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清隐铭赠志藏主
水之清能鉴乎物。心之清。物莫我汩。吾固知隐於道者与时偕行。不悖不忽。政不在食首阳之薇。而后见夷齐之风骨。噫嘻。碧海澄秋兮神山突兀。
少林铭赠效藏主
道人伊何。少林是效。行解相应。宗说俱到。三乘教外。独传此心。芳联焰续。耀古腾今。舍而他之。无乃自欺。反己而观。物莫我遗。观者何人。心是何物。斫水求痕。扪空揣骨。心思路绝。言语道断。廓然现前。月当霄汉。大哉少林。列圣所钦。八纮无际。万年垂阴。
友石铭赠琪侍者
有美如琪。而友于石。磨错之至。光润外射。岂无厥质。昧于修治。日月既逝。悔亦奚为。士之於道。其可自忽。念兹在兹。前佛后佛。
此宗铭赠任首座
猗与此宗。天然而妙。无正无偏。有用有照。如大火聚。不可近傍。如涂毒鼓。闻者皆丧。一门超出。万古徽猷。鹫峰倒卓。曹溪逆流。
竺先铭赠元侍者
威音已前。五竺之先。是第二句。孰知其然。释迦未出。达磨未来。拈华了也。断臂何哉。於此透脱。全机与夺。上下四维。横该竖抹。优昙钵华。九枝秀草。青天冥冥。红日杲杲。
听松轩铭赠闻首座
松本无声。因风而鸣。乃若广乐。张之洞庭。我耳本静。物来斯应。心精遗闻。默默自领。彼既无作。此亦奚受。一根返元。六用仍旧。松之青青。风之冷冷。尔声尔色。孰经孰营。声不自声。色不自色。由我见闻。乃彰尔德。尔德不有。我心亦空。净洗两耳。听此松风。
北窗铭赠旻首座
北窗下羲皇上。寂寥寥明晃晃。有清风来莽苍。琴无弦松自响。或禅那或梵放。不求真不断妄。忘能所灭影象。担板汉难近傍。拟入门拶折膀。
西轩铭赠立信中
少室西来。单传直指。以心印心。如水入水。后代儿孙。以曲为直。不辩东西。岂知南北。非信不立。道在其中。神而明之。廓然大通。是故此轩。以西自榜。有问如何。痛领一掌。
蒲室铭示毅本中
猗彼道人。编蒲养亲。直以佛法。畀之云门。法有以付。亲有以报。古之今之。是则是效。我筑是室。以名配实。巨屦小屦。惟缜惟密。粥之得金。甘旨是任。匪甘匪旨。聊慰我心。旧蒲既尽。新蒲既续。事亲之心。何日而足。卧氷泣笋。劳而罔继。惟此室蒲。钦于世世。
心华室铭赠吾藏主
异哉此室。灿然心华。万境空寂。三际不哗。极小同大。隐若毗耶。客来问法。活火煮茶。视彼一默。殆无以加。於斯妙悟。智山法芽。趣解脱道。住法王家。我作铭言。永矢弗夸。庶几览者。隳弥戾车。
真际铭赠诣首座(道初)
凡厥有生。同一真际。觉妄为因。能所斯蔽。既失正觉。反合尘劳。弃本逐末。舍父而逃。从冥入冥。由妄续妄。苦海沉沦。死生流浪。豁然灵悟。合本妙觉。觉妙元明。无脱无缚。真以妄立。妄灭无真。凡名圣号。幻影毛轮。幸自元无。若为打破。更问如何。泥多佛大。
觉照铭
觉而常照。照而常觉。一性圆明。万机昭廓。觉者为谁。照者何物。能所顿空。全体出没。不於三界。而现身相。乃知此室。无背无向。经行坐卧。常在其中。匪召而应。风虎云龙。
砚铭并序
云岩经藏记。黄太史为死心禅师作也。有以其亲墓志。劖于碑阴。死心见而诟之。辟历析其半为灰烬。而藏记俨然。厥后藏殿回禄。碑亦不存。抑有数尔。天历间治殿基。僧於深土得小片。吾友秀实翁求得之。斫而为砚。三分其厚。广则十倍之。纵又倍其广之半。秀润如紫玉。背有佛字。实鲁直书也。求余作铭。铭曰。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其不坏者。粹然而温。斫而为砚。天葩吐芬。覆视其阴。有佛之文。匣而藏之。不见其迹。炳然金躯。隐于聚墨。善知众艺。四十字母。於以发之以迪群有。
性空铭
诸法本来。空无自性。一句当机。十方普应。四十九年。横说竖说。石上栽华。水中捉月。作是观者。名为正观。翠微禅板。临济蒲团。
密室铭
於穆是室。绵绵密密。八面四方。针札不入。别有一机。电激星驰。大千剎海。不隔毫厘。左转右转。即隐即显。山冷云寒。波澄月现。
大冶铭
大冶洪炉。星飞火迸。点铁化金。锻凡镕圣。万钧之器。何莫由斯。一模铸就。岂假钳锤。不有其体。孰彰其用。道合乾坤。风行雷动。
介石铭
孰据於德。介然如石。将从之游。以究厥极。石兮石兮。其介若此。人兮人兮。胡不相似。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地老天荒。孰知予者。咨尔介石。持之有常。匪玉其蕴。而有耿光。
则堂铭
我此法门。以悟为则。一室洞开。中虚外寂。丝毫系念。瞥起情尘。六凿交斗。三途业因。一心不生。万境自净。燕坐其中。是大圆镜。博山烟灭。午鼎风传。草深一丈。真规凛然。
知足轩铭赠灯藏主
