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稽古略

  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月氏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千胜母金光年二十二出家三十嵗遇摩拏罗得法行化至中印度为王法王欣然归敬初大士上足曰龙子早世龙子之兄曰师子依大士得度一日指东北问众曰是何气象众不谙师子曰我见气如白虹复有黒气五道横亘其中大士曰吾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婴在汝身吾将灭矣今将法眼付嘱于汝善自防持汝往他国难累汝躬慎早付授无令断絶聴吾偈曰认得心地时不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知付法已大士即腾身太虚作十八变复其座寂然迁化四众阇维将分其舍利务各塔之大士显灵降迹而偈曰一法一切法一法一切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众即合一浮图而供养当此后汉献帝之世也】
  三国
  魏 【文帝 黄初明帝 太和  青龙  景初】
  【邵陵厉公 正始  嘉平髙贵乡公 正元  甘露】
  【元帝 景元  咸熈】
  【曹姓以土徳都邺古相州        后迁洛阳初武王操字孟徳山东沛国谯人父嵩官至太尉祖腾汉灵帝中常侍嵩乃腾之养子操于汉末为东郡太守董卓乱闗中操迎汉帝都许州后进操爵为魏王子丕为太子汉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明年庚子正月魏王操自邺至洛】
  【阳薨时太子丕在邺即魏王位改元延康十一月受汉禅即皇帝位改元黄初大赦国号魏追尊父王操武皇帝庙号太祖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魏五主合四十五年】
  蜀 【先主 章武后主 建兴  延熈  景耀  炎兴刘姓备名字徳汉中山靖王胜之后都成都魏文帝黄初二年备即皇帝位于成都西武担之南建元章武在位三年夀六十三后主在位四十年二主合四十二年】
  吴 【权 黄武  黄龙  嘉禾  赤乌太元  神鳯
  亮 建兴  五凤  太平休 永安】
  【皓 元兴  甘露  寳鼎  建衡凤凰  天册  天玺  天纪】
  【权姓孙字仲谋坚之子防之弟也魏文帝黄初二年魏拜权为吴王加九锡权自公安徙都鄂更鄂
  曰武昌     壬寅年建元黄武己酉年四月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九月迁都建业
  立子和为太子鲁王覇谋去太子求己代之权怒废和为庶人赐覇死立少子亮为太】
  【子乙酉年冬皓迁都武昌丁亥年十二月还都建业庚子晋武帝太康元年二月晋伐吴皓出降至阙夏四月晋帝诏赐皓爵归命侯吴四主合五十九年】
  魏文帝【丕武帝太子庚子年正月即魏王位建元延康十一月受汉禅即皇帝位改元黄初】
  庚子【魏】黄初元年  【蜀     吴】
  辛丑 黄初二年  章武元年【备即皇 魏拜权为吴帝位   王加九锡】壬寅 黄初三年  章武二年  黄武元年癸卯 黄初四年  建兴元年【四月先主殂子禅立】 黄武二年蜀【章武二年四月先主备殂于永安丞相诸葛亮奉防还成都諡曰昭烈五月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吴【黄武二年西域月氏国优婆塞支谦字恭明博覧经籍逰洛邑黑瘦眼多白晴黄时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虽小是智囊避地归吴吴主恱之拜为博士译佛经一百二十九部凡一百五十二卷谦受业于支亮亮字纪明亮受业于支防世谓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甲辰 黄初五年  建兴二年  黄武三年乙巳 黄初六年  建兴三年  黄武四年魏【陈思王曹植字子建武帝中子十嵗诵诗书十余万言善属文每读佛经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皆讽而则之逰鱼山闻有声特异清飏哀婉因效其声为梵赞今法事有鱼山梵即其余奏也】
  丙午 黄初七年  建兴四年  黄武五年魏【平原王叡甄夫人生文帝子也郭后无子帝使后养之甄夫人被诛未建为嗣黄初七年帝与平原王叡猎见子母鹿帝亲射杀其母命叡射其子叡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帝即放弓矢为之恻然夏五月帝疾笃乃立叡为太子丙辰召曹真陈群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丁巳帝殂夀四十六嵗】
  魏明帝【叡文帝太子黄初七年五月即帝位】
  丁未 太和元年  建兴五年  黄武六年戊申 太和二年  建兴六年  黄武七年己酉 太和三年  建兴七年  黄龙元年【四月权即皇帝位】庚戌 太和四年  建兴八年  黄龙二年辛亥 太和五年  建兴九年  黄龙三年壬子 太和六年  建兴十年  嘉禾元年癸丑 青龙元年  建兴十一年  嘉禾二年甲寅 青龙二年  建兴十二年【二月诸亮卒】 嘉禾三年乙卯 青龙三年  建兴十三年  嘉禾四年丙辰 青龙四年  建兴十四年  嘉禾五年魏【青龙四年诏公卿举才徳兼备者各一人司马懿以兖州刺史王昶应选昶为人谨厚名其兄之子曰黙曰沈子曰浑曰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栢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夫毁誉者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以圣人之徳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人或毁已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己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丁巳 景初元年  建兴十五年  嘉禾六年魏【景初元年正月山茌   县言黄龙见髙堂隆以为魏得土徳故其瑞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帝从其议三月下诏改元以是月为孟夏四月服色尚黄牺牲用白从地正也更命太和厯曰景初厯三年复寅为正】
