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黄山轮参。师云。什处来。轮云。闽中来。师云。还识老僧么。轮云。和尚还识学人么。师云。不然。子且还老僧草鞋钱了。然后老僧还汝庐陵米价。轮云。恁么则不识和尚。未审庐陵米作么生价。师云。真狮子儿。善狮子吼。
  丹霞颂云。父子相逢眼倍明。灵苗丛里坦然行。个中若谓金毛子。已是盐梅触大羹。
  曹山本寂禅师。僧问。五位对宾时如何。师曰。汝即今问那个位。曰某甲从偏位来。请师向正位中接。师曰。不接。曰为什么不接。师曰。恐落偏位中去。师却问僧。祇如不接。是对宾不是对宾。曰早是对宾了也。师曰。如是如是。
  丹霞颂曰。月中玉兔夜怀胎。日里金乌朝抱卵。黑漆昆仑踏雪行。转身打破瑠璃碗。
  金峰志盖屋来。师问。盖了未。志曰。这边则了。师曰。那边事作么生。志曰。候下工日白和尚。师曰。如是如是。问。子归就父。为什父全不顾。师曰。理合如是。曰父子之恩何在。师曰。始成父子之恩。曰如何是父子之恩。师曰。刀斧斫不开。
  天童拈云。翡翠帘垂。丝纶未降。紫罗帐合。视听难通。才动毛头。月升夜户。密移一步。鹤出银笼。还知么。脱身一色无遗影。不坐同风落大功。
  纸衣道者来参。师问。莫是纸衣道者否。者曰。不敢。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者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者近前应诺。便立脱。师曰。汝祇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者忽开眼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师曰。未是妙。者曰。如何是妙。师曰。不借借。者珍重便化。师示颂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疎亲。念异便於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沈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纸衣道者。不假胞胎。正是借句。正是妄疎亲。所以曹山示不借借三字。后示颂。全明不借借也。
  问强上座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个应底道理。曰如驴觑井。师曰。道则太煞道。祇道得八成。曰和尚又如何。师曰。如井觑驴。
  问。如何是师子。师曰。众兽近不得。曰。如何是师子儿。师曰。能吞父母者。曰既是众兽近不得。为什么却被儿吞。师曰。岂不见道。子若哮吼。父母俱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全身归父。曰未审尽时。父归何所。师曰。所亦尽。曰前来为什么道全身归父。师曰。譬如王子。能成一国之事。
  云门问。如何是沙门行。师曰。吃常住苗稼者是。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你还畜得么。曰畜得。师曰。你作么生畜。曰着衣吃饭。有什么难。师曰。何不道披毛戴角。门便礼拜。
  昔云门初见雪峰。是什么气槩。乃能俯就雪峰钳锤。及雪峰迁化。复徧参洞下诸尊宿。如曹山。疎山乾峰。九峰。皆有因缘。今此一则语。是知大人行径决非卤莽。彼执一橛以自高者。视此盖天渊矣。又安能到古人田地耶。
  又问。密密处。为什么不知有。山云。只为密密。所以不知有。门云。此人如何亲近。师云。莫向密密处亲近。门云。不向密密处如何。师云。始解亲近。门云。诺诺。
  昔陆亘大夫。问南泉姓什么。泉曰。姓王。曰王还有眷属也无。泉曰。四臣不昧。曰王居何位。泉曰。玉殿苔生。后僧举问师。玉殿苔生。意旨如何。师曰。不居正位。曰八方来朝时如何。师曰。他不受礼。曰何用来朝。师曰。违则斩。曰违是臣分上。未审君意如何。师曰。枢密不得旨。曰恁么。则燮理之功。全归臣相也。师曰。你还知君意么。曰外方不敢论量。师曰。如是如是。
  又南泉答长沙偈曰。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是知君臣父子之说。并见於南泉。非洞山石霜始立也。后人分疆列界。殊觉可耻。
  师一日入僧堂向火。有僧云。今日好寒。师云。须知有不寒者。僧云。谁是不寒者。师策火示之。僧云。莫道无人好。师抛下火。僧云。某甲到这里却不会。师云。日照寒潭明更明。
  师问僧作什么。僧云。扫地。师云。佛前扫。佛后扫。僧云。前后一时扫。师云。与曹山过靸鞋来。
