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问。如何是外绍。师曰。不借别人家里事。曰如何是内绍。师曰。推爷向里头。曰二语之中。那语最亲。师曰。臣在门内。王不出门。曰恁么则不出门者。不落二边。师曰。渠也不独坐世界。里绍王种名。外绍王种姓。所以道。绍是功名。臣是偏中正。绍了转功名。君是正中偏。
臣在门内。王不出门。俱指推爷向里头。此臣乃指王子。非外臣也。里绍王种名。外绍王种姓者。明石霜立五王子。实有不同。内绍者。只是得其名。外绍者。只是得其姓。必须绍了转功。方是真王子也。绍是功。乃内绍也。内绍未转。亦是臣位。总是偏。以其知有。是偏中正。绍了转功。方是王种。云何名君。以其在储君位。是正中偏。此与洞山所立不同。
问。诞生还更知闻也无。师曰。更知闻阿谁。曰恁么则莫便是否。师曰。若是。古人为甚道。诞生王有父。曰既有父。为什么不知闻。师曰。同时不识祖。
问。古人云。直得不恁么来者。犹是儿孙。意旨如何。师曰。古人不谩语。曰如何是不恁么来底儿孙。师曰。犹守珍御在。曰如何是父。师曰。无家可坐。无世可兴。
僧问。如何是头。师曰。开眼不见晓。曰如何是尾。师曰。不坐万年床。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终是不贵。曰有尾无头时如何。师曰。虽饱无力。曰头尾相称时如何。师曰。儿孙得力。室内不知。
天童颂云。规圆矩方。用行舍藏。钝置栖芦之鸟。进退触藩之羊。吃人家饭。卧自家床。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玉线相投透针鼻。锦丝不断吐梭肠。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
韶山普禅师。僧问。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师云。有。僧云。是什么句。师曰。一片白云不露丑。
天童拈云。通身回互。不触尊严。退位傍提。要当宛转。还见韶山相为处么。尽力推爷向里头。
投子颂曰。白云不到中峰顶。满目烟萝景象殊。一句曲含千古韵。万重青碧月来初。
涌泉景欣禅师上堂。我四十九年在这里。尚自有时走作。汝等诸人。莫开大口。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见解言语。总要知通。若识不尽。敢道轮回去在。汝但尽却今时。始得成立。亦唤作立中功。转功就他去。亦唤作就中功。亲他去。我所以道。亲人不得度。渠不度亲人。恁么譬喻。尚不会荐取。囫囵底。但祇管取性乱动舌头。不见洞山道。相续也大难。汝须知有此事。若不知有此事。啼哭有日在。
此尽却今时。正是转功就位时事。非指最后入兼到位也。
蛤溪道者。相看洛浦。问云。自从梨溪相别。今得几年。溪云。和尚犹记得昔时事。浦云。见说道者总忘却年月。溪云。和尚住持事繁。且容仔细。浦云。打即打会禅汉。溪云。也不消得。浦云。道者住山事繁。
丹霞颂曰。这般消息不寻常。蟾桂枝枝布远香。昨夜嫦娥呈巧妙。眼睛直上绣鸳鸯。
云门偃禅师曰。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将来。有什气息。亦是病。
石柱该通禅师。游方到洞山。时虔和尚垂语云。有四种人。一人说过佛祖。一步行不得。一人行过佛祖。一句说不得。一人说得行得。一人说不得行不得。阿那个是其人。师出众曰。一人说过佛祖。一步行不得者。祇是无舌不许行。一人行过佛祖。一句说不得者。祇是无足不许说。一人说得行得。祇是函盖相称。一人说不得行不得者。如断命求活。此是石女儿。被枷带锁。山曰。阇黎分上作么生。曰该通分上。卓卓宁彰。山曰。祇如海上明公秀。又作么生。师曰。幻人相逢。拊掌呵呵。
前二有正无偏。第三有偏无正。第四偏正俱无。故俱非其人也。卓卓宁彰者。偏不全偏也。海上明公秀。半明半暗。即偏不全偏之相。幻人相逢。拊掌呵呵。正明兼带语。
丹霞颂曰。水底泥牛耕白月。云中木马骤清风。胡僧懒捧西乾钵。半夜乘舟过海东。
金峰从志禅师。僧问。如何是金峰正主。师曰。此去镇县不遥。阇黎莫造次。曰何不道取。师曰。口如磉盘。
护国澄禅师。僧问。如何是本来父母。师云。头不白者。僧云。将何奉献。师云。殷懃无米饭。堂前不问亲。
丹霞颂曰。出门徧界无知己。入户盈眸不见亲。虚室夜寒何所有。碧天明月颇为邻。
石门献蕴禅师。在青林作园头。一日侍立次。林曰。子今日作什么来。师曰。种菜来。林曰。徧界是佛身。子向什么处种。师曰。金锄不动土。灵苗在处生。林欣然。