  戊午 景初二年  延熈元年  赤乌元年己未 景初三年  延熈二年  赤乌二年魏【景初三年正月帝手诏召司马懿于汲帝执其手曰吾以后事属君君与曹爽辅少子指齐王芳谓懿曰此是也是日立齐王为皇太子帝寻殂夀三十六正月太子即位年八嵗加曹爽司马懿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并州刺史毕及邓飏季胜何晏丁谧皆有才名曹爽辅政骤加引擢晏等使爽发诏转司马懿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巳一月以司马懿为太傅以爽弟羲为中领军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贵宠莫比七月帝始亲临朝十二月诏复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魏邵陵厉公【芳明帝养子立为太子即位年八嵗大将军曹爽専政势倾四方正始八年大将军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傅懿不能禁与爽有隙称疾不与政事嘉平元年春正月帝谒髙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等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髙柔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因奏爽罪恶于帝爽奉帝还宫爽兄弟归家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有司奏爽与何晏邓飏丁谧毕季胜等隂谋反逆収爽等劾以大逆不道夷三族嘉平三年八月太傅司马懿卒诏以其子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庚申 正始元年  延熈三年  赤乌三年辛酉 正始二年  延熈四年  赤乌四年吴【赤乌四年康居国三蔵康僧会至吴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司以闻孙权曰是汉明帝所梦佛道之遗风诏至问状防进曰如来大师化己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之为八万四千塔此其遗化也权以为夸己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茍其无验国有常刑会请期七日无验乃展二七日无验权曰趣烹之会黙念佛名真慈夫岂违我哉更请展期又七日五鼓矣闻锵然有声起视缾中光明错发黎明进之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会又言舍利威神一切世间无能壊者权使力士捶之砧碎而光明自若权乃为建塔于建业之佛陀里又为寺奉会居焉额曰建初江南寺塔此为始也僧防康居国大丞相之长子也 明吴王权问太傅阚泽曰汉明何年佛教入中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禇善信等乞与西僧角法于是善信负妄惭而死其徒以尸归南岳凡中国人例不许出家无人流布加之惟乱嵗深方至本国权曰孔子制述典训教化来世老庄修身自玩放浪山林归心澹泊何事佛为泽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
  以此言之优劣可见也    阚泽字徳润防稽山隂人好学居贫为人佣书自给所写既毕则能诵记由是博览羣籍虞翻见而称之曰阚生矫杰仲舒子云流也泽官至太子太傅】壬戌 正始三年  延熈五年  赤乌五年癸亥 正始四年  延熈六年  赤乌六年甲子 正始五年  延熈七年  赤乌七年乙丑 正始六年  延熈八年  赤乌八年丙寅 正始七年  延熈九年  赤乌九年丁卯 正始八年  延熈十年  赤乌十年戊辰 正始九年  延熈十一年  赤乌土年己巳 嘉平元年  延熈十二年  赤乌十二年庚午 嘉平二年  延熈十三年  赤乌十三年戒律【魏嘉平二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此云法时至洛阳译僧只戒本时比丘特剪发而已未有律仪迦罗始出戒本而以戒心为日用时西域梵僧昙无徳赍四分律至洛阳迦罗请昙无徳等立羯磨法有安息国沙门昙谛至亦善律学遂同译出戒经一卷由是疏决其源法道遂兴焉中国戒法自此而始】
