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古林清茂禅师语录
古林清茂禅师语录
示本禅人
道本无言。言言见道。法无所着。处处皆真。乃从上佛但之徽猷。非今时浅根之窠窟。务要存心确实。於二六时中。以透顶透底彻骨彻随为期。则悠久自然成辨。是他上根利智之士。初无他术。但能一刀两段。直截无疑。全体承当。了无依倚。然后指挥佛祖。排斥众魔。吞烁乾坤。随处建立。更不寻枝摘叶。带水拖泥。如灵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所以麻三斤乾屎橛。杖林山下竹筋鞭。楚王城畔东流水之类。是皆破妄缠出见刺。超名相离垢染。绝解路去情执之要径也。
示慧禅人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此岂离言说而求其根本充实。理地精至而纯一无杂哉。要在猛利一径截断。然后将古人言句密切提撕。毕竟是什么道理。所谓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与么会得。一大藏教无一法可当情。德山棒临济喝。扬向粪扫堆头。全体是个大解脱人。何处更有情量境界差别机缘。透脱不透脱耶。击石火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除非知有。莫能知之。
示慧禅人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说即不无。了即不可。须知道三世诸佛是未了底。六代祖师是未了底。天下老和尚是未了底。与么会得。好一员无事衲僧。只如尽乾坤大地草木丛林。尽是千佛一数。且道是了耶不了耶。衲僧家到者里。直得机如掣电。眼似流星。撩起便行。卒摸索不着。所以从上诸老宿。拈一机示一境。无非向生佛未具已前。单提者一着子。务要存心直截。不在多端。才涉思量。即成窠臼。岂不见临济侍德山。山云。老僧今日困。济云。者老汉寐语作什么。德山拟拈棒。临济便掀倒禅床。二大老如奔流度刃。不犯锋芒。截铁斩钉。岂容拟议。如今诸方商量。只管说照用同时。宾主互换。咄。白日青天。切忌寐语。
示念禅人
道无迷悟。法离见闻。直下承当。犹存窠窟。若要乾坤坐断。应须撒手悬崖。从教铁壁银山。管取当头裂破。脚跟下稳实。手面上玲珑。至觌面临机之时。着着有出身之路。是故从上老宿。提持个事。深不容易。临济问黄檗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德山到龙潭。吹灭纸烛。便云从今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雪峰问玄沙。备头陀何不遍参去。玄沙云。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是皆一一契证。若佛若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妙。此道荒凉。无甚今日。年来师僧看不上眼。十年二十年。出丛林入保社。名字行脚。本非正因。其间一个半个。稍若知非。无非影响相承。被人挨拶将来。便见氷消瓦解。间有乱呈懵袋。问渠。临济问黄檗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意旨如何。便云。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德山见龙潭吹灭纸烛。因什么便道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答云脚跟下黑洞洞地。雪峰问备头陀何不遍参去。玄沙云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时如何。对云。张公吃酒李公醉。如斯见解。凌辱宗风。未能一念回光。一味食人涎唾。若解顿忘知见。洞彻渊源。把断要津。不通凡圣。与他老宿把手共行。二六时中。全体是个大解脱人。纤尘不立。凛凛孤危。不受差排。岂容近傍。便见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身心一如。身外无余。从教千圣出来。直是构他不着。
示与禅人
五祖和尚云。山僧十数年。海上参寻数员尊宿。自谓千了百当。及至浮山圆鉴会中。直是开口不得。后到白云。咬破一个铁酸饀。直得百味具足。且饀子一句作么生道。花发鸡冠媚早秋。谁人能染紫丝头。有时风动频相倚。以向阶前斗不休。者老汉。悬羊头卖狗肉。彻骨风流。熏天臭气。籍没临济家私。凌灭杨岐宗旨。致令后代儿孙。不能直截根源。惟务寻枝摘叶。所谓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者。是也。如今诸方商量便道。鸡冠花诗。即是饀子一句。谓之天然标格。绝世提持。全明向上爪牙。彻证佛祖巴鼻。或谓不是饀子一句。一味佯聋诈哑。指柳骂桑。得路便行。不循途辙。不然则二俱不涉。谓之独弄单提。栗棘金圈。抛来掷去。显临济无位真人。提杀活金刚宝剑。是皆钻龟打瓦。意识搏量。摸象众盲。异端竞起。如今若要易见。但向五祖百味具足处。直下觑破。自然伎俩忘心路绝。全心即佛。全佛即心。非惟坐断五祖舌头。抑可与三世诸佛六代圣人天下老和尚。同一心知。同一眼见。七出八没。独步大方。如师子王得大自在。其或不然。但看今年二三月。满城开徧牡丹花。
