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上堂。僧问。昔镜清云。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请问和尚。如何是啐啄同时眼。师云。的。进云。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云。当。进云。南院道。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又作么生。师云。老僧留着口吃饭。问。承闻。和尚道最简易最直捷底禅。今日可得闻否。师云。道甚么。进云。恁么则今日闻於未闻也。师云。如何是闻底事。进云。待无人处白和尚。师云。好与拄杖。乃云。老僧无伎俩。只打鼓山鼓。不说禅与道。不论佛与祖。甜瓜现成甜。苦瓜现成苦。露结必为霜。云腾必致雨。看来万法仍旧。自然超佛越祖。千圣既皆如是。老僧何用重举。更有一事报君知。也要大家验取。昨夜捉得石乌龟。天明看时原是螺江神女。
上堂。僧问。三千七百葛藤即不问。如何是平常事。师云。吃茶吃饭。进云。大众分中。又作么生。师云。吃饭吃茶。进云。恁么则个个尽平常也。师便咦。问。临济三玄即不问。洞山五位请师宣。师云。问将来。僧云。如何是正中偏。师云。黑漆昆仑空里眠。进云。如何是偏中正。师云。玉女手捧空王印。进云。如何是正中来。师云。青天白日轰霹雳。进云。如何是兼中至。师云。江上兴波不作浪。进云。如何是兼中到。师云。泥牛入海无人见。僧礼拜。师乃云。佛道闲旷。不涉程途。建立乖真。俱非本色。先圣事不获已。乃有五位之设。明月夜悬秋壑。凉风暗透疎林。此是曹洞家风。运足在威音之外。游戏入狸奴之穴。此是曹洞行藏。举目能令三界静。振铃直使九天归。此是曹洞作用。作么生是曹洞宗。良久云。宁可截舌。
上堂。僧问。法堂钟鼓分明。诸人耳目炳烺。敢问。钟未鸣鼓未响消息。可得闻否。师云。侧耳侧耳。进云。钟已鸣鼓已响景象。可得见否。师云。瞎作么。进云。视而弗见。听而弗闻。端的一句作么生。师云。闭目作夜。问。洞山寻常教人行鸟道。未审鸟道作么生行。师云。不是阇黎跨足处。问。有言有句即不问。无言无句时如何。师云。且收虾蟆声。乃云。无言无句其事转亲。有言有句其事转远。盖为有言有句。皆在机境中求。所以德山云。汝但无事於心。无心於事。则虚而灵。寂而妙。先兴圣国师云。不如休去歇去。一念纯朴去。时中无间。却易现露这个。此乃先圣诚言。若好在机境上求。则无论你大事未明。即自谓大事已明。而掀翻世界。推倒佛祖。亦未免毒气未消。杀活自由。纵横莫测。亦未免伎俩未化。止滞半途。非为究竟。何以故。尘中虽有隐形术。争似全身入帝乡。
冬至上堂。积阴之下。一阳复生。此造化之复也。积迷之下。一念顿醒。此人心之复也。当其未复。潜於何所。及其方复。来於何方。及其既复。何所标指。还知么。於此穷之。则知渠今古无间。动静不干。然亦是由人力安排。作如是说。渠实未曾说我是今古无间底。我是动静不干底。毕竟作么生是来复底事。噫。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上堂。僧问。为因过水逢渠后。曲垂三路接群机。如何是鸟道接人。师云。下足不沾尘。进云。如何是玄路接人。师云。推爷向里头。进云。如何是展手接人。师云。觌面已相呈。进云。鼓山门下。以何接人。师云。老僧无三路。只有一路。进云。如何是一路。师竖拂。僧礼拜。问。昔从真寂住。今向涌泉来。未委。吴山越水。是同是别。师便咄。问。门庭施设即不问。堂奥之中事若何。师云。且归位着。僧礼拜。师乃云。亭亭日午犹亏半。寂寂三更尚未圆。六户虚通无暖意。往来多在月明前。丹霞老人此偈。将洞上家私。一时布施了也。鼓山今日。特为注破。亭亭日午犹亏半。红焰碧波流。寂寂三更尚未圆。木鸡啼子夜。六户虚通无暖意。秋风透竹户。往来多在月明前。墨汁染皂衣。诸人若得此意。洞上家风不至寂寥。然此亦是门庭施设。接引中下。若有个汉。於堂奥之中。向上关棙。一脚踏翻。则徧身无影。举步无踪。当此之际。还有昼夜也无。还有寒热也无。还有明暗也无。噫。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
