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泉州开元寺大众请。上堂。忆昔老僧年五十九岁。在泉州开元。始开堂。此后将娘生鼻孔扭捏。摇唇鼓舌。说黄道白。至于今日。年已八十。拙语流布。已至二十余种。而开元诸兄弟。复来请老僧说法。将谓老僧有说不尽底法。今日方说么。将谓老僧有不肯说底法。今日方说么。殊不知。老僧一言半句。无不倾仓倒廪。更无其余。又有何法可说。然既到此。不可虚过。亦有一句子。分付大众。昔达磨悬记云。此土众生。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后来古德亦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皆言说之固易。而行之甚难也。然老僧谓。虽能说能行。未免更有事在。必将谓。我独能说。彼不能说。我独能行。彼不能行。逢人誉己。则嬉然解颐。逢人谤己。则艴然变色。是皆人我之相未忘。是非之见未泯。虽说玄说妙。自谓超佛越祖。殊不知实闾阎俗汉中收。老僧反躬自省。负愧良多。所以血诚告报。诸兄弟。毋趂飞龙之口。勿堕跛鳖之羞。是为老僧最后分付。大众努力。珍重。
  建州众道友请。上堂。金风掠地生愁苦。世变滔滔不可阻。二十四年不奈何。只似当轩挝布鼓。布鼓如何能警人。舌根拖地有何补。八十翁翁入戏场。可怜两袖郎当舞。而今折合更何言。也要叮咛一句子。者一句子。作么生道。今朝七月十五。这一句子。诸佛之所未说。诸祖之所未传。百千佛法俱在里许。若更此外求奇。便是唤齐作鲁。今日乃建州众道友。以乡情之旧。来为老僧庆寿。请上堂。不免漏逗一场。虽然。若守一曲之见。而无域外之观。西天大有人不肯在。
  寿昌竺庵禅师请。上堂。今日乃寿昌竺庵禅师。遣心月上人等。来为老僧庆寿。且请上堂。寿昌乃先师所建道场。不募外缘。不干豪右。唯取给於犁锄之下。居十年。而寿昌成。焕然为一方法社之冠。至明鼎既移。绿林蜂起。寿昌遂成灰烬。后有竺庵。毅然肯来。独任其事。当其时。事势有抵牾。人情有向背。竺庵乃能用柔用刚。任恩任怨。以成其事。至今八年。前后栋宇皆已略备。功固伟矣。但住持不是易事。古德有云。住持必具仁智信勇廉五者。方成大器。老僧于万历间。徧访诸名宿。惟云栖大师及寿昌先师。可称具五。老僧出世。勉行其三。尚缺其二。所以弄到今日。只成得个村里师子。竺庵今为住持。为具五耶。为缺二耶。为国里狮子耶。为村里师子耶。竺庵年富力强。不可不勉。老僧于竺庵。有厚望焉。珍重。
  宝善藻鉴长老请。上堂。宝善乃闻谷大师道场。大师去后。寥落无人。老僧力不能兼。委藻鉴长老主之。藻鉴乃能善继其事。栋宇重新。禅衲辏集。道风大振。在延建邵汀四郡中。称宝善为第一丛林。余无能及者。今来鼓山。为老僧庆寿。且请上堂。记得。三十年前在宝善。参闻谷大师。大师问予。如何是本法。予当时默然良久。大师曰。情知。在鬼窟里作活计。予曰。大师作么生。大师曰。不辞向汝道。祇恐不善闻。予曰。大师善说本法。即礼拜。次有僧问。如何是宝善。宝大师展两手。僧罔措。大师曰。汝不是辨宝波斯。少顷吃茶次。予曰。识得宝善宝。便识得本法。识得本法。则无法不识。大师曰。不可恁么道。予曰。大师作么生。大师曰。识得本法。则诸法。如生冤家相似。今因宝善来。此特举出此两则。机缘广施大众。以报大师法乳之恩。然老僧今日。事体又别。非独不能说本法。且又不能知本法。难向人前夸剑术。惟同樵子和山歌。珍重。
  定西奉化二上人同寿。宁庆元众缁素阅大藏经。为师祝寿。圆满日请。上堂。鼓山重创以来。独阙大藏。有泉州黄植三居士。发心印出。复得榕城内外诸居士。锦上铺华。装演成帙。又有寿宁秀生道友。同其法属。化众缁素。开演此藏。今得圆满。请老僧上堂。唱个圆满伽陀。老僧记得。昔有一婆子。送钱与起州。请转藏经。赵州下禅床。绕一匝云。转藏经竟。婆子闻云。本请转全藏。如何祇转半藏。者婆子。具甚么手眼。敢恁么道。老僧看来。这婆子。见滞有无。情存向背。只成个世间俗妇。被赵州活埋。八百余年。至今未起在。老僧今日。又作么生转。拈拄杖卓一卓云。大众且道。是半藏是全藏。是圆满是不圆满。喝一喝。下座。
  净辉禅人请。上堂。老僧行年今八十。世间事事皆收拾。唯有说法未能除。费尽舌头三寸力。今日乃净辉上人。为老僧庆寿。请上堂。不知净辉。以何为寿。老僧自己推穷。亦不见有寿。将以年月日时为寿。此乃大化推迁。循环不穷。与老僧全没交涉。若以精神血气为寿。则年消月耗。日趋于尽。有何寿之可言。两者既不可言寿。将以何者为寿。若谓人有金刚不坏之性可以言寿。不知此性。上至诸佛。下至蠢动。悉皆具足。岂独老僧有之。且此性如虚空。无有成坏。无有长短。因世俗之坏。以得不坏之名。即金刚不坏四字。亦是以世谛语言。装点虚空。无有是处。禅和子。岂可被这般虚名假号所迷惑哉。禅和子。毕竟作么生。虚空打破翻筋斗。一任人间论短长。
