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语录

  月下赏花次。闻钟声。王云。钟是我声。只是听不着。花是我色。只是见不着。酒是我味。只是尝不着。月是我体。只是触不着。乃对侍从云。圆明今日饮酒啖肉。论玄谈禅。且道有罪过也无。众无对。 王笑云。幸而谈论是我。只是说不着。咄。莫非酒话。众皆大笑。 王云。也不可草草。汝等但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自然有个会处。
  从来都道。一句中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圆明以为不然。第三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一句荐得。自救不了。若道圆明有意别资一路。翻拈倒提。未免辜贡一番眉毛拖地。何则。一句中有不具三句之道。三句中未有不具一句之理。诸方自有具眼者辨取。
  王云。寒山大士道。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圆明今日道。情是身中水。能迷般若津。欲行菩萨道。戒欲护真身。且道是同耶异耶。
  西天四七。教外别传。大似饱汉说饿话。东土二三。一花五叶。尽是开眼吟梦诗。若然。将什么维持正法。觉渡群迷。常拈一只无孔笛。随缘演唱太平歌。
  净洁洁。一片闲田地。露堂堂。万古旧家风。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山水云霞。妆点乾坤锦绣。日月星辰。照耀宇宙辉煌。东南西北。历历八方布列。春夏秋冬。明明四季周张。自然观自在。妙圆净妙音。即便恁么去。何异宝镜当空。全没交涉在。且道作么生行履。良久。云。饶伊一口吸尽西江。还须直入千峰始得。虽然。尚欠知恁么来在。
  清净法身。性合空。百千万亿化身。性合有。圆满报身。性合空有。大圆镜智。即有即空。平等性智。即空即有。妙观察智。知空有而不知。成所作智。如镜摄三身三智。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者。三身四智一体全彰。乃不二之法。一二尚了不可得。何得三四之说也。要会三身四智一体全彰么。弹指云。切忌认性为我。
  一念动。一念静。动静二相浑无定。一个鼻孔香。一个鼻孔臭。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俊鹞搏空入云端。欲落不能下。癞狗滚地堕泥中。欲起不能升。且道是苦是乐。但至否极泰来。自然群阴剥尽。一阳来复。到者里。虽是春同往岁。要知梅桩上开的不是去年花。恰有个小犬跳跃。在傍叫道。光光光光光。圆明不觉失口说。却被道着。
  横说十方。竖说上下。若道随波逐浪。吾尝於此切。只是你自未梦见在。有时如来。有时来如。有时来来。有时如如。若不如是。争得如是。若问如何是如是。夜来诸人八万四千毛孔。为甚塞却了一千二百五十。众默然。 王云。是你不通。却干圆明甚事。
  从来言。见道易。修道难。修道易。守道难。守道易。行道难。圆明不然此论。若见假道易。修假道难。修假道易。守假道难。守假道易。行假道难。若真实言。则行真道易。守真道难。守真道易。修真道难。修真道易。见真道难。但得真见。修守行皆易於为力。若见处不真。修守行不但难之一字。亦断不能成也。所以云。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但得本。何愁末。各人扪心自问。不可强蒸沙望成米饭。徒劳何益。若不到大休歇田地。不可妄为休歇也。学者其勉诸。
  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无。大也非是放开。小也非是捏聚。有也非别有无。无也非别有有。若能恁么。方得恁么。若能得恁么。不可知恁么。若知恁么。即不得恁么。如是见。如是行。如是修。如是证。同见同行。同修同证者。珍重。勉之。
  明头也合。逾白昼之光。暗头也合。较黑夜弥寂。开眼也合。无一物非我身。闭眼也合。无一物是我己。言本无物多饶舌。说一合相强安名。谁道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只得绵绵然。知而不知。密密尔。见而不见。依草附木。混俗和光。饥渴则饮食。寒热则披解。往之来之。今之古之。听天而天不拘。由命而命不束。虽非长生。却乃久视。且道如何是久视。一粒金丹藏世界。万般珍宝聚形山。喝一喝。云。有什么交涉。
