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瞼 【午集中】【目字部】 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奄切,音檢。【說文】目上下瞼也。【北史姚僧垣傳】瞼垂覆目不得視。【王叔和脈經】□之□在瞼,瞼動則知□能消化。□病則瞼澀,嗜臥。【註】瞼,眼弦也。又【埤雅】鸚鵡兩瞼俱動,如人目。 又蠻語謂州爲瞼。【唐書南蠻傳】有十瞼。 【六書正譌】別作臉,非。【佩□集】臉,七占翻,臛也。瞼,已冉翻,目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譌字。◎按篇海,音義與□同。卽□字之譌也。

瞽 【午集中】【目字部】 瞽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說文】目但有朕也。【博雅】盲也。【釋名】鼓也。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又瞽,樂官也。【書胤征】瞽奏鼓。【詩周頌】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註】目無明則耳聰,使爲樂官,名之曰瞽,因所掌而命名也。 又御瞽,侍御樂工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 又學名。【禮明堂位】瞽宗,殷學也。【註】樂師,瞽矇之所宗,故謂瞽宗。【周禮春官大司樂】樂祖祭於瞽宗。 又舜父名瞽瞍。【書堯典】瞽子。【傳】無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前漢古今人表】鼓叜蟜牛子生舜。

瞾 【午集中】【目字部】 瞾 【字彙】同照。○按《正字通》:唐武后自制十九字,以曌爲名,與照音義同,从明,非从二目也。後譌爲瞾。《略記字始》譌爲□。《字彙》改作瞾,《字彙補》又作□,□非。□字原作朋下空。

瞿 【午集中】【目字部】 瞿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句。【說文】鷹隼之視也。【徐曰】驚視貌,會意。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集韻】心驚貌。【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詩齊風】狂夫瞿瞿。【註】謂精神不立,志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詩唐風】良士瞿瞿。【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衢。義同。 又騤瞿,走貌。【張衡西京賦】百禽遽,騤瞿奔觸。 又句瞿,斗也。【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狀如句瞿,名曰領胡。【註】言頸上有肉□如斗也。 又鳥名。【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寰宇記】瞿塘在□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漢有漢南太守瞿茂。又複姓。【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註】商瞿,姓也。【遼史禮志】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戵通。【書顧命】一人冕執瞿。【註】戟屬。 又與衢通。【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蓋生於兩旁謂之瞿。【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卽瞿麥,藥草也。【集韻】亦作□。 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衢去聲。與懼通。恐也。【禮檀弓】瞿然失席。【註】瞿,本又作懼。【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又【集韻】訖力切,音亟。瞿瞿,居喪視不審貌。【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徐邈讀。

矀 【午集中】【目字部】 矀 【廣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音眉。伺視也。 又【廣韻】【集韻】□無非切,音微。義同。

矃 【午集中】【目字部】 矃 【玉篇】乃頂切,寧上聲。盯矃,視也。【吳萊尚志賦】守盯矃謂眞瞶。

矄 【午集中】【目字部】 矄 【集韻】許云切,音熏。目暗也。

矅 【午集中】【目字部】 矅 【集韻】同□。

矆 【午集中】【目字部】 矆 【唐韻】許縛切【集韻】怳縛切,□况入聲。【說文】大視也。 又矆睒,電光也。【木華海賦】昱絕電,百色妖露,呵掩鬱,矆睒無度。【註】言羣妖吞吐光色,眩惑無定也。【玉篇】亦作。 又【集韻】屋虢切,音擭。視遽貌。或作蒦。

矇 【午集中】【目字部】 矇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博雅】盲也。【詩大雅】矇瞍奏公。【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疏】矇卽今靑盲。【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瞈矇,目不明也。 又叶莫江切,音尨。【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通作蒙。別作□。

矈 【午集中】【目字部】 矈 【廣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音眠。【說文】目旁薄緻宀宀也。【爾雅釋詁】密也。 又【集韻】彌殄切,眠上聲。義同。 【說文】本作□。【集韻】或作□。通作臱。

烎 【巳集中】【火字部】 烎 【集韻】夷針切,音淫。本作。詳字註。烎字原从幵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協切,音蛺。竹笪也。

矾 【午集下】【石字部】 礬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礬石。【山海經】女牀山,其隂多涅石。【郭註】礬石也。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韻會】一名羽澤,有靑白黃黑絳五種。 又山礬,花名。【正字通】俗名椗花,木高數尺,葉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一名瑒花。黃庭堅曰:江南野中椗花,土人採葉燒灰,染紫爲黝,不借礬而成。因易名爲山礬。韻會譌爲鄭花,且云卽唐玉蘂花,謬也。

矉 【午集中】【目字部】 矉 【唐韻】符眞切【集韻】【正韻】毗賓切,□音頻。【說文】恨張目也。引《詩》:國步斯矉。今詩作頻。 又【正字通】與顰通。心恨額蹙也。【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賓。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 【正字通】俗曼字。○按曼从曰,載日部,非是。@字原从方作,部外九画。

矊 【午集中】【目字部】 矊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瞳子黑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淮之閒,黸瞳之子謂之矊。【註】黸,黑也。矊,言矊邈也。 又矊,脉也。【楚辭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註】言諸女心中矊脉,時時竊視,安詳審諦,志不可動也。 又矊眇,視貌。【郭璞江賦】江妃舍嚬而矊眇。 又【集韻】彌殄切。音眄。義同。 【玉篇】同□,亦書作□。

硰 【午集下】【石字部】 硰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硰石,地名。在樓煩西。【史記灌嬰傳】從擊韓信,破於硰石。 又【集韻】千可切,音瑳。又千臥切,音剉。義□同。

