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又起世经云。佛告诸比丘。阿毗至大地狱中。亦有十六诸小地狱。而为眷属。以自围绕。各广五百由旬。所有众生有生者出者住者。恶业果故。自然出生诸守狱卒。各以两手执彼地狱诸众生身。扑置炽然热铁地上。火焰直上。一向猛盛面覆于地。便持利刀从脚踝上。破出其筋手捉挽之。乃至顶筋皆相连引。贯彻心髓痛苦难论。如是挽已令驾铁车驰奔而走。其车甚热光焰炽然。所行之处纯是洞然。热铁险道去已复去。随狱卒意无暂时停。欲向何方称意即去。随所去处狱卒挽之。未曾舍离。随所经历销铄罪人。身诸肉血无复遗余。往昔人非人时所作业者一切悉受。以不善报故从于东方有大火聚。忽尔出生。炽然赤色极大猛焰一向焰赫。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各如是。诸大火聚之所围绕。渐渐逼近受诸苦痛。从于东壁出大火焰。直射西壁到已而住。从于西壁出大光焰。直射北壁。从于北壁出大光焰。直射南壁。从下于上自上于下。纵横相接上下交射。热光赫奕腾焰相冲。尔时狱卒以诸罪人。掷置六种大火聚内。乃至受于极严切苦。命亦未终。彼不善业未毕未尽。于其中间具足而受。此阿毗至大地狱中诸众生等。以诸不善业果报故。经无量时长远道中。受诸苦已地狱四门还复更开。于门开时诸众生等闻声见开。向门而走作如是念。我等今者必应得脱彼人如是大驰走时。其身转复炽燃猛烈。譬如壮夫执干草炬逆风而走。彼炬既然转复炽盛。彼诸众生走已复走。彼人身分转更炽然。欲举足时肉血俱散。欲下足时肉血还生。及到狱门其门还闭。既不得出其心闷乱。覆面倒地遍烧身皮。次烧其肉复烧其骨。乃至彻髓烟焰洞然。其烟蓬勃其焰炎赫。烟焰相杂热恼复倍。彼人于中受极严苦。恶业未灭一切悉受。此阿毗至。大地狱中。于一切时无有须臾暂受安乐如弹指顷。如是次第具受此苦。世尊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应当知。彼世中间别有十地狱。何等为十。一頞浮陀地狱。二泥罗浮陀地狱。三阿呼地狱。四呼呼婆地狱。五阿吒吒地狱。六搔揵提迦地狱。七忧钵罗地狱。八波头摩地狱。九奔荼梨地狱。十拘牟陀地狱何因何缘名頞浮陀地狱耶。此诸众生所有身形犹如泡沫。是故名为頞浮陀地狱。复何因缘名泥罗浮陀地狱。此诸众生所有身形譬如肉段。是故名为泥。罗浮陀地狱。复何因缘名阿呼地狱。此诸众生受严切苦逼迫之时。叫唤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为阿呼地狱。