  天堂地狱。即此人间佛国。忠恕贪瞋。皆是识性佛心。勉修善因。以招福应。莫种恶果。以造业根。虽是有为幻做作。确然无相实功德。宁可从有背有。不可从空背空。背空从有。恶果而招善因。从空背有。善因而招恶果。然自本具。非向非背。非有非空。非无向背。非无有空。非无亦非。非非亦无。无非亦无。无无亦无。达者不用频频举。未了之人仔细参。画一○相云。参什么。复画一[○@、]相云。参什么。复画一相云。参什么。复尽扫却云。参什么。参。参。参。
  眼听声乃名真听。耳观色乃名正观。非是六根互用。却乃法尔如然。所以慈悲大士。号观世音。若不如是。何得与佛佛同一慈力。与生生同一悲仰。虽然。此犹是化门度生。声色见闻边事。设有个汉道。舍此向上道句看。圆明只得抚其背云。亦不必话作两橛。
  多少住山者。却在山外住。多少江湖客。却在水面行。不知朝堂城市中。人人却在山水里。不明斯旨者。大似诳惑闾阎说话。孰不知真语.实语.的语.确语。何则。试看住山者。阿谁不在山外住。江湖客。阿谁不在水面行。朝堂城市人。阿谁不在山间水里。良久。大笑云。恁么说话。可谓真实的确诳惑闾阎也。有不甘者出来。大家同发一大笑。
  情生智隔。念起神昏。是非迷正性。好恶障真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贪瞋痴念起。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戒定慧情生。门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不见道。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且道此知见力。心也。意也。识也。非心也。非意也。非识也。砖石瓦砾。大的大。小的小。称他分两作么。东西南北。近的近。远的远。量他丈尺作么。只可言了心。不可言无心。所以云。莫道无心却是道。无心又隔万重山。有法即有心。无心即无法。不是无法无心。只要心法一贯。 傍有一从者云。供养百千万亿佛。不如斋一无心道人[吃-乙+小]。 王云。待汝会得无心。再向汝道。
  十三弟朝阳居士。丁酉年春打破漆桶。以能问於不能。虚怀请示。难辞一番漏逗。援笔以应此。
  昨有深契不生不灭相应之说。夫见到不生不灭者。不足论也。今贤弟乃坐在不生不灭甲里也。夫坐在色身内不生不灭者。固不足数也。今贤弟乃坐在法身中不生不灭者也。能此者。三十年后觅个人也难得。若於如来法门。坐一微尘里转大法轮。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尚未梦见在。今将色身法界不妨蛇足一上。一切众生认色为己。偶尔警省。识得本来主人不生不灭者。次也。一切圣贤以大千为己。一念真实入妙圆觉海不生不灭者。上也。 即如人之夭寿。物之短长。虽有差别。仍属梦幻。又何足贵。色身不过百年。世界不过一劫。故认色身者。不可说短促。认法界者。不可说延长。如言色身法界终归於尽。将谓别有安身立命底所在。却话成两橛。如言色身法界皆无尽藏。乃外道空言。盖色身小者近者不必言。即法界大者远者亦有成住坏空之理。今日所契不生不灭相应处。犹是眼前功夫边之展转。如更踏一步向前。自然不假丝毫便见三身四智。人我众生。三千世界。八万尘劳。竖穷三际。横亘十方。不生不灭。不灭不生。不生生。不灭灭。不生生灭。不灭生灭。不生生生。不灭灭灭。饶他如来一按指。海印发光。也只得向他道。者老汉不识好恶。莫道。此山多险峻。前途犹有最高峰。同行者勉之。
  问。重关工夫如何。 大事已明。虽忌疑而他求。恐脚跟不稳。然多强作主宰。有悞向上。如未踏重关。最忌不疑。得少为足。不肯努力行者一步。破参后要疑而进。重关后要不疑而入真实。如无明者件事。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既无明本无。又何用断。若以静止动。以真除妄。饶伊一念万劫。终是空亡外道。成得个甚么边事。 佛云。迷头认影。祇为众生一向忘头认影熟了。错认颠倒。既识得头了。管他影作么。然此事不可作一。不可作二。影是日月灯火光芒边事。有头必有影。有影必有头。众生住影观头。圣贤住头观影。说不得自观自。说不得他视他。日月灯火四光息后。那有头视头底事。四光不能长息。头影何得长无。因熟处难忘。所以有无量劫熏习种子之说。只者一句。若错解了。赚煞多少人。譬如日光头影随日灭。月光头影随月生时。还唤他是先前底影子得么。原是当处受生。当处受灭。经云。金已出矿。不复为矿。总工夫浑些。乃又来认影认矿。并非我头金来作矿作影也。勉之。
