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普说。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处长威狞。从来乾道无私曲。大地年年一度春。大众。且道衲僧凭何节目。便乃高挂钵囊。抝折拄杖。笑傲云山。放心自在。还知么。若也不知。且不得草草。须知生死是无大得大的一段大事。上至人天。下至蠢动。皆同这一着子。直须透金刚圈。吞棘栗蓬。始得恁么。岂不见阿[少/兔]楼驮性好打眠。世尊见而诃曰。咄咄何为唾。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繇是激发。七日不眠。失其双目。得半头天眼。噫。古人有语云。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教而不受。如之奈何。观他世尊父子一激便发。获益如是。可谓严师贤弟矣。昔者黄龙南公与僧为友。其友好睡。南公好坐。其友反责云。尔终日恰恰地像三家村里土地相似。学坐禅耶。南公起身躬自谢过。复坐如故。识者知其为美器。以后南公名盖天下。后世闻者莫不敬畏。而彼友绝不闻之。佛说不放逸功德不如是乎。如此。则执坐非无益也。故智者云。四威仪中。惟坐为胜。四祖一生胁不至席。今人不然。将个坐禅为儿戏。不得已随例上单。不彀三寸香。大似水摇笆桩相似。有劝之者。乃云。昏沉又不是那。苦哉苦哉。如此见解。欲期圣道。不胜其难矣。岂不谓教而不受者乎。若是有气魄的。见恁么举。便向单上挺起腰骨。撑拄眼睛。默默分付昏沉的嫡亲哥哥。你须回避。我断不与你相狎也。把个本参话头顿在面前。如靠须弥山相似。不悟不休。诚能如是。纵不能如楼驮现成四果。继彼南公高躅也不为难。苟不如此。有岁月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妬君福。他日阎罗大王算饭帐。且道合哭不合哭。
夏至日普说。冬至至日长。夏至至日短。阴极则阳生。阳消则阴长。大众。此是天地一年去来增减。是名生灭。而虚空还有恁么事么。然天地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既等天地。宁有不等於生灭耶。要见何者是人身中的生灭。只如六根所对六尘。不出见闻知觉。繇见闻故。於中缘尘分别。作是非逆顺得失取舍如是等种种名相。皆名生灭。若一念不生。回观常住真心。还有生灭也无。所以古人目为无阴阳地。既非阴阳。上至诸佛。下及含灵。等皆具足。现前受用。奈众生为无明所覆。烦恼所缠。虽然具足。不获受用。所以劳他诸佛。东西两土诸大和尚。出广长舌。运无碍辩。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种种言辞。种种方便。调护众生。无非欲令众生一念不生。全体显现而已。兄弟。发心出家。心标二境。祇欲离非取是。舍动求静。牵缠意识。扰动心海。欲望其一念复归圆觉。其可得哉。如是扰动。不但不得静功。纵饶获得非非想定。犹名凡夫。岂静功之可得乎。何也。盖此事。非功行所至。故佛云如我所说法。定慧力庄严。假如罗汉得八万劫大定。以及漏尽神通无不毕备。犹未见性。祇目小乘。阿难积劫多闻。以未见性。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知见性一着子。定慧有所不及也。兄弟。还有见性者未。若也未见。则不得草草打哄度时。以当平生。从旷劫来不知有多少夏至。去来增减鲜有知者。如今日不能了去。乃至未来又不知有多少夏至犹未能解脱。於中受不可说苦乐升沉。乃得到头。若真正了得的。於中求去来今生死了不可得。既知不可得。则知古人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未过关者看看。