  复何因缘名呼呼婆地狱。此诸众生为彼地狱极苦逼时。叫唤而言呼呼婆呼呼婆。是故名为呼呼婆地狱。

  复何因缘名阿吒吒地狱。此诸众生以极苦恼逼切其身。但得唱言阿吒吒阿吒吒。然其舌声不能出口。是故名为阿吒吒地狱。

  复何因缘名搔揵提迦地狱。此诸众生地狱之中。猛火焰色如搔揵提迦华。是故名为搔揵提迦地狱。

  复何因缘名优钵罗地狱。此诸众生地狱之中。猛火焰色如优钵罗华。是故名为优钵罗地狱。

  复何因缘名拘牟陀地狱。此诸众生地狱之中。猛火焰色如拘牟陀华。是故名为拘牟陀地狱。

  复何因缘名奔荼梨迦地狱。此诸众生地狱之中。猛火焰色如奔荼梨迦华。是故名为奔荼梨迦地狱。

  复何因缘名波头摩地狱。此诸众生地狱之中。猛火焰色如波头摩华。是故名为波头摩地狱。

  又三法度论经云。地狱有三。一热二寒三边。热地狱者。依萨婆多部有八大地狱。一等活。亦名更活。或狱卒唱生。或冷风吹活。两缘虽异令活一等。名等活地狱。二名黑绳地狱。先以绳絣后以斧斫。三名众合地狱。亦名众磕两山下合以磕罪人。四名呼呼地狱。亦名叫唤地狱。狱卒逼趁叫呼而走。五名大呼。亦名大叫唤地狱。四大火起欲逃无路。故名大叫唤地狱。六名热地狱。亦名烧然。火铁狭近于中受热。七名众热地狱。亦名大烧然。山火相爆丳炙罪人。八名无择地狱。亦名无间。一投苦火永无乐间。既苦无间何所可择。此八地狱在阎浮洲重垒而住。依三法度论云。前二有主治。次三少主治。从三无主治。然此八为本。一一各有十六围。一面有四。四四而合。总有十六。通本为十七。八个十七。合有一百三十六所。罪人于中受热恼苦。第二寒地狱亦八。一名頞浮陀地狱。由寒苦所切肉生细疱。二名泥赖浮陀地狱。由寒风吹通身成疱。三名阿吒吒地狱。由唇动不得唯舌得动。故作此声。四名阿波波地狱。由舌不得动唯唇得动。故作此声。五名呕喉地狱。由唇舌不得动以唯喉内振气。故作此声。六名郁波罗地狱。此是青莲华。此华叶细由肉色细圻似此华烈日而开。七名波头摩地狱。此是赤莲华。由肉色大圻似此华开。八名分陀利地狱。此是白莲华。由彼骨圻似此华开。前二从身相受名。次三从声相受名。后三从疮相受名。故俱舍论云。于此八中众生极寒所逼。由身声疮变异。故立此名。依三法度论云。前二为可叫。次四不可叫。从三不叫。此八在洲间着铁围山底。仰向居止。罪人于中受寒冻苦。第三边地狱者。依三法度论云。亦三。一山间。二水间。三旷野。受别业报。此应寒热杂受。若论寿报命有延促。

  又立世毗昙论云。世尊说。有大地狱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边悉有。皆无覆盖。此中众生自举手眼不能见。虽复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诸佛出世大光遍照。因此光明互得相见。住在两山世界铁轮外边名曰界外。是寒地狱。于两山间有十名。一名頞浮陀。乃至第十名波头摩。彼中众生傍行。作向上想犹如守宫。铁轮外边常作傍行。是其身量如頞多大。因冷风触其身圻破。譬如熟瓜。如行苇林被大火烧。爆声吒吒。如是众生被寒风触。骨破爆声吒吒远彻。因是声故互得相知。有诸众生此中受生。若有众生于此间死多往生彼。寒水地狱在铁轮外。若余世界有众生死应生寒冰地狱。多彼世界铁轮外生。两界中间其最狭处。八万由旬。在下无底向上无覆。其最广处十六万由旬。

  

  时量部第四

  

  如起世经云。佛言。如憍萨罗国斛量胡麻。满二十斛。高盛不概。有一丈夫。满百年已取一胡麻。如是次第满百年已。复取一粒掷着余处。掷满二十斛胡麻尽已。尔所时节我说其寿犹未毕尽。且以此数略而计之。如是二十頞浮陀寿为一泥罗浮陀寿。二十泥罗浮陀寿为一阿呼寿。二十阿呼寿为一呼呼婆寿。二十呼呼婆寿为一阿吒吒寿。二十阿吒吒寿为一搔揵提迦寿。二十搔揵提迦寿为一忧钵罗寿。二十忧钵罗寿为一拘牟陀寿。二十拘牟陀寿为一奔荼黎迦寿。二十奔荼黎迦寿为一波头摩寿。二十波头摩寿为一中劫。

  又那先比丘问佛经云。如世间火不如泥犁中火热。如持小石着世间火中至暮不消取大石着泥犁火中即消。亦如有人作恶死在泥犁中数千万岁其人不死。亦如大蟒蛟龙等以沙石为食即消。如人怀胎腹中有子不消。此并由善恶业力致使消与不消。如人所作善恶随人如形影随身。人死但亡其身不亡其行。譬如然火夜书火灭字存火至后成。今世所作行后世成之。

