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送一禅者袁州丐
佛子之心。丝毫不挂。无底篮子。骊珠满泻。袁州城里。任人着价。异日归来。倒骑铁马。
送俨禅者吉州丐
佛子之心。大喜大舍。唤龟作鳖。指鹿为马。偃溪水声。庐陵米价。一一法门。死蛇活把。
送庆禅者崇阳丐
佛子之心。无非利乐。众生界中。应病与药。或呈佛手。或出驴脚。我宗赫然。莫错莫错。
送泰禅者丐米
佛子之心。能施惠泽。山前谷熟。人间米白。十升一斗。大翁二伯。但尽凡情。钱不露陌。
送际修造
佛子之心。逢场作戏。遇缘即兴。常可如意。佛殿三门。观音势至。弹指乃成。九峰山寺。
过义井庄猛才上人求颂
古佛家风在。寻常已自知。不劳心力处。忽迸电光时。既作韶阳客。当为师子儿。目前凡与圣。一一莫存伊。
又满庄主求颂
智者能孤立。开花自有春。不为万法侣。肯作半途人。快臆乾坤大。威光日月新。寻常抛掷里。谁识是天真。
寄饶守邹几圣
此身秽恶聚。无佗又不得。智者知是幻。饮食聊滋益。中有净法身。精明妙谁识。君与我无差。一得即永得。
寄叶推官二首
此心难是便忘机。况属衣冠富贵时。终日素餐甘自得。浮生虚幻许谁知。能将悟意唯书偈。不把吟情更作诗。一种家居超俗类。西天摩诘亦如斯。
近想道弥着。前来所得深。虚通真法性。皎洁净名心。王事何妨及。尘劳已不侵。妙灵居日用。谁古复谁今。
和宜春张簿见寄
万类纷然居有为。一一天真本无住。岂是明公独妙明。我亦从中获灵悟。情与无情及圣凡。解脱门开同一路。王也臣也自可知。此是如来亲付嘱。
卿上人礼师乞颂
有僧近从庐山来。辄然问我求禅偈。我既临时解变通。人头鬼面超言义。而况佛法无定机。宗门自有通人至。子应久历丛林师。潦倒所说是也不是。
张道人寂庵
离念性虚明。居此常寂照。万象圆光中。清净同一妙。开池养白莲。门当市井道。我无人事心。人事不相到。
寄塘浦张道人
世俗尘劳今已彻。如净琉璃含宝月。炼磨不易到如今。宝月身心莫教别。死生倐忽便到来。幻化身心若春雪。唯有道人明月心。日用廓然长皎洁。
靖安令程节推。一日游山。以诸堂寮旧名猥冗。各随事易之。揭为熏修.精进.廓然.证宗.性空.实际.不二.了义.法忍.妙用.和集.云鹤。老拙乃一一颂之。又作通人偈。共十三首寄呈
熏修
圆满菩提道。熏修乃得成。理虽顿悟胜。事要渐除轻。镜藉重磨莹。金须再炼精。劝令先自利。然后利群生。
精进
六种波罗岸。先乘般若舟。自然无所住。何更有踪由。勇猛能成佛。疎慵不到头。蒙君共着力。禅者总精修。
廓然
每来常默坐。却洞廓然襟。广大乾坤量。包含日月心。庞公虽去世。程老复知音。别听为霖雨。当期外护深。
证宗
达佛心宗也。寸无差互时。相应存解行。瞻敬见师资。琢玉当成器。磨砖莫问伊。西来诸祖令。一一总如斯。
性空
佛及众生性。圆明体本同。见闻皆共有。取舍总非空。在事能潜隐。当机解变通。谈禅并治俗。一一见全功。
实际
妙湛总持际。光明觉性身。在家疑是客。别国却为亲。渐诱终难信。高提复倍嗔。如今法末世。教我若为人。
不二
平等观诸子。家门不二开。客程无是处。浪迹总归来。法宝名如意。禅朋号善财。共游华藏界。寰宇一尘该。
了义
迷头曾认影。了悟总成非。唯有道心在。更无禅病依。静中闻水过。闲里见蜂飞。一一天真事。何人共所归。
法忍
对境心常寂。灵源本不生。事随高下应。机逐浅深评。剖判彰神用。观瞻洞觉明。无非法忍力。更莫外求声。
妙用
神通并妙用。迎送及攀陪。更不假人教。自然随事来。幻身同草木。净性出尘埃。多谢程居士。迷头总唤回。
和集
法门元不二。所到便为家。圆顶栴檀树。方袍萏菡花。六和仪有伴。四摄道无涯。岂独携禅者。俱登大宝车。
云鹤
旦过晚应宿。山堂任去留。孤云能自在。只鹤更优游。楖栗开青眼。袈裟伴白头。未明西祖意。萍迹谩悠悠。
寄通人
