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妇。产一男儿。形貌极丑状似恶鬼。有人见者舍之而去。年渐长大父母厌恶。驱令远弃。乃至畜生。见此丑陋。尚怀怖惧。何况人类。又于一时。诣林采果以自存活。飞鸟走兽。无不怖走。绝迹无住。世尊慈念将诸比丘。到林欲度。见佛避走。佛以神力使不得去。时诸比丘在树下跏趺系念。世尊化作丑陋人。执持应器盛满中食。渐向丑人。形状类己心怀喜悦。今此人者真是我伴。寻求共语同器而食。食已时彼化人忽然端正。丑陋问言。汝今何以忽然端正。化人答言。我食此食。以善心观彼树下坐禅比丘使我端正。丑陋闻已。寻复效之。寻得端正。心怀喜悦。即向化人深生信解。于是化人还复本形丑陋。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告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请佛为说宿本因缘。佛告比丘。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有佛出世。号曰弗沙。在一树下结跏趺坐。我及弥勒俱为菩萨到彼佛所种种供养。而翘一足。于七日中说偈赞佛。

  天上世间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有

  世界所有悉能见  无有能及如佛者

  

  尔时菩萨说此偈已。时彼山中有一鬼神。作丑陋形来恐怖我。我以神力令彼行处悬崖险岨不能得过。时彼山神即作是念。我以恶心恐怖他故。令我今者行处险难不可得过。今当往彼忏悔先罪。作是念已。寻即往诣。忏悔讫已发愿而去。佛告比丘。欲知彼山神恐怖我故。五百世中形体丑陋见者惊走。由彼忏悔故今遭值我出家得道。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颂曰。

  大圣神变  随事开曚  含英秀发

  开寤相应  服以邪道  化现神通

  隐显利物  乃轨高踪  群生息谤

  感寤兴隆  潜运自在  见者生恭

  罕逢斯圣  绝代灵笼  含生有福

  遇此休功

  

  

  感应缘(略引二十五验)

  通叙神化多种之变

  周时有左慈能变  舌埵山有帝女能变

  夏鲧及赵王如意变  魏襄王年中有女变

  汉建平中有男子变  汉建安中有男子变

  晋元康中有女变  晋惠怀时有男女变

  汉景帝时有人变

  汉宣帝时有鸡变

  晋太康年中有蟛蜞及蟹变  孔子于陈弦歌馆中有鳀鱼变

  梁朝居士韦英妻梁氏嫁变

  晋豫章郡吏易拔变  晋宜阳县有女姓彭名娥变

  晋太末县吴道宗母变  晋复阳县有牛变

  炎帝之女变  诸传杂记之变

  秦时有江南亭庙神变  秦时南方有落民飞头变

  高阳氏同产夫妇变  魏时寻阳县北山蛮人作术变

  魏时清河宋士母因浴变

  夫慈济之道震古式瞻。通化之方由来难测。此是方外之大圣。非是域中之凡能。穷之不可原。究之不可尽。然凡圣虽别变化有同。良由智有浅深障有粗细。机有大小化有宽狭。盖达生死之本。可以言变化矣。若依佛教明信因果。因缘相假方成变化。若据外俗未达大方。唯信缘起不赖因成。故千宝记云。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精则仁。火精则礼。金精则义。水精则智。土精则恩。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憨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大腰无雄细腰无雌。无雄外接无雌外育。三化之虫先孕后交。兼爱之兽自为牡牝。寄生因夫高木。女萝托乎伏苓。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时者亲旁则各从其类也。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江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故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蛬也。稻之为也。麦之为蛱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存焉。此自无知而化为有知。而气易也。鹤之为獐也。蛇之为鳖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若此之类不可胜论。应变而动。是谓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故下体生于上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质者也。鲁牛哀得疾七日而化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将入。搏而食之。当其为人不知将为虎。当其为虎不知当为人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禽伤于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备文甲皆具。唯中药已死。夫嗅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子所。亨道非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己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蛱蠂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与不然乎。今所觉事者。固未足以究其变化之极也。此乃由众生本识杂业熏成。因种既熟缘假外形。情与非情随缘兴变。若先无种纵遇其缘。缘疏力弱亦未能独变故。因假缘故。种不独成缘假因故。缘不独办。因缘和合。力用相齐。万类由生。一非能建。庶将来哲。岂猜余卜也。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有神道。尝在曹公坐。公曰。今日高会恨不得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可得也。求铜盘贮水。放以竹竿饵钓盘中。须臾引一鲈出。公大抚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座席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目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不得蜀生姜耳。放曰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市二端锦。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增市二端锦。后公近郊士人从者百许人。放乃赍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皆醉饱。公还验之酤卖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恶之阴欲杀元放。元放在公座。将收之。放却入壁中霍然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乃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后或见放于阳城山头。行人逐之。放入于群羊。行人知放在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成君术。既验。但欲与相见。羊中忽有一大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欲取。而群羊数百皆为羝羊。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若老子之畴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

  舌埵山帝之女死。化为怪草。其叶甤成。其华黄色。其实如菟丝。故服怪草者。常媚于人焉。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化为蜮射人。苌弘见杀。蜀人藏其血。故三年而为碧。

  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伏磐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婢惊走告。比家人来。鼋转入深渊。其后时时出现。初浴簪一银钗。犹在其首焉。于是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

  吴宝鼎元年六月晦日。丹阳宣骞母年八十矣。亦因池浴化为鼋。其状如黄氏。骞兄弟四人闭户卫之。掘堂上作大坑泻水。其鼋入水中游戏。一二日间常延颈出。亦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擢入于深渊。遂不复还。

