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上堂。大众。诸人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有个甚么事。还知么。三世诸佛。向十方世界。觅诸人不得。六道四生。亦觅诸人不得。三乘圣位。尚亦觅诸人不得。拟唤作一物又不堪。说似一物又不得不禁何了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然虽如此。亦是名邈雕镌。与诸人分上天地悬隔。诸人既若此此。何用参请。何假修行。当下便休。犹是钝汉。若是拟议。□□自欺。珍重。
上堂。大凡参学。但且扣己而参。体取本来无一物。体取目前亦无一物。一一体取了。表里尽情。己见亦亡。便谓之忘己之士。所以古人道。而今天下忘心能几人。如此之人最难得。千人万人学。无一人两人得。未得如此。但且忘心息见。如愚如痴。一二十年。守取一悟。珍重。
上堂。出家人。论实不论虚。所以佛云。既得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勿贪世荣。忍饥耐渴志存无别事也。珍重。
上堂。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珍重。
上堂。去去西天路。迢迢十万余。珍重上堂。衲僧面前。有甚么相瞒处。直饶说得天花乱坠。争似灵龟未兆时。设使释迦掩室於摩竭。盖为下根下器。净名杜口於毗耶。□□不肯。直饶不肯。也是狐假虎威。下座。
上堂。大众。山僧今日将三世诸佛所说之法。一时举似大众了也。更不欠少一字。不得嫌山僧急性。盖缘俯为下机。直饶仁者於一言下得谛当分明。说得如云如雨。咄。这吃野狐唌唾底饿鬼。莫向衲僧门下过。打公腰折。莫言不道。下座。
上堂。诸仁者。一等参学。且须辨取是非。若也取次承当。便是一生虚过。近来行脚人。例皆以天台华顶南岳石桥。将为向上一路。多少错认。此是暂时行履处。非究竟安身立命之地。又说徐州麦饭。镇州大萝卜头。以为洒洒地衲僧。千足万足。莫错承当。此是非时之食。诱引童蒙止啼之义。在衲僧分上。谓之杂毒食。若也未得其趣。更莫沾唇。若已得其趣快须尽底吐却。傥有纤毫在心。便是虚生浪死珍重。
上堂。除非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期无了期参。
上堂。诸上座行脚。当为何事。若要知见明白。了达世出世法。多知解会问答。与天地同根万法一体。认得法身法性。速往诸方学取。若要透过法身。会得向上关棙。言无展事。语不投机。凡有问来更不答话。做个洒洒地衲僧。不依倚一物。亦请速往诸方学取。直饶一一见得。与诸人本分事。了无交涉。所以老僧只以本分事接人。若是诸方有语句文字教诸人用心学得。若是山僧此间不立文字语句用心学不得。无你栖泊处。四方学者望涯而退。若要见本分事。便须一切佛法不用学。一切言句不要参。罢却学心。忘却知见。如枯木石头。有少相应之分。若不如是。与道悬殊。珍重。
上堂良久云。剑去远矣。徒劳刻舟。珍重。
上堂。三世诸佛。仰望不及。天下祖师。结舌有分。知有者善自保任。未知有者。不休何待。参。
上堂。丈夫各有冲天气。莫向如来行处行。向甚么处行即是。诸仁者。出来对众道看。莫道是赵州南石桥北。莫道是天台华顶。华岳三峰。莫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据如此见解。大似猛虎入阱。俊鹞投笼。自取灭亡。非佗人咎。且道。作么生是衲僧行处。珍重。
上堂。大众。昨日施主斋会。僧道威仪济济。俗士礼乐枪枪。供养摐然。香花罗列。如此一筵胜事。且道。今日甚么处去也。若知得来处。即知去处。方不被因果所拘。於诸法中而得自在。汝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汝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方能放荡逍遥。有何挂碍。若也未了。万法所拘。无由解脱。可谓业识忙忙。触途成滞。若遇恶境现前。如何消遣。古人道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余殃。珍重。
上堂。良久。大众不散。师云。做甚么。不可须待恶水泼那。下去。
