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蒙引

  必有寝衣【补旧在眀衣条下】
  然斋主敬不可觧衣而寝又不可着眀衣而寝寝衣之制如何其长也一身有半其半盖以覆足
  狐貉之厚以居
  然防裘以何为之狐貉之毛最为深厚用以私居取其适体也狐貉之厚谓裘也此又防裘所宜用之制也
  去防无所不佩【减六字】
  至于佩玉之类除是居防不佩若去防则无所不佩玉者君子之所比徳至于觽砺之属君子之所有事而不可缺亦在所佩也故曰无所不佩
  非帷裳必杀之【减四十六字】
  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是谓帷裳帷裳则不杀非帷裳则杀之使要半于下齐倍于要杀则无襞积以其斜裁也不杀则有襞积以其用正幅也 朝祭之裳名曰帷裳裳且虚説若説得详尽不待説必杀之矣 考之家礼深衣制度有裳裳【云 云】则新安所谓深衣之裳者为是但注云若深衣则不止深衣而已凡裳恐皆然帷裳不杀其余皆杀也
  羔裘冠不以吊【芟一条】
  羔裘朝服冠祭服皆吉服也孔子不用之以吊防盖防主素吉主吊必变服所以哀死
  吉月必朝服而朝【芟一条】
  吉月谓毎月之吉不特正月之朔 服者衣冠冕裳之緫名致仕之时人或不朝朝或不以朝服夫子则服朝服而朝必谨其所服也此又致仕朝君之制也以上所记夫子衣裳之制皆是与当时之人不同
  者
  斋必有眀衣布【必有寝衣一条移置亵裘之下】
  孔子当祭而斋沐浴既毕必有眀防之衣着之所以眀防其体也眀衣只以布为之盖但取其防不取其华也
  斋必变食【减二十二字】
  平时饮酒茹荤惟斋则变食不饮酒不茹荤其居防也又必迁了平时所坐之防此记孔子谨斋之事前两叚就衣服上说所谓致防以尽敬后两叚就食息上说所谓变常以尽敬
  食不厌精
  不厌字有斟酌孔子固尝饭防食矣何尝必欲如是
  割不正不食【减十六字】
  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 纲目汉眀帝十四年楚王英以谋逆连及太守尹兴陆续时为尹兴椽逮考备受五毒肌肉消烂终无异词续母自洛阳来作食以餽续见考辞色未尝变而对食悲泣不自胜治狱吏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见故悲耳使者大怒以为狱门吏卒通传不然何以知之续曰母切肉未尝不方防葱以寸为度故知之使者覈其实隂嘉之以状闻上乃赦续等还里
  不得其酱不食
  如食鱼脍用芥酱食濡鱼用卵酱食麋腥濡鸡濡鳖皆用醢酱 内则曰濡豚包苦实蓼濡鸡醢酱实蓼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注濡烹煑之也煑豚则包裹之以苦菜而实蓼于腹中此四物皆以蓼实其腹而煑之也 内则又曰鱼脍芥酱麋腥醢酱五物之用酱皆以调和其汁也
  惟酒无量不及乱
  惟酒无量圣人不自为量也盖酒以为人合懽在人饮量不同若我为主而客能多饮我亦须多饮陪他若我为客而主人固多劝我亦须为之多饮但都以醉为节而不及乱乱则内昏其心志外防其威仪酒以为人合懽人字泛説
  沽酒市脯不食
  凡酒脯出于家造者则精防而且无伤人之虞沽酒市脯则恐不精防或伤人也故不食
  不撤姜食 谓毎食必设姜
  祭于公
  助祭于公所得胙肉公字读 祭于公家所得胙肉当日即分赐了不宿肉至于家之祭肉虽不当日分赐也不过三日皆以分赐了 出三日不食之矣此记者推夫子之意也今又当看地方及天时如何也
  食不语【减二十七字】
  食不语此节正意寝不言附记也 当食而食不对人说话语由人先发也当寝而寝自家也不説话言由已先发也 食谓正含哺时非谓终食都不语荅是他说我答述是我述与他言 寝不言也是不与人言不成都无人在只我自説以此见言语不可分只是所在不同故分
  虽疏食菜祭必齐如也【减十五字】
  食无不祭而祭无不敬圣人之诚也 瓜作必为是若作瓜字则在菜之内矣
  席不正不坐【芟一条减二十九字】
  只是必正席之意泛说为穏不必依叶氏注 叶氏谓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此以方为正者也有忧者侧席而坐有防者专席而坐此以事为正者也此盖是外意然亦圣人之所谨也既不正不坐则此等皆其所不苟矣本文元未及此须要主一
  乡人饮酒
  以大圣人之徳而防乡党如是后生小子軰可不谨哉可不严哉
  乡人傩【芟二条】
  乡人非士大夫也傩非大祭之伦也在常人以为可忽矣圣人之意以为乡人为我傩也我则主人也主人不可慢也于是朝服而立于阼阶阼阶主人之位也朝服敬也朝服乃当时有官者之常服非如今制之大庆贺朝服也万石君子孙为小吏来归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问人于他邦
  问人于他邦人夫子所交之人也夫子遣使往问那人于他邦使者即行则从背后再拜而送之如亲见之敬也 送本送使者而曰如亲见指其所问之人盖拜送使者亦是为所问之人也
  康子馈药
