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示众曰。一念及尽底汉。千人万个中一人难得。渊源透彻底汉。万个千人中一个难逢。且道为什么恁么。只求枝叶为不知根株。过在什么处。从前未了此时意。今日分明看取来。若有个汉出来与你相见。直取乾坤七尺杖自旋。天下任足行。无一物也缠绕脚跟。一个了事衲僧。诸人还恁么也未。故经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如何得与么透彻去也。星拱北矣水朝东。
示众曰。明明而无私曲。皎皎而有真照也。纵彻底恁么。也只是独在之照也。未向上关棙子风波灭尽心海。如如心海尽底始见骊珠。还会么。了了了时无可了。玄玄玄处直须呵。此是山僧不知好恶底语。明眼人前不免一场笑。诸人如何体取。经曰。佛心不思议。非凡情而妙。若能如此见。得有少分相应分。还委悉么。月朗高天。水寒晓潭。
示众曰。山僧苟见今时师僧。或竖拂拈杖说心说性。或掩室杜词绝是绝非。或横行天下掀倒禅床喝散大众。或覆藏朕迹骂辱诸方。举却他事。毕竟是什么道理。至这里。一点用不得。皆是杜撰汉。虽然与么也。老僧又兼身在内。正得人怪笑。如何免此过去也。海自深山自高。
示众曰。一段宗要亘今照古曾无欠余。在天同天在地同地。体用宾主处处自在。入神通游戏三昧。开大脱空之法门。到这里。见紫磨金色躯。一智如如。一如智智。故经曰。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诸人者。如何见得去也。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毕竟如何委悉。棒头挑日月。掌内握乾坤。
示众曰。棱棱而月冷。皎皎而潭清。纵恁么行履也未梦见在。直绝功勋事。正到隐密地。正当与么时。通身合大道。君臣道合时。令谁人识得。吾家家法密密现成。浩浩相应。还归来辨取么。风月夜寒鹤梦孤。
示众曰。老叟见今时道人都卢无相应样子。何故如此。或接心令澄中。或收念令入定。皆是造作底汉子也。据实而论。全非自家屋里主人公。若能要见取。此人须转此无心境。岂无相委分乎。故经曰。初心菩萨入三昧。犹未除斯三昧事。又经曰。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作自障碍。须知别有深心大德。如何恁么得履践去。及尽白云功。精到青山顶。
示众曰。衲僧家自到自见。正到自证之田地。亲见自然之所处。然后在彼同彼在此同此。彼此相应而无分辩处。凄凄屋后风。飒飒寺前松。无心而能作用。作用亦自然无心。故经曰。云駃者月移。船行者岸运。以何故。岩云轻弄。谷响远幽。是谁境界。子细点捡将来。皆是按排。且道纸衣下衲僧如何行履。云晴月出光。水冷潭怀珠。
示众曰。三句之外彻去。六句之中会取。直透万重关。不住青霄中。先了却那边。却须这边行履。何故。不因今日事。争话昨夜梦。恁么参到彻取而自由自在。衲僧若未然。争奈吃铁棒何。还吾平生粥饭来。故经曰。若不见佛知见。未出凡夫境。若悟入佛知见。不出三界出贪嗔痴。一句了然。道着分明。许你作大活计。毕竟还恁么也。公私分晓长安道。
示众曰。大乘妙法莲华经。字字含玄感应新。举起一卷玉轴则瞿昙鼻孔人人皆收手里。拈取一经太意则诸佛正眼个个悉在心中。丝毫许无移易。毛发许无渗漏。故经曰。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恁么。大地有情悉是同时成道作佛去。且道谁人如此。头长三尺。颈短二寸。
示众曰。教意亲参。祖意正到。祖意亲参。教意正到。祖教不二。意句无别。虽然与么。实到此田地始得。若未到。切忌举教拈祖。知趣能有几人。故经曰。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增上慢人退亦佳矣。若然。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是向上人而应辨得。初心未改还同后心。则又何愁不会。人人须是发悟。诸佛中未了汉名众生。众生中了义汉名诸佛。所以达磨大师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是正当恁么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毕竟恁么去时如何道着。月落波心碧潭空。
示众曰。左边作群。右边成队。面前如麻。后面似粟。毕竟而这里是什么所在。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谁道未太平。正当独尊时。满沟塞壑何处不太平时节。故经曰。性自平等无平等者。所以祖师曰。须弥山及铁围山。皆是一法所印。森罗及万象悉是古佛身现。如何得去。月当松顶露沾襟。