上堂。举百丈恒和尚有时上堂。众才集。云吃茶便下座。有时上堂。众才集。云珍重便下座。有时上堂。众才集。云歇。便下座。往往常用此时节因缘。众人罔测津涯。后来恒和尚作一颂。颂此三转因缘云。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直下便承当。敢保君未彻。师云。大众。只如恒和尚作此一颂。且道见处如何。还知得失否。要会么。据它三度上堂时节。恰似个好人。后来作此一颂。恰如面上雕两行文字。若是通人达士。举起便知。后学初机。难为拣辨。老僧与汝从头注出。百丈有三诀。贼身已露。吃茶珍重歇。赃物出来。直下便承当。敢保君未彻。大似抱赃判事。然虽如此。诸仁者若具择法眼。方能证明。如或邪正不分。可谓瞒顸佛性。更须博问贤良。可惜虚生浪死。珍重。
因臻和尚大祥斋次上堂。古人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知心且置。还端的识得天下人也无。如臻和尚迁化。已得二年。我道如今现在。识得么。若也识得臻和尚。非但天下。乃至三世诸佛。一切贤圣。只向这里。一时识得见得。还见得么。直饶一时见得识得。在衲僧分上。也只是萤火之光。然虽如是。亦须是见到始得。何以。若也不明此旨。便有聚散离别之忧。生灭断常之见。珍重。
上堂。古人道。无边剎境。自佗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只如山僧恁么道。庐山五老峰。还闻也无。赵州石桥。何不出来通个消息。直饶你出头来。也是猢狲系露柱。不请久立。珍重。
上堂。三世诸佛亦如是。一切圣贤亦如是。大众亦如是。山僧亦如是。且道。是个甚么。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珍重。
上堂。祖师门下。故是不容。衲僧面前。是何道理。然虽如是。知恩者少。负恩者多。参。
上堂。大阳门下。不假然灯。衲僧面前。那堪开口。所以释迦掩室。达磨缄言。若到荐福门下。放过则不可。扣禅床一下。参。
上堂。焉敢触忤上流。盖缘曲为下机。然虽如是。图佗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参。
上堂。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复尔。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此是上祖家风。后来儿孙不能继嗣。盖缘易会难见。举了便会了。谓之随语生解。亦谓之依通。亦谓之鹞子解会。不是亲证亲悟。所以疑情不息。盖为无本可据。业识忙忙自生异见云。我不入这解脱深坑。又云。向这法界走。有甚么了期。何不觅个出路里。又云。自有向上一格事。或云。自有透脱一路。如何是透脱一路。王字钥匙宾铁打。或云。驴拣湿处尿或云。春草绿蒙蒙。将上祖门风。却称提言教以为极则。谓之轻心重教。弃本逐末。如犬趂块。百十年来。例皆如此。雪峰和尚云。祖师灭了也。被你而今人。埋在荒草里。若於上祖门风得入。如百千日月。度尽法界一切众生。若於言教中得入。如萤火之光自救不了。何以。乾慧不免若转。诸仁者一等是学。离却文字知见。参取自己事。所以佛教祖教。如生冤家。始有少许相应分。且道。作么生是相应底事。珍重。
上堂。鼓声才动。大众皆集。直得三世诸佛。异口同音。为诸人演唱。可谓法无不周。义无不备。事无不显理。无不彰。诸人还见么还闻么若见。现在诸佛。若不见。未来诸佛。则法有断常。佛有生灭。云何佛言。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然虽如是。须是见到始得。不取汝口头辨。学之不成。须是悟之於心。形之於言。故云如证而说。一言一句。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若也见不到。凡有所说。是大虚妄。自诳诳佗。尔后拔舌犂耕定矣。此之法门。在祖师门下虽是浅近知见。出家人若见不到。谓之生盲生聋。华严会上判为饿鬼。虽在河边而不见水。设有见者皆成猛火。或为脓血。何以。是诸人分上事。全在日用中。若也见得。全同诸佛无漏智用。若也不见。便是凡夫颠倒妄想。故云。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外为声色所衒。内为见闻所惑。可谓业识忙忙。如何报答四恩。虽然学得佛边事。亦是行脚人错用心。岂况世间之法。一朝四大相违。悔将何及。出家人受父母返拜。人天瞻敬。不达出世道。可谓虚沾信施。滥膺恭敬。莫教阎老断。自己意如何。参。
