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语录

  释宗每辟玄门为外。如紫阳真人於所注悟真篇。后另注外集。不杂玄门一语。一一从性地演出禅宗。即从上宗门禅师似此晓畅无碍。包括於数篇之中者。亦为罕见。而目之为外可乎。如真人者。是外之内也。如魔藏之徒。攘佛法而坏佛法。乃内之外也。曹溪清派何可容此浊流。况此魔说与魔子孙流落人间。末学受其无穷之遗毒。法眼慧命之所关。朕岂忍不辨其是非。天下后世必有蒙朕眉毛拖地之深恩者。须知此魔之不可不辨。因其为佛界之魔。此异之不可不拣。因其为同中之异。传曰息邪说。正人心。夫祛邪扶正。朕之所不得不然者也。
  粤稽三教之名。始於晋魏。后世拘泥崇儒之虚名。遂有意诋黜二氏。朕思老子与孔子同时。问礼之意。犹龙之褒。载在史册。非与孔子有异教也。佛生西域。先孔子数十年。倘使释迦.孔子接迹同方。自必交相敬礼。盖五典.九经.三物.六行.治天下之大纲小纪。固始自二帝三王。而集成於我至圣。然必解脱诸相。而后此心方能达万事万物之性理。此则其必然者。后世或以日月星比三教。谓某为日。谓某为月。谓某为星。朕意不必如此作拘碍之见。但於日月星之本同一光处。喻三教之异用而同体可也。观紫阳真人之外集。自可无疑於仙佛一贯之旨。道既一贯。愈可以无疑於三教并行不悖之说。爰附及於此。使天下后世真实究竟性理之人屏去畛域。广大识见。朕实有厚望焉。
  朕意禅宗莫盛於今日。亦莫衰於今日。直省剎寺[其/水]布。开堂秉拂者不可胜计。固莫盛於今日也。然天下宗徒不特透得向上一关者。罕有其人。即能破本参。具正知见者。亦不多得。宗风如此。实莫衰於今日也。夫达磨西来。九年面壁。方得二祖慧可传衣。以佛祖之慧力接引人天。尚俟九年之久。始得一人。今溥天之下。万剎万僧。万僧万拂。师以盲传。弟以盲受。人人提唱宗乘。个个不了自心。岂不使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垂绝如线。
  虽曰岂能必如达磨之传二祖。然亦必真参实悟。自具正知正见。而得正知正见之人而授之。岂有盲传盲受。毫无着落。若以此为振兴佛教。续佛慧命。与毁佛灭法何殊。甚至名利熏心。造大妄语。动称悟道。喝佛骂祖。不重戒律。彼此相欺。卖拂卖衣。同於市井。将佛祖之慧命作世谛之人情。虽窃有佛祖儿孙之名。并无人天师范之实。如法藏.弘忍辈。惟以结交士大夫。倚托势力为保护法席计。士大夫中喜负作家居士之名者受其颟顸。互相标榜。世尊当日虽以佛法付嘱国王.大臣.善信护持。未有令枉道而从人也。况乃不结制。不坐香。惟务吟诗作文以媚悦士大夫。舍本逐末。如是居心。与在家何异。若此。则将来佛法扫地矣。
  夫西来的意。不落言诠纲宗之设。所以拣魔辨异。虽更换面目接人。何尝有意别立言说。离单提向上之正旨。横分畛域。各立门庭也。於今宗徒多将识神生死本。傍语言文字边。拾人唾余。学人饶舌。问者答者互相乱统。棒者喝者翻成躲跟。忽於解路中相逢。便作交融之水乳。谓是我宗密意。若然。与外道邪魔何异。正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自负良重。何言利生。以限量心起分别见。向真如境上鼓动业识。齐文定旨。逐语分宗。令后学者虽欲勤心力参。奈荆棘布地。热毒迷空。措足无从。依心生业。日积月久。虽宗徒愈盛。而宗旨愈泯矣。良可愍叹。
  特颁明谕。晓示丛林。目今直省诸剎堂头。若有自信无疑。已臻向上。如愿来见朕者。着来京。朕自以佛法接之。其深山穷谷之中。或有独老烟霞。不肯受盲师衣拂。自具正知正见之人。宜念宗风頺败。当出而仰报佛恩。果是实蹋三关。知见超越。朕必褒赐禅师之号。令续从上诸祖法乳。设若以名利心。生徼幸想。一至朕前。水落石出。伊既希冀世荣。朕即投诸法网。其或本未自信。不过依样葫芦。既称禅徒。只得说法。正见魔见两皆不具者。闻朕此旨。当竭力领众结制坐香。勤求本分。或摘钟撤板。或弃拂舍篦。重复加力参学。必期了证。毋再自欺误人。若大诳语成。则善因而遭恶果。何苦如此。