  无一书记同弟张克一子圣谟请。上堂。黄金世界桂花香。风吹红叶满庭扬。手把金针须密缝。莫随幻影自生狂。大功才转锄头歇。到此方知入故乡。入故乡须转步。雪屋迷人成自误。金鸡不住凤凰台。银鹤飞上云头路。云头路上独往还。始出故乡旧门户。今日乃无一书记。同其弟克一子圣谟。以四十年乡梓之旧。特来为老僧祝寿。请上堂。老僧不辞饶舌。然更须知尽十方无寸土。向甚么处。道个他乡故乡。尽十方是故乡。向甚么处。说个入故乡出故乡。会么。如或未会。更听老僧一偈。道旷无涯何底止。虚空[打-丁+送]倒又扶起。舌头无骨为谁宣。不为乡情故如是。珍重。
  付法为霖首座。上堂。曾在寿昌桥上过。岂随流俗漫生枝。一发欲存千圣脉。此心能有几人知。潦倒残年今八十。大事于兹方付伊。三十年中盐酱事。古人有语不相欺。逆风把柁千钧力。方能永定太平基。遂付衣拂。下座。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四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小参

  开元入院小参。山僧一介草茅。半生担板。三十年来。未曾向人前说一禅字。今日狭路相逢。不免出乖弄丑。若论佛法。本自无法。今日禅和佛法太多不见。古云。法法何曾法。又云。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诸兄弟。莫因山僧说无法。便在虚空中。钉个橛子。若在虚空中。钉个橛子。则无法便成有法了也。今诸兄弟。且须守个本分。莫妄生拟议。如今有等人。祇弄虚头。向古人公案上穿凿。学颂。学拈。学答。话向人前。或喝。或棒。擎拳。竖指。从东过西。从西过东。拂袖便行。推倒禅床。转身作女人拜。打个筋斗出门去。此等虽是古人已用三昧。今日种种相袭。便成恶套了也。如何是佛法。所以山僧总不理他。盖为无许多闲气力也。大众要佛法么。山僧今夜将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一切诸法尽情。与诸兄弟说去好么。良久云。灯笼跳出人前。却说。和尚今日。开堂辛苦。珍重。
  小参。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秘魔祇解擎叉。俱胝祇是竖指。今日山僧。抛下鼓山鼓。来扫紫云云。将前络索。老和尚缚作一捆。丢在洛阳桥下去也。且道。山僧有甚么长处。良久云。莫莫。无事归堂好。
  除夜小参。古人云。腊月三十日。作么生折合去。此语最为利害。盖为诸人长年。祗在街头巷尾。索残唾过日。全非真实。腊月三十日如何受用。得着此事。必须向自己本地风光上透出。始有受用。有等人。祇在公案上。穿凿孰为向上孰为向下。孰为全提孰为半提。一一解了。却又要学拈学颂。学上堂学小参。徒弟呈览。师父涂改。以此过日。谓之操宗。又有等人。祇在语言快便机锋圆活上留心。终日学问学答。驴唇马舌。到处乱弄。又有等人。祇认着一个无名无相非有非无的境界。以为极则。到处乱截乱扫。殊不知。此乃儱侗。真如宗门中。更有千圣不传的一路在。未可颟顸去也。又有等人。祇认着一个能见能闻处处具足的。执以为真。此正认奴作郎。颠倒知见。大抵此数等人。似个穷乞儿牵着个无尾巴猢狲。前村后店到处弄。弄来弄去。自谓渠生意好弄。到腊月三十日。鼓也打破了。猢狲也走去了。顿足搥胸。悔之何及。昔日北禅贤。烹露地白牛。与诸人分岁。未免将官物作私用。看来也好与拄杖三十。开元今夜。丛林初兴。常住淡薄。举箸向空中。画一圈云。山僧祇将个糊饼。与诸人分岁。一任诸人餐采。若餐采得管取饱。欣欣地过了残年。其或未然。这个糊饼。变成棘栗蓬。要吞吞不得。要吐吐不得。此乃诸人之咎。非山僧之咎也。
  小参。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与君通。虽然如是今日。按下云头。略通一线。拈数珠曰。不得说是珠。不得说不是珠。不得当头便喝。不得夺珠抛在地上。不得说放下着。不得拂袖归堂。请各下语看。如下语相应。山僧拂子。当堂分付。非独山僧。三世诸佛也不奈你何。试道看。众默然。师曰。各请归堂参看好。
