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
至一切世界普现色身。或示成菩萨正觉转大法轮入涅槃。
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亿千众生。
得无生法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
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
题南泉和尚语要。
王老师真体道者也。所言皆透脱。无毫发知见解路。
只贵人离见闻觉知。自透本来底。方得自由。
若著法报化。便是依他。无自由分。
是故发明卢行者不会佛法只是体道。所以得衣钵。此皆过量人行履处。
千万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药石谛当。
直贵无事行履处也。圜悟禅师克勤题。
南泉和尚名普愿。郑州人。姓王氏。大隗山受业。
得法于马祖一和尚。寿八十七。腊五十八。
唐文宗大和中示寂。
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南岳下四世嗣南泉]师示众云。诸法荡荡何绊何拘。汝等于中自生难易。
心源一统绵亘十方。上上根人自然明白。
不见南泉道。如斯痴钝。世且还稀。历历分明有无不是。
只少个丈夫之志。致见如斯疲劳。汝今欲得易么。
自古及今未曾有一个凡夫圣人出现汝前。
亦无有一个善语恶语。到汝分上为什么。故为善善无形。为恶恶无相。
既以无我。把什么为善恶。立那个是凡圣。汝信否。
还保任否。有什么回避处。恰似日中逃影相似。
还逃得么。今之既尔古之亦然。今古齐时。汝还讳得么。
佛法玄妙。了得者自相策发。无为小缘妨于大事。
汝不见道。宁可终身立法。谁能一旦亡缘。仁者要径会禅么。
各归衣钵下著。僧问。如何是一心三观。师云。
我尚不见有一心。你唤什么作三观。进云。如何是三观一心。
法身还吃饭也无。师云。钵盂鐼子什么人受持。进云。
未会请师慈诲。师云。未会几许法身。
师示众云。幸自可怜生。
苦死向人前讨些子声色唇吻作么。我且问你。声色两字作么生讨得。还会么。
我道声色如泡。为复为你说破。为当为你讨声色。
试商量看。莫生容易志刚用心。若了根源终非他物。
譬如圆镜男来男现女来女彰。
乃至僧俗青黄山河万物随其色相一镜传辉。不可是镜有多般。
但能映物而露。仁者还识得镜未。若不识镜。
尽被男女青黄山河类等碍汝光明。有什么出气处。若识镜去。
乃至青黄男女大地山河有想无想四足多足胎卵情生天堂地狱。咸于一镜中悉得其分剂长短劫数。
若色若空并能了之。更非他物。汝岂不闻诸法如义。
光阴箭速莫谩悠悠。大事因缘决须了取。僧问。如何是大圆镜。
师云。一切物著不得。进云。为什么一切物著不得。
师云。汝是一切物。还著得汝否。僧问。
如何是南泉不变句。师云。道什么。进云。如何领会。师云。道什么。僧问。
一尘之内大千世界。如何是一尘。师云。即汝是。进云。
如何是大千。师云。但识取一尘。师复云。说得千般美食。
不如一顿粗餐。能奇能异省径省心。
还假如是疲劳驰求趋逸也无。本自非有。谁强言无。
与么道可谓虚空之心合虚空之理。只少个承受底汉子。
变弄接续得去。能有利人之分也。根劣之徒自益未圆。
焉能益彼。著些子骨气。秉些子丈夫。作么生门风。如何图度。
须作难遭之想。可怀负荷之心。
历历分明有什么一钱事。到汝意根下与汝为于彼此生灭。
仁者如世良医随方与药。先识彼病然后施方。
法法如斯心心若此。须要作个无绳自缚汉作么。莫立去。
师示众云。子湖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
下取人足。僧便问。如何是子湖一只狗。师乃吠三声。进云。
如何领览。师云。纵饶领览也只个吠声。僧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你道祖师西来有意么。进云。
既无意用西来作么。师乃云。祖师西来。
也只个冬寒夏热夜暗日明。只为你徒无意立意。无事生事。
无内外强作内外。无东西谩说东西。所以奢摩不能明了。