  其余缁侣未受付嘱者。当念佛祖留此法门。原为众生生死。若不以了生死为念。披袈裟何事。要了生死。须明心地。勿守一知半解。得少为足。勿堕学识依通。未证谓证。勿但图妄嘱。出头误人。勿苟合世法。求名损己。所谓业识茫茫。无本可据。上则孤负佛祖眉毛拖地之深恩。下则孤负自己本来具足之面目。长受沈沦。永依苦趣。诚为可悯。岂不惕然。是宜真心切念。求了求当。惟有大悟大彻。方免醉生梦死。其或未能。且坚守佛制。严净梵行。莫犯贪瞋痴。常修戒定慧。不可妄为知证。贻误后学。存此佛种。以待机缘。若惟以邪知邪见密传口授。欺己欺人。贪名逐利。世谛流布。毁戒犯律。则俗子之不如。岂法门所宜。有亟须自省。知往修来。毋负朕谆切护法训诲之至意。着该部传谕直省督抚。晓示天下宗门禅林。

  圆明百问

  问。凡有一身。必有一心。清净法心。百千万亿化心即不问。如何是圆满报心。
  问。既是头头显露。法法全彰。为何被森罗万象.色空明暗埋却。
  问。钟声鼓声同来耳中。黑色白色同在目前。且道辨别的是。不辨别的是。
  问。如何是觌体现前的水中真火。火中真水。
  问。有一丝毫便多一丝毫即不问。有一丝毫便少一丝毫事如何。
  问。一人卖珠买产。一人卖产买珠。且道二人阿谁获利。
  问。兔角弓。龟毛箭。发发中红心。此人伎俩何如。
  问。太阳中却具太阴之体。太阴中却具太阳之用。将此体用试定夺看。
  问。大海内有一通天彻地至宝神物。且道是什么。
  问。天上有件物。地上有件物。人上有件物。山河万籁上。风云星辰上。昆虫草木上。皆有一物。且道是何物。
  问。屋棚为何在人脚下。卧榻为何在人头上。
  问。一人乘马。却脚点地。一人步行。却脚不点地。且道是什么人。
  问。水结为冰。冰解为水。且道那个是真体。
  问。且道光含万象是。光透万象是。试检点看。
  问。松树稍头。有一物有体。松树根下。有一物无体。且道是何二物。
  问。圆月内有一点。太空中有一点。大地里有一点。巨海心有一点。有人会得此四点。参学事毕。
  问。大则遍满三千即不问。如何是小则毫毛莫识。
  问。金木毕竟是金木。为何水火不是水火。土为何又是土不是土。试道看。
  问。四通八达易。七花八裂难。七花八裂易。四通八达难。若检别得出。许汝内外一如。
  问。老鼠钻入米囤里。且道是鼠吃米。米吃鼠。
  问。一人山顶立。一人山脚坐。二人相顾。且道谁上谁下。
  问。如何是东行却西走。如何是北走却南行。
  问。世尊说大藏经。训导众生之恩。初祖九年面壁。开示诸人之德。且道孰为深厚。
  问。将四海投於一滴水。五岳移入一撮土则不问。将虚空收归何处。
  问。天无上有上。泉无下有下。空无际有际。海无边有边。且道个什么是无的。
  问。以三千为己任。为何又道寸丝不挂体。
  问。平伸两空掌。一手有物。一手无物。且道却是为何。
  问。毡席乃万毛千苇共相无明之所成。且道群毛众苇无明在什么处。
  问。一部华严经内有一字与当人最切。且道是那一字。
  问。历历三千界。为何又道湛湛绝点尘。
  问。一间屋。栋梁椽柱。砖瓦土石基址。且道以何为体。以何为用。
  问。以刀割水。且道是断不断。大好譬一事。试举看。
  问。春夏秋冬四序。以何为正令。
  问。一圆青铜镜。一方玻璃镜。且道二镜那一镜有痕迹。那一镜无痕迹。
  问。空中书字是。水面签押是。泥上搭印是。
  问。目下在土地上有百千万亿鱼鳖虾蠏浮沈游泳。诸人还见也否。
  问。雪峰三个木球如何得合一球去。俱胝一指如何得成三指去。试作用看。
  问。万有诸法皆是镜中花。水中月。且道镜在彼。镜在此。
  问。五音六律合声。五蕴六根合性。且道似同似别。
  问。有因无为果。无因有为果。除此有无。以何为因。以何为果。
  问。人人脚跟下有对金刚钉。为何各各步步不能插地。
  问。天上群星皆拱北辰。世间万有却朝何宗。
  问。一人饰粉涂脂。一人灰头土面。一人浣濯灰土。亦不涂饰脂粉。且道三人孰优孰劣。
  问。一人多梦。梦里作得主。一人无梦。梦里作不得主。且道二人孰优孰劣。
  问。一般果子。桃为何甜。李为何苦。
  问。一人道。山中有水。一人道。水中有山。二人内。一人得体。一人得用。试辨别看。
  问。万有诸色皆各分五色。万有声音皆各合五音。且道何因有此差别。
  问。如何是仰观却下视。如何是下视却仰观。
  问。泥金刚胡须俨然。且道四肢有寒毛耶。无寒毛耶。
  问。相识熟人。对面如何得不识去。不识生人。对面如何得相识去。