  上元小参。今夜上元节。不必山僧说。家家有花灯。处处悬明月。日月灯明佛彻底为君泄闹浩浩处。快承当暖烘烘地。休分别。虽然如是。更有密移一步的句。作么生道。冷似日兮暖似铁。
  弥陀殿小参。此事不远如人在空。如鱼在水。出入进退。无不是。空顺逆游泳。无不是水。祇为见起情生。所以白云万里。昔日投子参翠微。问。如何是西来意。翠微但以目顾视。投子拟进语。微曰。更要第二杓恶水么。投子便大悟。你看他这里还容得一点情见么。后来投子住庵。雪峰往参。投子下禅床立。峰伫思。被投子托出庵外。峰直得哭。你看他这里还容得一点情见么。所以山僧今日。祇作死马医。教人离心意识参。透出个本有光明。不是钝置。诸兄弟。盖为这个不是知解边事也。僧问。如何是本有光明。师笑一声。僧曰。未笑已前时如何。师云。汝未会在。
  小参。千思万虑不如休。千言万语不如歇。不用捧出破砂盆。何须提起乾屎橛。虽然。也不可一向恁么道。祇如甘露戒坛。跳入你眼睛里。又作么生袒膞和尚在你背后行。又说甚么话。也须着些精彩。始得。
  小参。但是禅衲。祇要除得四病。第一不得沿途觅唾。第二不得钉桩摇橹。第三不得斩头求活。第四不得头上安头。能离四病。自然天下太平。
  小参。昔马祖向大梅道。个即心即佛。好似个九转灵丹。服之者。顿令凡身变为仙骨。后来又道。个非心非佛。好似个金刚宝剑。当头一挥。直要断人命根。后来南泉又道。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好似婆心太切。彻底相为学人不必思量。千玄万妙。且于此三转语中透去。便可归家稳坐。但是鼓山门下。则又不然。不饮君王宴。安问杏花村。还知么。黑虎夜行头戴雪。笑杀堂中老圣僧。
  小参。曲如箭。直如钩。小是海。大是沤。蚯蚓跳过东海。跛鳖飞上云头。参。
  蔡司衡母二七请对灵。小参。树头霜占白。庭下月生寒。要明今日意。识取最初关。今日乃蔡母刘孺人二七之辰也。今秋余过沙镇。寓长芳僧舍。孺人屡为法来。叩我百年时事。余为说西方胜缘甚悉。阅数月而病。病数日而告终。世俗谓五十五年前。孺人之生也。五十五年后。孺人之死也。余谓。威音王以来。刻刻孺人生。无有不生时。刻刻孺人死。无有不死时。世人见其粗。而不见其精。见其显。而不见其微。乃唤今日是二七。数水底之鱼踪。辨空中之鸟迹。岂不大可慨哉。然既知常生常死底。更须知不生不死底。既是常生常死底。作么生是不生不死底。莫是唯其不生不死故。能常生常死么。莫是唯其常生常死故。能不生不死么。此乃教家极则。若我达摩门下。犹隔江在。今日且问。孺人化去。已经二七。即今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二七之前。四大无恙时。又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五十五年前。未入胞胎时。又在甚么处。安身立命。喝一喝云。个中若能明得这一喝。今日意最初关一时打翻了也。坐看灵柩成三昧。笑杀灯台泪两垂。
  入堂小参。诸方有法说得。有公案商量得。有棒喝施设得。到老僧这里。却是一味关门打睡。且道。还有为人处也无。古人云。顾鉴嚬呻。曲为中下。闭门打睡。接上上机。老僧今夜入堂。便是拖泥带水。况为诸人说长道短耶。然既到此。也不免随例喋喋一番。大抵学禅者。第一。不得凿壁偷光。有等学人。专向古人公案上。穿凿解说。以为了。当殊不知。你虽说得滴水不漏。依旧是古人底。与诸人毫无干涉。第二。不得拨波求水。自谓。今日是迷。求他日悟。谓眼前万境。以及内心意识。悉皆幻妄。却要这里求见真心。殊不知。即妄说真。已是钝汉。况弃妄说真耶。第三。不得空中钉橛。有等学人。於古人方便。执而不舍。以为奇特。如临济三玄。洞山五位。云门三句等。或痴守孤危。或偏坠平实。或贪向上。或好格外。此正是法执不忘。去道奚啻万里。诸人若能离此三病。方是当家种草。虽然。更有事在。昔马祖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先和尚拈云。老僧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有盐酱。二大老分疆列界。名有为人处在。老僧则又不然。老僧自从胡乱后三十年。祇管逢茶吃茶。逢饭吃饭。那管渠有盐酱。无盐酱。诸人若也会得。老僧有个破钵囊。两手交付。其或未然。且向期中。再四参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