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

  “生死浪前如何话道?”师曰:“毛袋横身绝饮啄,青溪常卧太阳春。”问:“如何是道?”师曰:“山深水冷。”曰:
  “如何是道中人?”师曰:“金槌击金鼓。”问:“天阴日不出,光辉何处去?”师曰:
  “铁蛇横大路,通身黑似烟。”问:“如何是宗乘中一句?”师曰:“石火夜烧山,大地齐合掌。”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
  “石牛拦古路,木马骤高楼。”
  
  北禅怀感禅师潭州北禅怀感禅师,僧问:“如何是诸圣为人底句?”师曰:“红轮当万户,光烛本无心。”问:
  “师唱谁家曲?”师曰:“石户不留心,洞玄通妙的。”问:“如何是佛?”师曰:“尺短寸长。”
  
  灵竹守珍禅师鄂州灵竹守珍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锡带胡天雪,瓶添汉地泉。”问:
  “迷悟不入诸境时如何?”师曰:“境从何来?”曰:“恁么则无诸境去也。”师曰:“龙头蛇尾汉。”
  
  四面津禅师舒州四面山津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王字不著点。”曰:“学人不会。”师曰:“点。”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山寒水冷。”师有拄杖颂曰:“四面一条杖,当机验龙象。
  头角稍低昂,电光临背上。”
  
  承天义勤禅师嘉州承天义勤禅师,僧问:“如何是承天境。”师曰:“两江夹却青盲汉,一带山藏赤脚蛮。”问:
  “如何是谛实之言。”师曰:“措大巾子黑。”
  
  青峰义诚禅师凤翔府青峰义诚禅师,僧问:“三际不生,是何人境界?”师曰:“白云连雪岳,明月混鱼钩。”曰:
  “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灵光烁破琉璃色,大地明来绝点痕。”问:
  “如何是青峰家风?”师曰:“向火吃甜瓜。”
  
  广德智端禅师襄州广德山智端禅师,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著衣吃饭。”曰:“见后如何?”师曰:
  “著衣吃饭。”问:“如何是广德山?”师曰:“当阳花易发,背阴雪难消。”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石门筠首座筠首座者,太原人也。自至石门逾三十年,丛林慕之。有僧请吃茶次,问:
  “如何是首座为人一著子?”师曰:“适来犹记得。”曰:“即今又如何?”师曰:“好生点茶来!”一日荷鉏入园,僧问:
  “三身中那一身去作务?”师拄鉏而立。僧曰:“莫便当也无?”师鉏便行。
  
  
  
  青原下九世谷隐俨禅师法嗣谷隐契崇禅师襄州谷隐契崇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番人皮裘胡人著。”曰:
  “学人不会此理如何?”师曰:“聋人侧耳哑人歌。”
  
