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善顺菩萨会第二十七(一卷)。 佛在给孤独园。与五百声闻。十千菩萨俱。舍卫城有菩萨名善顺。恒以五戒八斋教化众生。令修六度四等。帝释种种试验。不能令其破戒。偶得劫初金铃。价过南洲。谓唯波斯匿王最贫。与众往见。而奉与之。王问谁证我贫。善顺请佛为证。佛与五百声闻。十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从地涌出。为作证明。兼说三种无量功德资粮。复有三十二法。能勤修者。则为见于如来。大众获益。王以二衣施善顺。善顺不受。王求以足踏之。次卽转施贫苦。咸令得益。劝使见佛。兼为王说菩萨法门眷属。

⊙勤受长者会第二十八(一卷)。 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城有长者名勇猛授。与五百长者见佛。请问求菩提者。应云何学。云何住。云何修行。佛答以大悲六度。次问云何观察于身命财。能无贪悋。佛教以观身过患。又说四十四



种观身。长者得无生忍。说偈叹菩提心。佛为授记。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一卷)。 佛在瞿师罗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舍摩夫人供养佛僧。帝女夫人谮于优陀延王。王极嗔怒。以箭三射。舍摩入慈三昧。箭还住王顶上空中。王乃惊悔。舍摩劝令见佛忏罪。因问女人过患。佛为广说丈夫四种愆过。王受三归。作优婆塞。

◎妙慧童女会第三十(二会同卷)。 佛在耆阇崛山。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十千菩萨俱。王舍城有长者女妙慧。年始八岁。诣佛问法。佛为说四十行。女发大愿。动地雨华。众变金色。次答文殊诸问。文殊向佛赞之。佛因说其发菩提心。经三十劫。然后佛始发心。女又发大誓愿。卽转如三十岁知法比丘。众会获益。

⊙恒河上优婆夷会第三十一。 佛在给孤独园。此优婆夷来礼佛足。与佛问答第一深义。佛为授记。

阅藏知津卷第二



阅藏知津卷第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二】

大宝积经之余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一卷 佛陀扇多译)。 婆伽婆住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无量无边菩萨。及八千大菩萨俱。舍利弗等入城乞食。至阿阇世王宫殿。王女名无畏德。年始十二。安坐不起。王语令起。女卽种种弹诃声闻。舍利弗目犍连往问。皆被屈服。又以誓愿令诸声闻得见香象世界。放香光明如



来。次答大迦叶问。答须菩提问。答罗睺罗问。答父王问。人天获益。然后下床礼敬声闻。施妙饮食。同至佛所。现丈夫身。佛与授记。幷授其母月光夫人道记。

⊙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一卷 聂道真译)。 序品第一。佛游给孤独园。与千比丘。万二千菩萨俱。文殊等八大菩萨。舍利弗等八声闻。各发胜愿。入城乞食。波斯匿王女无垢施。年始八岁。与五百婆罗门出城浴洗天像。为婆罗门说其初生七日。卽闻三宝功德。乃趋菩萨声闻处礼足。王亦随至。 声闻品第二。女问八大声闻。皆不能答。 菩萨品第三。女又次第问八菩萨已。须菩提语诸声闻菩萨。已得法食。不须乞食。遂同还佛所。女卽以偈问佛菩萨诸行。 菩萨行品第四。佛为说十八种四法。女卽发誓奉行。震动世界。雨众天花。天乐自鸣。变成十六童子。佛乃明其修菩萨行经六十劫。文殊乃发菩萨之心。 授记品第五。佛为授菩提记。及授五百婆罗门记。

功德宝华敷菩萨会第三十四(二会同卷)。 佛在耆阇崛山。开敷功德宝华菩萨问受持佛名。速证菩提



之义。佛为说十方佛号。及受持功德。东方无量功德宝庄严威德王如来。南方功德宝胜庄严威德王如来。西方一切法殊胜辩才庄严如来。北方积集无量辩才智慧如来。东南方千云雷吼声王如来。西南方最上妙色殊胜光明如来。西北方种种胜光明威德王如来。东北方无数劫积集菩提如来。上方虚空吼声净妙庄严光明照如来。下方一切法门神变威德光明照耀如来。

◎善德天子会第三十五。 佛在给孤独园。与千比丘。十千菩萨。幷欲色诸天子俱。佛勅文殊为天众说诸佛甚深境界。所谓平等。无依。无数。无得等。次受善德天子请。现大神变。往兜率天。说四种法。住不放逸。则能摄取一切佛法。一住于戒律而具多闻。二住于禅定而行智慧。三住于神通而起大智。四住于寂静而常观察。及说八种八法。又说依不放逸。不损三乐。得离三苦。超三畏。三有。离三垢。满三学。近三宝。离波罗密三障。得波罗密三伴助。次示观察正勤。念处。如意。根。力。觉。道等法。次以光照上方普贤佛刹。与持法炬菩萨同来见佛。

