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饥餐嫩草遥山去(默默自知田地稳)。渴饮寒泉曲涧回(腾腾谁为肚皮憨)。放荡不耕空劫地(筋舒力尽)。暮天何用牧歌催(枉劳心力)。
师云。沩山一日上堂云。老僧百年后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林泉道。知他多少事。尽在不言中。云居膺代曰。师无异号。林泉道。题目甚分明。异类一事。人多错会。非赏音者不易知也。但念水草余无所知。修行至此可乐无为。妄情消烁狂解隳弥。出生入死莫可羁縻。所以饥餐嫩草渴饮寒泉。放旷优游自由自在。可谓露地白牛牧人懒放。灵苗瑞草野父愁耘。正当此时如何处治。还知么。羌笛一声风浩荡。暮山岌岌锁重云。
第十一则 夹山示境(人境)
示众云。将心用心转见病深。以楔出楔了无空缺。傥若你眼里有筋。便知我舌本无说。不堕情见一句。合作么生道。
举僧问夹山会禅师。如何是夹山境(春日花开秋时叶落)。山云。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
师云。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栢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州曰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庭前栢树子。林泉道。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真所谓驴粪逢人换眼睛。是他灵利衲僧透手奸滑。胜似离娄明察秋毫。那肯教伊轻轻动着。今据夹山恁么酬酢。非止令人向情枝上寻。意根下觅。一任玄猿抱子。从教幽鸟衔花。青嶂后碧岩前。枉费神思徒劳视听。你岂知夹山眼观东南意在西北。便休恁么世谛流布。法眼亦云。我二十年只作境会。曾有僧问林泉。不作境会合作么生会。林泉道。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只如林泉恁么祗对。是境那不是境。大抵一般油面由人做造。一般油面由人坏却。所以永明道。妄想兴而涅盘现。尘劳起而佛道成。又云。无一名不播如来之号。无一物不阐遮那之形。岩树庭柯各梃无边之妙相。猿吟鸟噪皆谈不二之圆音。与么会得。论甚是境不是境。答话不答话。正偏兼带真俗混融。一言之下应须心地开通。三句之中可使凡情扑落。更看丹霞收摄余波全归性海。颂曰。
蚌含明月珠生腹(物类相成)。龙拥深云雨洒空(天使其然)。莫向平田翻巨浪(无事休生事)。直须点点尽潮东(应须契本源)。
师云。理无二相。事有千差。凡情圣解何足奢华。古诗云。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此皆物类相感致之然也。尚书禹贡淮夷[蛇-匕+(眉-目+贝)]珠。孔颕达疏云。[蛇-匕+(眉-目+贝)]是蚌之别名。此[蛇-匕+(眉-目+贝)]出珠遂以为名。故云吸月精神横宇宙。产珠光彩照山河。说文曰。龙者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前汉邹阳书云曰。蛟龙骧首则云雨咸集。夹山虽设铺陈之意。皆有语中之无语也。不可胶柱调弦刻舟记剑。系驴橛上枉觅骅骝。不见道。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潮东。此岂非叮咛付嘱。休骋狂情。随波逐浪。四散钻研。当合一一返本还源。咸归性海。不负狂澜怒浪卷而东之。汪哉洋哉。莫可量哉。广矣大矣。无以加矣。还知夹山富有天池之量么。浮幢气象如天远。那比蹄涔窄更微。
第十二则 夹山不会(门户)
示众云。声前荐得。分明鹞过新罗。句外承当。已是不快漆桶。待汝开口动舌堪作甚么。还有目击道存者么。
举僧问夹山。会处即不问。不会处请师一言(何不倾话)。
山云。户挂凋林。影中辨取(暗通一线大小分明)。
师举洛浦临终示众云。今有一事问你诸人。这个若是。即头上安头。若不是。即斩头觅活。时首座云。青山常举足。白日不挑灯。浦云是甚么时节作这个说话。有彦从上座出云。去此二途。请师不问。浦云。未在。更道。从云某甲道不尽。浦云我不管你道尽道不尽。从云某甲无侍者祗对和尚。至晚唤从上座。你今日祗对甚有来由。合体得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那句是宾。那句是主。若拣得出。分付钵袋子。从云不会。浦云汝合会。从云实不会。浦喝云。苦哉苦哉。僧问和尚尊意如何。浦云慈舟不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木鹅。万松道。克宾甘罚饡饭钱。临济故灭正法眼。玄觉征云。且道从上座实不会。为复怕钵袋子沾着伊。林泉道。尊鉴不错。九峰在石霜作侍者。石霜迁化后。众欲请堂中首座接续住持。峰不肯乃云。待某甲问过。