示众曰。须知佛国三千界。祇在吾皇一化中。四海烟尘净。六合一家昌。故曰帝力山岳重。君恩雨露深。正当恁么时。昙花一朵再逢春。宛如腊月莲华相似。诸人若欲知佛性义。须观时节因缘。时节若到其理自显。何各不进取。所以经曰。晨走夕步无处不到。你诸人如何辨别去。把须弥锤。打虚空鼓。
示众曰。万里长天无生无心。浮云消散太虚朗晴。还见得耶。若能见得。许汝报佛恩。此个消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也全提不起。为什么恁么。还会么。山僧也说不得。何故。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且道问诸人端的也未。何不闻取。至这里。达磨不会。大难大难。
示众曰。只个相应时节。如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似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到这里。无辨白处。无凑泊处。绝踪迹。绝对待。是衲僧自到处。是学人自证处。是三世诸佛底。是六代祖师底。各各分上曾不欠歇。是个什么。古德曰。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若能如此。是真出家。未然。痛吃白棒始得少分相应。还会么。荆谷清泉洗白玉。太华杲日照清川。
示众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各磨一面之古镜。各洗三余之闲眠。诸人与我相见。还有磨古镜底手段么。大众。若有道得者出来。我为你证明。苦哉。自朝至夕口喃喃地说是宣非。更无休歇之时节。是什么用处。只管吃饭饮茶开眼寐语。可怜打睡梦汉几时得[目*星][目*星]去也。谨申学道人。光阴可惜。岁华似流。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山崩成海。渊变成濑。诸法各无常。何不进取去。还会么。五蕴身全尚不识。百骸散后何处求。
示众曰。恁么田地。恁么做处。到得而妙。至得而玄。拨得转。斡得开。衲僧转身处。诸人悟入门。还见么。要见即见。更莫拟议。若於此拨得。许汝具正眼。不恁么处不恁么时。三世诸佛也说着不得。六代祖师也提起不下。至这里。如如玄玄。深深密密。透顶透底承当担荷。若能如是。是把不住汉去在。如何得恁么不恁么底道理。去却云中千古处。来却江上万水边。还有知音耶。蓦头一点。莫道不道。
示众曰。豁开向上一窍。千圣齐立下风。到得这个田地。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底汉。此时横足佗方世界。移身须弥顶上。有时坐菩提树下开金刚眼。有时向铁围山上侧坚固耳。且道此人具何面目。子细商量。何故全身活卓卓。通体明历历。毕竟如何。释迦在前。弥勒在后。
灵竺净慈自得禅师录卷第四
灵竺净慈自得禅师录卷第五
师初参见天童宏智禅师。问曰如何是舌上妙味。智曰此是甘露门。师曰还出入否。智曰来往不遮。师曰为甚在人人口中。智曰见闻之妙超彼声色。师便礼拜。智曰近日离何处。师曰和尚不知乎。智曰且在这里谈话。师便归客位。自此依止十七年。从天童至长芦而请师主首座。众皆异之矣。
师因到径山见了和尚。问曰井底虾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意旨如何。了曰你还体得么。师曰。吾是所生身。争怪得和尚。了曰亲见作家来。师便作礼。了曰今日始逢人毒手。
师因到大洪见显和尚。问。从上诸圣未曾为人说着。和尚又作么生。显曰老僧又恁么。师曰柰何这个。显曰任嫌着。师曰。若如是。学人见伊无分乎。显曰且坐而吃茶。师曰什么心行。显呵呵大笑。师乃作礼。
师因到石门见聪和尚。问曰。至一气以后。而机前承当时如何。聪曰蹉过了也。师曰。和尚蹉过。某甲蹉过乎。聪曰老僧罪过。师便礼拜。聪曰他不受人礼。师曰道什么。聪笑然矣。
师因到云居见西和尚。问曰某甲兼闻和尚不会禅是也否。居曰是。师曰为什么不会。居默然。师乃归知客寮。西令侍者送偈曰。云居不会禅。洗足上床眠。不觉枕子落。打破常住砖。师开见乃有答偈曰。和尚不知禅。困来便打眠。泥牛吃水草。木马咬瓦砖。侍者持偈呈西。西曰是什么。侍者拟开口。西乃打。侍者於此忽然大悟。师闻得曰。可惜痛棒放过。
师因到蒋山见照和尚。问曰。了了无悟法。为什么有付受。山曰无悟法故。师曰落在什么处。山曰吃茶去。师曰犹不逃金锁之难。山乃休。师乃作礼。
师因到法云见仙和尚。仙曰何处来。师曰自足下来。仙曰足下多少人。师作蹈势。仙曰蹉过也不知。师曰果然果然。
师因到夹山见勤和尚。问曰。和尚得临济佛法至今住此山。如何是自家底眼。勤和声而便喝。师曰某甲被和尚一喝。勤曰见何人来。师曰天童觉和尚。勤曰恁么不作家。师又和声乃喝。勤曰。真狮子儿。能狮子吼。师拂袖出去。