  季康子馈之以药大夫有赐义当拜受夫子则拜而受之凡赐食必尝以拜夫子以康子所赐者药也药则未知所用何品所疗何病所以只拜而受之而不甞然受而不饮则虚人之赐不惟在我之意有所不能逹于彼而在彼之心亦不能无惑于我故眀告之曰丘也未逹不敢甞夫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逹不敢甞谨疾也必告之直也一事而三善备焉
  廐焚
  邢氏曰孔子家廐也以退朝知之 吴氏曰家语云国廐恐非国廐则马当问路马则又重矣 毕竟亦问到马只是初间廐焚之时子独问人而不及马逈出常情之外有非安排用意所为者此门人所以谨记之以垂教也
  君赐食【芟一条】
  君以熟物赐之夫子以君所赐必正席而先尝之如对君然但言先尝则余当以须赐矣然君赐食夫子既尝之于已又颁赐于人而独不以荐者恐出之馂余也君赐之生肉必火熟之以荐于其亲荣君赐也君赐之生畜则飬之所以仁君之惠无故不杀也家有祭享及大賔乃用之 君之馂余在君可以赐其臣在子孙不宜以荐于其先
  侍食于君
  侍食于君君一举之食也故有祭
  疾君视之
  朱子谓常寝于北牖下君问疾则移于南牖下盖在北牖下固东首矣其迁南牖下者亦必东首 朱子又曰常时东首亦有随意卧时节如记云请席何向请袵何趾 东首以受生气也新安曰天地生气始生于东方依此説则以人身亦小天地也东首只是顺其气之行欤故为受生气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其于父母亦然
  朋友死
  胡氏曰朋友人伦之一其死也无父族母族妻族及旁亲主之是无所归也为朋友者不任其责则转于沟壑而已故曰于我殡此节独记一曰字必尝有是事人莫知所防而夫子有是言也又曰古者三日而殡三月而但曰殡而不曰则其亲者在逺必言告之未及故也 朱子于此章一则曰朋友以义合二则曰朋友有通财之义愚谓惟平日于朋友之馈虽车马受之不至于感激无地者方于朋友死无所归之时可望其为殡也何则只是于义字看得透也此亦观人之法盖能以义防已方能以义防人惟能以义防人必能以义自防 云峰曰此节集注于义之一字凡三见朋友既以义合当殡而殡义也当馈而馈亦义也义所当为不可辞义所当受不必拜魏元忠受武后遗诏而感泣不知义也然则所谓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在元忠之不能效义于李氏也固然矣夫朋友非必有大气力者然车马之馈且不拜而元忠乃为武后之诡恩所动甚可惜可恨也
  寝不尸
  尸谓偃卧朱子曰女生必偃男生必伏可见所谓偃卧似死人者非谓覆卧也朱子之言出离骚
  见齐衰者
  狎与防不同狎谓素亲狎谓其人与我素熟也防谓燕见谓我之见其人非在公所礼法之塲及稠人广坐之中也 变与以貌亦不同变只是改旧容有惊哀之意而已以貌则加敬矣而以貌之中亦不同于见冕者尊有爵而不敢忽也于瞽者矜不成人而亦不敢忽也 既云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而又曰凶服者式之不亦重复乎曰不然式之者谓在车而式之也虽狎必变不指在车
  有盛馔
  敬主人之礼非以其馔也主人礼意之厚亦于盛馔见之可见今之待客亦不可任情从薄但要知礼敬之意有不全在饮馔之间则可矣
  迅雷风烈必变【减十六字】
  与大舜之烈风雷雨不迷者并行而不相悖故曰必变非圣人为所惊惶而失次也
  升车必正立执绥【芟一条】
  范氏曰盖君子庄敬无所不在升车则见于此也见于此谓其庄敬见于正立执绥也
  车中不内顾
  朱子曰立视五嶲式视马尾此二句最要礼曰顾不过毂视者直视也顾者反顾也立惟视五嶲式惟视马尾虽有顾时亦不过毂不内顾也嶲是车轮一转之地五嶲则九丈之地矣车轮髙六尺围三径一则濶丈八五嶲为九丈
  不疾言【减五十字】
  三者皆失容且惑人失容为重
  色斯举矣
  此理最好凡士大夫皆当服膺弗忘如此等句一唱三叹犹有余味也
  曰山梁雌雉
  邢氏曰时哉言雉之饮啄得其时子路不逹以为时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气而起【阙】
  晁氏曰石经嗅作戛谓雉鸣也刘聘君曰嗅当作臭【古闑反】张两翅也见尔雅 愚按依邢氏则关孔子身上事于乡党所载义类为合但雉终为子路所共则与上文色斯举云者不符矣 依晁刘二氏以共为拱执之义固于上所谓色斯举者相符但不闻孔子事非乡党所载之义也故朱子缺其疑而取邢说在前 石经嗅作戛石经者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为古文篆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故谓之石经








  四书蒙引卷六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蒙引卷七      明 蔡清 撰先进第十一
  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注云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不贤则不能者勉愚谓不特此耳凡评人之贤则不贤者有所激评人之不贤则夫贤者亦有所警无非教也 此篇记闵子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盖其弟子尊师故不字而子之先儒程子又以论语之书为成于有子曽子之门人故二子独以子称者意正如此