⊙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四卷 达磨笈多译三 菩提流志译一)。



缘起品第一。婆伽婆住耆阇崛山。与六万二千比丘。四万二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文殊入无诤除心三昧。震动十方佛土。又入普光无垢庄严三昧。大集十方菩萨来到佛所。皆入隐身三昧。迦叶舍利弗须菩提入二万三万四万三昧求之。不见微相。文殊复遣化佛菩萨。徧召诸天。 开实义品第二。文殊与善住意天子问答。共谈实义。 文殊神变品第三。善住意先发后至。文殊后发先至。华台诸化菩萨说偈赞佛。众益地动。 破魔品第四。文殊入破散诸魔三昧。魔见衰相。恐怖归佛。次说具二十法。得是三昧。复有六种四法。 菩萨身行品第五。十方菩萨从隐身三昧起。各现其身。文殊问菩萨名义。佛答以觉一切法。 破菩萨相品第六。明初发心义。无生忍义。超越转入诸地义。 破二乘相品第七。明真出家持戒头陀禅行等义。及明聪辩利智。是婴儿凡夫。得陀罗尼。是愚痴凡夫。诸余智人。尽入顽钝。五百比丘不信诽谤。堕大地狱。佛记其从地狱出。速证涅槃。以闻如是甚深法门故。 破凡夫相品第八。说杀三毒谤三宝等性恶法门。 神通证说品第九。文殊为善住意入如幻



三昧。及为五百五通菩萨执剑害佛。以除彼分别心。令得无生法忍。 称赞付法品第十。

⊙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半卷)。 佛在耆阇崛山。王子名师子。与五百人见佛。问答各十六颂。佛与授记。

⊙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二卷半 竺难提译)。 佛在给孤园。与八千比丘。万二千菩萨俱。智胜问菩萨行于方便。佛具答之。兼明众尊王菩萨与女人同坐事。过去树提梵志十二年摄受女人事。无垢比丘容女借宿事。爱作菩萨度德增女事。于是阿难叹诸菩萨如须弥山。亦如药王。迦叶亦说空泽大城之喻。以叹菩萨。次因德菩萨之问。佛为具说示现八相十恼等一切方便。皆为化度众生。非有实事。

△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三卷 阇那崛多译)。 佛在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跋陀罗波梨长者。与千眷属。向世尊前请问决疑。佛先为阿难具说长者所受乐果。虽帝释亦不能及。唯真月童子则又胜之。由于古乐光佛时。作大法师。开示未闻。以是法施因缘。九十一劫恒受福报。长者乃问众生神识相貌名义。及此世他世作受等义。佛具答之。



真月童子问。色。及欲取。见取。戒取。云何须观。佛亦答之。次有大药王子菩萨问神识从此身移。当有何色。佛答如幻师火。如人水内影。如风轮无定。无有定色。如众生眼见虚空等。及问答受罪受福等事。次又答贤护问聚。积。阴。移。四种名义。

◎净信童女会第四十(三会同卷)。 佛在给孤独园。与五百比丘。八千菩萨。及贤劫诸菩萨。文殊等六十人。贤护等十六大士。二万兜率天子俱。波斯匿王女名净信。诣佛问法。佛答以十二种八法。又转女身二种八法。净信与五百童女。俱得授记。

⊙弥勒菩萨问八法会第四十一(菩提留支译)。 婆伽婆住耆阇崛山。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十千菩萨俱。弥勒问速成菩提之法。佛答以成就八法。一深心。二行心。三舍心。四善知回向方便心。五大慈心。六大悲心。七善知方便。八般若波罗密。

◎弥勒菩萨所问会第四十二。 佛在鹿林。与五百比丘。一万菩萨俱。弥勒问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证菩提。佛答以增一至十法。弥勒以偈赞佛。阿难叹其辩才。佛明其十无数劫前。于焰光游戏妙音自在王佛时。曾为婆罗门子贤寿。



悟无生忍。便获神通。本先四十劫前。发心行道。由我勇猛精进。行于二种十法。故能超之。次明弥勒往昔所行善巧方便安乐之道。次明见一切义太子施血。妙华太子施髓。月光国王施眼。本生苦行。次明佛与弥勒二人本愿不同。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一卷 附秦录勘同编入) 佛在耆阇崛山与八千比丘。万六千菩萨俱。佛为迦叶说菩萨二十种四法。又说三十二法。又说如地如水等喻。又说中道真实正观。又说菩萨为真佛子。又说毕竟智药。又说当来比丘。如犬逐块。又说二不净心。一读外道书。二畜好衣钵。二坚缚。一见。二利养。二障法。一亲近白衣。二憎恶善人。二垢。一忍受烦恼。二贪诸檀越。二雨雹坏诸善根。一败逆正法。二破戒受施。二痈疮。一求见他过。二自覆其罪。二烧法。一垢心受著法衣。二受他持戒供养。二病。一怀增上慢。二坏他大心。又说四种沙门。一形服。二威仪欺诳。三贪求名闻。四真实。又说四种破戒似持。一说有我论。二身见不灭。三取相行慈。四见有所得。于是五百比丘得解脱。三万二千人得法眼净。五百比丘从坐去。佛化二比丘随与问答。令其



