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

  妙喜曰。诸人要识大愚么。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大宁宽和尚示众。拈拄杖云。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在凡凡不舍。居圣圣难逃。十方都一照。大地绝纤毫。且道是甚么。喝一喝。
  泐潭准和尚示众。拈拄杖云。衲僧家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倒把横拈自有意思。所以昔日药山和尚问云岩云。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岩云是。山曰弄得几出。岩云弄得六出。山曰老僧亦解弄。岩云和尚弄得几出。山云老僧只弄得一出。岩云。一即六六即一。山便休。大众。药山云岩钝置杀人。两子父弄一个师子也弄不出。若是准上座。只消独自弄拽得来。拈头作尾拈尾作头。转两个金睛。攫几钩铁爪。吼一声直令百里内猛兽潜踪。满空里飞禽乱坠。准上座未弄师子。请大众高着眼先看。做一个定场。掷下拄杖云。个中消息子。能有几人知。
  佛鉴和尚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不透祖师关棙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佛日才和尚颂栢树子话。赵州庭栢。说向禅客。黑漆屏风。松罗亮隔。
  僧问圆照和尚。如何是露地白牛。曰放出无寻处。僧问大通和尚。如何是无缝塔。曰。烟霞生背面。星月绕檐楹。如何是塔中人。曰。竟日不干清世事。长年占断白云乡。
  子胡和尚示众云。诸法荡荡何绊何拘。汝等於中自生难易。心源一统绵亘十方。上上根人自然明白。不见南泉道。如斯痴钝世。且还稀历历。分明有。无不是。只少个丈夫之志。致见如斯疲劳。汝欲得易会么。自古及今未曾有一个凡夫圣人出现汝前。亦无有一个善语恶语到汝分上。为甚么故。为善善无形。为恶恶无相。既已无我。把甚么为善恶立。那个是凡圣。汝信否。还保任否。有甚么回避处。恰似日中逃影相似。还逃得么。今之既尔。古之亦然。今古齐时。汝还讳得么。佛法玄妙。了得者自相策发。无为小缘妨於大事。汝不见道。宁可终身立法。谁能一旦亡缘。仁者。要得会禅么。各归衣钵下看。
  雪窦显和尚示众云。形兴未质。名起未名。形名既兆。游气乱清。拈起拄杖云。大众。拄杖子是形名双举。还有过也无。有即水里月。无即形名兆。若也究得。实谓恩大难酬。
  鼓山示众云。诸和尚尽道向诸方参学。未委参甚么。学甚么。还有参得者无。有即出来对众验看。诸和尚为复参禅参道。参佛参法。参毗卢师法身主。参佛向上事涅盘后句。若实参此句。得为大妄。唤作望上心不息。与诸和尚了无交涉。时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吐却着。问。凡有言句尽是触犯宗风。未审如何是宗门中事。曰合取口。
  五祖演和尚四面示众。举古者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双泉则不然。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筑着磕着。又示众举古人云。我若向你道即秃却我舌。若不向你道即痖却我口。且道还有为人处也无。四面有时拟为你吞却。只被当门齿碍。拟为你吐却。又为咽喉小。且道还有为人处也无。四面自来柳下惠。
  黄龙新和尚赞祖师云。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佗家一钵盂。
  妙喜曰。且道钵盂是物不是物。若道是物。死心老亦非丈夫汉。若道非物。争柰钵盂何。
  云盖智和尚示众云。紧峭离水靴。蹋破湖湘月。手把铁蒺黎。打破龙虎穴。翻身倒上树。始见无生灭。却笑老瞿昙。弹指超弥勒。
  云居齐和尚因法灯和尚问。适来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老僧向伊道不东不西。藏主作么生。齐云不东不西。灯云恁么会又争得。齐当时懵然莫知其旨。至晚再伸请益。灯云佗家自有儿孙在。齐於言下顿然契悟。有颂曰。接物利生绝妙。外生终是不肖。佗家自有儿孙。将来用得恰好。
  清凉国师答皇太子问。心要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沈没於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於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亡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般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不能自现。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证入则妙觉圆明。始末该融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於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於人。人人一智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鉴像照而常空矣。
  忠国师问紫璘供奉佛是甚么义。云是觉义。曰佛曾迷否。云不曾迷。曰用觉作么。供奉无对。
  妙喜代曰。若不入水。争见长人。
  大隋和尚因烧山次见一蛇。以杖挑向火中。咄云。遮个形骸犹自不放舍。你向遮里死如暗得灯。遂有僧问正当恁么时还有罪也无。曰。石虎叫时山谷响。木人吼处铁牛惊。又问僧向甚么处去。僧云西山住庵去。曰。我向东山唤汝。汝便来得么。云不然。曰汝住庵未得。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赤土画簸箕。云未审此理如何。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
  黄龙南和尚住同安示众云。今日四月八。我佛降生之日。天下精蓝皆悉浴佛。记得遵布衲在药山会里充殿主。浴佛之次药山问。汝只浴得遮个。还浴得那个么。遵云把将那个来。药山便休。大众。古人随时一言半句亦无巧妙。今人用尽心力安排终不到他境界。众中商量或云。遮个是铜像。那个是法身。铜像有形可以洗涤。法身无相如何洗得。药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遵公倒靠。直得口似匾担不胜懡[怡-台+罗]。又云古德垂问只要验人。问汝那个。便道把将那个来。正是随声逐色。齩他言句上佗圈缋。药山见伊不会。所以便休。又道。药山恁么来。早是无事起事好肉上剜疮。遵公不见来病。却向灸疮瘢上更着艾爝。有云。古人得了。逢场作戏无可不可何高何低。彼此知有。自是后人强生分别。如前所解。盖不遇人。一失其源。迷而不复。所以只凭识心思量计较以当宗乘。殊不知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用此思惟辨於佛境。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纵经尘劫终不能着。是故行脚高人切须自看。从上来事合作么生。毕竟将何敌佗生死。勿以少许浮粗识见自作障碍。佛法不是遮个道理。同安今日不避口业与汝诸人说破。此二尊宿一出一入未见输赢。三十年后不得错举。