师因到雪峰见如和尚。如曰来往客何处来。师曰自天童来。如曰将得何物来。师揖曰看。如曰勘破了也。师曰露露。如打掌曰草贼大败。师曰是老贼。如曰天童有何言句示徒。师曰和尚又如何。如曰贼心未除。师曰果然果然。如曰还吾一句子来。师便作礼。
师因到灵隐见性和尚。问曰如何是洞上家传。性曰。偏正曾不离本位。无生岂涉语因缘。师曰。此是傍参边事。如何是向上一句。性曰不见异类中行耶。师乃作礼。性曰不是异类中行么。师乃微笑而去。性曰且在这里吃茶着。
师因到育王见禅和尚。禅曰近离何处。师曰灵隐。禅曰还见性禅师么。师举前话。禅曰。回互宛转则不无。老僧常用个手段。别有人不肯。师曰是何人。禅拟开口。师曰早是外人。禅不觉吐舌。师曰请和尚一两则。禅曰逢知音稀。师曰。忽有人问。和尚如何祗对。禅默然。师乃礼拜。
师因到金山见青和尚。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青曰此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别有一句也否。青曰莫妄想。师曰惭愧。青曰少林妙诀何人受传来。师曰不堕教经者。青曰你又如何。师曰此是功行之事。青曰是是。师曰谢答话。
师因到云盖见灵和尚。灵曰何处僧。师曰近离金山。灵曰金山法道如何。师展开两手。灵曰是什么消息。师揖曰和尚不知字。灵曰谢你个答话。师曰。谢即不无。争柰那个何。灵曰将得那个来么。师澄然去。灵曰不是不是。师再不言。
师因到开福见宁和尚。问曰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宁曰你是禅和子。师曰是什么用处。宁曰阶下有盘石一片。师乃作礼。宁曰侍者点茶来与尊宾。师和声乃喝。宁曰。用贼为什么。须吃茶去。师曰某甲罪过。宁乃归方丈。
师因到大慈见翌和尚。翌见师来面壁而坐。师乃打侍者三掌。侍者呵呵大笑。师曰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师方堪传授。其问甚谛当。侍者无语。翌回首。师曰龙头蛇尾汉。翌曰。虽然与么。子细商量。师曰一见更不用再见。翌曰太粗生。师曰和尚又如何。翌良久。师推倒出去。翌曰三十年来未曾逢如是作家。
师因到百丈见明和尚。明曰。此山崄峻无人到。子为什么得到。师曰三千里外知有和尚故来而已。明曰把茅盖头老僧用底。师曰恐是尚挂唇吻。明曰错。师曰和尚慈悲许一句。明曰错。师曰错错。明乃归方丈。师乃出去。明又令侍者曰。今日稍晚矣且留一宿。师曰还许一句也否。乃出去。
师因到天台见慈和尚。慈曰何处来。师曰百丈来。慈曰谢你远来。师曰非远近底事如何。慈乃喝。师曰落在什么处。慈又喝。师乃喝。慈曰甚是作家。师曰压良莫成贱。慈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师曰谢和尚印可。慈曰正是实语。
师因到五台礼文殊。有院主问。上坐为礼他。为礼自乎。师乃礼文殊。院主呵呵大笑。师以坐具劈面掷。院主吐舌惊。师曰不丈夫。院主乃作礼。师曰不丈夫。院主休去。师乃去。
师因到峨嵋礼普贤。有院主问何处来。师曰五台来。院主曰太高生太高生。师曰争敢辞劳。院主曰行脚多少时。师曰五年。院主曰不关往来是什么物。师以掌打院主面。院主微笑。师乃休。
师因到补陀岩礼观音。有院主问近离何处。师曰峨嵋往来之客。院主曰峨嵋还有普贤么。师曰面目堂堂。院主曰年多少。师曰被院主一问通身汗流。院主迎师归院令宿。师曰院主参见何人来。院主曰吾曾见佛果和尚来。师曰亲参见作家。院主曰如何是作家手段。师乃打院主。主乃作礼。师又打院主曰。一十三年住此山。未曾逢正师。今日始逢作家。
师因到一庵主处。主问曰来来去去作什么。师曰蹈着庵主鼻孔来。主曰老僧鼻孔如何蹈着。师乃与一掌。主乃喝。师曰瞎汉。主曰惭愧。师乃问讯。
师因到峰庵主处。主曰。老僧梦见参洞下大尊宿。正当昨夜子时也。今朝见上座子甚奇怪。师曰痴人面前莫原梦。主曰原看原看。师乃展开两手。主曰如是如是。
师因到莹庵主处。问曰和尚何不出世。主曰老僧不用出不出边事。师曰如何是向上玄路。主曰千圣也道不得。师乃作礼而去。
师因到义庵主处。问曰如何是庵中主人公。主揖曰坐客位。师曰今日始逢衲子。主曰你作什么来。师曰一物不将来。主曰这个[斩/耳]。师乃休。主曰吃茶去。
师因到栖庵主处。主曰净慈云众久望师来。未请主宰。师曰何故如是。主曰长芦了和尚.天童觉和尚两员古佛共作证明故。师曰。吾五年间得二师授记。行脚而已未曾疑着。主曰和尚早归天童。若归便得净慈请主。师曰到也只客边事。主曰主事又如何。师良久。主曰犹是儿孙边。师曰果然。主乃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