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招福部第五

  

  如因果经云。太子生时。于时树下亦生七宝七茎莲华。大如车轮。菩萨即便堕莲华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大善权经云。行七步者为应七觉意也)举其右手而师子吼云。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说是语已。时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机上。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又持白佛侍立左右。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普曜经云。诸天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菩萨。瑞应本起经云。梵释下侍。四天大王接菩萨身置金机上。修行本起经云。龙王兄弟。左雨温水。右雨冷水。释梵天衣裹菩萨身也)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迦维罗卫国。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便有百万亿日月四百万亿天下。三千者略举其要故知华戎之判。非易而详。海内经云。身毒之国是轩辕氏居之。郭氏注云。天竺国也。以此而言天地中央未为其滥。后汉书云。以葱岭之外。称为九夷。语其壮丽胜于中国。吴越春秋云。季子入周见章甫之服三代之乐。云吴蛮夷之国岂有此乎虽此而辨未必即地为政故当随其时代改张。不可同于中天始末常定也)又智度论问曰。何故佛作金色。答曰。若铁在金边则不现。今现在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圣王道中金沙则不现。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诸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菩萨身色则不现。如是妙色。是名金色相。又瑞应经云。太子初生之时。天龙八部示于虚空。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香散华。雨众天衣璎珞缤纷不可称数。又于树下忽生四井八功德水。瑞应有三十四相。不可具说(略同前三十二相中说)。

  

  降邪部第六

  

  如瑞应经云。太子初生之时。是时大王即严四兵。共诸臣等入园。见太子奇瑞如是。一喜一惧。合掌礼诸天神。前抱太子置于七宝象舆之上。与诸群臣婇女。诸天作伎随从入城。王未识三宝。即将太子往诣天寺。太子即入。梵天形像皆从坐起礼太子足。而语王言。大王当知。今此太子天人中尊。虚空天神皆悉礼敬。大王岂不见如是相耶。云何而令来此礼我。白净王及诸大臣等。叹未曾有。即将太子出于天寺还入后宫。普曜经云。太子至寺说偈言。

  初生动三千  释梵须伦神

  日月息天王  来稽头面礼

  何有天过是  将吾到其所

  超天天中天  天无比况胜

  随俗来现此  现瑞人欢喜

  若干种奉养  过圣天中天

  

  于是天王释梵四王各舍本位。寻时来下。五体投地礼菩萨足。诸天人民百千之众默然叹吒。称扬洪音叹未曾有。欢喜踊跃。天地大动。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诸天形像。现其本身。礼菩萨足。则在前住。于是颂曰。

  须弥比芥子  过天龙王变

  日月礼劳耶  慧德岂礼敬

  三千界自归  芥子比须弥

  牛迹比大海  上尊逾日月

  若能礼其尊  功福不可计

  各各得安隐  德丰无限量

  

  同应部第七

  

  如瑞应经云。当尔之时诸释种姓亦同一日生五百男。修行本起经云。国中八万四千长者生子悉男。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特异。毛色纯白贯珠。故名为蹇特。奴名阐特。

  又瑞应本起经云。奴名车匿。马名揵陟。时王厩中象生白子马生白驹。牛羊亦生五色羔犊。如是等类数各五百。王子青衣亦生五百苍头(普曜经云。五千青衣各生力士)尔时宫中五百伏藏自然发出。有诸商人从海采宝而还。各赍奇珍奉贡上王。诸瑞吉祥。当名太子为悉达。尔时八王子亦于白净王同生太子。各怀欢喜共制好名。又佛本行经云。迦维罗阅国有八城。合有九百万户。调达以四月七日生。佛以四月八日生佛弟难陀以四月九日生。阿难以四月十日生。调达身长一丈五尺四寸。佛身长一丈六尺。难陀身长一丈五尺四寸。阿难身长一丈五尺三寸。其贵姓舍夷长一丈四尺。其余国种皆长一丈三尺。菩萨外家去城八百里。姓瞿昙氏。作小王主百万户。名一亿王。菩萨妇家姓瞿昙氏。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人。其父名水光长者。太子第二夫人生罗云者名那维檀。其父名移施长者。太子第三夫人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以有三妇故。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殿有二万婇女。三殿凡有六万婇女。以太子当作遮迦越王故。置有六万婇女。

  

  校量部第八

  

  如瑜伽论云。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宝性论偈云。

  从天退入胎  现生有父母

  在家示婴儿  习学诸伎艺

  戏乐及游行  出家行苦行

  现就外道学  降伏于天魔

  成佛转法轮  示道入涅槃

  诸薄福众生  不能见如来

  

  瑞应经云。太子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生。又佛行赞云。于三月八日菩萨从右胁生。过去现在因果经云。二月八日夫人往毗蓝尼园。见无忧华。举右手摘。从右胁出。今谓世代既遥译人前后。直就经文难可论辩。考求外典。如似可见。春秋云。鲁庄公七年即庄王十一年。四月辛亥。恒星不现。星殒如雨。检内外以四月为正也。