  问。古人言。杀人刀。活人剑。今射一箭。杀一物。活一物。且道活者何物。杀者何物。
  问。器世界内瓜多子。情世界内鱼多子。且道空世界内阿谁多子。
  问。城东老母怕见佛。一人怕见太阳相同。太阳在东。此人避於西。太阳向西亦然。且道此人住居何所。姓甚名谁。
  问。一枝笔具清净法身.圆满报身.百千化身。且道还有欠缺处也无。
  问。地上有一群星。天上有一撮尘。试拈出看。
  问。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有一句亲。一句疏。试检点看。
  问。如何是将大千撮来如粟米大。
  问。佛说三藏十二部。如语.实语.真语者。为何又道不曾说着一字。
  问。大海汪洋。滔天波浪。为何不见一滴水。
  问。山顶有一松树。水底有一松树。二树同根。且道那里是同根处。
  问。五九合十四数。五九成四十五数。且道那句是体。那句是用。
  问。拂子丝丝向下垂。为甚珊瑚枝枝撑着月。
  问。投何色於水。水便变成何色。且道水性合色。色性合水。
  问。昼明属日。夜黑何因。试道看。
  问。会丝为绳。以那一丝为体。聚毫为笔。以那一毫为用。试分析看。
  问。山是山。水是水。为甚鹿不是鹿。鱼不是鱼。
  问。有一人好静而不净。有一人好净而不静。且道二人有优劣也不。
  问。且道镜中花水中月较天中月槛边花。孰真孰幻。
  问。古剎三门。且道那一门是正路。
  问。山上有一人。却在山下。山下有一人。却在山上。且道二人相去多少。
  问。千万字中皆容一字。一字之中却容何字。
  问。日月日日东升西落。风云为何时刻不定。试比量看。
  问。如何是峻岭不高。如何是陂泽不下。
  问。月光穿帘入。灯光透帘出。二光相合去。还道有分别也无。
  问。金刚经内有第一义字。包括全经之旨。且道是那一字。
  问。引镜照形。孰为真我。空谷应声。孰是我声。
  问。上而最上者何物。下而最下者何物。外而又外者何物。内而又内者何物。
  问。百炉焚百种香。且道以那一味为主。
  问。云无心以出岫。谁知无心。鸟倦飞而知还。谁知有意。
  问。大地沙门一只眼。为何千手千眼观世音。
  问。日下如何得逃影去。
  问。二人执线两头。东扯西拉。且道谁是得者。
  问。香灯一般是火。为何一有光。一无光。
  问。海滨有一老姆。家有一瓮。有时一瓮中尽是海水。有时将瓮水成大海去。且道具何神通(不可作大海投於一滴会)。
  问。有一条线。从三十三天直穿到十八层地狱。试拈出这一条线看(线不可作丝会)。
  问。有一人修行而不修行。有一人不修行而修行。且道孰是孰非(不可作执相修修无修会)。
  问。玉琳国师不安。有僧问候。师云。我本无病。有甚好不好。且道此意如何(若道另有不病者。则国师话成两橛矣。不可作此解诬谤)。
  问。星月普印一潭。且道以那个为主(不可作潭水为主会)。
  问。凡人有六金刚圈。若能跳得出。许汝出三界(不可作六根.六尘.六欲.六道会)。
  问。三千大千可是百千万亿化身否。 答云。是。 问。目前丛丛芦苇可是百千万亿化身否。 答云。不是。 问云。何得话成两橛。 笑答云。人情惯务远而略近(且道意旨如何)。
  问。人身内有一物。具一体五用。身外有一物。具五体一用。且道是什么物(不可作五蕴六识.五色五音会)。
  问。水火之中。皆具杀人刀.活人剑。且道锋刃在什么处。利害在什么处(不可作焚漂饮食会)。
  问。情世界。器世界。万有之中有一物是我。自己试定当看(不可作儱侗会去)。
  问。如何是上而又上之人。如何是下而又下之人。且道二人是同是别(不可作尊[(白-日+田)/廾]山上山下会)。
  问。水因何解渴而不能解饥。饭因何解饥而不能解渴。 答云。勤劳思歇。闲极思动。寒则思暖。热则思凉(且道是何意旨)。
  问。万有诸法皆归一空。且道空归何处(不可作本分解路)。
  问。缾盘钗钏总是一金。且道分也不分也(不可作制造前。溶化后。以道理讲说会)。
  问。心手水墨笔纸。且指出是谁成字(不可作和合相看)。
  问。三千大千色空明暗.万有诸法。总是一个字。且道是何字(不可作归於一心一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