普说。大众。人信我不信。非我不信。不足信也。我信人不信。非彼不信。信不及也。憨山老人语句。甚是尖新。超今越古。争奈未曾注破。祇可自知。山僧今日不惜眉毛。为你诸人注破也。人之所信。信於世间。所谓有我有人有身世有眷属有田产有金帛有名利有恩爱。如是之法。皆名幻有。有而不真。其犹水上之泡。镜中之像。陆地之焰。空中之花。可见不可取。而凡夫之人。迷情所执。妄信为有。以圣智所鉴。了不可得。故不足信。道人所见不同。了达真空。本无所有。所谓无身世无是非无得失无冤亲。廓同法界。纤毫不得。故世人信不及也。且圣贤有现量。凡夫有比量。世间之法若是有者。何故一息不来。便同隔世。毫不可得。何止奄息合眼入梦。彼此不知。如此。则凡夫所信是假。圣贤所信是真。然有四种料拣。若信世间。不信出世间。者。是凡夫。信出世间。不信世间者。是二乘。二俱不信者。是愚人。二者俱信。是菩萨。然於初心菩萨。势难两兼。当先务其急。譬如攫金者不见人。探珠者不见水。一直勇进。得其金珠。然后可以利己利人。苟顾危亡。较利害。忖得失。思前后。则终莫可得也。修行之人亦复如是。家乡名利得失恩爱。必须一割割断。危亡利害。一切不顾。斯可直进。复须识病。所谓舍动求静。驱昏敌散。厌事忻理。乃至六度万行禅定解脱。以及佛之阿[少/兔]菩提。凡有大小名相。纤悉有重於心者。皆名障碍。故须一切斩断。直使胸中常闲闲地。像个有气死人相似。管教有日保任去在。不能如此。将个生死二事顿在面前。如手握太阿宝剑相似。毋论是非好恶。提起一挥。莫留朕迹。自然有入头日也。余不琐琐。各各珍重。
普说。今人犹如蝼蚁入穴。疑为不是。又走出了。善知识说言。此原不是。何时得到穴中去。
普说。今人胡喝乱喝。殊不知古人下一喝时。如举烽火。诸侯皆至。如放号炮。伏兵齐起。不是容易的。若是纣王因媚妲己喜笑。漫举烽火。后来真正有事。所举烽火。诸侯亦皆谓是妄作而不至矣。
茶话
云门结制茶话。大众。大凡衲子一动一静。一出一入。俱要辨明题目。题目分明。则修道不致混滥。何名题目。只如办茶。名为结制。夫结者结同志之友。制者制伏狂心。假如在家之士。无论善良。缁素有异。非在所结之内。便如出家师友攀缘名利。涉猎俗务者。亦非所结之内。惟有发上上志。同期出世。以生死为苦。以道德为怀。得失不动其心。名利不干其虑。如是千万中难得一二者。与其结之。是为生死之友也。其犹乱世结盟以拒群盗者。一苟得其友矣。若不立誓。制伏其心。虽结奚为。故须制其贪心嗔心痴心名利心是非心得失心挂碍心疑惑心狂乱心。一切制伏。不令再起。如一刀斩一握丝。一斩一切断。更无不断者。如是用心。不假功程。便同本得。天然自性。岂假强求。求得之者。得亦不真。说个用功。早迟八刻。苟无如是利根。且把本参话头顿在面前。昼夜挨拶。以悟为期。忽尔开明。不枉今日之结友也。故茶犹斋。斋者齐也。齐心办道以茶为制。春秋歃血立盟。实有仿於道人之意耳。
茶话。凡学道者。犹如种禾。日日要见工程。以至收割已竟。方始放心。若是应种不种。当耘不耘。失其时序。欲望其收。盖亦难矣。今时兄弟家。徒见古人一语之下。心地开通。半轴之中。义天朗曜。便向门头户底。学一转两转语句。以当平生。参学。便乃放心自在。笑傲云山。更不加功询法。不亦难乎。未悟之人。且置而勿论。只如已悟之人。岂肯便放其心。故曰大事已明。如丧考妣。故有牧牛之说。所言寻牛者即参扣话头也。见迹者初见静功也。见牛者即开悟见性也。放牛者断习也。牛驯者习气薄熟也。牛睡者忘功也。忘牛忘人者证二空也。返本还源者得正位也。经云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即此位也。此乃犹是因心法身。未说报身。若论报身。历劫熏修相好。方乃成佛。故梵语卢舍那。此云福智圆满。所以南泉石巩等诸大老有牧牛之说。岂是如今这等容易。经教不明一卷。公案不透一则。出语大似醉人。一任便宜自在。规矩不循。威仪不整。於止静时强坐一炷香。坐香才罢。便乃出外闲游。乃云无挂无碍。才上单来。便被昏沉。及与散乱。递相溷扰。却不奈何。即起寄心放逸。不知不觉把好光阴差过了也。山僧不解佛法。所说的都是老实事。若肯相悉。不枉同住。若不相信。莫谓山僧不说好。
茶话。古人於朔望前一日。住持备茶者。谓之普茶。普会大众叙半月之程。用考功绩也。今时丛林。徒有备茶之礼。曾无考绩之说。徒费檀信供奉之心。住持营办之念。於事何益。且天下亿万之中。曾得一二出家。既出家已。千万之中。得一二发心修行。既发心已。千万之中。得一二坐禅。我等既已坐禅。不可因循度日。昨日已是差过。今日不可更踏其阱。须猛着精彩。此生决要了办。不尔。则誓不休也。堂外者自作念云。佛会难逢。福田难遇。大众难值。我等尽心供给。不令乏少。倘彼得道。我等可作得度因缘。此只是中根所见。若是上根即不然。观他沩山典座。雪峰饭头。百丈开田。云峰化主。皆不坏日用而心契真乘。彼既丈夫我亦尔。好事岂可都让别人做了。我等亦当昼夜竭力参扣。倘或发明。不空出家也。大众。山僧不解说法。但所举的俱是真实。如肯依行。必不相赚。