以至根境不能自由。僧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去。师云。
你试点惑你境出看。进云。某甲不见。师云。你既不见。
惑境何来。僧礼拜。师云。又见妄想去也。师云。
心源朗朗无物莫疑。直下承当不劳功用。只少个信之一字。
然实不易信。莫非夙习之徒闻著便能承受。
若是萤学之辈。将三寸唇舌惑乱于人。后进初机把他古圣言谈。
向意根下测度。直至头白齿黄。并无绉毫得力处。
仁者。须打叠及时。莫待临终挥攉。佛法因缘浩浩。
快须彻了无疑。可中向这个皮袋子内辨得者个去。
坐却天下人咽喉性命。尽被汝盖覆乾坤。
尽被汝自由自在皎皎明白。何劳汝上来下去。仁者。
本性具足木﹝=本﹞自周备。直教无绉尘法碍你眼光始得。
若有微尘底不尽。不是一生半劫赚汝皮囊汝性命。
根境法中造诸妖怪。山精鬼魅附汝行持。得少为足。鼓弄片皮。
于佛法却为毒害。讥礼塔庙毁彼持经。
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身中肉。仁者。切莫向心田中认些子妄想。
将为极则。他上祖是什么榜样。下去莫立。
问未了根源请师提奖。师云还会么。僧云未会。师云。
更问千则万则也无益。僧问。机不晓如何得心地无疑去。师云。
心地有多少疑。僧云。如何是心地。师云。多少分明。
师示众云。据仁者分上。何得一生一灭一断一常。
与汝为于拘系。作其取舍是非及诸颠倒。
汝还知道诸圣门风无结缚么。只欲仁者承当。还承当得么。
可惜光阴莫令辜负却。仁者岂不见。
目前太虚还有绉毫欠少处么。若也于中体得者个消息。
不妨出得凡圣境界。了得世间出世间之智。一法既尔万法亦然。
仁者还乐也无。僧问。如何是佛。师云。不重道。僧云。
如何是法。师云。嫌什么。
师示众云。天上人间轮回六道。乃至蠢动含灵。
未曾于此一分真如中有些子相违处。还信么。
还领受得么。大凡行脚也须具大信根作个丈夫始得。
何处得与么难信。他古人只见道个即心是佛即心是法。
便承信去。随处茅茨。石室长养圣胎。只待道果成熟。
汝今何不他行取。仁者。可煞分明并无参杂。
治生产业与诸实相不违背。僧问。如何是千圣不得传底事。
师云。阿谁向你说。进云。与么则信受奉行去也。师云。
信得及者即行之。信不及恰莫强为。
不是口头说信便信得去。如人说食终不得饱。纵然口头说饱。
争柰肚肉饥何。仁者直须饱去。莫谩悠悠。僧问。
如何是古圣心。师云。汝是凡夫心。僧云。如何是信得。师云。
信亦不由汝。不信亦不由汝。僧云。信不信且置。
作么生师云是你心。师云。仁者还知子湖亲切相为么。
行时但行坐时但坐。乃至吃茶吃饭种种施为。
有甚么相隐处。仁者信取无别强为。只是汝今无疑作疑。
无事生事。于自心源却生颠倒。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
为认些子浮沤目为全潮。亦认些子萤光作于日焰。
还生惭耻么。诸圣得道得果数如沙。
汝今和作个凡劣凡夫著。恰莫因循。僧问。如何是无碍底心。师云。
恰是。师又云。莫道千圣同风。便当得本参事好。
且问仁者。什么处是千圣同你处。行时坐时起时卧时。
试说看。还有法处么。仁者。大道无边谁前谁后。
真空绝际是正是邪。乃至眩目青黄作何形段。到汝分上。
唤作百工居肆各遂营生。多少分明何烦造作。
一切普备无法不彰。了了现前还讳得么。道郃问。
如何是人人具足底事。师云。汝岂不是道郃。刘铁磨领众至。师云。
见说刘铁磨。莫便是否。磨云。什么处得者个消息。
师云。左转右转。磨云。莫颠倒。被师打出。
师半夜巡堂叫有贼。大众皆惊动。师于僧堂前见一僧拦胸把住。
叫云。捉得也。唤维那来。僧云。不是某甲。师云。是即是。
你自不肯承当。胜光因在子湖钁地次。
胜光钁断一条蚯蚓。问云。某甲今日钁断一条蚯蚓。两头俱动。
未审性命在那头。师提起钁头向蚯蚓。左头打一下。
右头打一下。中心空处打一下。掷却钁头便归。
师又于钁地次。亚钁头回视胜光云。事即不无。拟人即差。
胜光便问。如何是事。被师拦胸踏倒。从此省悟。
僧问招庆云。胜光被子湖一踏意作么生。招庆云。
古人参玄不消一踏。师尝作颂云。三十年来住子湖。
二时粥饭气力粗。无事上山走一转。试问时人会也无。
又尝作颂云。从来事非物。方便名为佛。中下竞是非。
上流始知屈。师临行示颂三首。我闻过去佛。纵横尽丈夫。
示汝真归处。千江月影孤。观音与文殊。示我常飞动。