若会先师意。如先师侍奉。遂问。先师道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且道明甚么边事。座云明一色边事。峰云恁么则未会先师意在。座云。你不肯我那。装香来。座乃焚香云。我若不会先师意。香烟起处脱去不得。言讫便坐脱。峰乃抚其背云。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会在。惹得天童道。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此之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时首座若奉个吾不如汝。或云师兄还会么。况石头和尚云。衲帔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林泉论至於此不觉失笑。这僧向不会处欲请一言。安用这一落索。为伊不会做官人。故然且举傍州例。不须户挂凋林。试向影中辨取。颂曰。
威音那畔不能行(举步落危途)。撒手还家懒问程(坐着即不堪)。寝殿无人空寂寂(没踪迹)。满轩唯有月虚明(断消息)。
师云。空劫以前难话会。威音那畔绝承当。按家乐业休胡走。枉费盘缠漫忖量。不如撒手归家稳坐。莫问前程可与不可。肯来袖手伴云闲。自有知音来断和。若论此事应寝其言。若殿宇之深沉。轩窗之窅寞。无人履践。那许言论。唯余皎月当天。不有片云翳目。正当此时。合向甚么处相见。入廛垂手提携处。休又妆公佯不秋。
第十三则 夹山上堂(示众)
示众云。呼聚喝散。妙用无方。把住放行。权衡在手。不必正偏兼到。何消理事该罗。未开口时谁能会得。试说道看。
举夹山上堂云。明不越户。穴不栖巢(争肯坐着)。目不頋他位里。脚不踏地位里(翻身狮子大家看)。六户不掩。四衢无踪(解行不触今时道)。学不停午。意不立玄(七步成章浑小事。肯将闲事挂心头)。千劫眼不借舌头底。万劫舌头不頋眼中明(一言道断处。千古意分明)。峻机不假锋铓事(谁敢尖头利脑)。到这里有甚么事(你便不道)。阇黎(喏)。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一曲离骚归去后。汩罗江上独醒人)。
师云。上堂踞坐乃祖庭说法之清规。集众晚参寔宗门示徒之洪范。明不越户。太阳门下要辨三秋。穴不栖巢。明月堂前令知九夏。目不頋他位里。虽是偏处不逢。其奈玄中不失。脚不踏他位里。勑遍天下。王不流行。后天童立四借借。一曰借位明功。二曰借功明位。三曰借借不借借。四曰全超不借借。若非久参曹洞正宗。往往触途成滞。故六户不掩。四衢无踪。信乎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恁么看来。眼耳鼻舌身意关他甚事。乃至见闻觉知觅甚来由。直饶学不停午。意不立玄。已是不快漆桶。何必向千劫万劫口角舌端眉尖眼底明来暗谢处智起惑亡者哉。端的峻机捷辩岂犯锋铓。玄唱玄提了无痕迹。所以道。到这里有甚么事。虽本无事。不见道。莫将无事为无事。往往事从无事生。若不呼召指示明白。切恐一向寻言逐句情识卜度。是他夹山曾於华亭江上红蓼滩头口传心授叶缀花联道。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恰似临济嘱三圣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向他。离相离言如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林泉道。任伊盖覆将来。不管伤锋犯手。只如隐显全该。枯荣自异一句。须假丹霞分明颂出。颂曰。
月沉碧海龙非隐(大小明白)。雾锁苍梧凤不知(却最亲切)。劫外森森无影木(根非生下土)。垂阴自有未萌枝(叶不坠秋风)。
师云。有句非宗旨。无言绝圣凡。暗中通一线。云影上东岩。虽是月沉碧海雾锁苍梧。龙非隐而或跃在渊。凤不知而了无依倚。玄微莫测。幽奥难明。空劫外灵木迢然。朕兆前意根豁尔。由是高悬日月森森郁郁而别有壶天。暗度春秋密密严严而非同世境。所以道无影树下永劫清凉。不响山中长年普应。未萌枝清阴匝地。没蒂花殊色辉天。唯除具眼人。方省其中意。只如底事合作么生分析。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
第十四则 夹山拨尘(佛祖)
示众云。未到无心须要到。休辞紧系行躔。洎到无心无也休。且合慢拖拄杖。省心爱力处。自有知音为伊说破。
举僧问夹山。拨尘见佛时如何(高着眼看)。山云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应须恁么会。方始契如如)。后僧问石霜(不辞路远为解疑情)。拨尘见佛时如何(顽涎犹在)。霜云。渠无国土。何处逢渠(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僧后举似夹山(两头三面)。山乃上堂举了云。门庭施设不如老僧(争之不足)。入理深谈犹较石霜百步(让则有余)。