同安志禅师。在同安。值丕将示寂。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举。未有对者。末后师出曰。夜明帘外排班立。万里歌谣道太平。丕曰。须这驴汉始得。
此洞宗最后之旨也。后人根器劣薄。不知尧舜之无为。侈谈汤武之征诛。且将谓尧舜不逮汤武也。哀哉。
僧问。二机不到时如何举唱。师云。徧处不逢。玄中不失。
丹霞颂曰。这边那边总难逢。一句无私不处中。红日暮沈西嶂外。空留孤影到溪东。
石门慧彻禅师。华严隆尝问曰。古人云。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虽有此语。疑心未歇。如何。师曰。知有。乃可随处安闲。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作寻常。不知有。而安闲。如人在村落住。有少声色。则惊怪传说。先洞山示众曰。欲知此事。如人家养三儿。一着州中。一着县中。一着村中。其一用家中钱物。其一用外处钱物。有一人不得家中钱物用。亦不得外处钱物用。且道那一个合在州中。那一个合在县中。那一个合在村中。有僧便问。三人莫明轻重否。曰是。僧曰。如何是县中人出身处。曰知有却不知有。是此人出身处。僧曰。未审此人从今日去也无。曰亦从今日去。僧曰。恁么则属功也。曰是。僧曰。唤作什么功。曰唤作功就之功。僧曰。此还知有州中人否。曰知有。始解奉重矣。僧曰。恁么则村中人全明过也。曰是。僧曰。如何是此人过处。曰不知有。唤作闲人。是此人过处。不见先师道。今时学道之人。须知有转身处始得。隆乃问曰。古人知有。便能如州里人耶。亦须因奉重而至耶。师为举功勋五位。复曰。譬如初生鸠儿。毛羽可怜生。久久自能高飞远荡。
村中人。不知有者也。县中人。知有者也。州中人。知有而不知有者也。县中人初能知有。如用家中钱物。州中人格外施为。如用外处钱物。村中人既不知有。全无机用。故家中外处钱物俱不得用也。
广德周禅师。僧问。波浪之中。如何得妙。师云。桡棹不施兼底脱。往来终不借浮囊。
丹霞颂云。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无边剎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谷山缘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半夜乌龟头带雪。天明哑子抱头归。
丹霞颂曰。瑞雾祥烟锁玉楼。妙年王子恣优游。瑠璃殿上骑金马。明月堂前辊绣球。
梁山缘观禅师。僧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曰识得后如何。师曰。贬向无生国。曰莫是他安身立命处么。师曰。死水不藏龙。曰如何是活水龙。师曰。兴波不作浪。曰忽然倾湫倒岳时如何。师下座把住曰。莫教湿却老僧袈裟角。
僧问师。如何是日用中事。师云。碧玉点破瑠璃色。满目红尘不见沙。
丹霞颂曰。劫火洞然无相宅。金门不睹御楼家。宝天云淡银河冷。浩浩波澜岂动沙。
僧问。如何是空劫以前事。师云。击动乾坤鼓。时人听不闻。
丹霞颂曰。虚空为鼓须弥搥。击者虽多听者稀。半夜髑髅惊破梦。满头明月不思归。
大阳警玄禅师。问梁山。如何是无相道场。山指观音像曰。这个是吴道子画底。师拟议。山急索曰。这个是有相底。如何是无相底。师於言下有省。礼拜起。归位而立。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师曰。道即不辞。恐上纸墨。山笑曰。此语上石去在。后果上碑。
审承侍者侍立次。师曰。有一人徧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周匝火围。若亲近得。此人大敞廛开。若亲近不得。时中以何为据。承曰。六根不具。七识不全底人。始亲近得。师曰。你教伊出来。我要见伊。承曰。适来别无左右。抵对和尚。师曰。官不容针。承便礼拜。
大阳曰。我要见伊。合答云。伊从来不见客。
投子义青禅师上堂。召大众曰。若论此事。如鸾凤冲霄。不留其迹。羚羊挂角。那觅乎踪。金龙不守於寒潭。玉兔岂栖於蟾影。其或主宾若立。须威音世外摇头。问答言陈。仍玄路傍提为唱。若能如是。犹在半途。更若凝眸。不劳相见。
丹霞颂曰。水澄月满道人愁。妙尽无依类莫收。劫外正偏兼带路。不萌枝上辨春秋。
上堂。孤村陋店。莫挂瓶盂。佛祖玄关。横身直过。早是苏武出塞。求路难回。项王临江。何逃困命。诸禅德到这里。进则落於天魔。退则沈於鬼趣。不进不退。正在死水中。诸仁者。作么生。得平稳去。良久曰。任从三尺雪。难压寸灵松。