  先进于礼乐【减一百三十四字】
  此章前段是述时人论礼乐之失后段是以已意矫其失也谓夫今之人皆曰先进之于礼乐文不及其质乃野人耳若后进之于礼乐则文质彬彬正君子之道也时人之论礼乐如此是固舍先进不从而惟从后进矣我则不然惟不用礼乐则已如用之则吾必从夫先进夫以孔子之必用先进如此则先进之不为野而后进之未为君子可知矣盖周末文胜时人之论不自知其失中而过于文也夫子之自言如此则欲损过以就中也 此礼乐所指甚广上而宗庙朝廷下而州闾乡党大而冠防丧祭小而动静起居凡日用常行之间莫不有礼乐焉故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不可一日无礼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为辈字正贴进字不得
  故着犹言云谓之进者天地间人物前一畨进上了后一畨又进上来有逐旋进上之意故云进 野人郊外之民以此知自古市防之人多文而郊野乡村之人从来是朴质也 君子谓贤士大夫不独曰士大夫而必曰贤士大夫兼德位而言也与上句民字相对 夫子之从先进正欲复文武周公之旧所谓郁郁乎文哉者也如得位以用礼乐则又将损益四代以为万世常行之道矣岂特从先进而已哉
  从我于陈蔡者
  重在上句孔子岂以其不在门为憾哉以其尝相从于陈蔡间时徃来于懐而不能忘耳于此可以见圣人所以待弟子之至情矣 当时孔子在衞灵公问陈孔子不对而行如陈遂入蔡陈蔡连界而近楚楚昭王聘之陈蔡大夫发徒围之孟子所谓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者也又孔子凡两次适陈
  德行顔渊闵子骞【移一条入父母在条下】
  此十人者皆从夫子于陈蔡者也门人以其各有所长故分其目以记之非当时夫子有如是之品题也朱子所以知其为门人所记者以夫子平日于弟
  子皆名之而不字而此条则皆字之故知其为门人所记也 圣人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盖即此而观既有德行言语等科则圣门之教不混于所施必因其材而成就之可见矣此是余意 仲由字子路后为季氏宰因称季路
  囘也非助我者也【减二十七字第二条凑合】
  圣人意谓他弟子于问辩之间常有以发吾所未发是我盖尝得其助若囘也则非有助于我者也盖凡闻人之言者必有所疑然后有所问必有所问然后有所发今囘也于吾之言或巨或细或精或粗无不欢然领受而一无所疑既无所疑安得而有助于我哉 顔子于圣人之言黙识心通无所疑问此二句俱安在非助我无不悦上小注分贴大谬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此二句注不分贴今人只説得上句如有憾焉下句都説不得正意出则虽知其不分贴而亦终归于分贴矣宜细玩之圣人本意全在下句惟其于吾言无不悦故为非助我者也
  孝哉闵子骞【芟四条减一百六十四字】
  孝矣哉闵子骞何也父母兄弟称其孝友者固有之然或溺于爱蔽于私而人未必以为然也今闵子骞不独父母昆弟称之如此外人亦如此称之都不异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夫闵子能使内外称之无异词如此自非其孝友之实有以积于中而着于外何以臻此故夫子特叹美之 新安曰夫子只称其孝集注兼及孝友者盖就昆弟之言见其友也夫孝友一理孝者必友不友则非孝矣孝哉二字兼友在其中友实孝中一事也 吴氏谓夫子之于弟子未尝称字此或集语者之误然考胡氏谓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则吴氏疑其为集语者之误近是 积于中而着于外不可以中为家以外为外人是言其孝友之实人皆称之淳于髠曰有诸内必形诸外亦是此意亦不分言父母称孝兄弟称友盖只是言家人称其孝友而外人亦信之耳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总见其实有是孝也重在人不间三字
  南容三复白圭【减四十八字】
  此当与第五篇邦有道不废章参看只是一个南容南容亦只是一个贤夫子亦只是一个取其贤虽所记不同然不容有异防故朱子亦参彼章来解中庸曰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黙足以容盖惟人不能谨言是以国有道不足以兴国无道不足以容而不足以托其子女矣南容之欲谨其言如此则邦有道可以不废邦无道可以免祸而夫子所以兄子妻之也 宋吴祥妻谢氏其子名贺贺与賔客言及人之长短夫人屛间窃闻之怒笞贺一百或解夫人曰臧否士之常忍笞之若是夫人曰爱其女者必取三复白圭之士妻之今独产一子使知义命而出语忘亲岂可久之道哉因涕泣不食贺由是恐惧谨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