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故我定应发趣菩提。普为有情得涅槃故。作渐次业。修渐次学。行渐次行。所谓六度。六念。乃至一切相智。 无相品第七十四。佛答善现。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诸有情类。具断常见。住有所得。难可解脱。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以不坏法界相故。由此故得有初地。乃至十地。得有异熟神通六度等法。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无相无作法中。圆满一切功德。 无杂品第七十五。佛答善现。安住如梦等五取蕴中。为诸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进。修定。学慧。如实了知如梦等五蕴。皆同一相。所谓无相。若如是知而行施等。则能圆满一切善法。 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佛答善现。愚夫异生。于梦得梦。得见梦者。乃至于化得化。得见化者。颠倒执著。造三业行。往来生死。菩萨以二种空。观察诸法。一毕竟空。二无际空。安住二空。为说正法。色等是空。离我我所。如梦。如化。都无自性。又以方便神力。拔济令出。得三乘果。次明菩萨甚奇稀有之法。安住异熟六度五通等。随应摄受有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财施。法施。说三十七品。乃至相好等法。四十二字母等。不坏诸法。无二分别。为诸有情。如实宣说。令离妄想



颠倒执著。趣三乘果。譬如化佛。教所化众。又一切法。不异真法界等。而依世俗施设因果差别。菩萨于诸法中。自无执著。教他无执。善达诸法如实相故。 善达品第七十七。佛答善现。如所变化。于一切法都无所行。是为善达诸法实相。以诸法但有假立名相。是故菩萨于诸善法。能自增进。亦能令他增进。又如实知色等相。色等生灭。色等真如。是为能学三解脱门。则能学一切法。又欲学法界。当于一切法学。知一切法。即真法界。初中后际。常无差别。 实际品第七十八。佛答善现。菩萨但以实际为量。行深般若。由方便善巧力故。安立有情。令住施等。而不执著。观本性空。都无所得。为度执有情想及法想故。行道相智。得三乘道。趣证无上菩提。佛眼常无断坏。 无阙品第七十九。佛答善现。菩萨具足殊胜方便善巧。修行施等。不得施等。亦不远离施等。修菩提道。次答舍利子。不和合一切法。不离散一切法。诸法皆无自性可合离故。如实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于一切法。得无障碍。安住二谛。宣说正法。如化食施化众等。又答善现。修行施等。及余大菩提



道。皆能成熟有情。 道士品第八十。佛告善现。总一切法。皆菩萨道。不学一切法。定不能得一切智智。审察诸法。皆毕竟空。不应执著。而于诸法。学无厌倦。观诸有情心行差别。如实了知。但行虚妄所执。方便善巧教令远离所执。修诸善行。然勿恃此而生憍逸。次明清净自他三种粗重。能净佛土。 正定品第八十一。佛答善现。是菩萨从初发心。至最后有。皆住菩萨正性定聚。次释如来本生之疑。次明一切善法。皆是菩提资粮。 佛法品第八十二。佛答善现。即菩萨法。亦是佛法。由位有异。法性非异。 无事品第八十三。佛答善现。无性法中。无业无果。亦无作用。愚夫不了。颠倒发业。受三界身。为拔济故。施设圣法。及毗柰耶分位差别。广说梦。像。响。焰。影。幻。变化。寻香城喻。 实说品第八十四。佛答善现。我说一切法平等性为清净法。菩萨知一切法不可取已。为饶益彼诸有情故。求趣菩提。不为己身。非为余事。乃至依世俗故。说得菩提。若执有二。不能得果。亦无现观。执无二者。亦复如是。法平等性。非佛所行。以与佛无别故。又复法平等性。非即一切。非离一切。说名胜义。菩萨行深般若。不动胜义而行菩萨行。成熟有情。严



净佛土。证得菩提。说法度众。 空性品第八十五。佛答善现。若有情自知诸法皆本性空。则佛菩萨不现神通作稀有事。又一切世出世法。无非是化。然有声闻化。有独觉化。有菩萨化。有如来化。有烦恼化。有诸业化。乃至非实有法。名为涅槃。是故可说涅槃非化。又一切法。先既非有。后亦非无。自性常空。不应惊怖。(已上共七十八卷。与初分品有开合。文略义同。但无常啼法涌二品)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二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八】