  示众曰。僧家在此等衣线下。须会通向上事。莫作等闲。若也承当处分明。即转得他诸圣向自己背后。方得自由。若也转不得。直饶学得十成。却须向他背后叉手。说什么大话。若转得。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假如泥里倒地。亦作得主宰。如有僧问药山曰。三乘教中。还有祖意也无。答曰。有。曰既有。达磨又来作么。答曰。只为有。所以来。岂非作得主宰。转得归自己背后乎。如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言劫者滞也。谓之十成。亦曰断渗漏。只是十道头绝矣。不忘大果。守住耽着。名为取次承当事。到此直须仔细始得。不论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是不行旧时路。若有忻心。便成滞着。若脱得。拣个什么。古德云。只恐不得回转。汝道作么生。只如今人爱说净洁处。爱说向去事。此病最难治。若是世间粗重事。却是轻。净洁病最重。只如佛味祖味。尽为滞着。先师曰。拟心是犯戒。得味是破斋。且唤什么作味。只是佛味祖味。才有忻心。便是犯戒。如今说破斋破戒。不知三羯磨时。早破了也。若是贪瞋痴。虽难断。却是轻。无为无事净洁。此乃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亦只为这个。亦不独为汝今时。莫作等闲。黧奴白牯。修行却快。不是有禅有道。如汝种种驰求。觅佛觅祖。乃至菩提涅盘。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心。所以不如黧奴白牯。兀兀无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盘。及以善恶因果。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若能恁么。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能披毛戴角。牵犂拽杷。得此便宜。始较些子。欲知此事。饶令成佛成祖去。也祇这是。便堕三途六道去。也只这是。虽然没用处。要且离他不得。须与他作主宰始得。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便是变易也。不见永嘉云。莽莽荡荡招殃祸。问如何是莽莽荡荡招殃祸。曰只这个总是。问曰。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免作么。但是菩提涅盘烦恼无明等。总是不要免。乃至世间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盘。此等殃祸为不小。因什么如此。只为变易。若是不变易。直须触处自由始得。
  云居膺禅师上堂云。得者不轻微。明者不贱用。识者不咨嗟。解者无厌恶。从天降下则贫寒。从地涌出则富贵。门里出身易。身里出门难。动则埋身千丈。不动则当处生苗。一言迥脱。独拔当时。言语不要多。多则无用处。
  丹霞颂曰。门头户尾事千差。了尽犹来未到家。明月堂前无影木。严凝雪夜正开花。
  向去底人。须常惨悚戢翼始得。若是知有底人。自解护惜。终不取次。十度发言。九度休去。为什么如此。恐怕无利益。体得底人。心若腊月扇子。直得口边醭生。不是强为。任运如此。欲得恁么事。须是恁么人。既是恁么人。不愁恁么事。若无恁么人。恁么事即难得。
  寻常见轻浮浅露者。虽世事必无所成。况学道乎。近日禅人竞趋浮薄。吾知其自[日/出/大/米]弃而已。
  一切事。须向这里及尽。若一毫去不尽。即被尘累。岂况更多。差之毫厘。过犯山岳。不见古人道。学处不玄。尽是流俗。闺阁中物舍不得。俱为渗漏。直须向这里及取。及去及来。并尽一切。始得无过。
  如人头头上了。物物上通。祇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一路自别。便是世间极重极贵物。不得将去向尊贵边。须知不可思议。所以古人道。犹如两镜相对。光光相照。更无亏盈。岂不是一般。犹唤作影像边事。又如日出时。照世间明朗。是一半。那一半。唤作什么。如今人。未认得光影门头事。将作屋里事。又争得。
  最初知有底人。於尊贵一路。祇在影像之间。直须一色消尽。方能亲证。
  钦山邃禅师。良禅客问。一镞破三关时如何。师云。放出关中主看。良云。恁么则知过必改。师云。更待何时。良云。好箭放不着所在。便出。师云。且来。阇黎。良回首。师把住云。一镞破三关。且置。试与钦山发箭看。良拟议。师打七棒云。且听这汉疑三十年。
  天童拈云。山堆岳积来。瓦解氷消去。则时人知有。与我放出关中主看。且合作么生。有底道。当时便喝。当时便掌。一期瞎用则得。要且未是关中主在。还体得么。当堂不正坐。那赴两头机。
  疎山匡仁禅师上堂。病僧咸通年前会得法身边事。咸通年后会得法身向上事。云门出问。如何是法身边事。师曰。枯桩。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非枯桩。曰。还许学人说道理也无。师曰。许。曰枯桩岂不是明法身边事。师曰。是。曰非枯桩岂不是明法身向上事。师曰。是。曰祇如法身还该一切也无。师曰。法身周徧。岂得不该。门指净瓶曰。祇如净瓶。还该法身么。师曰。阇黎莫向净瓶边觅。门便礼拜。