通人何拣择。一一道无偏。拟欲分优劣。还应落盖缠。心心同作佛。法法共谈禅。但尽常情也。东流水满川。
禅定轩十偈
摄心名净戒。禅定号波罗。到岸仍留筏。行慈复度他。悟怀生极乐。见性识弥陀。即此明轩下。菩提萨摩诃。
其二。
虽然迷悟别。平等一禅心。莫向云门觅。休从临济寻。瑕销成白玉。矿尽得黄金。无比不思议。灵源最甚深。
其三。
本来同作佛。妄想共留连。此日不为道。何时能去缠。便宜归宝所。休更认空拳。一一天真性。花开火里莲。
其四。
西来元不二。天下所传差。佛法无多子。门庭有几家。主宾分兔马。棒喝辩龙蛇。学者宜详审。如今正可嗟。
其五。
诸祖传心印。何曾别有禅。宗乘迷有异。佛法悟无偏。宝觉人人大。灵机事事圆。莫求奇特说。荒却自家田。
其六。
小乘不见性。心外别有禅。妄现涅盘乐。迷遭烦恼缠。岂知潭底月。元在屋头天。更把古人语。将为奇特传。
其七。
神通游戏力。一一本无生。菩萨能亲证。如来更妙明。声闻闻未信。缘觉觉犹惊。唯有大乘器。灵源发便清。
其八。
佛性天真事。谁言别有师。男儿弹指处。女子出禅时。不费纤毫力。何曾动所思。众生总平等。日用自多疑。
其九。
学道先须明有悟。法王法印印无偏。拈来事事皆过量。把出心心总离缘。由是众生颠倒解。不观诸祖上来传。莲花世界同游戏。主伴交参影像前。
其十。
龙象朝昏禅悦处。幽深难胜此轩窗。心为游戏神通藏。身是光明智照幢。徇物高低虽有二。归源本末且无双。但能知见同真正。外道天魔稽首降。
大义寮
大义无文字。谁云达磨传。此心元净妙。是法本明圆。有据人人佛。无生念念禅。开单兼展钵。一一火中莲。
其二。
大义即为寮。包容起一朝。圣凡同寂灭。主伴共逍遥。少语工夫大。多闻慧解饶。禅余游觉苑。朋友好相邀。
照轩
本性本明妙。如何却妄缘。常光常寂照。净智净空圆。举众皆平等。临机总见前。唯除不信者。教外岂虚传。
其二。
西来教外传。开悟却凭言。心是神通藏。身为智照轩。法空平等座。善巧总持门。大义灵无尽。禅家各有源。
法会寮兰轩
晚应清凉候。花苞吐国香。谢庭家世短。孔子教风长。有德更谁并。无人亦自芳。兰轩禅者众。佛性戒氷霜。
其二。
无人亦自秀。况植梵王家。僧众共白业。禅庭开素花。对谈为法会。长养壅溪沙。正似修行者。常将戒定加。
春秋皆有兰复作偈以原之
鹤白兼乌黑。心为造化元。二仪虽有象。一气本无言。万物遂其性。四时归所存。秋花与春艳。香每满兰轩。
寄荆南高司户五偈
若把心无却。教谁辨主宾。不知妄想性。便是聪明人。祇要自觉了。顿忘能所亲。但观佛与祖。一一洞天真。
其二。
知见无生力。禅门已了心。不从达磨得。岂向释迦寻。莫被无言溺。须妨有语沈。现成常现在。唯悟始知深。
其三。
小乘修小法。妄现寂寥禅。务静欣无念。嫌喧怖有缘。不知佛世界。即是己心田。起坐明如日。众生共皎然。
其四。
学道多沙数。阿谁能自寻。二人禅悦性。千里月明心。莹彻同僧俗。灵通共古今。莫将闲艺解。可惜枉埋沉。
其五。
男儿丈夫志。开凿自家田。莫逐云门语。休依临济禅。人人元具足。法法本周圆。但作主中主。门门日月天。
和开福长老送强禅者七偈
逆行顺行皆青春。或是或非不动神。往往总随声色转。回头又昧本来人。
一气才和万物春。不劳功力岂劳神。非言非句非文字。快活当机有主人。
多执平常梦里春。依他妄计自伤神。更传临济云门语。奇特商量愁杀人。
云门临济百花春。一一灵机总有神。到底不关言语事。错传错解误他人。
直截根源教外春。阿谁不圣不通神。虽然向道离蚖舍。又作无心常醉人。
言句清新便谓春。平常为实用安神。希望成道不求悟。更把糟糠教授人。
悟来无物不为春。荆棘林中解养神。常与不常虚对实。临机提出总由人。
寄浮山岩中涣达二上人
若是金毛那守窟。奋迅东西警群物。有时踞地吼一声。突然惊起辽天鹘。
所食不食雕之残。戏来还是弄活物。翻嗟疥狗一何痴。到处荒园咬枯骨。
送宣上人