  又如钵头摩地狱中火焰炽盛。罪人去此火一百由旬。火已烧炙。若去六十由旬。罪人两耳已聋无所闻知。若去火五十由旬。其罪人两目已盲无所复见。如瞿波利比丘已怀恶心谤舍利弗目揵连。身坏命终堕此钵头摩地狱中。

  又如起世经云。波头摩地狱所住之处。若诸众生离其处所一百由旬。便为彼狱火焰所及。若离五十由旬。所住众生为彼火薰皆盲无眼。若离二十五由旬。所住众生身之肉血燋然破散。谓于梵行出家人边生污浊心故。损恼心故。毒恶心故。不利益心故。无慈心故。无净心故。自受斯殃。是故于一切梵行人所。起慈身口意业常受安乐。尔时世尊说此伽陀曰。

  世间诸人在世时  舌上自然生斤斧

  所谓口说诸毒恶  还自衰损害其身

  应赞叹者不称誉  不应赞者反谈美

  如是名为口中诤  以此诤故无乐受

  若人博戏得资财  是为世间微诤事

  于净行人起浊心  是名曰中大斗诤

  如是三十六百千  泥罗浮陀地狱数

  五頞浮陀诸地狱  反堕波头摩狱中

  以毁圣人致如是  由口意业作恶故

  

  典主部第五

  

  如问地狱经及净度三昧经云。总括地狱有一百三十四界。先述狱主名字处所。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与维陀始生王共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领百万之众。头有角耳皆悉忿怼。同立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阎罗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诸小王是。百万之众诸阿傍是。

  又长阿含经云。阎浮提南有金刚。内有阎罗王宫。纵广六千由旬(问地狱经云。住狱间城纵广三万里金银所成)。

  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入宫内。王见怖畏。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入宫内。有大狱卒卧王热铁上。铁钩擗口洋铜灌之。从咽彻下无不燋烂。事竟还与婇女共相娱乐。彼诸大臣同受福者亦复如是。

  问地狱经云。十八王者。即主领十八地狱。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进寿典沸沙。四沸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耳。六嵯典火车。七汤谓典镬汤。八铁迦然典铁床。九恶生典山。十寒冰(经阙王名)。十一毗迦典剥皮。十二遥头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铁磨。十五悦头典水地狱。十六铁笧(经阙王名)。十七身典蛆虫。十八观身典洋铜。又净度三昧经云。复有三十地狱。各有主典不烦具录。但列五官名字者。一者鲜官禁杀。二者水官禁盗。三者铁官禁淫。四者土官禁两舌。五者天官禁酒。

  问地狱经云。阎罗王城之东西南北面列诸地狱。有日月光而不明净唯黑耳狱光所不照。人命终时生中阴。中阴者已舍死阴未及生阴。其罪人乘中阴身入泥犁城泥犁域者(梁言密条城又云闭城也)是诸罪人未受罪之间。共聚是处。巧风所吹。随业轻重受大小身。臭风所吹。成就罪人粗丑之形。香风所吹成就福人微细之体。

  

  王都部第六

  

  如起世经云。当阎浮洲南二铁围山外有阎摩王宫殿。住处纵广正等六千由旬。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其外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绕。杂色可观七宝所成。于其四方各有诸门。一一诸门皆有却敌楼橹。台殿园苑华池。有种种美果弥满。香风远薰众鸟和鸣。王以恶业不善果故。于夜三时及昼三时。自然有赤融铜汁在前出生。其王宫殿即变为铁。五欲功德皆没不现。王见此已怖畏不安诸毛皆竖。即便出外。若在宫外即走入内。时守狱者取阎摩王。高举扑之置热铁地上。其地炽然极大猛盛光焰炎赫。扑令卧已即以铁钳开张其口。赤融铜汁泻置口中。时阎摩王被烧唇口。次烧其舌后烧咽喉。复烧大肠及小肠等。次第燋然。从下而出。尔时彼王作如是念。一切众生以于往昔身作恶行口作恶行意作恶行。并余众生同作业者皆受此苦。愿我从今舍此身已。更得身时。但于人间相逢受生。于如来法中当得信解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得正信解从家出家。既出家已愿得通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应作者皆已作讫。更不复于后世受生。发如是等熏习善念。即于所住宫殿还成七宝。犹如诸天。五欲功德现前具足。以三业善便得快乐。又新婆沙论。问诸地狱卒为是有情数。为是非有情数耶。答若以铁锁系缚初生地狱有情往琰摩王所者。是有情数。若以种种苦具于地狱中害有情者。是非有情数。赡部洲下有大地狱。赡部洲上亦有边地地狱。及独地狱。或在谷中。或在山上。或在旷野。或在空中。于余三洲唯有边地狱独地狱无大地狱。所以者何。唯赡部洲人造善猛利。彼作恶亦复猛利。非余洲故。有说。北拘卢洲亦无边地狱等。是受纯净业果处故。问若余无大地狱者。彼诸有情造无间业断善根等。当于何处受异熟耶。答即于此赡部洲下大地狱受。问地狱有情其形云何。答其形如人。问语言云何。答彼初生时皆作圣语。后受苦时虽出种种受苦痛声。乃至无有一言可了。唯有斫刺破烈之声。