  杨岐和尚示众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文殊维摩撒手归去。杨岐恁么道也是看锢鏴。更有后语不得错举。
  妙喜曰。利动君子。
  晏国师初参雪峰。才入门峰扭住云是甚么。晏释然契悟举手摇曳。峰云子作道理邪。晏云何道理之有。峰乃抚而印之。
  真净和尚示众。拈拄杖云。涅盘心易晓。差别智难明。古人道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归宗则不然。你有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大众。芭蕉恁么。归宗不恁么。且道恁么是不恁么是。掷下拄杖云是甚么。良久云。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道吾真和尚示众。举洞山云。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幡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猢狲夜簸钱。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脚蹋月。两头白牯手拏烟。戴冠碧兔立庭栢。脱壳乌龟飞上天。老僧葛藤尽被汝诸人觑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虽然如是。只行得三步四步。且不过七跳八跳。且道誵讹在甚么处。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时布施。良久云。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泐潭英和尚示众云。石门巇崄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鼓波涛。大众。且道不涉波涛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一句不遑无着问。迄今犹作野盘僧。
  保宁勇和尚示众云。古人底今人用。今人底古人为。古今无背面。今古几人知。[口*耶]呜咿。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又云。无种灵苗火里栽。铁花还向树头开。蓦然结个团圞果。指似时人处得来。
  晦堂和尚示众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且任诸人点头。及乎树倒藤枯。上无冲天之计。下无入地之谋。灵利汉遮里着得一只眼。便见七纵八横。乃举拂子云。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若是覆盆之下。又争怪得老僧。
  黄龙新和尚示众云。达磨心宗传至今日。涓滴不漏丝发不移。既丝发不移。作么生传。宝印当风妙。重重锦缝开。
  沩山问仰山。既称善知识。争辨得诸方来者知有不知有。有师承无师承。是义学是玄学。子试说看。仰山曰。慧寂有验处。但见诸方僧来。便竖起拂子问伊。诸方还说遮个不说。又云。遮个且置。诸方老宿作么生。沩山叹曰此是从上宗门中牙爪。仰山问僧近离甚处。云向南。仰山拈起拄杖云彼中还说遮个么。云不说。仰云。不说遮个。还说那个么。云不说。仰召大德参堂去。僧便去。仰复召大德。僧应喏。仰云近前来。僧近前。仰便打。云门云。仰山若无后语。争识得人。
  云居膺和尚示众云。老僧二十年前住三峰庵。时有魏府兴化长老来问。权借一问以为影草时如何。老僧当时机思迟钝道不得。为伊置得个问头奇特。不敢辜佗。伊云想和尚答遮话不得。不如礼拜了退。而今思量。当时不消道个何必。后因化主到魏府。兴化乃借问。山中和尚住三峰庵时。老僧曾问伊话。祇对不得。而今道得也未。化主遂举前话。兴化云。云居二十年只道得个何必。兴化即不然。争如道个不必。三圣云。云居二十年道得底。犹较佗兴化半月程。
  妙喜曰。何必不必。绵绵密密。觌面当机。有人续得末后句。许你亲见二尊宿。
  云峰悦和尚翠岩示众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所以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香积世界以香饭为佛事。翠岩遮里只於出入息内供养承事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无一空过者。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是翠岩侍者。无一不到。如一不到。三十拄杖。诸上座还会么。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僧问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议。不知若为。国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於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岂非法身乎。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於色。岂非般若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於是禅客作礼而去。又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曰。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珠曰。法身无像。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云不了此意。珠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座主礼谢而去。
  妙喜曰。众中商量道。二尊宿恁么切磋。一人得其体。一人得其用。得其用者事上建立。得其体者理上扫除。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我为法王於法自在。或抑或扬无得无失。恁么见解。唤作矮子看戏。妙喜见处也要诸人共知。不见道破驴脊上足苍蝇。
  大宁宽和尚示众。拈拄杖云。前佛性命。后佛纪纲。总在遮里。如今用去也。为云为雨为瑞为祥。利人利天出生入死。佗方世界出没卷舒。若也通身是口说不能尽。通身是眼照不能穷。一念相应剎那万劫。
  洞山初和尚示众云。明机自昧息虑。迷源万法同尘。语默难显。不是情中法。莫生种种心。离此章句别有商量。且道离却作么生商量。还有委悉者么。明明地拣破。明明地显示。明明地举唱。明明地歌咏。更无囊藏被盖。纯说乾剥剥地禅。若是灵利衲僧。才闻举着便合眼卓朔地知个落处。岂不是自家具眼。其柰罕遇其人。盖缘洞山遮里。言无味。食无味。法无味。无味之句塞断人口。兄弟到遮里难为凑泊。若向遮里觑得分明。天下尊宿到与不到彻与不彻总被你验破。何故。盖智有邪正。道有真伪。多只恁么心机意识。认得门前屋后底。学得路布葛藤一堆一担蕴在胸襟。道我会禅会道。还梦见禅道也未。唤作打底不遇作家。到老只成骨董。待到明朝后日。蓦札地蹋着正脉。省前所行履处。方始羞见本命元辰。僧问。智不落千差。请师通不犯。曰蒸饼揾饧。问心未生时法在甚么处。曰。池中荷叶动。决定有鱼行。问。诸上善人皆说不二法门。居士默然意旨如何。曰无目不画眉。问幻与非幻未是学人极则处。如何是入理之谈。曰八十翁翁牙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