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师入室云。夜来因为诸兄弟。举云门和尚。廊下行次。至三门下。见一头水牯牛。时有众僧在彼。云门云。水牯牛年多少。彼时僧众皆罔测。云门云。汝等但问老僧。代为你道。时有僧出来问。水牯牛年多少。门云。六十三。次举陈操尚书知睦州。乃参睦州和尚。一日尚书去迟。到彼乃云。今日为众打球。所以来晚。州云。人打球。马打球。书云。马打球。州云。人还困也无。书云困州云马还困也无。书云困。州云露柱[妳-女+口]。书无语。即便下去。一夜坐卧不安。心忙腹热。三更忽然有个入处。即待天明便上方丈。见和尚乃曰。夜来承和尚慈悲垂示一则语。某甲于时无语祗对和尚。如今有一则语也。州乃云。人打球。马打球。书云马打球。州云人还困否。书云困。州云马还因否。书云困。州云露柱[吃-乙+小]。书云困。州便休去。诸上座。你道是甚么道理。夜来如是举此两般因缘。教诸人体究来看。今日恰见兄弟来吐消息。若据如此总未是。这里也别是个见处。未合得云门和尚问水牛意。亦未合得睦州和尚打球意在。为甚么如此。到了只是上座见不到这个田地在。未识得万法元由在。诸仁者。出家人若觑这般事不透。时夕何安。即被灯笼露柱欺谩去也。被僧堂佛殿笼罩去也。然虽如是。直饶见得一一谛当分明。在衲僧分上。犹总唤作痴狂外边走。总唤作影像边事。与你自己更无交涉。阿你如今认得本源。也是没量大人。认得了莫以为事。且拈向一边着。须是体取空劫以前事始得。若只恁么便休去。成得个甚么边事在。诸人若识得水牯牛。非但水牯牛。乃至山河大地。师资父母。三世诸佛一切圣贤。一时识得。方得天地同根。万法一体。若不识得水牯牛。乃至每日聚会师资父母一切圣贤。总不识去。为个甚么。为你见不到。未识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有为诸法。总不识去。不识万法元由去。所以云。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驰走。视父而已。诸仁者。直须且学。了取这般事。所以诸圣云。欲证无生理当了现前因此事是粗浅底法门。若见不到。成甚么出家。作么生学佛法。何以。为你不了目前诸法。被外境所惑。从上古人亦多方便。垂示后来。向你道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之法。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无一法不从你心所现。皆是汝心画成。无有一法自然建立。诸仁者。到这里合作么生。等闲无事。将古人言句。翻覆体究看是什么道理。此事甚许你用心学得。日夜推穷将去。无有不会者。得了莫将为事始得且是了得一般事。若是祖师门下。犹隔一重关。往日赵州和尚侍者报云。大王来也。州起立祗揖云。大王万福。侍者云未在三门下也。州云又道来也。诸仁者。是个甚么道理。且道赵州和尚彼时还识赵王也无。还见得么。每日诸兄弟。如此浩浩地上来这里。忽若问着佗绳床近日如何。无个兄弟向这里下一转语。当知不易。诸仁者。况此事是个甚么渐次在。尚乃百十人中无一两人见到。虽则如此。假饶你一一见得了了分明去。在诸仁者自己分上。暨个甚么在。总唤作认影为头。与你自己了无交涉。然虽如此。若能觑得破衲僧门下。许你具一只眼。参。珍重。
偈颂
知见谣
莫莫莫。大丈夫何太错。无端咀嚼野狐涎。满肚知见无处着。纵然成现梦还家。物外超然谩斟酌。重玄权要骋纵横。逆顺机锋过电烁。恰如狂鬼乱心神。又似良人中毒药。审须听急吐却。热病觉来方索索。不论日本与西天。说甚须弥头倒卓。徒将管见自欺瞒。枉把禅流眼睛[翟*殳]。忠言逆耳为童蒙。作者闻之任贬剥。莫莫莫。开口向君早是错。又更问。莫莫莫。琉璃缾贮秽恶。甘露味变毒药。莫莫莫。荆棘林里野狐狸。走出荒郊又被缚。净地上死尸横路着。天魔外道头卓朔。莫莫莫。三世诸佛鼻孔长。六代祖师眼皮薄。矢上加尖尖更尖。一任喽啰空戏谑。十万八千臾鄯那。争似侬家莫莫莫。
师有颂与官人
一片白云去复来。两片白云来复去。白云来去几千回。豁达虚空无所住。无所住。赴感随缘还有据。殷勤为报道中人。佛与众生无异路。
牧牛歌
起去来天欲晓。披蓑戴笠傍门阑。骑得牯牛入荒草。东西南北尽佗游。老懒青黄一任齩。日已高牛已饱。芦笛横吹归去好。麦饭酸浆恣意餐。摩挲觜口和衣倒。
回法嗣弟子
若真师子儿。方能师子吼。百兽尽潜踪。象王亦奔走。匝地布风霜。满天丽星斗。胡为何理耶。三目又益口。
官人乞颂
路僻游人少。山高石像闲。朝贤如借问。遥指白云间。
与范文正公
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毫不尽眼中尘。