受想坑阱。色声鸩毒。何以处之。安分寡欲。智照户牖。法堂床褥。坏衲缠身。甘露实腹。澹然无营。物莫我渎。月冷风高。山明水绿。是故此轩。名曰知足。
鉴止轩铭
欲观乎动。必鉴其止。我性本静。有若此水。前波既息。后波不随。鉴兮鉴兮。清且涟漪。六窗洞开。宿雨初霁。止兮止兮。海印三昧。
性空铭
自性元空。不可描貌。一念不生。何其昭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入此法门。自忘知解。寒灰烈焰。槁木阳春。圣凡情尽。觌体全真。
白云山舍铭赠埙书记
青山之青。白云之白。舍於两间。亦孔之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而山而云。幻影毛轮。舍者为谁。适亦何有。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三际一息。大千一区。吾非斯人。其孰与俱。
涵春室铭
我此环堵。中虚外密。一炉松火。半窗红日。拥衾而坐。展脚而睡。岂不怀思。立雪断臂。仰高而局。俯厚而蹐。融融涵春。乾乾夕惕。
山堂铭
天目之山。绵亘千里。磅礴逶迤。屹然东峙。伟哉崇福。踞乎其阳。惟兹梦庵。始构斯堂。八窗既辟。万景献酬。亦有师宾。能如西丘。西丘已矣。遗风亹亹。何以铭之。高山仰止。
了庵和尚语录卷第七
了庵和尚语录卷第八
法语
小师比丘 景毅 大圆 等编
示钦维那
士之慕於道者。日用敻然与流俗异。鞠其所存。未始不由忱信痛敬。而能致然者。虽安利勉行之不同。其为敬信则一也。何则非敬则无以起信。非信无以成敬。始於一念。终於永劫。而莫我渝者。其唯大丈夫哉。嘉禾钦维那。顷尝从予游。澹靖淳谨。切切於斯。乃以敬庵榜其室。求余发其义。以道其至。庶几不陷於邪妄之域。予既怜其诚而壮其请。谓之曰。大哉敬乎。三世圣人。历代开士。莫不自此而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莫不自此而生。神通光明。辩才智慧。菩提涅盘。真如解脱。莫不由斯而起。三途六趣。生死轮回。烦恼尘劳。无明恶业。莫不由斯而断。断无所断。无所不断。起无所起。无所不起。生无所生。无所不生。出无所出。无所不出。如是了知。如是成就。於法於心。离诸执着。所谓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岂惟天台智者。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当知山僧即今与汝。向多宝塔中。平分半座。如是如是。云开日出。不如是不如是。地裂天崩。如是中有不如是。不如是中却如是。打失鼻孔。换却眼睛。钦维那。惺惺着。他时后日。莫受人谩。
示宝藏主
学此道者。大贵精敏而沈潜。精敏而不为物惑。沉潜而不与物竞。不为物惑。则虚而灵。不与物竞。则寂而妙。然精敏沉潜。亦岂易至哉。良由内见通明。前境湛净。莫非夙有灵骨。具大智慧。触境遇缘。不待照烛。而诸法自泯。六根互用。一体同观。不滞不着。离诸色相。所以观自在。行深般若。而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便是者个时节。者个时节。不从人得。只消日用现行。常自捡点。世出世间。何处有一法可得担带。直是净裸裸赤洒洒。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常光现前。壁立万仞。如大火聚。一切物近傍你不得。如太虚空。一切物栖泊你不得。自家涵养。资人锻炼。却要就本色炉排。恶辣钳锤。发大勇猛。不退不怯。自然久久入妙。堪为法器。非惟自利。亦可利人。回入尘劳。普摄群有。总是菩萨不思议解脱境界。又何佛法玄妙。向上向下之足芥蒂耶。古人道。得坐披衣。向后自看。决非小缘。却须努力。
示杲藏主
学道之士。为生死未明。寻师决择。自非志量宏远。气岸卓绝。未免半信半疑。半进半退。终而无益。李都尉云。参禅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须是恁么始得。
人身难得。正法难逢。既得人身。又逢正法。於此不坚确勇猛。究竟到百了千当处。诚为无知人也。无知之人。与草木何异。以余观之。草木尚有用。无知之人。将焉用乎。无用且置。然而自暴自弃。汩没生死。何时而出。可痛惜也。