○第三分。 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五亿苾蒭等俱。余并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 舍利子品第二。与初分学现品。至现舌相品同。而文较第二分又稍略。 善现品第三。与初分教诫教授品。至净道品同。 天帝品第四。与初分天帝品。至叹众德品同。 现窣堵波品第五。与初分摄受品同。称扬功德品第六。佛设利罗品第七。福



聚品第八。随喜回向品第九。地狱品第十。叹净品第十一。赞德品第十二。陀罗尼品第十三。魔事品第十四。现世间品第十五。与初分佛母品同。不思议等品第十六。譬喻品第十七。与初分办事品等同。善友品第十八。真如品第十九。不退相品第二十。空相品第二十一。殑伽天品第二十二。巧便品第二十三。学时品第二十四。见不动品第二十五。即初分愿喻品等。 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即初分无尽品等。 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妙相品第二十八。施等品第二十九。佛国品第三十。宣化品第三十一(共五十九卷。与第二分。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涌二品。)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即善现教诫品等。帝释品第二。供养窣堵波品第三。称扬功德品第四。福门品第五。随喜回向品第六。地狱品第七。清净品第八。赞叹品第九。总持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现世间品第十二。不思议等品第十三。譬喻品第十四。天赞品第十五。真如品第十六。不退相品第十七。空相品第十八。深功德品第十九。谈梦觉义。较前三分更明畅。殑伽天品第二十。觉魔事品第二十一。



善友品第二十二。天主品第二十三。无杂无异品第二十四。迅速品第二十五。幻喻品第二十六。坚固品第二十七。散华品第二十八。随顺品第二十九(共一十八卷。随顺品中文。与初二三分不同。)

○第五分。善现品第一。天帝品第二。窣堵波品第三。神咒品第四。设利罗品第五。经典品第六。回向品第七。地狱品第八。清净品第九。不思议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真如品第十二。甚深品第十三。船等喻品第十四。如来品第十五。不退品第十六。贪行品第十七。姊妹品第十八。梦行品第十九。胜意乐品第二十。修学品第二十一。根栽品第二十二。付嘱品第二十三。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共十卷。较第四分更略。)

◎第六分。 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四万二千苾刍。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鬼神众俱。面门出光。照无边界。还归面门。东方普光佛所。离障菩萨。南方日光佛所。日藏菩萨。西方功德光明佛所。功德藏菩萨。北方自在王佛所。广闻菩萨。东南方甘露王佛所。不退转菩萨。西南方智炬佛所。大慧菩萨。西北方妙音王佛所



。功德聚菩萨。东北方智上佛所。常喜菩萨。上方金刚相佛所。宝幢菩萨。下方金刚宝庄严王佛所。宝信菩萨。皆来集会。 通达品第二。最胜天王请问。云何菩萨修学一法。能通达一切法。佛答以修学般若。能通达十波罗密。 显相品第三。佛答最胜。如地水火风空等相。甚深般若。亦复如是。 法界品第四。佛答最胜。菩萨学深般若。有妙慧故。通达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但可智知。非言能说。于是大千变动。菩萨脱衣敷座。诸天散华奏乐。龙澍香雨。十方佛放眉光。徧照此土。还归佛顶。众会获益。最胜复问。甚深般若。既绝语言。离诸文字。云何菩萨为诸有情说法。随顺甚深法相。不违世俗。佛言。具大方便善巧力故。谓大慈悲喜舍。又问。云何为度有情。示现诸相。佛言。相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 念住品第五。佛答最胜。菩萨行深般若。心正无乱。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及说如来功德大威神相。 法性品第六。佛答最胜。如来法性不可思议。如无价珠。堕在淤泥。不为所染。依此法性



修习善根。具足方便大悲愿力。不舍有情。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心得清净。深如大海。一一行中。具众行故。生净佛土。不为胎污。于是旧住天神。空中赞叹。并为光德天子现净土相。 平等品第七。佛答最胜法性平等之义。并为授记。 现相品第八。舍利子问先现苦行等事。最胜答之。 无所得品第九。善思菩萨问最胜得受记耶。答言。我虽受记。而犹梦等。乃至重重问答。令众获益。最胜问佛。云何末发心者。即能发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转。佛言。以纯净意。发菩提心。亲近贤圣。乐闻正法。远离悭嫉。正信业果。设为身命。终不作恶。乃至佛为破四见故。说无常。苦。无我。涅槃。寂静四法。次说神咒。 证劝品第十。佛为最胜说过去功德宝王佛时。治世轮王。问深正法。成然灯佛。彼时千子。即是贤劫千佛。最胜又问。云何修行。速成大道。佛言。一切善法。无不修满。又问。现何色像。佛言:如镜随现。又般若犹如虚空。无有一法可为譬喻。 显功德品第十一。佛答曼殊室利。过去多闻佛时。精进力菩萨。即今最胜天王。又答云何护持正法。云何能调伏心等问。 现化品第十二。最胜答善思问。佛所化身。更能化作无量化佛。往昔愿力清



