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俟 【子集中】【人字部】 俟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待也。【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詩小雅】儦儦俟俟。【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 又姓。【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万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叶于紀切,音矣。【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叶上齒。
坾 【丑集中】【土字部】 坾 【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展禮切【韻會】丈呂切,□音宁。積塵也。
倊 【子集中】【人字部】 倊 【字彙】子弄切,音粽。困貌。◎按倊卽偬,《字彙》分爲二,非。
体 【子集中】【人字部】 体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劣也。又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體)〔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佒 【子集中】【人字部】 佒 【廣韻】一良切【集韻】於郞切,□音鴦。體不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央上聲。義同。◎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非。
伾 【子集中】【人字部】 伾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胚。【說文】有力也。【詩魯頌】以車伾伾。 又衆也。 又【集韻】貧悲切。義同。或作伓。 又大伾,山名。【書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蔡註】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是也。陸氏作大岯。 又晡枚切,音杯。又鋪枚切,音。又部鄙切,音否。又普鄙切,音噽。義□同。
俞 【子集中】【人字部】 俞 俗兪字。
倒 【子集中】【人字部】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偤 【子集中】【人字部】 偤 【字彙】以周切,音由。侍也。出文字辨疑。◎按偤字諸韻書俱不載。
傀 【子集中】【人字部】 傀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音瑰。【廣韻】大貌。【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又怪異。【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又【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義同。 又【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魁上聲。今爲木偶戲曰傀儡。【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乃削綸階。 又【集韻】呼乖切,音虺。【莊子列禦□】達生之情者傀。◎按傀,《說文》《唐韻》□公回切,音瑰。《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考證:〔【廣韻】天貌。〕 謹照原文天貌改大貌。
侟 【子集中】【人字部】 侟 【正字通】同薦。【羅泌路史】予悲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大謾,將有默而識之者。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五聲謂之侑。宮肩信而侟意,徵肩禮而侟神,龣肩仁而侟,商肩義而侟□,羽肩智而侟志。
侠 【子集中】【人字部】 俠 【唐韻】【正韻】□胡頰切,音協。任俠。相與信爲任,同是非曰俠。【前漢季布傳】任俠有名。【師古曰】俠之言挾,以權力俠輔人也。 又姓。韓相俠累。 又與挾通。【前漢叔孫通傳】殿下郞中俠陛。【揚子法言】滕懽樊酈曰俠介。□與挾同。 又【集韻】古洽切。與夾通。傍也,□也。【公羊傳哀四年註】滕薛俠轂。又【儀禮士喪禮】婦人俠牀東西。【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今時鐘乳俠鼓與舞。□與夾同。 俗作俠,非。
促 【子集中】【人字部】 促 【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 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 又與趣同。
俁 【子集中】【人字部】 俁 【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韻會】魚矩切,□音麌。容貌大也。【詩邶風】碩人俁俁。
倕 【子集中】【人字部】 倕 【廣韻】【集韻】【韻會】是爲切【正韻】直追切,□音垂。重也。 又【正韻】殊僞切,音瑞。黃帝時巧人名。又唐虞共工名。【書舜典】作垂。
偶 【子集中】【人字部】 偶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同偶。別作□,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叶五舉切,音語。【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同瘦。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龍龕】時忍切,音腎。臥□也。
僀 【子集中】【人字部】 僀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俊也。
侥 【子集中】【人字部】 僥 【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驍。僞也。 又【唐韻】五聊切,音堯。僬僥,短人,西南夷別名。 又【集韻】吉了切,音矯。僥倖,求利不止貌。
侑 【子集中】【人字部】 侑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又。佐也,相也。【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 又侍食於所尊亦曰侑食。【禮玉藻】凡侑食,不盡食。 又【爾雅釋詁】醻酢侑,報也。【郭註】此通謂相報答,不主於飮酒。又【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命曰侑巵。別作酭。 又與姷通。耦也。 又寬也。【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無一赦。考證:〔【周禮春官】膳夫以樂侑食。〕 謹照原文春官改天官。〔【爾雅釋訓】醻酢侑,報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嘙 【丑集上】【口字部】 嘙 【字彙補】皮波切,音婆。呪語。
倅 【子集中】【人字部】 倅 【集韻】【韻會】□取內切,音淬。【說文】副也。又副車曰倅。【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又】諸子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學道。【註】遊倅,倅未仕者。又【前漢趙充國傳】倅馬什之。又今郡倅稱半刺,猶半刺史之職也。 又【集韻】【正韻】□藏沒切,音卒。百人爲倅。周禮作卒。考證:〔【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又】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樂道。【註】遊倅,子之仕者。〕 謹照原文國子上增諸子二字。樂道改學道。子之仕者改倅未仕者。
偊 【子集中】【人字部】 偊 【韻會】王矩切,音羽。偊偊,獨行貌。【前漢東方朔傳】行步偊旅。【註】曲躬貌。又【列子楊朱篇】偊偊爾愼耳目之觀聽。通作踽。俗讀若舉。義同。
偅 【子集中】【人字部】 偅 【集韻】朱用切,音踵。儱偅,不遇貌。儱偅與龍鍾,隴種,躘踵通,皆狀其潦倒。【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註】遺失貌,卽龍鍾。【埤蒼】作躘踵。【指南】作儱僮。【北史李穆傳】宇文泰戰敗,敵兵追及,穆以鞭擊泰曰:籠東軍士,爾曹主安在。籠東猶隴種,言兵敗披靡也。字雖各別,音義相同。 又與憧同。【易咸卦】憧憧往來,京房本改作偅。 又同僮。【漢張公神道□】驂白鹿兮從仙僮。
埼 【丑集中】【土字部】 埼 【廣韻】【集韻】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曲岸頭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觸穹石,激埼堆。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或作碕崎隑。
侦 【子集中】【人字部】 偵 【廣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也,探伺也。【杜預左傳註】諜者曰游偵,亦謂之閒諜。【後漢淸河孝王傳】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循吏任延傳】止罷偵候戍卒。 一作□。【鶡冠子王鈇篇】□諜足以相止。【註】□偵同。
俻 【子集中】【人字部】 俻 【字彙】同備。
俳 【子集中】【人字部】 俳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俳優,雜戲。【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僝 【子集中】【人字部】 僝 【廣韻】昨閉切,音孱。【玉篇】僝僽,惡罵也。 又【集韻】子兗切,棧上聲。見也。【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註】方,且也。鳩,聚也。僝,見也。言共工鳩聚,見其功也。 又【正韻】除戀切,音饌。具也。【左思魏都賦】僝拱木於山林。【註】言魏具材木,宮室經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說文】臞也。【廣韻】瘦也。 又【廣韻】苦蟹切【集韻】口駭切,□音楷。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遵爲切,音嗺。劑□,□也。
傴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侌 【子集中】【人字部】 侌 【玉篇】古文隂字。註詳阜部八畫。
仢 【子集中】【人字部】 仢 【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郭註】流星也。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音芍。義同。 又【集韻】亭歷切,音狄。【說文】約也。◎按字書仢同彴。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註:蒲握切,音雹。《正韻》弼角切,同。《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玉篇》《字彙》音切□與《說文》同。而《正字通》則攺从丁歷切,音狄。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此則《正字通》之誤也。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