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人颐


诙谐类
郑康成家奴婢皆读书通文。尝使一婢,不称意,怒甚,罚跪污泥中。又一婢来,见之,戏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刘伶爱酒,妻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伶曰:“善!吾当誓神断酒矣!尔为我具酒肉。”妻信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生。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妇人之言,切不可听。”乃饮酒御肉,陶然复醉。

晋谢太傅妻颇妒,欲置姬妾而不敢。其兄之子,因称“关睢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其讽已,乃顾问曰:“此诗是谁所撰?”答曰:“周公。”夫人笑曰:“周公是男子想为之耳,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言。”李林甫为相,不识“杕”字,谓韦陟曰:“诗云:‘有杖之杜。何说也?’”陟既鄙其误,又畏其威,不敢答,俯首微笑而已。

姜庆生子,李林甫手写贺之,误写“璋”为“獐”字,曰:“闻公有弄獐之喜。”坐客见之皆笑。后东坡诗云:“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和凝性偏急,冯道同在中书,一日问冯曰:“公靴新买,其值几何?”冯举左足曰:“计钱五百。”和遽怒,诘其仆曰:“吾靴何用一千?”冯徐举右足曰:“此亦五百。”和不觉失笑。

王磐家失鸡,家僮詈骂,公戏作《满庭芳词》云:“平在淡泊,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庖。煮汤的贴他半捆草烧,烹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开东道。免却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东坡饮一豪士家,侍姬十余。内一善歌者,体伟声高、乞诗于公,公戏赠云:“舞袖蹁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号。”

宋梁灏八十二始中状元,谢表联云:“皓手穷经,尚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已多太公二年。”又《谢恩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孙山年老成名,有诗云:“盘古榜中同进士,伏羲手里探花郎。”

石动筒尝诣国学,问博士云:“孔门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冠?几人未冠?”众曰:“经传未载,哪得而知?”石曰:“先生读书,岂不知解?《四书》上便记着冠者三十,未冠者四十二。”众曰:“何以见得?”石曰:“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众大笑。一日或问:“三千弟子,后来作何结果?”石曰:“始而习文,向后都学了武。”或曰:“此据何书所记?”石曰:“岂不闻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昔一士家贫,欲与其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进祝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谢曰:“醉翁之意不在.......”李西涯在翰林时,告假居家。一日,陪郡侯席,过饮大觥,醉而言曰:“治生今日乃舍命陪君子。”郡侯笑曰:“学生不是君子,老先生切不要轻生。”

明王元美,名重一时。居太仓,有里中富翁宴客,以臭鳖为馔,生梨为果。王与席,举杯笑曰:“世上万般愁苦事,无过死鳖与生梨。”

王百谷初令太和,一日坐堂放告,一士公服昂然而进曰:“一等生员告状。”百谷敛容,徐答曰:“三甲进士不准。”胥吏无不掩口而笑。

有一人极贫,富者语之曰:“我自与你银子一千两,你与我打死了罢!”其人沉吟良久,答之曰:“只打我半死,与我五百两罢。”有一狠子,生平多逆父旨,父临死嘱曰:“必葬我水中。”冀其逆旨,得葬土中也。及死,狠子曰:“我一生逆父命,今已死,不敢违旨也。”乃筑沙滩水心以葬。

徐后庵眇一目,尝作《千眼观音赞》云:“汝有千目,众皆了了。我只双眼,一明一眇。多者忒多,少者忒少!”

震泽顾大史,一日谒郭桐冈太府。送别登舆,见门上一枷犯,乃其家用之锯匠也。因顾太府曰:“既常为解锯矣,而于此犹枷颈焉!”太府微笑,即命释之。

昆山、常熟、嘉定、吴江四县令同在长洲见知府,有一人冲道,长洲令欲责之,昆山令曰:“恕矣哉!”常熟令曰:“恕他板责,还须枷号。”嘉定令曰:“既恕矣,又何枷焉?”吴江令曰:“虽枷一日愈于已。”

戏子一班没生意,同往乡间觅食。见一乞儿问曰:“此处有富贵人家否?”乞儿唱曰:“一直走,转个弯,粉墙里面红栏杆。他家有喜事,正在觅梨园。”戏子大惊曰:“此处叫花的都会唱曲,夺生意者多,往别处去罢!”