上堂。行脚人面前。难为启口。说个不於佛求。不於法求。不於僧求。俯为脱白行者。直饶毁於佛谤於法不入众数。犹是祖师门下扫洒之徒。直饶坐断世界。函盖十方。身相圆容。互为主伴。该罗万有。周遍含容。虽是圆宗极唱。祖师门下以为弄影之徒。是故老僧云。三世诸佛仰望不及。天下祖师结舌有分。诸仁者若肯。未具行脚眼在。若也不肯。亦未具行脚眼。且道。作么生是行脚眼。参。
上堂。夫出家人。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着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用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所以常劝诸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道。老僧与你入拔舌地狱。参。
上堂。大众。夏将欲末。空劫以前事。还得相应也未。若也未得相应。争奈永劫轮回。何有甚么心情。学佗佛法。广求知解。被知解风。吹入生死海。若是知解。诸人过去生中。总曾学来。多知多解。说得慧辩过人。机锋迅速。只是心不息。与空劫以前事不相应。因兹恶道轮回。动经尘劫。不复人身。如今生出头来得个人身。在袈裟之下。依前广求知解不能息心。未免六趣轮回。动经尘劫。何不休心去。如痴如迷去。不语五七年去。以后。佛也不奈你何。参。
上堂。佛佛授手。祖祖相传。善自护持。无令断绝。参。
上堂。此来法岁将满。且喜大众安乐自慢院门寂寞。更希以道为怀。然出家人。终不以利养为务。故云。出家弘圣道。誓度一切人。古者为三缘故出家。第一为自己轮回生死。二为绍隆三宝。令佛法久住世间。三为六道四生。皆令解脱。所以割爱辞亲。弃其荣贵。乃至舍国城妻子。象马七珍。出家弘道。此之三缘。是出家人重任。出家人分上事。余人不能成立。看见近来出家人。那个忧着自家道力不充忘机息见。那个欲绍隆三宝如实而修。那个欲誓度有情不惜身命。若不为此三缘出家无益。可谓上负四恩。下辜三有。设欲自利利佗。须会修行始得。若也用心修行。或则堕在邪宗。或入三乘圣位。皆非究竟。所以常劝诸人。且於空劫以前。体取当人。自会修行去。若要体取空劫以前自己事。直须休心。若得无心。轮回永断。若得无心即是佛。佛即是法。法佛和合名为僧。当体即是常住三宝。虚空有变。此法常存。故知无心。方能延得佛法寿命。若得无心。照见法界众生。齐成正觉。度一切有情。於修行门中。休心最为第一。所以三世诸佛。皆於无心路上。方得见性。任你经三无数劫。修六度万行。终不见性。若得无心始得悟道。故知无心。是三世诸佛所行径路。今时出家人。莫学佛法。但学休心。即是行诸佛路。参。
上堂。此来法岁已圆。诸上座。若到诸方。有人问荐福和尚如何。上座作么生通吐。莫道庚午生人。今年七十一么。莫是道行时脚踏地。坐时头戴天么。莫是道或则说佛说法。或则毁佛谤法。或时为人解缠缚去粘腻。成个洒洒地衲僧。不依倚一物么。莫是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莫是无你下口处么。莫是道问声未了。栏腮硬掌。拂袖便行么。若如此通吐。总未见老僧在。且作么生通吐。若见得老僧。对众道看。良久云。对众若道不得。忽到诸方。莫道见老僧来。珍重。
小参语录
师因入室次云。日来为兄弟说话次。见佗说个唯心底道理。说得一一总是。真个说得理构十分。恰到问着佗方世界事。总说不得。当知即是意会。诸上座此个事须是悟始得。若是佗悟底人。吐露个消息。也自不同你。意会底人说话有甚么交涉。不见水潦和尚问马大师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大师栏胸一踏倒。水潦从地起来。忽然大省云。万象森罗。百千妙义。只向一毫端上。便识得根源体性去。看佗悟底人吐露个消息。直是不同。诸上座有时见兄弟来说个道理圆陀陀地。及乎问伊佗方国土事并不知。诸仁者古人分明向你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何得不会。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乃至日月星辰。森罗万象。皆不出你自心。诸仁者。何不将每日缘驰世间杂事底身心。体究取这般事。诸上座此个法门。却许你用心体究得。何以故此不是道。最是个浅近底法门。多见兄弟见得这般事了便休去。暨个甚么在。然虽如是。出家人若此事不明去佗出家大远在。若觑得此事。身心也自然渐得停息。何以。不被外境所惑。若是得悟入底人。说甚佗方世界事。乃至三世诸佛。一切圣贤。总向这里识得见得。三世诸佛所说之法。总向这里见得。