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乙酉。转邻剎普慈。其激扬诱掖。如隆教时。
戊戌江淛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穆尔。兼领院事。延师。主杭之净慈。兵燹之余。艰窘危厉。人所不能堪。师运量有方。轨范峻整。绰有承平之遗风。较之普慈。君子恒谓过之。
丞相犹谓。未尽尊师之道。辛丑之秋。复请住持径山。补寂照故处。师亦不辞而往。风动四方。考德者愈众。
亡赖男子瞿范日饕盘飱。主庖者。厌之。瞿衔而去。赴部使者诉。院之僚属受赇。诬师为通衷私。使者。摄师问状。师了无惧色。癸卯省宪二府。白其冤。强师复还径山。缁素骏奔。如戴父母。至有乐极而悲泣者。
皇明龙兴。洪武癸丑 诏有道。浮屠十余人。集 京师大天界寺。而师实居其首。以病不及召对。
乙卯赐还穹窿山。山即海云所在也。
戊午八月。忽示微疾。至九月四日。索笔书偈而逝。九日行茶毗法。火焰化成五色。有气袭人。如沈水香。齿牙数珠不坏。遗骨绀泽。类青流离色。室利罗。交缀於上。是日。其徒大均士龙等。藏於所居之山阴。宝盈分爪发。归径山。卜於无等才公塔右。瘗焉。世寿六十八年。为僧五十一夏。度弟子若干人。嗣其法者。若干人。
师长身山立。昂然如孤松在壑。威令严肃。其下无敢方命。故所至百废具兴。然处事达变。接引后进。又如春风时雨之及物。使人不自知。元帝师以为贤。为锡今号云。
师在天界时。濂颇获闻其绪论。於其殁也。上首弟子普庆。住持道衍藉是之故。自状其行。来请铭。夫圆明妙性。实具三千。四圣六凡。悉从中现。诸佛不得已而说经。雷动蛰惊。风行草偃者。为明此性也。诸祖不得已。而忘经。绝其枝末。直探本根者。亦明此性也。性在是。则道在是矣。柰何道丧性乖。非惟学徒为然。至於师表当世者。壹从事於末学曲菊之间。以资清玩。其去佛祖之道。盖亦远矣。有如师者。可不表之。以为东南龟镜哉。
师出世时。穹窿山石夜走。及莅普慈。神降於人。述师清严之状。天之生师。殆不偶然。四会语有录。其机缘。已备载之。兹不敢剿入也。铭曰。
华梵诸祖 所了惟心 函乾盖坤 开阳阖阴 万汇芸芸 靡不苞括 肯捐全躯 而局一发 奕叶相仍 轨辙弗殊 融通小大 无碍无拘 猗欤禅师 神观孤耸 文采渐彰 云流山涌 一旦易虑 面壁自治 摄念入定 如斩棼丝 秋叶之零 飘堕庭[一/(尸@巳)] 仰视青天 一碧万里 我性之觉 证诸硕师 机锋交触 剑戟差差 出世海滨 人天拱手 发祥含征 白石夜走 全提正印 法鼓频挝 以眼闻者 断除空华 由其见凝 转识为智 珠玑落纸 亦第一义 方岳大臣 遣使候迎 陟于南屏 惟德之馨 名山列五 首曰双径 匪私于师 东南龟镜 轻儇小夫 憯不自惩 皦皦白璧 何忧苍蝇 风腾波掀 万辞嗟惜 是非既昭 重莅旧席 昔师之去 泉流哭声 师今之旋 卉木含荣 世缘已终 微笑而灭 设利如珠 缀于绀骨 末学竞奔 曲艺宏施 胡不反观 本实在斯 遗光所被 千载犹浅 瞻之仰之 谁敢不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