  问。回途工夫如何。 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破本参后。妄想已除。透重关后。执着全消。智慧德相。那里有证不得底事。只是此时且莫管回途不回途及前后等事。但就者里静以俟之。随遇而安。说个三千大千世界。视如宅舍。不免犹有小大远近比量在。我只是见得一切处皆可坐卧起居。有什么堂寝庭陛之分。所谓无入而不自得。切不可作是非觉。不可作真妄觉。不可作舍就觉。不可作去住觉。如是觉者是名正觉者。还是灯影边事。譬如灯体虽无用。其用在光。然其光却在灯体。破参如灯近光。透重关如灯远光。不能即至於灯体者。是灯光暗弱无力也。故行履到周年半载。若仍不见动静。还是重关工夫。未曾通彻。 果能一念信心。当下用力。不妨重起疑情。古云。功不浪施。又云。佛法不怕烂却。即便错用了心。也只当书作几篇文字。办理几件事情。总是认得明了。一切不妨底。光毕竟能见体。体毕竟不离光。然是体不在内。实在内。不在外。实在外。千万不可预为计较。徒自障碍。更不可错认错解那句经。那句文。着一境界。便是魔境。虽然。从缘入者。不是家珍。即愚兄从上所说。也只作公案看去。不可被葛藤绊住。必待一一从胸襟中流出。方是向上一路。因贤弟问有反面回途。如何用力。不知何前何后。随援笔写及。然此乃是目下工夫道理。用力所在。若更进一步处。预言无益。候一步踏到时。自然庆快平生。不消言得。
  王云。佛法度人无量。佛法悞人无量。一切众生热火寒冰内。九横八苦。千生千死。六道轮回。无有休息。茫茫业海。痛莫可喻。善男信女能生一念净信。猛省回光。即登彼岸。超离苦海。是佛法度人无量处。彼岸已登。万业冰消。逍遥极乐之乡。游戏清凉之界。回观三界。犹如火宅。譬如伤弓之鸟。遐举高飞。又如漏网之鱼。深藏远遁。往往令人执指为月。画饼充饥。这是佛法悞人无量处。那里知得镬汤炉炭内即是法王全身。 法华经中化城之喻甚切。众生於一切痛苦孰不生厌。厌故易弃。一切乐利孰不生恋。恋故难舍。乃至生必定爱。死必定恶。故离死从生易。舍生就死难。所以说者件事。非将相之所能。若论生中之生。将相能也。死中之死。将相能也。生中之死。死中之生。将相不能也。不见道。天下可均。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何故不可能。因有能。所以不能也。这百尺竿头。悬崖撒手一步。必须大丈夫汉才能了办。非希图小利。画地自止辈。所可拟料也。 古人云。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又云。取舍之心成巧伪。若欲了明此事。待汝脱却汗衫。断了命根。方许汝会常住真心也。要会常住真心么。昼行须把火。夜坐莫张灯。且道是度人无量。是悞人无量。喝一喝。云。向下文长。来日再说。
  一日。王云。者件事。因在内。所以不在外。因在外。所以不在内。因不在内外。所以在内外。因在内外。所以不在内外。不见临济道。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后人不解其旨。把作接人边会去。未免辜负他前人此等说话。譬如天之春夏秋冬。地之东西南北。人之生老病死。日之子午卯酉。月之晦朔弦望也。且道孰有孰无。孰真孰妄。本是以有显无。以无显有。二既不无有。四何得有无。有无尚且不立。真妄从何而分。 所以说。无明识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既是无明即佛性。空身即法身。则佛性法身何可贵。无明空身何可贱。只者一贵一贱。即生取舍。一生取舍。即生真妄。真妄一生。有无继起。生死随之。万业云集。皆从此一识一觉而生也。所以佛云。我若按指。海印发光。汝才动念。尘劳先起。者个关头。第一要紧。一丝不透。一毫不脱。如一指之障须弥。是谁之过欤。 古人云。尘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若欲尘垢尽除。必须心法双忘。若欲心法双忘。必须心法合一。但有彼此相。何能忘此心。此心如镜。万有来临。尽皆尘垢。若不能浑物我。但云我自无心於万物。妄为镜已打破。皆属诳语。自欺自悞。此事须实踏不二心地。非知识可解者。参。
  王示一禅者云。学者已入道而不能踏破重关者。有三病。一者惺惺的。有个大圆光相似。或放或收。以为操纵由己。是一。二者呆呆的。无声无臭。或随或夺。以为物来则应。事过不留。是一。三者见红是红。见黑是黑。胸中隐隐底。似有个物在。是一。是皆识漏未除。净相里作活计。乐境里觅生涯。若如此去。直饶千百劫。也只作得个种佛种底伶俐众生。何时得了期。必须跳出化城。寻觅真境。还如未破参时一般。更加一番苦心。尚恐不能。何况优游自在。贪图小利。画地自限。岂能进步也。待汝内外一如。今古不隔。百尺竿头者一步踏来。再向汝道真实不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