上堂。问。潺湲一派长如玉。喝过他山杳不闻时如何。师云。山下接取。进云。道底都是污染。如何是自心灵妙。师云。鼻孔里看取。进云。如何是无思中流出的句。师云。顶门上荐取。进云。如何是通霄路。师云。脚跟下看取。僧礼拜。师乃云。乾峰上堂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敢问诸人。一作么生举。莫便下一喝么。莫便行一棒么。莫道乾屎橛麻三斤么。且喜没交涉。唯云门有断舌之才。出众道。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且道。他是举一是举二。乾峰云。典座来日不得普请。便下座。且道。他是答云门话。是不答云门话。此等如石女当歌木人抚掌。其中自有深趣。正所谓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上堂。僧问。昔百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沩山云。却请和尚道。其理若何。师云。明月高悬未照前。进云。五峰道。和尚也须并却。又是何意旨。师云。操戈入室。进云。只如云岩道。和尚有也未。作么生丧却儿孙。师云。反隔一重。进云。忽有人问和尚。和尚又作么生道。师云。汝但并却咽喉唇吻。问将来。问。承和尚有言。动着即乖本色。只如一切处不乖时如何。师云。青天白日莫弄影。进云。乖与不乖。总是这边事。作么生是那边事。师云。没角泥牛犇夜栏。问。四方干戈。将何法以宁之。师卓拄杖。进云。四方火灾。将何法以熄之。师卓拄杖。进云。四方疾疫。将何法以疗之。师卓拄杖。进云。四方饥馑。将何法以济之。师卓拄杖。僧礼拜。师便打。乃云。明月高悬未照前。休将影象论亏圆。一点灵光周劫外。今古何曾有间然。诸人还见也未。如见得。方入鼓山门。鼓山门下。必须言行相顾。理事圆融。若有一毫见地未消。一毫意气未泯。一毫影迹未净。终堕半途。至於到家一句。作么生道。客散云楼玉烛残。六窗虚静暗生寒。钟声何处因风至。惊起坭牛犇夜栏。珍重。
元旦上堂。师拈拄杖云。一元更始。含弘光大。春风浩荡。万物维新。至於老僧拄杖。又作么生。虽则亘古亘今。亦能随时逐节。有时作出海金龙。兴云布雨。有时作漫天丝网。打凤捞龙。有时作金刚宝剑。斩妖戮魔。有时作探竿影草。勘赃验贼。今日元旦启祚。又作个什么。化作须弥为寿岳。仰祝 今皇亿万年。卓拄杖。下座。
上堂。师云。嵯峨万仞。鸟道难通。剑刃轻氷。谁当践履。必须通身无影。足下无私。始称其人。不然。虽眉间挂剑。肘后悬符。若到此门。未免点额。何以故。曾经大海休夸水。除了须弥不是山。
解制上堂。僧问。曹洞正宗。和尚得传。和尚正宗。阿谁得传。师云。老僧不从曹洞传。也不从诸佛传。进云。恁么则从何处传。师以拂子敲香炉云。渠从何处传。僧礼拜。师乃云。老僧九十日前。说东说西。还有法与人说也无。若有法与人说。是阇黎辜负老僧。若无法与人说。是老僧辜负阇黎。九十日后。不说东说西。还有法与人说也无。若有法与人说。是老僧辜负阇黎。若无法与人说。是阇黎辜负老僧。今朝正当九十日。又作么生得不辜负去。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罗山尔和上人为本师诞日请。上堂。正脉难通。邪见易炽。超佛越祖。看来总是阶梯。妙唱玄提。即此便名窠臼。白云岩下。多沉出格之英。芳草渡头。久滞他乡之客。所以曹洞门下。别设宗趣。金凤搏空。不止须弥顶上。铁牛驾浪。偏入大海波心。不犯当头。犹贵转身有路。行於异类。直须足下无私。虽然如是。不是逐步安排。随时凑泊。须知有功不能涉。位不能该一着。若知此着。则一念可以顿圆。一时可以全具。所以洞山老人云。如大地火发相似。今日乃恒如师耳顺之期。其徒尔和上人为设斋。请老僧升座。特为举扬斯事。至於因斋庆赞一句。作么生道。斩新日月年年长。不老乾坤世世同。
净和师请。上堂。老僧昔年与净和老友。同往双髻峰头冷云窝中。一室孤灯相对寂然。向后老僧一念之错。堕作流俗阿师。净师脊梁若铁。兀坐空山。垂三十载。今日特上鼓山设供。请老僧升座。不知渠是何心行。今日所谓丑媳妇。不免见公姑去也。昔洞山老人过水睹影大悟。作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疎。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此一偈五位十玄。三堕四禁。尽在其中。今日当大众前。逐一注破。切忌从他觅。毕竟要从何处觅。迢迢与我疎。谁是最亲者。我今独自往。乱走作么。处处得逢渠。见神见鬼。渠今正是我。犹隔一重山。我今不是渠。蹉过知多少。应须恁么会。要会作么。方得契如如。三十棒教谁吃。老僧恁么花擘了也。诸人还会么。老僧三十年前。学临济禅。不肯死在临济窟里。三十年后。学曹洞禅。不肯死在曹洞窟里。何以故。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陈莲石太史。建神光法堂成。命慧超上人。入山设斋请。上堂。一阳初动。喜见天心。 圣寿无疆。乾坤将泰。陈莲石太史应时行令。移神光法堂而入鼓山。老僧就路还家。移鼓山法堂而入神光。於中泯彼此之相。绝去来之迹。但见铁地藏彻底放光。石如来通身是口。其中诸众生。各各不识不知。饱飱法味。又何待老僧打鼓升堂摇唇鼓舌。然后为说法哉。虽然如是。今日老观门户大开。老僧证明有分。