径山冯秀才请茶话。念地狱苦。发菩提心。不知者以为离地狱别有菩提。安知菩提云觉。觉知为苦。发心求道。是名菩提。无别有也。如世人无知。五欲所系。名利所拘。恩爱所捆。冤憎所缚。无繇出期。盖不知为苦。不求出离。是则为迷。苟一念觉知。发心解脱。便乃弃恩爱。远名利。断五欲。离冤憎。撇家乡。抛妻子。抖擞尘劳。径身独脱。可谓菩萨一念发心便登正觉也。不意到出家地位。反认庵堂廓宇为家。以施主为亲。以徒弟为子。多方系缚。如欲坐禅参学。不胜其难。是昧其初心也。更有一等兄弟。发心参学。为恶知识所误。或自缘经教。心标二境。祇欲离动求静。舍妄取真。除昏敌散。致使终其身而不能见道者无他。盖繇心缘二法故也。岂不闻经云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故号沙门。岂无为法中。有如是等闲名相耶。故我本师为断如是过故。说常乐涅盘。故曰。一切法趣。涅盘是趣不过者。夫涅盘者安乐也。惟安与乐是人所欲。然有大小。佛及菩萨永舍二死。是大安乐。声闻缘觉已尽分段。更不受生。是小安乐。譬如世人负千百觔担。不胜劳苦。一念放下。便觉庆快。是名安乐也。如此则佛及菩萨如担担到家者。声闻缘觉如中路放下者。小大虽异。安乐是同。故山僧常教人放下。诸兄弟犹以为未尽反致狐疑者无他。但求道不真。厌苦未切耳。若兄弟家或看教者。名相烦心。葛藤缠绕。或坐禅者。昏散作对。非是成敌。一念放下。便觉痛快也。譬如世间人有极苦事。一念解释。便知安乐。如不苦不乐人。虽终其身不能自知。修行人亦复如是。有极难故。然后知其为易。若疑信相半。悠悠自适。莫知所反。望其安乐。不亦难乎。
天宁寺茶话。世乱始知烈士志。事难方显丈夫心。所以此法华经。如来在世犹难。况浊恶世中受持演说耶。然受持演说。不以为难。施主舍所难舍。常住办所难办。是为甚难。然施主割其余分。其难犹易。常住求人之难求。又觉为难矣。况三五百众同居。无分田寸土。皆出心力经略而得之。宁非难之至难耶。初非为己。先欲成人念佛法之将湮。痛慧命之斯绝。故不惮勤劳。建兹胜会真菩萨之运心也。然我在堂安享大众。当思报恩可尔。所谓恩有多种。诸佛舍净妙土而示生恶国之恩。诸圣贤辅佐助宣之恩。诸祖舍万死一生求教翻译之恩。国王大臣匡护之恩。檀那舍所难舍供养之恩。会首常住办所难办之恩。恩德极多。不能备述。欲报无他。惟在精勤学道而已。兄弟家。进堂两月余矣。未审有解报恩者也未。若有。则无论佛恩君恩亲恩。施主常住。一齐报足。所谓一念归真。日用斗金非分外。若未报得。实谓时餐粒米也难消。然根基利钝亦有不等。未可槩言。但不可少其退省。假如今日常住办茶。是为考功茶也。老其半月中间得何功业。解得几句佛法么。诵得几部经么。作得几件好事么。或豁然开悟么。或念佛纯熟么。有则自生欢喜。无则痛加鞭策。前半月已差过矣。向后不可仍前差过也。若如是者亦可云报恩也已。若是吃闲饭。斗是非。造谤书。揭恶欵。损行止。如此修行。实为魔业。所谓滴水难消。尚不免於地狱。何能望成圣道哉。何也。儒门有隐恶扬善之句。佛氏有护善遮恶之戒。若彼有过而谤者。律名有根波罗夷。若彼无过而谤者。律名无根波罗夷。波罗夷是梵语。此云弃。有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不复更有沙门名字。夫有根无根谤人。皆得波罗夷罪。今时学者思不及此。无论师徒道友。一有触忤便写揭帖。捏造恶欵。曲尽小心。沿门投递。纵彼有过。宁不思梵网经云说四众过戒谤三宝戒。学者岂不读耶。诸方惟尚玄解。而论不及此。余一有闻。不觉痛心切齿。所谓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身中肉。非余外虫而能食者。繇是而推。佛法皆因自破。岂三武而能破耶。我辈受施主供养。负大众殷勤。所图何事。作此行径。既往不咎。向后切不得如此。若不循诸佛之诫。有岁月兮促君寿。有阎王兮妬君福。甚可寒心。珍重。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四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五
门人明凡 录
吴兴丁元公山阴祁骏隹 编
颂古
世尊初生
狮子初生便异群。等闲哮吼好惊人。韶阳冷眼难瞒过。打杀拟图天下平。
世尊升座
坐卧行藏本自然。文殊特地逞颟顸。阿谁日用不如此。何故人人作话参。须领略。有交关。山河莫向镜中看。
世尊拈花
拈起人天尽失措。头陀解笑乐为苦。承虚接响谩流传。赚杀儿孙无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