  
  梁山观禅师法嗣大阳警玄禅师郢州大阳山警玄禅师,江夏张氏子。依智通禅师出家,十九为大僧。
  听圆觉了义讲席,无能及者,遂游方。初到梁山,问:“如何是无相道场?”山指观音,曰:“这个是吴处士画。”师拟进语,山急索曰:
  “这个是有相底,那个是无相底?”师遂有省,便礼拜。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师曰:
  “道即不辞,恐上纸笔。”山笑曰:“此语上碑去在。”师献偈曰:“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山谓“洞上之宗可倚”,一时声价籍籍。山殁,辞塔至大阳,谒坚禅师。坚让席使主之。僧问:“如何是大阳境?”
  师曰:“羸鹤老猿蹄谷韵,瘦松寒竹锁青烟。”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作么!作么!”曰:
  “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上堂:“嵯峨万仞,鸟道难通。剑刃轻冰,谁当履践。
  宗乘妙句,语路难陈。不二法门,净名杜口。所以达磨西来,九年面壁,始遇知音。大阳今日,也大无端。
  珍重!”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大洋海底红尘起,须弥顶上水横流。”师问僧:“甚处来?”曰:
  “洪山。”师曰:“先师在么?”曰:“在。”师曰:“在即不无,请渠出来,我要相见。”僧曰:“。”师曰:
  “这个犹是侍者。”僧无对。师曰:“吃茶去。”上堂:“诸禅德须明平常无生句、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
  第一句通一路,第二句无宾主,第三句兼带去。一句道得师子嚬呻,二句道得师子返掷,三句道得师子踞地。
  纵也周遍十方,擒也一时坐断。正当恁么时,作么生通得个消息?
  若不通得个消息,来朝更献楚王看。”问:“如何是平常无生句?”师曰:“白云覆青山,青山顶不露。”曰:“如何是妙玄无私句?”师曰:
  “宝殿无人不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曰:“如何是体明无尽句?”师曰:
  “手指空时天地转,回途石马出纱笼。”曰:“如何是师子嚬呻?”师曰:“终无回顾意,争肯落平常。”曰:“如何是师子返掷?”师曰:
  “周旋往返全归父,繁兴大用体无亏。”曰:“如何是师子踞地?”师曰:“迥绝去来机,古今无变异。”问:
  “如何是大达底人?”师曰:“虚空类不得。”曰:“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白牛吐雪彩,黑马上乌鸡。”上堂:
  “撒手那边千圣外,祖堂少室长根芽。鹭倚雪巢犹自可,更看白马入芦花。”上堂:
  “夜半乌鸡抱鹄卵,天明起来生老鹳。鹤毛鹰觜鹭鸶身,却共乌鸦为侣伴。高入烟霄,低飞柳岸。
  向晚归来子细看,依俙恰似云中雁。”师尝释曹山三种“堕”曰:“此三语须明得转位始得。一作水牯牛,是类堕。”师曰:
  “是沙门转身语,是异类中事,若不晓此意,即有所滞。直是要伊一念无私,即有出身之路。”“二不受食,是尊贵堕。”
  师曰:“须知那边了却,来这边行履。若不虚此位,即坐在尊贵。三不断声色,是随堕。”师曰:
  “以不明声色,故随处堕。须向声色里有出身之路。作么生是声色外一句?”乃曰:
  “声不自声,色不自色,故云不断指掌,当指何掌也。”五位颂曰:“正中偏,一轮皎洁正当天。宛转虚玄事不彰,明暗祇在影中圆。
  偏中正,休观朗月秦时镜。隐隐犹如日下灯,明暗混融谁辨影。正中来,脉路玄玄绝迂迥。
  静照无私随处现,如行鸟道入廛开。偏中至,法法无依即智智。横身物外两不伤,妙用玄玄善周备。
  兼中到,叶路当风无中道。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师神观奇伟,有威重。从儿稚中,日祇一食。
  自以先德付授之重,足不越限,胁不至席。
  年八十,叹无可以继者,遂作偈并皮履,布直裰,寄浮山远禅师,使为求法器。偈曰:“杨广山头草,凭君待价焞。异苗翻茂处,深密固灵根。”偈尾云:
  “得法者潜众十年,方可阐扬。”远拜而受之。遂赞师像曰:“黑狗烂银蹄,白象昆仑骑。于斯二无碍,木马火中嘶。”
  师天圣五年七月十九升座,辞众示寂。塔于本山。
  
  梁山岩禅师鼎州梁山岩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新罗附子,蜀地当归。”
  
  药山利昱禅师澧州药山利昱禅师,上堂: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与诸上座同生,三世诸佛与诸上座同参,三藏圣教与诸上座同时。还信得及么?若也信得及,陕府铁牛吞却乾坤。
  虽然如是,被法身碍却,转身不得。须知有出身之路,作么生是诸上座出身之路?道!道!”良久曰:“若道不得,永沉苦海。珍重!”
  僧问:“格外之谈,乞师垂示。”师曰:“要道也不难。”曰:“恁么则万仞碧潭,许垂一线也。”师曰:
  “大众笑你。”
  
  罗纹得珍山主鼎州罗纹得珍山主,僧问:“亲切处乞师指示?”师曰:“老僧元是广南人。”
  
  
  石门远禅师法嗣道吾契诠禅师潭州道吾契诠禅师,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凤岭无私曲,如今天下传。”曰:
  “如何是道吾镜?”师曰:“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台。”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
  “拥炉披古衲,曝日枕山根。”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玉上青蝇。”曰:“见后如何?”师曰:“红炉焰里冰。”
  
  云顶鉴禅师怀安军云顶山鉴禅师,僧问:“雪点红炉,请师验的。”师曰:“王婆煮。”曰:“争柰即今何!”师曰:
  “犹嫌少在。”
  
  广济方禅师邓州广济方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骑牛趁春草,背却少年爷。”问:“宝剑未磨时如何?”
  师曰:“乌龟啖黑豆。”曰:“磨后如何?”师曰:“庭柱挂灯笼。”曰:“如何是修行?”师曰:“庭柱伤寒。”
  