  

  侍养部第六(此别三部)

  述意部

  养育部

  善征部

  

  

  述意部第一

  

  夫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秽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假设于侍卫。但大圣应生本期利物。有感斯现。无幽不瞩。机化万途受说非一。或假安禅悟道。或藉慧解开襟。或示婴孩扶持。或现乳哺资养。缘悟多种不可一例。此是诱物之能。济俗之术也。

  

  养育部第二

  

  依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既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遂便命终。或有师言。摩耶夫人寿命算数唯在七日。是故命终。虽然但往昔常有是法。其菩萨生满七日已。而菩萨母皆取命终。何以故。以诸菩萨幼年出家。母见是事其心碎裂即便命终。又萨婆多师云母见生子身体端正希奇之事。欢喜不胜即便命终。命终之后。即便往生忉利天上。时净饭王见夫人命终之后。即便唤召释种皆令云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属并是国亲。今是童子婴孩失母。乳哺之寄将付嘱谁。教令养育使得存活。谁能怜愍爱如己生。时有五百释种新妇。彼等新妇各各唱言。我能养育。我能瞻看。时释种族语彼妇言。汝等一切年少盛壮意耽色欲。不能依时养育依法慈怜。唯此摩诃波阇波提亲。是童子真正姨母。是故堪能将息养育童子之身。时净饭王即将太子。付嘱姨母。而告之言。善来夫人。如是童子应当养育。善须护持。应令增长。依时澡浴。又别拣取三十二女令助养育。以八女人拟抱太子。以八女人洗浴太子。以八女人令乳太子。以八女人令其戏弄。是时摩诃波阇波提白净饭王言。谨依王敕。不敢乖违。

  

  善征部第三

  

  又佛本行经云。从太子出生已来。净饭王家日日增长。一切财利金银珍宝。二足四足无所乏少。而说偈言。

  五谷及财宝  金银诸衣服

  或造或不造  自然得充足

  童子及慈母  乳酪酥常丰

  慈母少乳者  悉皆得盈溢

  

  时净饭王所有怨仇。自然皆悉生平等心已。渐生亲厚同一心意。风雨随时无诸灾雹。亦无扰乱。少种多收。一切人民如法而行。种种布施作诸功德。人无枉横皆并欢喜。犹如天上无有差殊。以太子威德力故。如是诸事莫不成就。如偈所说。

  人世顺尊教  不悭亦不惜

  无不如法行  慈心不起杀

  饥渴既得解  饮食皆充足

  一切悉欢喜  并受如天乐

  

  又普曜经云。菩萨生已七日。其母命终受忉利天上福相。适升彼天。五万梵天各执宝瓶。二万梵魔妻手执宝缕侍菩萨母。又瑞应本起经云。菩萨本知母人之德。不堪受其礼。故因其将终而从之生。又大善权经云。生后七日其母薨。福应升天非菩萨咎。又因果经云。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

  

  占相部第七(此别八重)

  述意部

  敕占部

  呈恭部

  现相部

  业因部  同异部

  校量部

  百福部

  

  

  述意部第一

  

  夫至圣无方随缘显晦。澄神虚照。应机如响。所谓寂灭不动感而遂通。于是降神兜率之宫。垂像迦毗之域。家世则轮王递袭。门望则圣道相因。地中三千。既殊于洛邑。国朝八万。有逾于稽岭。宗亲借甚孰可详焉。纵吕工之相高帝。世谓知人。若譬私陀之视吾师。未可同日。较其优劣升沉有异也。

  

  敕占部第二

  

  如瑞应经云。尔时白净王令访得五百聪明相师令占太子。相师言。是王之子乃是世间之眼。犹如真金有诸相好极为明净。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为转轮圣王。领四天下。第一之最。又白王言。有一梵仙名阿私陀。具足五通在于香山。彼能为王断于疑惑。时王心自思惟。香山途路险绝非人能到。当以何方请来至此。王作念时。阿私陀仙遥知其意。腾空而来为王相之。王见来已喜慰不可言。王及夫人抱太子出欲礼仙人。时仙人止王曰。此是天人三界中尊。云何而令礼于我耶。时彼仙人即起合掌礼太子足。王及夫人白仙人曰。唯愿善相太子。仙人相已。忽然悲泣不能自胜。王及夫人见彼仙悲。举身颤怖生大忧恼。如大波浪动于小船。即问仙人。我子有何不祥而悲泣耶。答言。太子相好具足无有不祥。但恨我今年寿已百二十。不久命终生无想天。不睹佛兴不闻经法。故自悲耳。若有众生具三十二相。或生非处久不明显。此人必为转轮圣王。若三十二相。皆得其处又复明显。此人必成一切种智。我今观大王太子诸相皆得其所又极明显。是以决定知成正觉。仙人为王说此语已。辩别而退。