禅是断生死底刀子。禅是解执结底觿子。禅是辩妍丑底镜子。禅是斩邪妄底剑子。禅是伐荆棘林底斧子。禅是破怨敌底策子。禅是成佛作祖底本子。以故佛祖依之而建立。众生由之而得度。禅之功用若此。可不尽心乎。不尽心则不得其力。不得其力。则劳而无功。劳而无功。则不见禅之真体也。不见禅之真体。则无以为人。无以为人。则慧命断绝。慧命断绝。则何以为僧耶。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谓了事大丈夫矣。今世学佛而不知佛道之广大周备。则诚为忝窃耳。岂有奇男子。肯为忝窃哉。
古德云。设有一法过於涅盘。吾说亦如梦幻。自非得梦幻之真。则不足以见涅盘之体。涅盘之体尚不见。况过於涅盘者耶。除非知有。莫能知之。
古人垂一言半句。政在解黏去缚。抽钉拔楔。岂有实法系缀於人。多见学者。执指为月。求玄妙求解会。以当宗乘。深可怜悯所以此事在上根利智。见不为难。稍若机器陋劣。加以怠墯。弃本逐末。则无有得期。真自外也。
庞老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此语最好。苟能以此为心。则得无限力也。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迷则违真逐妄。悟则舍忘归真。到得真妄双融。迷悟无寄。然后随缘消旧业。任性乐天真。兴慈运悲。拯济孤露。忘能所灭影象。为过量人。住过量境界。作过量事。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示快藏主
王老师道。尽大地觅个痴钝人难得。轩知此事不可以聪明灵利。计较机谋而得。学道之士。死却偷心。百不知百不会。如土人木偶。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始有少分相应。死得绝气息了。忽然猛省。如睡梦觉。如莲华敷。历劫未明之事。廓尔现前。百千神通门。百千三昧门。乃至一切戒门定门慧门。悉自具足。然后靠着本色咬猪狗宗师。相与入泥入水。上刀山入火聚。鼻孔相挨。眉毛厮结。彻头彻尾。同死同生。拳来跃去。丧却目前机。脱去胸中物。回视三世诸佛。历代开士。天下老和尚。所有伎俩。不勘自败。等闲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收放自在。杀活纵横。设使德山临济。云门赵州。再出头来。也须斫额有分。自余半青半黄。依草附木精灵。望涯而退不在言也。扶桑快藏主。天资俊敏。而能下迟钝工夫。盖从道场双峨大炉排中。锻炼已久。不妨是一枚法器。将还本国。接物利生。卒未能相见。欲得法语。以助进修。观其趣向。决不肯辱师友负初心。乃为书此。若是无智人前。又安敢妄通消息哉。
示景维那
古来行脚高士。为生死未明。寻师访道。卖却布单。不问千里万里。但有本色宗匠。可以依归者。杭深梯险。不惜躯命。以从之游。冀其一言开发蒙昧。至於大安乐田地。而后推以及物。非所谓游州猎县。看山门境致而已。近日法道陵替。居师位者。出於侥幸。不本宗猷。歆艳浮名。循习龌龊。务多其类。以为接人。新进后生。一乍入众。无所知觉。撞入网中。不能自出。将谓。宗门事止於此。政如经鲍鱼之肆。不知与之俱化耳。余波末流。靡所不至。抑少室之道。废兴有数乎。然而诸方大剎。星罗棋布。又焉敢谓尽无作者以拯沦溺。殆恐魔强法弱。蔑如之何耳。岂不见。大愚和尚云。大家相聚吃茎齑。若唤作一茎齑。入地狱如箭射。者个便是杨岐金刚圈栗棘蓬底消息。盖从上诸祖。垂一机示一境。莫非与人解粘去缚。抽钉拔楔。初无二致。所以云峰悦禅师。服勤既久。用心益固。及乎打破漆桶。走上方丈。忘纳其屦。大愚望见之便云。维那且喜大事了毕。看他先德。一啐一啄。直是透顶透底。总似今时。何处有宗门事耶。建溪景维那。方事徧参。求语为龟鉴。会余谢事杜门。而请不已。不觉引起葛藤。亦何异灵龟曳尾哉。
示世侍者
世出世间。只一句子。逆顺纵横。无有不在此中也。得之於心。应之於手。则八万四千尘劳。尘尘解脱。八万四千法藏。法法全彰。可以津济四生。可以梯航九有。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但能於赵州狗子佛性话上。啐地折剥地断。自然百了千当矣。其或未然。莫道坐破七个蒲团。走徧四天下。於此事料掉没交涉。世侍者为者一句子使得来。大唐国里。东寻西讨。大似趋越首燕。不知不觉。被人指到山僧处。吃了多少钝置。看渠尽自耐得拳跃。所谓大冶精金。应无变色。昔大隋参七十余员善知识。於其中间。具大眼目者。只有一二。且作么生是具大眼目者。於斯了了。始可罢参。脱或踌躇。乡关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