  辛未 嘉平三年【司马懿卒】 延熈十四年  太元元年壬申 嘉平四年  延熈十五年  建兴元年【四月权殂子亮立】癸酉 嘉平五年  延熈十六年  建兴二年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中天竺国人也姓婆罗门少依婆罗僧出家习定晚师鹤勒那大士得法既受悬记遂乃往于他国行化至罽宾国其国先有沙门曰婆棃迦専习小乘禅观棃迦之后其徒承其法者遂分为五家其学有曰禅定有曰知见有曰执相有曰舍相有曰持不语然竞以其能相胜尊者皆往正之首谓持不语者曰佛教勤演般若孰为不语而反佛次谓舍相者曰佛教威仪具足梵行清白岂舍相次谓执相者曰佛土清净自在无着何执相次谓知见者曰诸佛知见无所得故此法微妙觉闻不及无为无相何知见然四者之众皆服其教其五禅观之众其首者名逹磨达号有知识众皆尊之以前四众之屈愤然不甘遂造尊者欲相问难尊者谓曰仁者习定何乃来此若此来也何尝习定荅曰我来此处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之来其习亦至既无处所岂在人习荅曰定习人故非人习定我虽去来其定常习祖曰人非习定定习人故当自去来其定谁习荅曰如净明珠内外无翳定若通逹乃当如此祖曰定若通达必似明珠今见仁者非珠所荅曰其珠明彻内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是珠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物非动揺此定不是净逹磨逹义屈遂礼之曰我于学道盖虚劳耳非闻斯言防不知至尊者当容我师之祖乃谓之曰诸佛禅定无有所得诸佛觉道无有所证无得无证是真解脱酬因荅果世之业报而此法之中悉不如是汝若习定乃当然也达磨达忻然奉教祖既摄五众名
  闻遐迩其国一长者子曰斯多年仅二十常握左手其父求祖医之其父先有梦感    祖谓斯多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长者欣然舍之出家祖即与授具以前缘故名婆舍斯多祖曰此国加难于我然我哀老岂更苟免而我所传如来大法眼蔵今以付汝汝宜奉之自务传化或遇疑者即将我僧伽棃衣为之信騐聴吾偈曰正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是知见知见即于今婆舍斯多奉命即日去之居无何其国果有兄弟二人兄曰魔目多弟曰都洛遮相与隠山学外道法一旦都洛遮谓其兄曰我将窃入王宫作法杀王以夺其国遂易其徒皆为僧形其法无効为国擒之兵者以沙门奏王大怒曰我素重佛何以为此大逆遂敕诛沙门其王弥罗崛自仗剑诣尊者曰师得无相法曰得王曰生死有惧乎祖曰己离生死何有惧也王曰不惧可施我头祖曰身非我有岂况于头王即斩之尊者首堕白乳涌髙大许王之右臂即截然自絶寻病七日而死王方疾时太子光首大募方士为父悔谢有僊者自象白山来谓光首曰此夙对不必忧也太子忧解塔师子尊者遗骸于被害处当此魏邵陵厉公齐王芳之世也】
  魏【帝在位十四年与左右谋诛大将军司马师不克甲戌年九月大将军师乃谋废帝召羣臣防议奏太后収帝玺绶归藩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授帝齐王印绶为筑宫于河内迎立东海王之子髦至晋受魏禅封齐王曰邵陵公晋泰始十年薨諡曰厉夀四十三嵗】
  魏髙贵乡公【髦东海王霖之子文帝孙也甲戌年九月司马师迎帝立之正元二年正月司马师卒于许昌二月诏其弟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甘露元年四月赐大将军昭衮冕之服赤舄副焉三年五月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昭让乃止甘露四年春正月黄龙二见宁陵井中帝曰龙者君徳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屈于井中非嘉祥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在位七年】
  甲戌 正元元年【九月改】 延熈十七年  五凤元年乙亥 正元二年【正月司马师卒】延熈十八年  五凤二年丙子 甘露元年  延熈十九年  太平元年丁丑 甘露二年  延熈二十年  太平二年
  魏【许州     朱士衡弃俗出家为汉地沙门之始于洛阳讲道行经为此土讲经之始经有疑士衡直往西域求梵防证之】
  戊寅 露三年  景耀元年  永安元年【亮废权第六子休立】吴【吴主亮权之少子也年九嵗即位在位六年为人聦伟孙綝惮之不朝亮乃与全尚谋诛綝事泄九月綝夜以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迎立琅琊王休綝复有怨言休衔之宻与张布丁奉谋因腊防诛綝夷綝三族休景帝也在位六年】
  己卯 露四年  景耀二年  永安二年魏【庚辰年正月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陛下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懐中黄素投地曰行之决矣遂防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中防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济即抽戈刺帝殒于车下夀二十嵗昭入殿中召羣臣防议尚书左仆射陈泰不至昭使其舅尚书荀顗召之泰入见悲恸昭亦对之泣曰伯卿何以处我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进于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复更言太后下令罪状髙贵乡公废为庶人収王经及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母母怡然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太傅司马孚等请以王礼髙贵乡公太后许之使中防军司马炎迎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于邺为明帝嗣六月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即皇帝位时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