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诸祖师偈颂

续藏经 禅门诸祖师偈颂
 宋 子升录 如佑录

  禅门诸祖师偈颂目录

  卷上之上 佛祖传法偈(潭州寻和尚) 三祖鉴智禅师信心铭 筠州洞山价禅师玄中铭(舒州浮山远和尚注) 洞山价禅师新丰吟(远和尚注) 紫塞野人雪子吟(远和尚注) 同安察禅师十玄谈(郢州大阳警玄和尚注) 察禅师搜玄吟 察禅师坐禅铭(大阳明安禅师注并序) 漳州罗汉和尚明道颂 志公和尚十二时歌 潭州龙牙山遁禅师颂 法灯禅师拟寒山 洞山五位颂 洞山五王子颂卷上之下 通明因缘四则 高城和尚歌 赵州和尚十二时歌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杯度禅师一钵歌     三山开元寺首座 道永 续录 佛眼三自省 沩山警策 如来成道记 永安僧堂记新添上卷尾 (福城东许状元坊内杨六郎刊行) 国师对御 天台坐禅铭 禅月龟鉴 临济正宗记 圜悟送大慧 志公药方 佛印降魔表 慈受深警众 古德垂训 仰山饭 看经诫卷下之上 禅月大师山居(二十四首)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 腾腾和尚了元歌 石头和尚艹庵歌 石头和尚参同契(琅琊觉禅师科) 牧护和尚歌 乐普和尚浮沤歌(五首) 丹霞和尚弄珠吟(二首) 道吾和尚浮沤歌(二首) 傅大士心王铭 香严袭灯禅师颂(十九首) 南岳懒瓒和尚歌 南岳惟劲禅师觉地颂 僧亡名息心铭 云顶山德敷禅师颂(十首七言) 归宗至真禅师颂(一首) 九峰诠和尚山居颂 傅大士四相颂永首座续录 真歇灯记 晦室灯记 无尽法堂记卷下之下 高迈长明灯记 明教尊僧篇 云峰悦小参 怡山然发愿文 赵郡王省行堂记 月林观体道铭 白杨顺垂诫 慈受深示众 佛心才坐禅铭 慈恩大师出家箴 禅月禅师训童行 仁宗皇帝赞僧 永明寿垂诫 枯禅辞住鼓山(胡尚书和) 洞山辞亲三书(娘书附) 梁山则十牛颂 辉自得六牛颂 月窟清训童行 雪窦丈室铭 义净三藏戒看经 仁宗题译经院 洞山息世讥 五家宗派括 八溢圣解脱门 陈宏词答真参政书 文正公勉佛果行脚 劝安老僧文 真性颂 枯骨颂
  诸祖师偈颂目录(终)

  

  禅门诸祖师偈颂上之上

    五老峰释 子升 录

  佛祖偈
  毗婆尸佛

  身从无相中受生(於无住本立一切法)。犹如幻出诸形像(念念是幻。山河大地是幻)。幻人心识本来无(东涌西没是什么)。罪福皆空无所住(水月镜像)。

  尸弃佛

  起诸善业本是幻(祖佛出头不得也)。造诸恶业亦是幻(尘劳业惑当处解脱)。身如聚沫心如风(现行现用任性随缘)。幻出无根无实性(言语三昧纵横。展托不动纤毫)。

  毗舍浮佛

  假借四大以为身(混融一体。鹄白乌玄。地水火风)。心本无生因境有(心非垢净。垢净是心)。前境若无心亦无(拈柴择菜)。罪福如幻起亦灭(言词路绝。酬对知时)。

  拘留孙佛

  见身无实是佛见(得什么椀)。了心如幻是佛了(诸圣如今说个梦幻)。了得身心本性空(体用如如廓周沙界)。斯人与佛何殊别(青黄赤白函盖机锋)。

  拘那含佛

  佛不见身知是佛(谤佛法僧是真归依三宝)。若实有知别无佛(灵智非造。恰恰全泪)。智者能知罪性空(罪性即是真性。起灭无依)。坦然不惧於生死(七颠八倒自受用门)。

  迦叶佛

  一切众生性清净(皆依自性法身念念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言语道断。若谷含声)。即此身心是幻生(四大五蕴即是法身)。幻化之中无罪福(以无心意而现行)。