  夏。天子之父。赵王如意汉祖之子。而为黄能。意为苍狗。

  魏襄王三年。有女子。自首化为丈夫。与妻生子。故京房易传曰。女人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为阴胜阳。厥咎亡。

  汉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一子。长安陈凤曰。阳变为阴。将亡继嗣。生一子者。将复一世乃绝也。故使哀帝崩平帝没。而王莽篡焉。

  汉建安七年。越嶲有男子化为女子周群曰。哀帝时尔有此变。将有易代之事也。至二十五年。献帝封山阳公。

  晋元康中。安丰有女子曰周世宁。年八岁渐化为男。至十七八而气性成。女体化而不尽。男体成而不彻。畜妻而无子。

  晋惠怀之世。京雒有人。一身而有男女二体。亦能两幸而尤好淫。天下兵乱。由男女气乱而妖形作也。当中兴之间。又有女子其阴在腹肚。居在杨州。亦性好淫色。故京房易曰。妖人生子阴在首。则天下大乱。若在腹。则天下有事。若在背。则天下无后。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下密人。年七十余生角。角有毛生。故京房易传曰。蒙宰政阙妖人生角。五行志。以为人不当生角。犹诸侯不当举兵向京师也。其后有七国之难起。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厩中雌鸡化为雄鸡。毛衣亦变。不鸣不将无距。元帝初元中。丞相府史家雌鸡化为雄鸡。冠距。鸣将至。永光年中。有献雄鸡生角者。五行志。以为王氏之应也。

  晋太康四年。会稽郡蟛蜞及蟹皆化为鼠。其众覆野。大食稻为灾。始成有毛肉而无骨。其行不能过田塍。数日之后则皆为壮。至六年南阳获两足虎。虎者阴精而居乎阳。金兽也。南阳火名也。金精入火而失其形。王室乱之妖也。

  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着皂衣高冠。大吒声动左右。子贡进问何人耶。便提子贡而挟之。子路引出与战于庭。有顷未胜。孔子察之。见其甲车间。时时开如掌。孔子曰。何不探其甲车引而奋之。子路如之。没手仆于地。乃是大鳀鱼也。长九尺余。孔子叹曰。此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久者。神皆依凭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故物老则为怪矣。杀之则已。夫何患焉。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弦歌不辍。子路烹之。其味滋病者兴。明日遂行(右十三验出搜神记)。

  晋时豫章郡吏易拔。义熙中受番还家违遁不反。郡遣追见拔言语如常。亦为施设。使者催令装束。拔因语曰。汝看我面。仍见。眼目角张身有黄斑色。便竖一足径出门去。家先依山为居。至鹿变成三足大虎。所竖之脚即成其尾(右此一验出异苑)。

  晋永嘉之乱。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宜阳县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余口。为长沙贼所杀。时娥负器出汲于溪。闻贼至走还。正见坞壁已破。不胜其哀。与贼相格。贼缚娥驱出溪边将杀之。溪际有大山。石壁高数十丈。娥仰呼曰。皇天宁有神不。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立开广数丈。平路如砥。群贼亦逐娥入山。山遂崩合泯然如初。贼皆压死山里头出。娥遂隐不复出。娥所舍汲器化为石形似鸡。土人因号曰石鸡山。水为娥潭(右此一验出幽冥录)。

  晋义熙四年。东阳郡太末县吴道宗。少失父。单与母居。未有妇儿。宗赁不在家。邻人闻其屋中砰磕之声。窥不见其母但有乌斑虎在其屋中。乡里惊怛。恐虎入其家食其母。便鸣鼓会人。共往救之。围宅突进不见有虎。但见其母语如平常。不解其意。儿还。母语之曰。宿罪见追当有变化事。后一月日便失母。县界内虎灾屡起。皆云。母乌斑虎。百姓患之发人格击之。杀数人。后人射虎白鹰并戟刺中其腹。然不能即得。经数日后虎还其家故床上。不能复人形。伏床上而死。其儿号泣如葬其母法。朝冥哭临之(右此一验出齐谐记)。

  晋复阳县里民有一家儿牧牛。牛忽舐此儿处肉悉白。儿俄而死。其家葬此儿。杀牛以供宾客。凡食此牛肉男女二十余人。悉变作虎(右此一验出顾微广州记录)。

  炎帝之女娃(恶佳反)游于东海溺而死。化为精卫。其状如乌。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堙者塞也其音曰因)夸父与日竞走渴饮河。河涸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右此三验出山海经)。

  博物志曰。松脂沦入地千年化为伏苓。伏苓千年化为虎魄。虎魄一名江珠。今太山有伏苓而无虎魄。益州永昌出虎魄而无伏苓。或复云。烧蜂巢所作。未详此二说孰是。神农本草经云。取鸡卵黄白浑杂者熟煮。及尚软随意刻作物。以苦酒渍。数宿既坚。内着粉中假者乱真(此世所常用无作不成)。

  韩诗外传曰。孔子曰。老韭为雚。老蒲为苇。搜神记曰。土蜂名曰蜾。今世谓蠮螉。细腰之类。其为物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之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也。

  秦周访。少时与商人溯江俱行。夕止宫亭庙下。同侣相语。谁能入庙中宿。访性胆果决。因上庙宿。竟夕宴然。晨起庙中见有白头老公。访遂擒之。化为雄鸭。访捉还船欲烹之。因而飞去。后竟无他(右此一验出述异记)。

  秦时南方有落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堕地。噫吒甚愁。而其体气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平和。桓以为巨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怪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