矌 【午集中】【目字部】 矌 【唐韻】【集韻】□苦謗切,音曠。【玉篇】目無眹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目無色也。 又【集韻】光鑊切,光入聲。【類篇】張目貌。 又【倉頡篇】矖矌,視貌。【江淹雜體詩】矖矌盡都甸。

矍 【午集中】【目字部】 矍 【唐韻】九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攫。【說文】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徐曰】左右驚顧也。一曰視遽貌。【易震卦】視矍矍。【疏】不專視之容。鄭康成曰:目不正也。徐邈讀若謔。 又矍踢,驚動貌。【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又矍鑠,輕健貌。【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又矍相,地名。【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又姓。【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又【韻會】或作戄。【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又【李固傳】泰使戄然。 又【集韻】怳縛切,况入聲。義同。

矎 【午集中】【目字部】 矎 【廣韻】【集韻】□火懸切,音鋗。【博雅】視也。【玉篇】直視也。【張志和鸑鷟篇】睢盰矎□察乎瞳。 又【廣韻】休正切【集韻】虛政切【正韻】呼正切,□騂去聲。義同。 又【集韻】翾縣切,鋗去聲。矎矎,目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目矎矎而喪精。

矐 【午集中】【目字部】 矐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黑各切,□音郝。重目。又光明也。 又【類篇】失明也。【史記荆軻傳】秦始皇惜高漸離善擊築,重赦之,乃矐其目。【索隱】以馬矢熏,令失明。司馬氏一音角。【集韻】或作□。 又【廣韻】虛郭切。【集韻】忽郭切,□音霍。目開也。 又【類篇】駭視也。與通。

矑 【午集中】【目字部】 矑 【廣韻】落胡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玉篇】視也。 又【廣韻】目童子也。通作盧。【揚雄甘泉賦】玉女亡所,眺其淸矑。【漢書】作盧。

矒 【午集中】【目字部】 矒 【集韻】與□同。

矔 【午集中】【目字部】 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說文】目多精也。【玉篇】轉目貌。【揚子方言】梁益之閒,瞋目曰矔,轉目顧視亦曰矔。【劉歆遂初賦】空下旹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又【廣韻】張目也。 又【集韻】閉一目也。 又人名。【左傳文七年】鱗矔爲司徒。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亦轉目也。 又逵員切,音權。目眶也。

轭 【酉集下】【車字部】 軛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叶乙役切,音鬱。【古詩】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 【未集中】【耒字部】 □ 【廣韻】與穮同。

矕 【午集中】【目字部】 矕 【唐韻】武版切【集韻】【韻會】【正韻】母版切,□蠻上聲。【說文】目矕矕也。【類篇】目美貌。 又【博雅】視也。【廣韻】視貌。【后漢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韓愈贈張籍詩】親戚相覘矕。 又被也。【班固答賔戲】矕龍虎之文舊矣。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亦視也。【文選馬融長笛賦】長矕遠引。李善讀。 又謨還切。音蠻。目暗也。 又盧丸切,音巒。目昏也。

【寅集下】【广字部】 【篇韻】夷益切,音弋。屋通也。

矖 【午集中】【目字部】 矖 【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屣。【玉篇】視也。【倉頡篇】索視之貌。【魏書張淵觀象賦】矖目八荒。【劉勰通塞篇】登峰而長矖。【集韻】或作□。 又【集韻】所蟹切,音灑。亦視也。【後漢馬融廣成頌】目矖鼎俎。【註】矖,音灑。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與離同。矖瞜,見瞜字註。

矗 【午集中】【目字部】 矗 【廣韻】丑六切【集韻】【韻會】敕六切,□忡入聲。【玉篇】齊也。草木盛也。【左思吳都賦】橚矗森萃。 又【廣韻】直也。【元包經】語其義則矗然而不誣。【註】直而不妄也。 又【集韻】長直貌。【謝靈運山居賦】直陌矗其東西。【杜牧阿房宮賦】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又【增韻】聳上貌。【正韻】高起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正韻】昌六切,□音珿。又【集欲】丑衆切,忡去聲。義□同。

矘 【午集中】【目字部】 矘 【唐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儻。【說文】目無精直視也。【後漢梁冀傳】冀鳶肩豺目,洞精矘眄。 又目之不明也。【楚辭遠遊】旹晻曀其矘莽。 又【字彙補】他郞切,儻平聲。【靑箱雜記】矘矘晃者,憨人也。

矙 【午集中】【目字部】 矙 【集韻】【韻會】□苦濫切,音闞。視也。又窺也。【孟子】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註】音勘。 【集韻】同瞰。與覵瞯□通。

矚 【午集中】【目字部】 矚 【廣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燭。視也。【類篇】視之甚也。【魏書張淵傳】凝神遠矚。【晉書桓溫傳】眺矚中原。 俗作矚。譌作□。

逨 【酉集下】【辵字部】 逨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玉篇】來也,至也,就也。 又【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勞也。

碢 【午集下】【石字部】 碢 【正字通】同砣。

矛 【午集中】【矛字部】 矛 〔古文〕□□鉾□【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說文】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徐曰】鉤兵也。【書牧誓】立爾矛。【傳】矛長,故立之於地。【詩秦風】厹矛鋈錞。【傳】三隅矛也。【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疏】矛如鋋而三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註】八尺曰尋,倍尋爲常。酋夷,長短名。【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韓非子難一篇】楚人譽其盾之堅曰: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之利曰: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此矛盾之說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註】招搖爲天矛,近北斗者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衞矛,一名鬼箭。【李時珍曰】齊人謂箭羽爲衞,此物幹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狀,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