辞世
天地本同根。鸟飞空有迹。雪伴老僧行。须弥撼金锡。乙酉冬至四。灵光一点赤。珍重会中人。般若波罗蜜。
古禅师语录(终)
饶州荐福承古禅师。操行高洁。禀性虚明参大光敬玄禅师。乃曰。祇是个草里汉。遂参福严雅和尚。又曰。祇是个脱洒衲僧。由是终日默然。深究先德洪规。一日览云门语。忽然发悟。自此韬藏。不求名闻。栖止云居弘觉禅师塔所。四方学者奔凑。因称古塔主也。景佑四年。范公仲淹出守鄱阳。闻师道德。请居荐福。开阐宗风。僧问。大善知识将何为人。师曰。莫。曰恁么则有问有答去也。师曰莫。问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如何是般若。师曰。黄泉无老少。曰春来草自青。师曰。声名不朽。曰若然者碧眼胡僧也皱眉。师曰。退后三步。僧曰苦。师云吽吽。问。临济举拂。学人举拳。是同是别。师曰。讹言乱众。曰恁么则依令而行也。师曰。天涯海角。问。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此意如何。师曰。乾柴湿茭。僧便喝。师曰。红焰炎天。上堂。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着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处。所以常劝诸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老僧与你入拔舌地狱。参(五灯严统第十六卷)。
昔有一老宿住庵。於门上书心字。於窗上书心字。於壁上书心字。
法眼云。门上但书门字。窗上但书窗字。壁上但书壁字。玄觉云。门上不要书门字。窗上不要书窗字。壁上不要书壁字。何故。字义炳然(五灯严统第十六卷未详法嗣)。
题古塔主论三玄三要法门
古塔主着论呵诸方。但解知见。未明道眼。予初骇之。及观其论三玄三要之义。援引诸家证左甚明。而曰岂特临济用此法门。殆是三世如来之法式也。僧輙问曰。师论三玄法门。名既有三。其语亦异。切不相离。而临济本曰。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何以辩明之。古气索良久。引金刚般若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首楞严云。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义对之。曰理性无边。事相无边。杂而不参。混而不一。何疑一句之中不具三玄三要耶。予独不晓金刚般若首楞严等义。非知见乎。且诸经之旨既具。临济安得踪迹之而建立哉。古方呵知见。而自语相违。可笑也。盘山宝积禅师曰。道本无体。因道而求名。道本无名。因名而立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之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盘山盖形容三玄三要者。云居云。譬如猎犬寻香嗅迹而去。忽若羚羊挂角时。莫道迹。香亦无矣。同安曰。涅盘城里尚犹危。陌路相逢勿定期。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又形容盘山之语。而三玄三要之旨。益微矣。古乃又引教乘。以解释之。吾无以征其失。将撼临济起。而使痛叱之。乃快也。
题古塔主两种自己
僧承古与施秘丞。论自己有二。曰。有空劫时自己。有今时日用自己。学者以其有丛林时举。读之疑怖。曰。岂一阿难而成两佛耶。余闻。世尊於首楞严会上。谓阿难曰。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莫能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其说不过以善用不善用为异。不闻析而为两种也。而古公立二自己。过矣。祖师之门。其论法方征言语之际。略滞疑似者。随而救之。如鸟飞空。弗住弗着。如六祖谓永嘉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对曰。无生岂有意耶。又问让公。什么物与么来。对曰。说似一物即不中。自是观之。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也(右二段出于石门文字禅第二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