  法身决无向上向下。乃是见有亲疎。故作是说。
  因鼓山举威音王佛师。师乃问。作么生是威音王佛师。鼓山曰。莫无惭愧好。师曰。阇黎恁么道即得。若约病僧即不然。鼓山曰。作么生是威音王佛师。师曰。不坐无贵位。
  灵泉问。枯木生花。始与他合。是这边句。是那边句。师曰。亦是这边句。泉曰。如何是那边句。师曰。石牛吐出三春雾。灵雀不栖无影林。
  枯木生花。正是这边功勋边事。石牛吐雾二句。是那边回来发用。所谓无功之功也。
  丹霞颂云。沧海无风波浪平。烟收水色虚含月。寒光一带望何穷。谁辨个中龙退骨。
  青林师虔禅师。僧问。学人径往时如何。师曰。死蛇当大路。劝子莫当头。曰当头者如何。师曰。丧子命根。曰不当头者如何。师曰。亦无回避处。曰正当恁么时如何。师曰。失却了也。曰向什么处去。师曰。草深无觅处。曰和尚也须堤防始得。师拊掌曰。一等是个毒气。
  丹霞颂云。长江澄彻映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
  天童颂曰。三老暗转柁。孤舟夜回头。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风力持帆行不棹。笛声唤月下沧洲。
  华严休静禅师。一日白槌曰。上间搬柴。下间锄地。首座问。圣僧作什么。师曰。当堂不正坐。那赴两头机。
  乾峰和尚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在。云门出问。庵内人。为什么不知庵外事。师呵呵大笑。门曰。犹是学人疑处。师曰。子是什么心行。门曰。也要和尚相委。师曰。直须恁么。始解稳坐。门应诺诺。
  示众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云门出众云。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师云。来日不得普请。便下座。
  天童拈云。坐断十方。千差路绝。放开一线。万派朝宗。二尊宿开拓家风。方见衲僧去就。还端的么。太平天子寰中旨。汗马将军塞外心。
  宝盖和尚。僧问。世界坏时。此物何处去。师曰。千圣寻不得。曰时人如何归向。师曰。直须似他去。曰还有的当也无。师曰。不立标则。
  九峰通玄禅师。示弟子曰。佛意祖意。如手展握。先师安立五位。发明云岩宗旨。譬如神医治病。其药只是寻常用者。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但学者机思不妙。唯寻九转灵丹。云能起死。是大不然。法华经中。有化城一品。佛祖密说。熟读分明。大通智胜佛。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言垂得者。言一小劫。言十小劫者。是染污。是断绝。又曰。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过十小劫者。偏正回互之旨也。祖师曰。藉教悟宗。夫岂不然哉。
  九峰玄初参德山。山独奇之。然未大彻。后见洞山契旨。洞山云。掌有神珠。白昼示人。人且按剑。况玄夜乎。子可贵也。师曰。但不识珠者耳。识之。亦无昼夜。价称之为俊士。价殁。庐於塔旁。至中和初。乃辞塔北游。余观其师资始末之间。不可谓不深得其旨者也。此段语。诸录俱略之。惟觉范载之僧宝传中。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发明师意。语简而尽。引经证成。本出宝镜三昧。曹山亦有发明。与此若有少异。观者详之。
  九峰道虔禅师。因石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什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即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拊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天童颂曰。石霜一宗。亲传九峰。香烟脱去。正脉难通。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
  问。承古有言。向外绍则臣位。向内绍则王种。是否。师曰。是。曰如何是外绍。师曰。若不知事极头。祇得了事。唤作外绍。是为臣种。曰如何是内绍。师曰。知向里许。承当担荷。是为内绍。曰如何是王种。师曰。须见无承当底人。无担荷底人。始得同一色。同一色了。所以借为诞生。是为王种。曰恁么。则内绍亦须得转。师曰。灼然有承当担荷。争得不转。汝道内绍。便是人王种。你且道如今还有绍底道理么。所以古人道。绍是功。绍了非是功。转功就位了。始唤作人王种。曰未审外绍还转也无。师曰。外绍全未知有。且教渠知有。曰如何是知有。师曰。天明不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