  清居升禅师果州清居山升禅师,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金鸡啼石户,得意逐波清。”曰:
  “未审是谁之子?”师曰:“谢汝就门骂詈。”
  
  
  北禅感禅师法嗣南禅聪禅师濠州南禅聪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冬月深林雨,三春平地风。”问:
  “如何是大道根源?”师曰:“云兴当午夜,石虎叫连宵。”
  
  
  
  青原下十世大阳玄禅师法嗣投子义青禅师舒州投子义青禅师,青社李氏子。七龄颖异,往妙相寺出家,试经得度。习百法论。未几叹曰:
  “三祇涂远,自困何益?”乃入洛听华严,义若贯珠。尝读诸林菩萨偈,至即心自性,猛省曰:
  “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游宗席。时圆鉴禅师居会圣岩,一夕,梦畜青色鹰,为吉徵。届旦师来,鉴礼延之。
  令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经三载,一日问曰:“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
  师拟对,鉴掩其口。师了然开悟,遂礼拜。鉴曰:“汝妙悟玄机邪?”师曰:“设有也须吐却。”时资侍者在旁,曰:
  “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师回顾曰:“合取狗口。若更忉忉,我即便呕。”
  自此复经三年,鉴时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付以大阳顶相皮履直裰,嘱曰:“代吾续其宗风,无久滞此。善宜护持。”遂书偈送曰:
  “须弥立太虚,日月辅而转。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
  金凤宿龙巢,宸苔岂车碾。”令依圆通秀禅师。师至彼无所参问,唯嗜睡而已。执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当行规法。”通曰:
  “是谁?”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与按过。”通即曳杖入堂,见师正睡。乃击床呵曰:
  “我这里无闲饭与上座,吃了打眠。”师曰:“和尚教某何为?”通曰:“何不参禅去。”师曰:“美食不中饱人吃。”通曰:
  “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师曰:“待肯,堪作甚么?”通曰:“上座曾见甚么人来?”师曰:“浮山。”通曰:
  “怪得恁么顽赖。”遂握手相笑,归方丈。由是道声籍甚。初住白云,次迁投子。上堂,召大众曰:
  “若论此事,如鸾凤冲霄,不留其迹。羚羊挂角,那觅乎踪。金龙不守于寒潭,玉免岂栖于蟾影。
  其或主宾若立,须威音世外摇头。问答言陈,仍玄路旁提为唱。若能如是,犹在半途。更若凝眸,不劳相见。”上堂:
  “宗乘若举,凡圣绝踪。楼阁门开,别户相见。设使卷帘悟去,岂免旁观。春遇桃华,重增眼病。
  所以古人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诸仁者,既是不传,为甚铁牛走过新罗国里?”遂喝曰:
  “达者须知暗里惊。”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威音前一箭,射透两重山。”曰:“如何是相传底事?”
  师曰:“全因淮地月,得照郢阳春。”曰:“恁么则入水见长人也。”师曰:“祇知荆玉异,那辨楚王心?”
  僧礼拜,师以拂子击之。复曰:“更有问话者么?如无,彼此著便。”问:
  “和尚适来拈香,祝延圣寿,且道当今年多少?”师曰:“月笼丹桂远,星拱北辰高。”曰:“南山直耸齐天寿,东海洪波比福源。”师曰:
  “双凤朝金阙,青松古韵高。”曰:“圣寿已蒙师指示,治化乾坤事若何?”师曰:“不如缄口退,却是报皇恩。”上堂:
  “默沈阴界,语落深坑。拟著则天地悬殊,弃之则千生万劫。洪波浩渺,白浪滔天。
  镇海明珠,在谁收掌?”良久,卓拄杖曰:“百杂碎。”上堂:“孤村陋店,莫挂瓶杯。祖佛玄关,横身直过。
  早是苏秦触塞,求路难回。项主临江,何逃困命。诸禅德到这里,进则落于天魔,退则沉于鬼趣。
  不进不退,正在死水中。诸仁者,作么生得平稳去?”良久曰:“任从三尺雪,难压寸灵松。”师作五位颂并序:
  “夫长天一色,星月何分。大地无偏,枯荣自异。是以法无异法,何迷悟而可及。心不自心,假言象而提唱。
  其言也,偏圆正到,兼带叶通。其法也,不落是非,岂关万象。幽旨既融于水月,宗源派混于金河。
  不坠虚凝回途复妙。”颂曰:“正中偏,星河横转月明前。彩气夜交天未晓,隐隐俱彰暗里圆。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朦朦雾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时镜。正中来,火里金鸡坐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