi
  注解:闵也。闵,吊者在门也。引伸之凡哀皆曰闵。从口衣声。乌开切。古音在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口部
  嗁tí
  注解:号也。号各本作号,今正。号下曰:痛声也。此可证嗁号与嘑号不同字也。号,痛声。哭,哀声。痛在内,哀形于外,此嗁与哭之别也。丧大记: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注:悲哀有□浅也,若婴儿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郑用杂记语也。嗁俗作啼。士丧礼作谛。古多假谛为嗁。从口虒声。杜兮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