昔一人行善,应托生转轮。王问其所欲,对曰:“父是尚书子状元,绕家千顷好良田。鱼池花果般般有,美妾娇妻个个贤。充栋金银并米谷,盈箱罗绮银及钱。身居一品王公位,安享荣华寿百年。”王曰:“有如此好处,待我自去,将王位让与你罢!”

杨群玉、薛瑶台二人皆惧内,一日杨妻怒甚,将群玉捆吊屋角山头,薛妻恚甚,将瑶台罚跪天井月下。其事传闻于外,有士人题四句嘲之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声狮吼赛河东。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鬼应转世为人,向阎王乞恩。王问所欲,对曰:“绕家千亩五顷田,更有鱼池花果园。库积金银仓积粟,陆乘车马水乘船。娇妻美妾房房有,桂子兰孙个个贤。官不差来民不扰,寿高彭祖一千年。”二人酒肆饮酒,酒毕,久坐不去。主人厌倦,假看天色曰:“雨要来了。”二人曰:“雨既来了,如何去得?少待雨过再去。”主人又曰:“如今雨又过了。”其人曰:“雨既过了,怕它怎的?”明进士杨循吉,有才名。邻居一铁匠,得财暴发,里中为之庆号,因请于杨,杨题云:“酉斋”。人咸不解,或问何出?答曰:“酉字横看象个风箱,竖看象个铁墩。”闻者绝倒。

明时有一友,才甚高,或戏曰:“君能作四字破否?”乃以“君命召”二句为题。应曰:“王请度之!”一座称妙。或又云:“能复作一字破乎?”适见一癞痢过,即以为题,即应曰:“鞹”。众不解,问之,曰:“鞹,皮去毛者也。”

又有一童生,年七十余求考。文宗命其作破,以“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为题,即应曰:“不得其名,必得其寿。”文宗奇之,遂入学。

一士作能近取譬题文,极其得意。质之于唐六如,唐故赞之不已。士以为真,再三求正,六如曰:“六固绝佳,但细玩‘能近取’三字,全不曾做,略觉偏枯些。”士始悟讥其文为屁也。有一人持所作文,求教于某先达,某先达极称其字佳。其人曰:“某只求指示文章有甚好歹,不问字之美恶。”某先达曰:“据我看来,还是这笔。”

邹臣虎曾评一人文云:“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今君已通六窍,文殆几于圣矣!”盖暗讥其一窍不通也。达毅与王达同为郎宦,偶签公移,王戏曰:“每书衔名,辄以公之上为我之下。”毅应曰:“书不云乎?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高祖每称郭璞诗绝佳,殆无有及之者。石动筒曰:“臣诗较胜一倍。”上不怡曰:“哪见胜处?”对曰:“璞《游仙诗》曰:‘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臣则曰:‘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不胜一倍乎?”上大笑。秦大夫优旃善滑稽,二世欲漆其城郭,旃曰:“佳哉!漆城荡荡,寇不可上。”二世大笑而止。

岳阳有酒香山,相传古有仙酒,饮之得不死。汉武求得之,东方朔窃而先饮焉。上怒,欲诛之,朔曰:“陛下杀臣,臣必不死。”帝问其故,对曰:“臣已饮酒,若死,则酒不灵矣!”帝笑而释之。

王荆公常作字解,穿凿杜撰。刘贡父问曰:“牛体壮于鹿,鹿行速于牛,今犇字从牛,麤字从鹿,意甚相反,何也?”王不能答。东坡亦问:“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问:“坡字何意?”王曰:“坡者,土之皮。”坡曰:“然则滑乃水之骨乎?”忽一日,谓公曰:“鸠字从九,可知有意?”公认为真,欣然请问,坡曰:“《诗经》‘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边娘与爷恰是九个。”公大惭。 附:嘉言小辑总语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虚盈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能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能听人之言,乐于琴瑟管弦。

走江湖,不如治田园;炼丹砂,不如惜五谷;结权贵,不如乐天伦;奉仙佛,不如学圣贤。

事事肯放过他人,则德日弘;时时不肯放过自已,则学自密。

读书贵知要,做人贵知窍。

子弟若识名节之堤防,诗书之滋味,稼穑之艰难,便为贤子弟矣。

富后须想那贫乏时,病后须想那危笃时,荣后须想那羞辱时。

欲得谷实,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厚福,当务布施;欲得长算,当务戒杀。

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莫善寡欲。

品诣常看胜于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及我者,则怨尤自息。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虽终古愚人,必有顷刻曾作圣人,试举是日清夜扪心时;虽终古凡人,几有顷刻曾作仙人,试举是日闲斋独坐时。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孝,以保富贵之心保君则忠,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