未说之法亦向这里见得。见么见么。所以云门和尚云。南有雪峰鼓山。盘山和尚北有五台文殊。赵州和尚诸人要识么。只向这里识取。见么。诸仁者是个甚么道理。此事千经万论。说得多少分明。须是用心体究始得。然虽如是。假饶悟得识得。向衲僧分上。还得也无。只作得个祖师门下扫洒沙弥童行。若望衲僧。天地悬殊。所以云门和尚云。直饶捻一毫端。尽大地一时明得。衲僧门下。天地悬殊。诸仁者。且道衲僧具甚么道理。还委悉也未。所以有时常劝兄弟自己事如未明白。且莫学佛法。不怕总不会去。则恰好无你用心处。无你强为处。况老僧这里说得话。且与你诸方不仝。兼也淡泊无滋味。无可齩嚼。至今难得兄弟。千人万人中。觅无一人肯。若是见佗肯底人。终不要人说。才知有此事。直下便休。更不与你打交涉。心如铁石去。此是本分衲僧。不挂唇吻。那里与你一问一答。佗自知无益。任运如此。终不强为。有时见参学兄弟。皆言。为生死事大。总拟学此事。那里学得成。学着转远去无非是息心。若一念心息。更学甚么道。无心即是道。若拟用心学道。有甚交涉。所以古人道。忘机即佛道隆。分别即魔军盛。诸兄弟。若肯去但学休心。别无学处。从上佛之与祖。皆从息心而证出三界。如今诸兄弟。若一念不忘。六道轮回。动经尘劫。总未保在。何以。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只为你这一念心不歇。所以不与道相应。诸兄弟。如今既得在袈裟之下。快须努力自家着眼。看是个甚么道理。今时学者。例皆於言句晓夜用心。与道相乖。如今诸兄弟。但学休心。不取你口头辨。直须如愚如痴去。似初从胞胎中出来相似。第一莫记一个字在心始得。今时学人。不似佗古人才知如是便恁么去。一向如寒灰死火枯木石头去。你如今人。并不以此为事。如何得大事相应。诸兄弟。若肯去。便恁么行持。若不肯。如今诸方禅道兴盛。急去学取抄取。我这里无可与你把捉。亦无一言半句与诸人作解会。只是与诸人拣择邪正。免诸人堕在邪见中。有时常苦口劝诸兄弟。大事未辨。且莫错用心。且体取空劫以前事。直须是休心去。如今教你诸人休歇去。也是大难底事。此也须是上根上器底人始得。如今若有一人。肯恁么休歇去。老僧堪伏事佗。只如千人万人中。无一人肯。诸上座。若有一人肯恁么去。不消你五生七生。便能度得法界一切有情。亦能化身五亿。同时於微尘剎土世界。随所化现。度脱一切众生。恁时也不消得你开这两片皮为佗说法。有情众生。合闻法者自然闻法。当时解脱岂不是出家人及事处。然虽如是用心学不成。皆是息心自然得底事。如今若有一人。忘心息见去。可以延得佛法寿命。令佛法久住世间。后人也有可依倚。也令他学道人知有正因。且如老僧自前在众里三四十年。到处尊宿会下。例皆推穷言句。或说照用纵横。后来自家觑得破了。如此之类。在衲僧分上。谓之杂毒食。险被赚过一生。所以老僧在众里。不教兄弟学事。纵有知见解会。到这里切须净吐却始得。若有纤毫在心。便是虚生浪死。诸仁者。一等是学。更莫有疑。这里说话必不相悞。直如一息不来底人始得。直如一块顽石头去始得。诸上座。你见顽石头么。有甚么解会。出家人若不如此拟学佛法。天地悬殊。如此出家。有甚么利益。自救不得。争能利益佗人。若据诸人自己本分事。焉教老僧说得着。生心动念。自乖法体。各各本有底事。一切具足。不少欠一法。又更来老僧这里。叉手立地。要和尚为我说。佗古人那里如此为人。经冬过夏。无一两度上堂。是佗兄弟知有底。亦不要佗人说。自会行持。此谓之休心上士。歇意高人。堪为佛种。诸仁者。此非小缘。莫非佗知有从上来底人方能如是。傲慢之徒难为成立。任你学得八万法门。百千三昧。总不济事。所以道。乾慧不免苦轮。到这里不取你口头办。诸上座。更莫诸余老僧劝你不如休歇去。但十二时中。一切无心去。如愚如痴去。诸仁者。从佗人道你自办大事。莫管佗人长短是非。一切时中东西不辨。触净不分。甚后佛也不奈你何。老僧虽然与诸人说。多少自瞒。明眼人看见是甚么道理。然虽如是。未免拖泥涉水。为诸人说路布。假饶你闻老僧一言便大省悟去。还当诸人自己事也无。总未识得情识意会在。皆是言句中作活计。与你自己本分事了无交涉。如弃百千日月。以着萤火之光。莫怪说如此事是为诸人。诸人闻老僧如是说了。合作么生。还信得及么。若信去便恁么行持。所以古人道。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不信去。光阴虚度浪死虚生。盖为诸人根机浅薄。信之不及。如今诸上座。但且如是参。所以云居和尚云。若谋恁么事。须是恁么人。既是恁么人。何愁恁么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