师七旬诞日。上堂。僧问。和尚今日寿旦。是有量寿。是无量寿。师云。八角磨盘空里转。问。圣人出世。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今日和尚诞辰。因甚风雨大作。师云。石鼓正喧空。问。和尚今年七十。敢问。七十年前作么生。师云。但看今日。僧礼拜。师乃云。浮光弗久。世相靡坚。历观世间。浑同梦事。老僧忆年四十时。在寿昌寺里初脱白。其时眼前境相炽然。无出身之路。年五十时。遁迹建州荷山。灰头土面。栽禾博饭。其时虽已安下鼻孔。却为鼻孔所碍。年六十时。向杭州苕溪岸头。张个漫天金网。拟欲捞龙打凤。其实一蟭螟虫。也捞不得。今年七十。在石鼓峰头。耳聋眼暗。志气销尽。惟在七尺单头。证个瞌睡三昧而已。历观前此三十年。经几番变易。尽是虚名幻影。全非真实。到今日。亦绝无长处可道。然既到此。强为诸人道一句去。堂前几阵风雷息。万里讴歌贺太平。珍重。
雪子禅人请。上堂。老僧今年七十一。白露降后西风急。昔年露柱忽生儿。大家尽道是好日。脱空捏怪许多年。欺圣瞒凡无一识。弄到於今家业空。独留手中一楖栗。三玄五位虽不知。撑天拄地承渠力。有时拈出法堂前。惊破金刚半边鼻。诸仁者。且道。这楖栗从何处得来。良久云。更待三十年后。为诸人说个来历。
泽普禅人请上堂。建州全城生命。尽为大兵所屠。泽普禅人愍而荐之。仍请老僧升座演法。夫有生者必有死。此人之所共知。但未知生而未尝生。死而未尝死者。非水火之所能劫。刀兵之所能伤者也。譬如镜影往来。而镜体不动。海波起伏。而海体常安。达其常安不动之体。则超登彼岸。执其往来起伏之用。则流浪不穷。昔洞山冬至日。吃果子次。垂一问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过在甚么处。泰首座答云。过在动用中。洞山唤侍者。掇退果卓。洞山此问。心幸不少。首座虽是一员老将。怎奈龙门点额。后来人争要为首座出气。看来要吃洞山果子。俱未得在。惟有同安显。别云不知。此所谓猛火场中横身直过。刀枪林里掉臂独行者也。至於老僧。则不然。但答云不动用中还收得么。管取洞山缩舌去也。
腊八日。惟善僧纲请。上堂。昔日世尊。在雪山六载。芦芽穿膝。蛛网挂眉。为明此事。逗到腊月八日。夜睹明星。朗然大悟。始成正觉。后代儿孙。承虚接响。为渠举扬。诸人且道。悟底是个甚么。若道是心。心不见心。若道是佛。佛不成佛。若道是禅。禅不名禅。既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禅。又是个甚么。已上通供。并是诣实。诸人切莫错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珍重。
徐尔昌居士报亲请。上堂。人之有生。莫不本於父母。故父母之恩。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能报尽者。今欲报尽有生之恩。须明无生之理。良久云。泥牛耕练色。木马啸春风。双江无一滴。滔滔向海东。
上堂。春风浩荡。淑气氤氲。枝头莺语。声声唤游子归家。墙外桃腮。色色见毗卢出位。此中若有仙陀客。便可一担领荷。虽然。也不可草草。须知有洞山道的。洞山大师云。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渠既是我。因甚又道我不是渠。若不识此意。便落在洞山三渗漏。亦落在乾峰二种光不透脱。亦落在曹山四禁。如何做得洞下儿孙。老僧今日。不觉顿扬家丑。只要诸人得个真正鼻孔。不失曹洞血脉。还有么。噫。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孙鹫林冏卿居士请。上堂。今日孙鹫林冏卿居士。为荐夫人林氏。屈老僧到此。发明往生之旨。夫吾心。本有一片乾净国土。非有生非无生。亦非非无生。祇为诸人粘妄发光。变成五浊凡区。古佛乃教人修离垢之行庄严之功。由是变为极乐净土。夫五浊凡区。与极乐净土。总是浮光幻影。无有真实。若究其实体。则身心世界。无非一如。本无变易。正如今日。云迷雾集。大雨淋漓。天实未尝动着。倏忽之间。云收雾散。杲日当空。天亦未尝动着。但此一如之体。不可容易拟议。若只在情识中卜度。隐隐地见有个物。则祇是一个泥团子了也。诸人须打破泥团。跳出虚空。则尽十方世界。总是一个无量光佛身。尽十方世界总是一个宝莲花净土。更欲何生。更欲何往乎。这里正是诸人往生处。不可不知也。大众久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