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佮 【子集中】【人字部】 佮 【集韻】葛合切,音閤。合取也。 又渴合切,音□。姓也。
侪 【子集中】【人字部】 儕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等輩也。【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註】儕猶輩類。【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况吾儕乎。【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叶相稽切,音齊。【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叶仕之切,音時。【韓愈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位 【子集中】【人字部】 位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何 【子集中】【人字部】 何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佯 【子集中】【人字部】 佯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詐也。【淮南子兵略訓】此善爲詐佯者也。 又兒紿也。【揚子方言】筕篖,自關而東,周洛楚魏之閒,謂之倚佯。 又通作陽。內不然,而外飾僞曰陽。【六書故】亦借用詳。◎按《史記》凡佯字,多作陽詳。
佶 【子集中】【人字部】 佶 【唐韻】巨乙切【韻會】極乙切,□音吉。正也。 又壯健貌。【詩小雅】四牡旣佶,旣佶且閑。
佽 【子集中】【人字部】 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四切,音刺。便利也。 又佽飛,卽佽非,古劒士,漢取爲武官名。【前漢宣帝紀】募佽飛射士。【註】輕疾若飛也。 又比也。【詩小雅】決拾旣佽。【註】利也,謂相次然後射。【鄭箋】謂指相次比也。 又助也。【詩唐風】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代也,遞也,及也。【集韻】通作次。亦作。詳前字註。
侷 【子集中】【人字部】 侷 【廣韻】渠玉切,音局。侷促也。與局,跼□通。
俇 【子集中】【人字部】 俇 【集韻】【韻會】求往切【正韻】具往切,□音迋。俇俇,遑遽貌。【楚辭九歎】俇俇而南征。 又【集韻】古况切,音誑。【說文】遠行也。
呣 【丑集上】【口字部】 呣 【集韻】同□。詳後□字註。
但 【子集中】【人字部】 但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 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 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考證:〔又音燕。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音燕。〕 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余連切,音沿。短貌。
佇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宁。【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佐 【子集中】【人字部】 佐 【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輔也,貳也。【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 又【集韻】子我切。義同。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佾 【子集中】【人字部】 佾 〔古文〕□【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舞行列也。行數,人數,縱橫皆同,故曰佾。【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古但用,加人轉註。音翕。古今異讀。考證:〔【左傳隱四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侐 【子集中】【人字部】 侐 【唐韻】况逼切【集韻】【韻會】忽域切,□兄入聲。寂也,靜也。【詩魯頌】閟宮有侐。 又【集韻】火季切,音呬。義同。
倾 【子集中】【人字部】 傾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又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又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又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又【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偡 【子集中】【人字部】 偡 【集韻】丈減切,讀若湛。偡然,齊整貌。
俍 【子集中】【人字部】 俍 【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莊子庚桑楚】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 又【廣韻】盧黨切,音朗。俍偒,長貌。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良工也。
併 【子集中】【人字部】 併 【字彙】同倂。
俒 【子集中】【人字部】 俒 【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慁。【說文】完也。【逸周書】朕實不明,以俒伯父。一說與慁通。
倄 【子集中】【人字部】 倄 【唐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說文】刺也。一曰痛聲。 又【顏之推家訓】倉頡篇,倄字,訓詁云:痛而謼也。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則呼之。聲類音于來反,今南人痛或呼之。此二音隨其鄕俗,□可行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五音集韻】古本切,音袞。鵝鴨炙也。
偭 【子集中】【人字部】 偭 【廣韻】【集韻】□彌兗切,音緬。向也。一曰偕也。 又背也。【屈原離騷】偭規矩而改錯。【揚子法言】假則偭焉。 又與面通。【說文】鄕也。引禮少儀,尊壺者偭其鼻。◎按《禮少儀》今本作面。
偰 【子集中】【人字部】 偰 〔古文〕□【廣韻】【正韻】□先結切,音屑。【說文】高辛氏子,堯司徒,殷之先也。通借契。 又姓。元偰列篪,本回鶻人,後居溧陽,兄弟五人俱登進士。明吏部尚書偰斯。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集韻】□牛例切。與劓同。
佋 【子集中】【人字部】 佋 【廣韻】【集韻】市沼切【韻會】【正韻】市召切,□音紹。介行也。通作紹。 又【正韻】時昭切,音韶。【說文】宗廟佋穆,父爲佋,南面。子爲穆,北面。今通作昭。
佂 【子集中】【人字部】 佂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佂伀,遽行貌。又懼也。
佚 【子集中】【人字部】 佚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音佾。安逸不勞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又隱遁也。【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過失也。【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又通作失。【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與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 又姓。周佚之狐,鄭大夫。 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又【韻會】徒結切,音垤。【揚子方言】佚,蕩緩也。【前漢揚雄傳】爲人□易佚蕩。 又通迭,更也,遞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與佾義同。行列也。【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說文】从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佛 【子集中】【人字部】 佛 〔古文〕□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咈。【說文】見不諟也。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漢書】作仿佛。 又捩也。【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又輝粲貌。【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又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明佛正。 又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又【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興起貌。【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同弼。【詩周頌】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鄭箋】佛,輔也。 又叶方味切,音廢。【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俈 【子集中】【人字部】 俈 【集韻】同嚳。【史記三代世表】帝俈。
佘 【子集中】【人字部】 佘 【集韻】時遮切,音闍。姓也。◎按古有余無佘,余之轉韻爲禪遮切,音蛇。姓也。楊愼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余字从舍省,舍與蛇近,則禪遮之切爲正音矣。五代宋初人自稱曰沙家,卽余家之近聲可證,而賖字从余亦可知也。
佌 【子集中】【人字部】 佌 【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爾雅釋訓】佌佌,小也。【註】材器細陋也。【詩小雅】佌佌彼有屋。【六書故】猶差差也。言其鱗比之意。 又想氏切,音徒。義同。 又同□。【說文】引《詩》佌佌作□□。
低 【子集中】【人字部】 低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川篇】許役切,音。肥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同瑱。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壯加切【五音集韻】側加切,□音查。【玉篇】鼻上皰也。【五音集韻】皰鼻。【玉篇】本作皻。
佑 【子集中】【人字部】 佑 【集韻】【韻會】□云九切,音有。佐助也。 又【集韻】【正韻】□與祐同。【書湯誥】上天孚佑下民。 又叶于愧切,音位。【楚辭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註】祐,一作佑。喜,叶音戲。◎按《說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今加人作佑,且音宥。而右止爲左右手之右,不詳《說文》之義矣。
侘 【子集中】【人字部】 侘 【集韻】【韻會】□丑亞切,茶去聲。侘傺,失志貌。 又誇也。【史記韓安國傳】卽欲以侘鄙縣。
侺 【子集中】【人字部】 侺 【廣韻】【集韻】□時鴆切,音甚。□侺,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