解脱。来诣佛所。答须菩提种种诸问。又有五百比丘得解脱。三万二千人得法眼净。普明菩萨问云何住。及云何学。佛言不取不著。发大精进。习大法船。

◎宝梁聚会第四十四(二卷 道龚译)。 沙门品第一。佛在耆阇崛山。与八千比丘。万六千菩萨俱。摩诃迦叶问沙门义。佛详答之。幷说三十二垢。八覆。十二表式。八法敬重袈娑。及说破戒比丘不能消信施。 比丘品第二。先正说比丘法。次说恶比丘能坏正法。有十六种四恶法。 旃陀罗沙门品第三。说恶沙门如旃陀罗。亦名败坏。亦名箧。亦名构栏茶。亦名求利。亦名稗。亦名逋生稻。亦名形似。亦名失血气。五百比丘舍戒还俗。佛记其信解惭悔。得生兜率。在弥勒初会数中。 营事比丘品第四。详明营事之法。 兰若比丘品第五。详明阿兰若法。五百比丘。漏尽解脱。 乞食比丘品第六。 粪扫衣比丘品第七。

◎无尽慧菩萨会第四十五(半卷)。 佛在耆阇崛山。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一万菩萨。十六在家菩萨。六十无比喻心菩萨。贤劫一切菩萨。及无尽慧等六万



菩萨俱。无尽慧问菩提心义。及依何义而得修行。佛答菩提本无名字言说。若依言说敷演。则以十波罗密为十发心。一一波罗密皆以十法为首。及明十地先相。十地圆满十度。得十三昧。十陀罗尼。于是无碍光明师子幢天子叹佛及法。佛更为说听受此法门者。必不退转。

◎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卷半 曼陀罗仙译)。 佛在给孤独园。与千比丘。十千菩萨俱。文殊晨朝诣佛。舍利弗等亦至。佛问文殊。欲见如来耶。文殊卽说正观如来法门。佛印许之。舍利弗与文殊问答深义。佛亦与文殊互相问答。深明修般若义。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等义。乃至福田无差别相。大地震动。众会获益。次明入不思议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次明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次明一行三昧。乃至微笑放光。以为无相法印。

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二卷 竺法护译)。 佛在灵鹫山。与四万二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东方净住佛国宝髻菩萨。与八千菩萨俱。以一宝葢覆此忍土。雨花说颂。来礼佛足。请问清净之行。佛总告以四事。一曰行度无极。二曰遵修诸佛道



品。三曰具足神通。四曰开化众生。次详解释六度。三十七品。五通。及化众生有二十事不厌生死。次说古普坏世佛时。有珍宝菩萨问饶益众生。严净道场。等义。佛以无放逸答之。彼时珍宝。卽今宝髻。次又说开化众生有四四法。又说古离垢光佛时。有极妙精进菩萨。以大忍力。仰承佛命。往化业首太子。彼时菩萨。卽今世尊。彼时太子。卽今弥勒。次说菩萨一种四法自在道业。宝髻以其髻中明月珠。贡佛发愿佛为授记。

◎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一卷)。 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致书于女胜鬘。称扬佛德。胜鬘发书寻绎。遥空请佛。佛卽现身。胜鬘说偈叹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于天花天音。又发三愿。佛赞印之。又说一大愿摄恒沙愿。所谓摄受正法。更复演说广大之义。及大威力。佛赞印之。又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为不了义。以不出变易生死。不断无明住地故。唯一佛乘。一归依。一实谛为了义耳。佛亦印之。次又说三种人入大乘道。一成就甚深法智。二成就随顺法智。三仰推唯佛所知。余有随己所取。执著妄说。违背正法者。一切天人



应共摧伏。佛亦赞印。然后放光。升空步还。告语阿难。及与天帝。结名付嘱。

○广博仙人会第四十九(一卷)。 佛在恒河岸上。与无量比丘俱。广博仙人与五百同行来见。问云何为施。何者施义。及施主。施者。等义。佛详答之。幷示三十二种不净之施。次明五大施。又五大施。又五无上施。又九大施等。次答中有识。及明智识差别。次答六道来生差别。仅说持鬘。四王。忉利。三种生死时相。文来未尽。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 乃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卽第一三律仪会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