落落空门子。心空法亦空。肩横楖栗杖。南北与西东。
寄玿首座时在大愚
高安滩上古禅关。吾祖曾开彻困颜。经几百年真迹在。长应留待子孙还。
和答筠守钱郎中圆相颂送住洞山
未有难名。既形可措。圆满现前。群迷得路。
送荣上人往黄檗礼积翠庵老和尚
了然逆顺皆方便。往往宗师昧者多。君欲决明心地印。鹫峰问取老禅和。
到日应须次第攀。入方境界妙堪观。重重无尽重重异。一一凭君仔细看。
和真首座施茶
从苗辨地知音少。独有吾师鉴最灵。烹出异常还普施。几人於味得全醒。
留真首座
名山灵迹遍优游。赏胜心应近已休。好住新丰古洞里。共扬佛事老春秋。
因事
祖师心印铁牛机。直要当锋决是非。掣电未收轰霹雳。相逢谁是丈夫儿。
南台石头真堂
南台石上[木*彭][木*彭]子。今古何人道可齐。昔日住庵真斧在。夜来明月落前溪。
寄信上人时在般若台
要行便行住便住。去住寻常与谁语。而今又在般若台。无钱取妻衣自补。
和香严和尚石磬
乱山深处云藏久。不是知音辨也难。一日禅堂高挂着。时时响应万机寒。
玎珰报晓会茶晨。直下无私唤起人。各各殷懃烹啜了。可怜幽韵又虚陈。
送道严沙弥南康丐
步步登高鸟道玄。心心开发火中莲。沙弥品格沙门行。始解南康化有缘。
送则上人
困鱼止泺鸟栖芦。空奋双拳大丈夫。一一尽从胸臆里。盖天盖地洒醍醐。
送全禅者广南作丐
达磨遗下一只履。老卢把住诸祖衣。家家门前赫日月。太平不用将军威。
送文禅人之吉州丐
自心随色摩尼宝。莫问庐陵米价高。更欲徧游华藏界。都归仁者一眉毛。
滁州全椒塔院鉴上人邀宿草庵
未能直到觉元妙。且向途中息草庵。勿谓无心便休去。前三三有后三三。
庵内不知尘世事。此心能有几人全。黑龙山寺椒城外。路入青林隐翠烟。
和酬运判李大夫
同乡同姓通玄土。应念群迷复现身。时向庵中开旧论。还随法界在微尘。
按行虽是江西漕。藜杖分明长者身。须信此心能自在。外官作论总非尘(李公自言是长者之后)。
又赠李运判
公道生平为布施。况闻高洁到如今。利民利国何人识。元是仁慈古佛心。
竹炬点来明有尽。智灯然去照无穷。故知般若灵光妙。行处辉华到处通。
和泐潭乾长老见寄
泐潭乾老真净翁。白头彼此雪霜蒙。道人不必重相见。千里长同月下风。
长爱末山尘世外。老来无用更深藏。人间是事只如此。岩穴谁同一炷香。
答新昌簿求圆通颂
何妨识取主人公。妙性虽空用不空。王事更繁皆自了。未闻裴楷独清通。
送昭禅者
马驹踏处水云深。问道无非特访寻。别我又投三祖去。取鱼不在一清浔。
和杨川秀才见别
诗句清新已出尘。西来祖道更能亲。虽然头戴乌纱帽。心是莲花社里人。
龙湫
参天四面碧崔嵬。中有龙湫偃石堆。往往山前为雨雹。正应从此起风雷。
别江西漕王正言
涤尽尘劳破尽疑。廓然还得本心时。荒田不拣拈来草。生杀临风自在施。
和人岁旦
剃发因惊雪满刀。年华须信不相饶。逃生脱死勤为佛。莫谓明朝与后朝。
送华禅者
此心本是法中王。南北东西岂有方。若遇风云轰霹雳。任教群雁不成行。
寄程承事
老也须知不老身。同行同坐有精神。虽然无相无容貌。能为群生作主人。
筠洪中路。有驿名大通。其傍精舍曰竹下。因投宿题之
有寺路傍名竹下。去洪一驿大通前。偶来投宿满窗月。伴我寥寥永夜禅。
送晓化主
滕王阁上江山胜。洪井城中万事闲。祖意西来本清净。不须更要离人间。
仙游观愚溪阁
济用古今流不尽。阁中谁是不言人。此心若似愚溪水。天下悠悠总任真。
观彭学士会黄檗老宿觉林院颂。遂乃咏之
性觉莹无垢。廓然圆满心。发生功若地。长养行如林。居士从元大。禅师复本深。相逢一家内。僧俗出殊钦。
雪朝升座。僧问。雪上踪由事若何。师云。片片色无别
高僧因雪问。长老令当行。片片色无别。纷纷性共明。一阳曾告报。万物待生成。不独资禅悦。临机要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