《芦居浅语》曰:“节饮医醉,独宿医淫,衣布医艳,苑蔬医腥,输粮医累,偿逋医羞,慎言医祸,敏事医慵,反求医侮,无辨医谤,安分医贪,卑已医思,啜茗医睡,弹琴医躁,索句医愁,研理医俗,达观医滞,去非医过,矫性医偏。”

张敬堂先生座右铭:“勿展无益身心之书,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临无益身心之境。”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多愁为养生第一病,多言为处世第一病,多智为立志第一病,多费为持家第一病。

文由于积学,福由于积德。学识未有不由谦虚进者,德业未有不由困衡成者。

动不如静,语不如默,显不如藏,取不如舍。

马文正《我箴》曰:
诚实以起人之信我,乐易以使人之亲我,
虚已以听人之教我,恭已以取人之敬我,
自检以杜人之议我,自反以免人之罪我,
容忍以受人之欺我,勤俭以补人之侵我,
警悟以脱人之陷我,奋发以破人之侵我,
逊言以息人之詈我,危行以销人之鄙我,
定静以处人之扰我,从容以待人之迫我,
游艺以备人之弃我,励操以去人之污我,
直道以伸人之屈我,洞彻以解人之疑我,
量力以济人之求我,尽心以报人之任我,
弊端切须勿始于我,凡事但知无私于我,
圣贤每必存心于我,天下之事尽其在我。

解人颐 超群集
澹雅风流类顾长康小字虎头,善丹青。每为人写真,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明,正在阿堵中。”又尝言:“画之一道,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唐明皇时,有献牡丹者,适贵妃匀面,口脂在手,印于花上,诏栽于仙春馆。来年花开,犹有指印红迹,依稀相应,因名之为“一捻红”。

唐王维,字摩诘,工于诗,又精于画。苏东坡尝称之曰:“味摩诘之诗,则诗中有画。玩摩诘之画,则又画中有诗。”陈眉公曰:“武士无卤莽气,书生无寒酸气,女郎无脂粉气,山人无烟霞气,僧道无香火气,必须换出一番境界,便为世上不可少之人。”虞长孺曰:“天地一小梨园也。”陈眉公曰:“佛氏者,朝廷之大养济院也。”尤展成戏作一对云:“世界小梨园,牵帝王卿相为傀儡,二十一史演成一部传奇;佛门大养济,收鳏寡孤独作丘尼,亿千万人遍受十方供养。”

昔一尼悟道,作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大丈夫不可无此襟怀。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耀,大丈夫不可无此蕴藉。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大丈夫不可无此风致。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大丈夫不可无此节操。两仪常在手,万化不关愁,大丈夫不可无此作用。

山斋雨过漫焚香,几净窗明竹树凉。早睡起来无别事,自磨新墨写潇湘。

人要优游自足,心无外想。

万事不责望于人,则无寒冰烈火之扰吾心。

风月襟怀,可与学道。铁石心肠,可与学道。

静坐洗心,闲中一乐。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然,失意泰然;非盛养者不能。

广成修道一千二百年,不知壶中日月才过分阴。仲尼作史二百四十年,何如皮里春秋都无一字。

敏捷颖悟类
杨修九岁,聪慧过人,孔君平坦,常诣其父,父不在,呼儿出迎,果设杨梅,指戏曰:“此是君家果。”修应声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

徐稚,年九岁,尝月下玩耍。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不更明耶?”答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仁,无此必不明!”

吴使张温聘蜀汉,后主设宴待之,百官皆集。秦宓独后至,温顾孔明曰:“彼何人也?”答曰:“学士秦宓。”温谑之曰:“名为学士,未知胸中曾学士否?”宓曰:“蜀中五尺童子皆尽知学,何况于宓。”温曰:“诚如尊言,敢问天有头乎?”曰:“有!”曰:“在何方?”曰:“在西方。《诗》不云乎‘乃眷西顾’乎?”温曰:“天有耳乎?”曰:“有!《诗》不云‘天高听卑’,又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乎?”温曰:“天有姓乎?”曰:“有!姓刘。”温曰:“何以知之?”曰:“天子姓刘,是以知之。”温又曰:“日生于东乎?”曰:“虽生于东,实没于西。”温乃默然,无言可答。宓应对如流,一座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