净故。及答护正法问。又有贤德天子。相与问答。 陀罗尼品第十三。曼殊室利及寂静慧菩萨。共说众法不入陀罗尼功德。大千振动。天雨妙华。佛说过去宝月佛时。宝功德菩萨。有大辩才。即今寂静慧是。 劝诫品第十四。佛答曼殊室利。具明信受福聚。毁谤罪过。 二行品第十五。佛为曼殊室利说化他自行二种般若。及说五事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赞叹品第十六。曼殊室利。妙色天子。善名天子。大梵天王。各以颂赞。佛印成之。 付嘱品第十七。佛以十法付嘱阿难。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谛听。五披读。六受持。七广说。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及为持髻梵天。说佛赞三事。最为无上。一发菩提心。二护持正法。三如教修行。(八卷)

◎第七曼殊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与百千苾刍。十千菩萨众俱。曼殊室利明相现时。诣如来所。在外而立。舍利子等亦然。佛出敷坐跏趺。曼殊答佛。为欲利乐有情。以真如相观于如来。次与舍利子互相酬唱。复答佛发明甚深般若。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于是舍利子。慈氏菩萨。曼殊室利。无缘虑女。皆叹闻说不沉没惊



怖者。已住不退转地。佛印成之。又与舍利子互相问答。显真法界性平等义。又与佛互相问答。明福田相不可思议。大地变动。众会得益。次明初学不思议定。如初学射。久习成就。不复作意。大迦叶问当来谁能信解修学。佛具答之。次为曼殊说一相庄严三摩地。谓不动法界。念一如来。即为普观三世诸佛。乃至佛现神力。护持般若久住世间。饶益有情。(二卷。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同。)

○第八那伽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妙吉祥菩萨。于日初分。著衣持鉢。渐将入城。龙吉祥菩萨见已问答。无能胜菩萨来赞。妙吉祥菩萨。答以一切非实。皆如谷响。龙吉祥复相问答。既承教诫。入海喻定。善思菩萨。变动大千。不能令出。后从定起。雨诸香花。向佛归命。妙吉祥又为说无上法食。善现来问。何所谈论。妙吉祥诘以何法名为大士。如响。岂能有所谈论。善现入无所得三摩地门。出定。向佛皈命。妙吉祥又说诸法如幻梦等。善现又入灭定。舍利子来问答。善现出定。妙吉祥为说稀有妙食。善现及舍利子。俱入灭定。次从定起。各各入城。善现化一女人。妙吉祥与诸菩萨声闻等众。各饭食已俱诣佛所。以如上事。具白世尊。佛赞



印之。妙吉祥曰。彼女所断我见。即非我见。是故如来说名我见。乃至夫法想者。即非法想。是故如来说名法想。次叹持四句颂。福聚甚多。世尊说颂。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于一切有为。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九能断金刚分。与流通金刚般若同本。颂曰。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十般若理趣分。佛住他化自在天王宫。与八百万大菩萨俱。为诸菩萨。说一切德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此门即是菩萨句义。理极妙乐清净句义。诸见永寂清净句义。乃至一切有记无记法。有漏无漏法。有为无为法。世间出世间法。空寂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复依徧照如来之相。说寂静法性般若理趣现等觉门。复依调伏一切恶法释迦牟尼如来之相。说调伏众恶般若理趣普胜法。复依性静如来之相。说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净法。复依一切三界胜主如来之相。说灌顶法门般若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如来智印持一切佛秘密法门如来之相。说如来智印般若理趣



金刚法。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说离戏论般若理趣轮字法。复依一切如来轮摄如来之相。说入广大轮般若理趣平等性。复依一切广受供养真净器田如来之相。说真净供养甚深理趣无上法。复依一切能善调伏如来之相。说能善调伏甚深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能善建立性平等法如来之相。说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胜法。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说有情住持甚深理趣胜藏法。复依究竟无边际如来之相。说无边无际究竟理趣金刚法。复依徧照如来之相。说三神咒。一一告金刚手受持功德。(一卷。与密部实相般若同。而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