示见侍者
佛祖大事。有志之士。决欲究明。其所禀器质。逈然不同。才出头来。便知生佛未具已前一着子。自证自悟。自作为自建立。未尝有毫发许道理从外来也。五祖和尚云。十二时中。如靠一座须弥山相似。此言极有深旨。所谓须弥山者。即是生佛未具已前一着子也。德山未到龙潭时。早知有此一着。才入门。未曾相见。便云。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见。浑钢打就。生铁铸成。无过此语。龙潭云。子亲到龙潭。者个便是将德山向平地上掘坑埋却。且不惊天动地。若是透不过底。直是碍塞杀人。又何用夺鼓掣旗。展剑刃上事。然后谓之明杀活也。至于吹灭纸烛。豁然大悟。烧却疏钞。出大言牌。是皆熟睡饶噡语耳。后至沩出。着草鞋背法堂便去。又是第二头矣。一日小参不答话。有云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德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甚便打。德山云。汝是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德山云。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若不知有者一着子。又焉能如此疾焰过风不容拟议者耶。雪窦云。德山握阃外威权。有当断不断不招其乱底剑。诸人要识新罗僧么。只是撞着露柱底瞎汉。雪窦天然气槩。逸格提持。惜乎不辨来风。非惟不识者僧。抑亦蹉过德山不少。虽然。参学人切忌向者里钉桩摇橹。见侍者来自新罗。妙龄英发。险阻艰难历涉殆尽。孜孜为道愈笃愈勤。其所守确乎不可拔也。访子於隆祖塔。左以己事见扣。然宗门大事。赖有力者相与扶持。古人有虽老不敢宁居逸体。惟谈禅病以警来蒙之说。予智识荒凉。岂敢妄攀先哲。因其来问语意至诚。不得不为覼缕也。
珍藏主自庵说
珍藏主。以自庵为称。求说於予。予固无舌而不能说也。然无舌而说。岂万象森罗摐然在吾耳目之间。而能替吾说耶。夫自庵者。盖自己清净广大虚彻灵明。盖天盖地。包含法界。本有之庵也。故能以生死涅盘真如佛性为关钥。三界二十五有为户庭。十八处为堂奥。四大五蕴为家具。要在当人於二六时中。与一切人把手共行。出入无间。常时虚豁豁地。则通上彻下。直截无疑。稳坐家堂。受用自在。岂复上他门户。别有对待。而使吾行住坐卧。不能确实哉。石头和尚云。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原其古人所自。必欲后人传持佛祖正命之道。不愁无佛。但愁无众生也。众生与佛是一是二。居此庵者。为吾辨之。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疏
昔风穴和尚谓首山曰。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观此一众。虽敏者多。见性者少。吾虽望子之久。犹恐耽着此经。不能放舍。风穴高提祖印。向千圣顶[宁*页]上。下者一着。不妨崄峻。其奈首山言前领旨。格外明宗。直下承当。不存毫发。洎风穴上堂。举世尊以青莲目顾视大众。而首山宏机捷出。拂袖便行。如渊之深岳之耸。所谓唱愈高而和愈峻也。汾阳禅师。出首山之门。弄西河狮子。奋出窟爪牙。哮吼一声。群魔屏迹。梵僧请法。即为敷扬。戛玉铿金。超闻离见。六人大器。具在典章。耀古腾今。丛林标格。家法来从有自。正音其可无传。在昔固已刊行。岁久遂成湮没。天台子聪藏主。灵机夙契。宗匠亲承。慨祖室之长冥。惜真风之不振。握骊珠拟澄沧海。执慧斧欲伐邪林。募缘重刊。垂惠后学。余嘉其志。故发绪言。希闻见而乐从。庶有光於祖道也。
示梵藏主
大力量人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明眼人落井。此是松源老祖。向千圣着眼不及处。捩转面皮。直教尽大地人寒毛卓竖。自古自今。多少人向者里窥觑无由。未免东卜西卜。殊不知抛却自己家珍。去寻瓦砾。及至入般涅盘。自知平生做尽伎俩。百丑千拙。无着惭愧处。却云。兄弟久聚。正路行者有之。而不能用黑豆法。难以荷负正宗。临济佛法。到此平沈。痛哉痛哉。此又是第二头矣。先育王云。你若是个一刀两段底汉。黑豆法有甚难用。智门和尚云。黑豆好合酱。只者便是。平生肝胆向人倾。相识犹如不相识。参学人到者里如何着眼。自非心机路绝。照用都忘。动静施为浑成大用。未免容易了却。所谓杀人刀活人剑。乃上古风规。亦今时枢要。当头坐断。左右逢原。妙用纵横。透顶透底。虽然如是。大力量人因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在甚么上。明眼人因甚么落井。直饶不动口不摇舌。不作伎俩。一一缁素得来。我更问你。作么生是黑豆法。