  释迦牟尼佛

  幻化无因亦无生(万像森罗从本已来念念绝待)。皆即自然见如是(法法不回互。用而无用)。诸法无非自化生(卷舒纵夺。杀活临时)。幻化无生无所畏(违顺当机〔直规〕勇出有何所畏)。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吾有清净正法眼藏。付嘱於汝。汝当谛听。偈曰。
  法本法无法(灵觉真心各各圆满)。无法法亦法(无知之般若)。今付无法时(说法无所得也)。法法何曾法(见闻觉知将何为境)。

  初祖摩诃迦叶

  法法本来法(不修而得。念念无违)。无法无非法(一真之体。无是无非。非法亦无)。何於一法中(一路涅盘门)。有法有不法(一路之门岂分有无。用自无体。无体无妨)。

  二祖阿难尊者

  本来付有法(得地因师)。付了言无法(不从他得)。各各既自悟(饥餐渴饮。行住坐卧)。悟了无无法(唤什么作山河大地)。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非法亦非心(实际理地)。无心亦无法(心境双亡)。说是心法时(三世一时说)。是法非心法(未曾说着一字。何挂唇齿)。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心自本来心(处六趣而不减。居四圣而不增)。本心非有法(了无外境。万物唯心)。有法有本心(不坏假名而谈实相)。非心非本法(凡圣氷消瓦解)。

  五祖提多迦尊者

  通达本法心(法法无碍。念念该通)。无法无非法(无住亦无本)。悟了同未悟(迷悟同源)。无心得无法(以无缘心之智随逗物机)。

  六祖弥遮迦尊者

  无心无可得(无心之心有何所得)。说得不名法(终日说而无说)。若了心非心(声色纯真)。始解心心法(唤一切作一切)。

  七祖婆须蜜尊者

  心同虚空界(虚空即是心)。示等虚空法(法即是虚空)。证得虚空时(虚空中行坐。虚空中运为。皆是虚空)。无是无非法(灵智独存。对机无碍)。

  八祖佛驮难提尊者

  虚空无内外(空中即是心。心法有何边畔。虚空亦如是)。心法亦如是(证前所说)。若了虚空故(色空明暗於己无碍)。是达真如理(森罗万像。真如勇出无碍)。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真理本无法(用即体也)。因名显真理(体用双行)。受得真真法(得而无得秖与么得)。非真亦非伪(腊月三十日)。

  十祖胁尊者

  真体自然真(亘古亘今)。因真说有理(法身说法身)。领得真真法(大用现前)。无行亦无止(不可黑山下坐。般若无知)。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迷悟如隐显(杀活当机)。明暗不相离(拂子即是法身。法身即是拂子)。今付隐显法(隐法显法见么见么)。非一亦非二(非一。灯笼是用。露柱是体。非二。灯笼露柱百杂碎)。

  十二祖马鸣尊者

  隐显即本法(觌面相呈见个什么)。明暗元无二(无明即是佛性)。今付悟了法(不得辜负先圣)。非取亦非弃(不可得中秖么得)。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非隐非显法(凡圣路绝善恶身形)。说是真实际(见闻觉知当处解脱)。悟此隐显法(言下万机通)。非愚亦非智(世间法即是出世间法)。

  十四祖龙树尊者

  为名隐显法(不已而已说个隐显)。方说解脱理(七颠八倒丝毫未曾动着)。於法既无证(不可法身更证个法身也)。无嗔亦无喜(随众过时。莫失常仪)。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本对传法人(事不孤起)。为说解脱理(智识难追)。於法实无证(山青水渌)。无终复无始(三际求心不可得。所以传受也)。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於法实无证(见闻但见闻。见闻即是不可得)。不取亦不离(体即是用)。法非有无相(示种种相即见法体)。内外云何起(无情有情何别一体。亦无乾坤。随见无偏)。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心地本无生(万像依然。常自寂灭)。因地从缘起(三乘五性。皆从缘起)。缘种不相妨(事理长短。无有妨碍)。花果亦复尔(证前所说)。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有种有心地(心生故种种像兴也)。因缘能发萌(从善知识言下发萌)。於缘不相碍(森罗万像不碍眼光)。当生生不生(用而无用)。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性上本无生(性自清净)。为对求人说(於无生性说菩提涅盘也)。於法既无得(无有一法传受於人)。何怀决无决(说什么悟不悟。一切处清净解脱)。

