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弋字部】 【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玉篇】船左右大木。【廣韻】船纜所繫。【韻會】繫船杙也。 又【集韻】【韻會】□徒紅切,音童。義同。考證:〔【玉篇】□左右大木。【廣韻】□纜所繫。【韻會】繫□杙也。〕 謹照原文三□字俱改船。
灬 【巳集中】【火字部】 灬 【集韻】同火。 又【集韻】【類篇】□□遙切,音標。烈火也。【正字通】灬卽火字變體。凡四點在下者俱屬火部,猶水之从氵也。別音標。非。◎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韻,類篇別有標音,必非無據。《正字通》太泥。
灭 【巳集上】【水字部】 滅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韻】鄂合切,音□。舟動貌。或作。
灰 【巳集中】【火字部】 灰 【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音虺。【說文】死火餘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旣滅可以執持。【禮月令】毋燒灰。【註】爲傷火氣也。火之滅者爲灰。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衣裳垢,和灰請澣。【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又劫灰。【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後竺法蘭至,問之,云: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又不灰木。【太平寰宇記】俗爲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又叶呼侯切。【楊方合歡詩】生爲倂身物,死爲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又叶荒壷切。【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置於土灰。 【說文】本作□。
灴 【巳集中】【火字部】 灴 【集韻】【類篇】□胡公切,音洪。【玉篇】火盛也。【集韻】燎也。本作烘。
灵 【巳集中】【火字部】 灵 【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 又【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又【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 又【廣韻】福也。 又【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又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 又【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束茅爲人。 又【左傳定九年】載蔥靈。【註】蔥靈,輺車名。 又【楚辭天問】曜靈安臧。【註】曜靈,日也。又【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又【廣韻】寵也。 又【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爾雅釋魚】二曰靈龜。【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又【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又州名。【史記匈奴傳】丁靈。【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又叶靈年切,音連。【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說文】本作□。
釨 【戌集上】【金字部】 釨 【集韻】祖似切,音子。【玉篇】剛也。【集韻】或作鋅。
灸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說文】灼也。【玉篇】□也。【增韻】灼體療病也。【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註】灸猶柱也。【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强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見【姓苑】。 【集韻】或書作□。
灺 【巳集中】【火字部】 灺 【唐韻】徐野切【集韻】【韻會】似也切,□斜上聲。【說文】燭。【李商隱詩】香灺燈光奈爾何。 又【集韻】待可切,音舵。本作炧。燭餘也。【五音集韻】作炨。
灼 【巳集中】【火字部】 灼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酌。【說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註】猶云:恐□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砓 【午集下】【石字部】 砓 【字彙補】之烈切,音哲。砓砠貌。
灿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炀 【巳集中】【火字部】 煬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炂 【巳集中】【火字部】 炂 【廣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廣韻】熱化也。【集韻】暍仆也。【字彙】熟汁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敷方切,音芳。忌也。又害也。
恄 【卯集上】【心字部】 恄 【廣韻】許吉切【五音集韻】火一切,□音欯。【廣韻】怖也。
炃 【巳集中】【火字部】 炃 【集韻】【類篇】□符分切。同焚。詳焚字註。 又【集韻】蒲悶切【類篇】符悶切,□音坌。【集韻】火豔。或作燌。
炄 【巳集中】【火字部】 炄 【集韻】女久切,音紐。炄欲乾。一曰半乾。【字彙】一作□□。