师云。兴教小寿禅师云。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为根有利钝故情分浅深。所以世尊观根受道说法投机。夹山以寻常用的门头户底机智提挈这僧。天童亦云。离念见佛。破尘出经。门墙岸岸。关锁重重。意欲去除妄念要见真佛而不知。近代黄山赵文孺有诗云。妄想从来本自真。除时又起一重尘。言思动静承谁力。子细看来无别人。当时这僧若是量宽衲子明眼禅和。何必破尘离念而求佛经。既疑情阻隔不免重询。此其所以石霜奉个渠无国土何处逢渠。他恁么道非无来由。永嘉证道歌云。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恁么看来。有国土无国土。得逢渠不逢渠。是故这僧须索波波路路复来举似夹山。山乃上堂举了云。门庭施设不如老僧。入理深谈犹较石霜百步。林泉道。春兰秋菊各自芬芳。何必特分你强我弱。虽则和光惹事。不得春风花不开。只如刮笃成家。花开索被风吹落。此之所谓一般拈弄与君殊。还委悉么。只向一尘分变态。高名勋业两难泯。二师合璧连珠。试看丹霞称赞。颂曰。
当机一句玉珊珊(有耳不曾闻)。内外玲珑溢目寒(有眼不曾见)。无漏国中留不住(瞻之在前)。月华影里见应难(忽焉在后)。
师云。以无缘大慈运无碍大悲。式慰蓬心幸垂金诺。故将直截紧要处开发学人。依金刚般若初中后善三句训诲这僧。初令渠发善心。岂非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后石霜云。渠无国土。何处逢渠。此岂非中破善心后始明善心也。夹山石霜虽是两段不同终归一致。或云丹霞道。当机一句何言三也。汝岂不闻云门云。一句明三句。三句明一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岂此非敲金击玉响珊珊也。其实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若解主宾互换。必然内外玲珑。不唯目下严寒。况使心中洒落。何尘佛而可狐疑哉。傥做功夫到此地面。无漏国中断然不住。月华影里想见应难。莫有筑着磕着的衲僧么。尘心起处千般有。道眼开时一物无。
第十五则 石霜触目(缾锡)
示众云。本是依实具实。元非指空话空。分明拈在面前。可惜抛向脑后。若不因流水。还应过别山。有曾经谙此事者么。
举石霜诸禅师初参道吾(草鞋钱还了也未)。问如何是触目菩提(照顾眼睛)。吾乃唤沙弥(指示分明)。弥应喏(却有衲僧巴鼻)。吾云添净缾水着(老婆心切)。良久吾却问霜。汝适来问甚么(重重相为)。霜拟举(鹞过新罗)。吾便归方丈(唤不回头争奈何)。霜乃有省(险负平生)。
师云。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初依沩山充米头。一日筛米问答相契。沩至晚上堂曰。米里有虫。诸人好看。后参道吾。问如何是触目菩提。林泉道。玄中铭云。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花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名字而可得。东坡亦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以此观来。触目菩提无空缺处。更嫌何处不分明。吾唤沙弥。弥应喏。吾云添净瓶水着。林泉道。隔壁不劳供短状。元来有理不高声。良久吾却问霜汝适来问甚么。脑后这槌。如觉痛自然心地得安宁。霜拟举。剑去久矣尔方刻舟。吾归方丈。霜乃有省。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后来果有僧问。咫尺之间为甚么不睹师颜。霜曰徧界不曾藏。林泉道。触目菩提旋蒸热卖。僧又举问雪峰。徧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云甚么处不是石霜。霜闻曰这老汉着甚么死急。峰闻曰老僧罪过。东禅齐云。只如雪峰会石霜意不会石霜意。若会。他为甚么道死急。若不会。雪峰作么生不会。虽然法且无异。其奈师承不同。故解之差别。他云遍界不曾藏。也须是学来方始得会。乱说即不可。林泉道。当时若不归方丈。争解添缾接上机。多谢东禅齐拍手。霜峰的意共同辉。更看丹霞复垂明鉴。颂曰。
垂手还他作者机(隔行是离)。寻常语里布枪旗(不可干戈相待)。重询拟进归方丈(一度可喜两度丑)。一句分明更不疑(险不又蹉过)。
师云。串锦老渔怀就市。飘飘一叶浪头行。万松道此乃入廛垂手不避风波者也。若非作者知时达变机用峥嵘。必不能向寻常语里解布枪旗。若非仗文殊剑。执秘魔杈。擐石巩弓。放国师箭。必然纳败决索归降。故复重询拟进。尽力提持。巧计招安。欲归方丈。果於一句之下了了分明。可谓三思然后再思可矣。咦。无孔铁槌轻举处。疑团粉碎了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