  又佛本行经云。大王我今自慨年耆根熟衰朽老迈。当于尔时不得睹见。失此大利。是故我今悲惋自伤。非彼不吉。即为大王。而说偈言。

  自恨我有大颠倒  不值此当得道时

  空过一生无所闻  岂非是我失大利

  我今年老根纯熟  死时将至不复赊

  念此生分得遭逢  所以一喜一忧惧

  大王释种方兴盛  诞此童子福德人

  一切诸苦逼世间  此悉能令得安乐

  

  呈恭部第三

  

  依佛本行经云。是时摩耶诣童子所至已。持手抱童子头。令向仙人拟如礼拜仙人之足。是时童子威德力故。其身自转足向仙人。时净饭王更复共扶。回童子头令拜仙人。童子力故足还自转向彼仙人。时净饭王复回童子头向仙人。还复转足。如是至三。其阿私陀遥见童子。是时童子放常光明照触大地。童子威德端正可喜。色纯黄金头如宝盖。鼻直而圆修臂下垂肢节正等。无缺无减具足庄严。时阿私陀即从座起。白于王言。大王莫将童子圣头回向于我。何以故。彼头不合顶礼我足。我头应当顶礼彼足。复唱是言。希有希有。大人出世。最大希有。大人出世。我本从天所闻者。即此童子真实定是。如彼不异。时阿私陀整理衣服。偏袒右肾右膝着地。申其两手抱持童子。安其顶上还复本座。本座坐已。还下童子置于膝上。

  

  现相部第四

  

  如佛本行经云。时净饭王复白仙言。大师。我意欲令我子常在。云何方便及今幼年勿使舍我。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我实不能专正决定说是方便令作障碍。时净饭王复语仙人。作如是言。大师善听。我今当作种种方便。设方便已。不令我子从今幼稚及到盛年。不听暂离舍我出家。阿私陀仙即问王言。大王。今者因何事故说如是语。时净饭王报彼仙人阿私陀言。尊师当知。如我国内所有相师皆语我言。若是童子在家当作转轮圣王。以是因缘我如是语。阿私陀仙复白王言。大王当知。彼等相师皆大妄语。何以故。如是胜相非是转轮圣王之相。今此童子有百善相八十随形。挺特殊好分明炳着皆悉具足。时净饭王问仙人言。大师。何等是八十随形好。时阿私陀具白王言(具说八十种好其文如经今依胜天王经说)故胜天王经。佛自说云。八十种好者。一无能见顶。二顶骨坚实。三额广平正四眉高而长形如初月绀琉璃色。五目广长。六鼻高圆直而孔不现。七耳厚广长埵轮成就。八身坚实如那罗延。九身分不可坏。十身节坚密。十一合身回顾犹如象王。十二身有光明。十三身调直。十四常少不老。十五身常润泽。十六身自将卫不待他人。十七身分满足。十八识满足。十九容仪具足。二十威德远震。二十一一切向不背他。二十二住处安隐不危动。二十三面门如量不大不长二十四面广而平。二十五面圆净如满月。二十六无憔悴容。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三十头如摩陀那果。三十一身色光悦。三十二足趺厚。三十三爪如赤铜叶。三十四行时印文现地。三十五指文庄严。三十六指文明了不闇。三十七手文明直。三十八手文长。三十九手文不断。四十手足如意。四十一手足红白色如莲华。四十二孔门相具。四十三行步不减。四十四行步不过。四十五行步安平。四十六脐深厚状如盘蛇团圆右转。四十七手色青红如孔雀项。四十八毛色润净。四十九身毛右靡。五十口出无上香身毛皆尔。五十一唇色赤润如频婆果。五十二唇润相称。五十三舌形薄。五十四一切乐观。五十五随众生意和悦与语。五十六于一切处无非善言。五十七若见人先与语。五十八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乐。五十九说法随众生语言。六十说法不着。六十一等观众生。六十二先观后作。六十三发一音答众声。六十四说法次第皆有因缘。六十五无有众生能见相尽。六十六观者无厌。六十七具足一切音声。六十八显现善色。六十九刚强之人见则调伏。恐怖者见即得安隐。七十音声明净。七十一身不倾动。七十二身分大。七十三身长。七十四身不染。七十五光遍身各一丈。七十六光照身而行。七十七身清净。七十八光色润泽犹如青珠。七十九手足满。八十手足德字。依佛说宝女经云。于是宝女问世尊曰。如来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是相遍布于体。佛告宝女。吾往古世行无量德。合集众行由得是相遍于身体。今粗举要。如来之相足安平立。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坚固劝助而不退转。未曾覆蔽他人功德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