炅 【巳集中】【火字部】 炅 【唐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說文】見也。【廣韻】光也。【集韻】或作昋。 又【集韻】【類篇】□俱永切,音憬。【集韻】光也,或作耿。 又【五音集韻】於警切,音影。煙出貌。 又【廣韻】古惠切。【集韻】涓惠切,□音桂。【玉篇】本作炔。義同。 又姓。【廣韻】後漢太尉陳球□,城陽炅橫,漢末被誅有四子。一守墳墓,姓炅。一避難徐州,姓昋。一居幽州,姓桂,一居華陽,姓炔。此四字皆古惠切。
炆 【巳集中】【火字部】 炆 【集韻】無分切,音文。熅也。
炊 【巳集中】【火字部】 炊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吹。【說文】爨也。从火,吹省聲。【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又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又與吹同。【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與吹同。詳口部吹字註。 又【集韻】【類篇】□尺僞切,吹去聲。炊累,動升也。【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註】炊去聲。或作吹。
炎 【巳集中】【火字部】 炎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又【洪範】火曰炎上。 又【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又【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又【正韻】熾也。 又【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又【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又【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又【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又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又【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 【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考證:〔【列子殷湯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弖 【備考】【寅集】【弓字部】 弖 【龍龕】音互。又音戶。
炒 【巳集中】【火字部】 炒 【廣韻】初爪切【集韻】【韻會】【正韻】楚絞切,□音吵。【集韻】熬也。【說文】本作□。【徐鉉曰】今俗作□。別作炒。非是。【玉篇】本作。【廣韻】本作煼。互詳煼二字註。 □字原从函作。
炔 【巳集中】【火字部】 炔 【廣韻】古惠切【集韻】涓惠切,□音桂。【玉篇】同炅。詳炅字註。 又【前漢儒林傳】齊炔欽幼卿爲文學。 又【集韻】【類篇】□古穴切,音玦。煙貌。或作焆。 又娟悅切,音抉。義同。 又翾劣切,音□。烲炔,火始然也。
炕 【巳集中】【火字部】 炕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抗。【說文】乾也。【玉篇】乾極也。【韻會】愆陽曰炕旱。【前漢五行志】炕陽暴虐。【註】炕陽者,枯涸之意。【韻會】炕陽,張皇自大貌。 又【玉篇】炙也。【廣韻】火炕。【詩小雅】燔之炙之。【傳】炕火曰炙。【疏】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又絕也。【揚雄解嘲】炕其氣。【註】師古曰:炕,絕也。 又【正字通】北地煗牀曰炕。 又【韻會】通作亢。【前漢王莽傳】皆炕龍絕氣。【註】易亢龍有悔。 又同抗。【揚雄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註】師古曰:炕,與抗同。舉也,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 又【廣韻】呼郞切【集韻】虛郞切,□音。【廣韻】煑胘。【集韻】張也。【爾雅釋木】守宮,槐晝聶宵炕。【註】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宮槐。【疏】炕張也。 又【集韻】【類篇】□丘岡切,音康。灼也。 又苦朗切,音慷。【爾雅宵炕釋文】炕,吁朗切。◎按五音集韻二唐炕字註云,又苦朗切,而二蕩失載。今从爾雅,釋文及五音集韻註增。字原誤从亢从攵作。
炖 【巳集中】【火字部】 炖 【集韻】他昆切,音暾。【玉篇】風與火也。【集韻】風而火盛貌。【揚子方言】炖□,貌也。【註】火盛熾之貌。 又【玉篇】赤色也。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火盛貌。 又【類篇】杜本切,遯上聲。義同。(燉)【玉篇】徒昆切【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玉篇】火盛貌。【廣韻】火色。 又燉煌,郡名。【漢書】作敦煌。煌大也。詳前煌字註。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義同。 又與焞通。◎按周禮春官菙氏疏,引士喪禮,楚焞作楚燉。釋文云:燉,吐敦反。又徒敦反。又在悶反。又祖悶反。一音純本反。一音祖舘反。是燉焞通也。互詳前焞字註。
炘 【巳集中】【火字部】 炘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欣。【玉篇】本作焮。詳焮字註。 又【揚雄甘泉賦】乗景炎之炘炘。【註】師古曰:光盛貌。 又【集韻】【類篇】□許謹切,音。【博雅】爇也。
炙 【巳集中】【火字部】 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孟子】况於親炙之者乎。【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又叶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叶七略反,碩,叶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叶。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臄,或歌或咢。【朱註】薦,叶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枚乘《菟園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