  

  业因部第七

  

  如十轮经云。有五逆罪为最极恶。何者为五。故心杀父母阿罗汉。破坏声闻和合僧事。乃至恶心出佛身血。诸如是等名为五逆。若人于五逆中作一一逆者。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若听出家则犯重罪。应摈令出。若已有出家具诸威仪者。不应加其鞭杖及诸系闭。复有四种大罪。同于四逆犯根本罪。何者为四。杀辟支佛。是名杀生犯根本罪。淫阿罗汉比丘尼。是名邪淫犯根本罪。若人舍财与佛法僧。主掌此物而辄用之。是名为盗犯根本罪。若人倒见破坏比丘僧。是名破僧犯根本罪。若人于此四根本罪中犯一一罪。皆悉不听佛法出家。设使出家不得听受具足戒。若受具者应驱令出。以有出家威仪法故。不应鞭杖系闭夺其生命。如是皆犯根本罪。非逆罪也。有根本罪亦是逆罪。有是逆罪非根本罪。有非根本罪亦非逆罪。何者为逆罪亦是根本罪。若人出家受具足戒得见谛道。断其命根是名逆罪。亦根本罪也。如是众生于我戒律中应驱令出。何者为根本罪非逆罪。若人在我法中出家。如是凡夫众生故害其命。若以毒药。或堕其胎。是名犯根本非逆罪也。若有四方僧物饮食敷具。悉不应与同共利养。若有众生于佛法僧而生疑心。此中出家乃至见他读诵。而作留难。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恶近于逆罪。如是众生若不忏悔除其罪根。终不听使佛法中出家。设使出家受具足戒。不悔过者亦驱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毁谤三乘坏正法眼。欲灭法灯断三宝种。减损人天而无利益堕于恶道。此二种人名谤正法毁訾贤圣地狱劫寿增长。如是诸恶业。已是名根本大重罪也。何者是不威仪根本法罪。若比丘故淫故杀。凡人不与而取。犯故妄语。于此四根本中。若犯一一罪。一切比丘所作法事悉不听入。四方僧物饮食卧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一切群官。不应加其鞭杖系闭刑罚乃至夺命。是名根本罪体性相也。何故名为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坏命终堕于恶趣。作如是行是恶道根本。是故名为根本罪也。譬如铁丸虽掷空中终不暂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犯四重禁。及二种众生毁坏正法诽谤贤圣。如是等十一种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坏命终皆堕阿鼻地狱。又如正法念经说。阿鼻地狱苦千倍过前七大地狱。寿经一劫。其身长大五百由旬。造四逆人四百由旬。造三逆人三百由旬。造二逆人。二百由旬。造一逆人一百由旬。彼五逆业人临欲死时。唱唤失粪咽喉抒气。如是死灭中有色生不见其对。其身犹如八岁小儿。阎罗王然焰铁罥系缚其咽。及束两手。头面向下足在于上。经二千年皆向下行。多烧焰鬘。先烧其头。次烧其身。彼六欲天闻彼阿鼻地狱中气。即皆消散。何以故。以阿鼻狱人极大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