示岩维那
言无言言。行无行行。修无修修。证无证证。会者近尔。迷者远乎。此是释迦老子。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初说四谛法也。后之学者。读之甚多。会之甚少。会而行之亦复少矣。然而禀质昏昧。习性怠堕。固不在言。天资明敏。理地精至者。动有所碍。此病非特今时有之。古之英特超诣之士。未尝不堕斯辙。阿难多闻。不证无漏。鹙子满智。未彻法源。至於黄梅七百高僧。世智辩聪。俊伟奔轶。莫不有之。及乎呈偈投机。遂有不识字行者。信口发言。倩人书写。有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句。惊动一时。然亦不知说何法也。及至夜半传衣。而七百高僧疑情未决。竟欲夺取。遂至大庾岭头。而明上座最先及之。卢行者以不思善恶本来面目之语诘之。而明上座因时发露本地风光。方知密意不从人得。若以明公之博识远见。名称普闻。尝为七百龙象所推。较之卢行者不识一字。何止霄壤之远。然圣贤示化。由本愿力。随众生心。现殊胜事。当稳显不测之际。而成就此无上最胜第一义门。决非细事。况此事不在心机巧智。只要根本充实。以彻证为期。然后遇着本色宗匠。不近人情。施以恶辣。自然成办。然后奋大机显大用。向千圣顶[宁*页]上。揭示不可示之宗。提持不可持之要。直下如生铁铸就。虽千佛出兴。要且移换他一丝毫不得。德山和尚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与么说话。可谓上无攀仰。下绝己躬。正体堂堂。纤尘不立。如今若要直下无疑。不用如之若何。便请一时领取。若更问道领个什么。我也救汝不得。
楞严经授天锡郭山长
天锡山长郭公。为鄱江椽吏。去湖寺密迩。与予为方外友。凡过从亹亹言论。至情真义笃处。必脱略边幅。能以吾佛祖无上妙圆之道。增益重信。开发正见。在尘劳中。不与万法为侣。真大丈夫也。况渊才雅思。卓冠古今。悉自天禀。又非时辈所及。尝谓之曰。士大夫去古既远。不能深造远到。良由一念迷妄。背自本心。流入诸趣。於一切违顺境界差别因缘。透脱不行。自作障难。是故世尊在室罗筏城。住大精舍。直授阿难首楞严王具足三昧。揭示此心真实虚妄。如大日轮升大虚空。使一切有情无情。无不睹其清净光明。彻证此心不生灭地。然而此经传至中国。几数百年。自非夙习大乘。则不能信受。观公所存。若合符节。妙圆超悟。正在斯时。果能探赜精通。超情离见。然后逢缘遇境。管照一如。所谓在家菩萨。与裴相国杨大年李驸马辈。同入清净无为法性海中。转化有情。利行一切。不为虚出头也。予既授此经。复书此以勉其进。
示启侍者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从上佛祖言教。到者里一时裂破。古今净尽。物我俱忘。如斩一缕丝。一斩一切斩。千劫万劫不坏不移。然后无丝毫过患。便可回天关转地轴。向千圣顶[宁*页]上。拈出一机。万灵仰望不及处。拶出父母未生已前面目。直是风凛凛地。方可称为大解脱人。脚跟下十字纵横。绰绰然有余裕也。前圣后圣建立门庭。例皆如此。近世学者。不本宗乘。向外驰求。自为虚诳。及乎歇得驰求。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未能转向那边。至竟还成莽卤。从上来事。尽有生涯。睦州和尚云。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既得个入头。不得孤负老僧。悬崖撒手。正在斯时。才涉思量。即落第二。者里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十二时中。随分着衣吃饭。便是没量大人也。
示侍侍者
从上来事。不异如今。但了目前。别无他解。目前不了。便见纷纭。隐显殊途。千差万别。必欲究其旨归。何异守株待兔。是故若佛若祖。提持个事。惟大智方明。至触境遇缘。靡不成现。壮士展臂。不假他力。师子游行。岂求伴侣。到者个田地。正好退步就己揩磨。虽不动地惊天。直是欺贤罔圣。岂不见雪窦和尚云。明眼人没窠臼。我且问你。各从临济德山下来。棒喝向你不能施。语言向你用不着。我既如是。你合必然。作么生露个消息。令雪窦知你是个风吹不入汉。雪窦全机出没。独弄单提。检点将来。正是就地弹雀。决要做他云门直下儿孙。欲露个消息。然后知是风吹不入汉。政不必问人也。毕竟如何。字经三写。乌焉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