兴阳清剖禅师。在大阳作园头。种瓜次。阳问。甜瓜何时熟。师曰。即今熟烂了也。曰拣甜底摘来。师曰。与什么人吃。曰不入园者。师曰。未审不入园者还吃也无。阳曰。汝还识伊么。师曰。虽然不识。不得不与。大阳笑而去。
僧问。娑竭出海乾坤震。觌面相呈事若何。师曰。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曰忽遇出头时。又作么生。师曰。似鹘捉鸠君不信。髑髅前验始知真。曰恁么则叉手当胸。退身三步也。师曰。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遭点额回。
天童颂云。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机底绵联兮。自有金针玉线。印前恢廓兮。元无鸟篆虫文。
芙蓉道楷禅师。上堂。唤作一句。已是埋没宗风。曲为今时通途消耗。所以借功明位。用在体处。借位明功。体在用处。若也体用双明。如门扇两开。不得向两扇上着意。不见新丰老人道。峰峦秀异。鹤不停机。灵木迢然。凤无依倚。直得功成不处。电火难追。拟议之间。长途万里。
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金凤夜栖无影树。峰峦才露海云遮。
丹霞颂曰。等闲无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显该。薄雾依依笼古径。孤峰终不露崔嵬。
僧问师。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句。师云。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
丹霞颂曰。星流水国夜燃灯。月印江天明似镜。隐显无私位不该。依稀拟动成偏正。
大洪恩禅师。僧问。三玄三要即不问。五位君臣事若何。师曰。非公境界。曰恁么。则石人拊掌。木女呵呵。师曰。杓卜听虚声。熟睡饶谵语。曰若不上来伸此问。焉能得见少林机。师曰。放过即不可。随后便打。
宝峰阐提惟照禅师。有法语五则。示其宗旨。以付聪藏主。一曰。曹山立四禁。尽衲僧命脉。透得过。切忌依倚将来。了事人。须别有生机一路。二曰。衲僧向异类中行履。先德道。异类堕。此是了事人病。明安道。须是识主始得。三曰。阐提寻常向人道。不得参禅。不得学佛。只要伊如大死人。只恐闻此语。作无事会。作无法可当情会。正是死不得。若是死得。决不肯作这般见解。他时为人。切宜子细。四曰。吾家立五位为宗。往往人以理事明。以寂照会。以能所见。以体用解。尽落今时。何得名为教外别传之妙。生死路头。那个是得力处。总不恁么时如何。卜度即不中。五曰。有情故情渗漏。有见故见渗漏。有语故语渗漏。设得无见无情无语。拽住便问他。你是何人。阐提平时不谩许与。而嘱累於聪。其任固重。聪必颕然秀出於门弟子之间者。夫何出世福清之天王。不克行道而终。遂致名亦不闻於丛林也。
此五则语。精深圆密。皆先德所未及发者。但惜其嗣弗振。故世鲜能知之。其道。固传之万世而无弊者也。
大用齐琏禅师上堂。清虚之理。佛祖同归。毕竟无身。圣凡一体。理则如是。满目森罗。事作么生。纤尘绝际。渠侬有眼。岂在旁窥。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若到恁么田地。始可随机受用。信手拈来。妙应无方。当风玄路。直得金针锦缝。线脚不彰。玉殿宝阶。珠帘未卷。正当此时。且道是什么人境界。古渡秋风寒飒飒。芦花红蓼满江湾。
真歇清了禅师上堂。转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韫荆山贵。转位就功。是却来底人。红炉片雪春。功位俱转。通身不滞。撒手亡依。石女夜登机。密室无人扫。正恁么时。绝气息一句作么生相委。良久云。归根风堕叶。照尽月潭空。
问僧。瑠璃殿上玉女撺梭。明什么边事。曰回互不当机。师曰。还有断续也无。曰古今不曾间。师曰。正当不曾间时如何。僧珍重便出。
天童正觉禅师。僧问。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师曰。文彩未痕初。消息难传际。曰一步密移玄路转。通身放下劫壶空。师曰。诞生就父时。合体无遗照。曰理既如斯。事作么生。师曰。历历才回分化事。十方机应又何妨。曰恁么。则尘尘俱现本来身也。师曰。透一切色。超一切心。曰如理知事。又作么生。师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曰入市能长啸。归家着短衫。师曰。木人岭上歌。石女溪边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