  二十祖奢夜多尊者

  言下合无生(莫过於此)。同於法界性(一念徧历於多劫)。若能如是解(证前所说)。通达事理竟(人问雪峰如何是学人自己。答云尽乾坤是)。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泡幻同无碍(若了一切如幻。有何法所碍)。如何不了悟(着衣吃饭行住坐卧)。达法在其中(有为之法莫越於此)。非今亦非古(今古有无生灭凡圣有何妨碍)。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心随万境转(遇长即长遇短即短)。转处实能幽(入此炉中无不幽也)。随流认得性(超声超色。声色何遣)。无喜复无忧(无明颠倒本来清净)。

  二十三祖鹤勒尊者

  认得心性时(此处明了)。可说不思议(言语展托卷舒自在)。了了无可得(句句不思议)。得时不说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正说知见时(明明觉了)。知见俱是心(见闻觉知唯一真心)。当心即知见(心法即一切法)。知见即于今(强生头角得么)。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圣人说知见(言下悟道即是圣人)。当境无非是(拈起便用)。我今悟真性(不受他谩)。无道亦无理(有什么佛法到你)。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真性心地藏(一心真性包含万像)。无头亦无尾(前后中间此心不可名邈)。应缘而化物(若秋月皎长江。随器设教)。方便呼为智(说菩提涅盘方便称么)。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心地含诸种(一切所有从心地出)。因事复因理(世间法即是出世间法)。果满菩提圆(果中因。因中果)。花开世界起(一花开天下春。唤作什么)。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吾本来兹士(达磨大师从西天来唐土)。传法救迷情(少林面壁不已而已)。一花开五叶(有六祖号。花开五叶谁人不知)。结果自然成(因花结果。因人悟心。悟无所得)。

  二祖惠可大师

  本来缘有地(先须得地)。因地种花生(万法皆从心地所生)。本来无有种(从本已来诸法寂灭)。花亦不能生(心空寂故运用无差)。

  三祖僧璨大师

  花种虽因地(物像从心起也)。从地种花生(於灵觉之内了现乾坤)。若无人下种(心境顿忘。人法何有)。花地尽无生(处处见道)。

  四祖道信大师

  花种有生地(见闻觉知)。因地花生生(於一切中现种种像)。大缘与性合(缘起无生)。当生生不生(念念无生之生)。

  五祖弘忍大师

  有情来下种(人人有佛性)。因地果还生(因果凡圣无差)。无情既无种(透声透色)。无性亦无生(无知之性触目徧周)。

  六祖惠能大师

  心地含诸种(一念包容十剎)。普雨悉皆萌(祖师说法。众生发萌)。顿悟花情已(声色无边。般若无边)。菩提果自成(信受奉行)。

  南岳让和尚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江西马大师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祇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三祖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色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现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沈惛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疎亲  欲趣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着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妄自斟酌  梦幻虚花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启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筠州洞山价禅师玄中铭

  窃以绝韵之音。假玄唱以明宗。入理深谈。以无功而会旨。混然体用。宛转偏圆。亦犹投刃挥斤。轮扁得手。虚玄不犯。回互傍参。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空体寂然。不乖群动。於有句中无句。妙在体前。以无语中有语。回涂复妙。是以用而不动。寂而不凝。清风偃艹而不摇。皓月普天而非照。苍梧不栖於丹凤。澄潭岂坠於红轮。独而不孤。无根永固。双明齐韵。事理俱融。是以高歌雪曲和者还稀。布鼓临轩何人鸣击。不达旨妙。难措幽微。傥或用而无功。寂而虚照。事理双明。体用无滞。玄中之旨。其在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