吾今巳归真。触处皆无用。佛性本来无阻障。
众生不识难归向。若见如来成佛时。莫向世间求取相。
师于门前下牓云。子湖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往来好看。临济下有二僧。闻得遂远求寻访。
才到果见其牓。遂入门以手揭帘。欲起未起。
被师喝云看脚下犬。僧近前礼拜。便问承师有言。子湖有一只狗。
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如何是子湖狗。师云。
嗥嗥。僧无语。师便归方丈。后章州罗汉展和尚闻举云。
者个是吃屎狗。僧便问。如何是子湖狗。展云。擘喋却。
僧拟议。展云。早被我咬杀了也。明招和尚在罗山。
闻举遂云。洎赚数緉草鞋。我本欲游章南。
如今不用去也。休休。僧便问。如何是子湖狗。
招以手按膝放身近前云嘘嘘。子湖山下有陶家。为无子。
夫妻每日焚香发愿。求一男子。师遂往其家乞竹。先问。
是汝夫妻每日起心发愿。拟作个什事。云切缘家内无子。
愿求一男。师云。我就汝乞一种物。还得否。云和尚要甚物。
但乞指挥。师云。不要别物。欲乞一担竹。与汝一个男子。
其家忻喜云。此是小事。一任斫去。师斫大竹。
近一千竿。陶公云。和尚只讨一担。何斫许多。师云。
只此一担尚未足在。遂将大竹长者捻数竿破。
相接作一束将归。其家当夜感梦生得男子。因此遂号神力子湖。
和尚名利踪。澶州人。姓周氏。幽州开元寺受业。
得法于南泉愿和尚。寿八十一。腊六十一。马祖第三世。
唐僖宗广明中示寂。
古尊宿语录卷第十二。
古尊宿语录卷第十三。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南岳下四世嗣南泉愿]。
师即南泉门人也。俗姓郝氏、本曹州郝乡人也、
讳从谂。镇府有塔记云、师得七百甲子欤。值武王微沐、
避地岨崃、木食草衣、僧仪不易。
师初随本师行到南泉。本师先人事了、师方乃人事。南泉在方丈内卧次、
见师来参、便问、近离什么处。师云、瑞像院。南泉云、
还见瑞像么。师云、瑞像即不见、即见卧如来。
南泉乃起问、你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对云、有主沙弥。泉云、
那个是你主。师云、孟春犹寒、
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泉乃唤维那云、此沙弥别处安排。师受戒后、
闻受业师在曹州西、住护国院、乃归院省觐。到后、
本师令郝氏云、君家之子、游方巳回。其家亲属忻怿不巳、
祇候来日、咸往观焉。师闻之、乃云、俗尘爱网、无有了期。
巳辞出家、不愿再见。乃于是夜结束前迈。
其后自瓶锡、遍历诸方。常自谓曰、七岁童儿胜我者、
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年至八十、
方住赵州城东观音院、去石桥十里。巳来住持、
枯槁志古人。僧堂无前后架、旋营斋食。绳床一折、
以烧断薪用绳系之。每有别制新者、师不许也。住持四十年来、
未尝一封书告其檀越。因有南方僧来、、问雪峰、
古寒泉时如何。雪峰云、瞪目不见底。学云、
饮者如何。峰云、不从口入。师闻之曰、不从口入、从鼻孔里入。
其僧问师、古寒泉时如何。师云、苦。学云、
饮者如何。师云、死。雪峰闻师此语、赞云、古佛、古佛。
雪峰后因此不答话矣。厥后因河北燕王领兵收镇府、
既到界上、有观气象者奏曰、赵州有圣人所居、战必不胜。
燕赵二王、因展筵会、俱息交锋。乃问、赵之金地、
上士何人。或曰、有讲华严经大师、节行孤邈。若岁大旱、
咸命往台山祈祷。大师未回、甘泽如泻。乃曰、恐未尽善。
或云、此去一百二十里、有赵州观音院。有禅师、
年腊高邈、道眼明白。佥曰、此可应兆乎。二王税驾观焉。
既届院内、师乃端坐不起。燕王问曰、人王尊耶、法王尊耶。
师云、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
燕王唯然矣。师良久中间问、阿那个是镇府大王。
赵王应诺、弟子。[缘赵州属镇府、以表知重之礼。]师云、老僧滥在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