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禅林宝训拈颂
禅林宝训拈颂
续藏经 禅林宝训拈颂
清 行盛着 超记录
禅林宝训拈颂序
夫学不稽训不博。问不考训不审。思不核训不慎。辨不详训不明。行不依训不笃。则所以宝重之者。革凡就圣之规绳也。议谓律设大法。理顺人情。从来洒洒落落。奚必拘系之若是。咦。世间最难收拾。莫如付受侣俦。仰面罔见天。低头罔见地。由他纵放山川。浑无制驭。却像超宗模样。追乎履践。只淹沉嗜欲。混俗同尘。反推诿之为度众生。或夸张之为弘祖道。并卖弄之为广化缘。虽照册本话着。一时谎彼庸愚。宁禁智者绝倒耶。请观承任辈。常在途中。京三汴四。觅个遵古诫。契古机。堪作后昆仪轨。抑亦鲜矣。都因怠於实学。胡拈近似而恣论谈。失於咨询。乱扯陈辞而懜盖覆。晨昏思出纳。生死事撩过半边。逢辨难即瞋。颟顸去诳欺自己。至行之节文。惟踞伽蓝抄语录。传授几缁衣而已。熟察及此禅门日败。真信日微。皆影响之流。效相积敝致然。宜据往昔明教嵩圆通讷诸老。谆谆训诲。始获挽恶习。回善心。复隆风范於淳庥。苟有负英俊才。具鉴别眼。看破慧云拨邪返正之隐怀。庶几宽博其量。精审其衷。谨慎以安居。光明以应物。岂不确确焉敦厚以崇礼者哉。谩拟兹纂。搜刮诸方病痛。太煞伤筋。而订定和尚箴铭。尤嫌掣肘。噫。当泛滥之秋。妖魔徧野。非燥烈之士。发洪誓。秉威权。毅然杰立于声色货利之表。争能果敢决裁。将旧载四十二位尊宿之德言义句。撮要而拈颂之。修葺七十四首。使共躅齐眉。识些好恶。遽云雪上加霜。切恐冻杀年少。呵呵。
甲午春王临济正宗第三十二世慧云寺住持袖 翁行盛谨撰
禅林宝训拈颂
武林慧云禅寺 袖翁行盛 着
侍者 超 记 录
门人 张文嘉 顾如晋 同较
明教嵩云。圣贤之学。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拈云。老僧精究二十余载。庶得虚豁豁地。颂云。
彻透渊微念在兹 年新月旧护加持 若论笃志焚膏继 展播当前众始知
圆通讷云。予平生行知止之计。不以声利自累。若厌于心。何日而足。拈云。知止自能安分。而忙忙负累。皆不厌心故也。颂云。
屏除声色得常乐 放适云中飞野鹤 纵有矰萦难绊羁 青天万里虚寥廓
圆通云。林下人自无所守。挟外势以为重者。一旦失其所挟。不免颠溺之患。拈云。自作自受无解捄。又云。蹈挟势之辙者。作速改途为妙。颂云。
谨守僧家分所宜 趋权附势涉虚危 至其罹祸患遭厄 怨命尤人痴更痴
大觉琏云。人不学不知道。前辈立身扬名於当世者。鲜不学问而成。拈云。身名赖学问造就。亦有无学问而显扬者。吾不知其何据也。颂云。
踞位称师才与智 并非浅学堪招致 典型犹藉宿[老/目]成 机巧竖孺终误事
栖贤舜谓浮山远云。欲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不可循俗。苟窃声利。自丧至德。拈云。道德自治。难与今时流俗阿师言也。颂云。
砺身全节贵精勤 义理安居粹见闻 宁似盗名欺诳辈 贪营小利乱纷纭
远公谓道吾真云。学未至於道。衒耀见闻。驰骋机解。以口舌辨利相胜者。犹如厕屋。涂污丹雘。祇增其臭耳。拈云。油嘴禅和。堪作何用。颂云。
依稀道听而涂说 断不象牙生狗舌 丑妇由他仿效颦 无盐刻画返添拙
五祖演谓佛鉴云。住持之要。临众贵在丰盈。处己务从简约。其余细碎。悉勿关心。拈云。损己益众。衲僧常分。而系念嬴余者。殆庸鄙耳。滥称住持。愧杀愧杀。又云。除是照顾本等方能与此。颂云。
秉令尊严法道行 随家丰俭悉真诚 心公岂作肥私计 受用便宜折脚铛
五祖云。今时丛林。学道之士。身名不扬。匪为人所信者。盖为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輙苟求名闻利养。衒其华饰。遂被识者所讥。拈云。不楷当之者。专在名利上作活。斥逐之可也。颂云。
垢污混同猪豕畜 谩言篾束篐肠腹 但其现世恣憨耽 羞杀少林分骨肉
白云端谓杨次公云。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发言必虑其所终。立行必稽其所蔽。拈云。言行相顾。便可谓之普贤王矣。颂云。
学识渊深虑事周 一番肃杀一番秋 凝然表里浑无二 凭向市街辊绣球
白云云。道之隆替岂常耶。在人弘之。故操则存。舍则亡。然非道去人。而人去道也。拈云。遇去道之人。则衰替在迩。可不慎乎。颂云。
贤者兴而愚者败 恢弘尤待真英迈 揭明微旨太阳辉 白日争容迷鬼怪
白云云。多见衲子未尝经及远大之计。予恐丛林自此衰薄矣。杨岐先师每言。上下偷安。最为法门大患。拈云。偷安则不思远大。败坏法门。皆始於此。又云。宵小僭窃。成何统纪。而无有个感慨耶。颂云。
任重必须致远期 乾乾悚愓弗差池 钦惟德化偏邪类 野犴搏为踞地狮
白云云。禅者智能。多见於已然。不能见於未然。止观定慧。防於未然之前。作止任灭。觉於已然之后。拈云。已然能觉者少。况未然前。能有几个着眼。又云。定慧之学。正好与作灭者为堤防。颂云。
一念未萌亲见彻 庄严万行祥光结 更从静寂衍摩诃 的是禅门中俊杰
晦堂心云。谋在多。断在独。谋在多。可以观利害之极致。断在我。可以定丛林之是非。拈云。能谋能断。精於干办。庶无虞覆公餗焉。颂云。
集舆议而果决裁 权衡在握镇三台 肃清魔孽光天下 伫看红炉菡萏开
黄龙南云。夫人语默举措。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拈云。祇这不欺。便是末法做长老之正戒。颂云。
直行竟无些委曲 空王殿上铭图箓 嗟哉瞒昧勿颠狂 颠落铁围冤酷毒
黄龙云。先圣建丛林。陈纪纲。立名位。选择有道德衲子。命曰长老。将行其道德。非苟窃是名也。拈云。若无道德。谓之盗跖。一笑。颂云。
尸位素餐犹可恕 悲伤毁纪坏伦常 择人不慎属淫污 遗臭万年非吉祥
黄龙云。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远。学者卑浅。尽其力而止。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穷其高远。拈云。今之志道。天上拣月相似。可不哀哉。颂云。
怜彼半途而废捐 携归故国力加鞭 穷高极远终须到 七佛何妨并臂肩
英邵武。每见恣肆不惧因果。叹云。劳生如旅泊。住则随缘。去则亡矣。彼所得能几何。尔辈不识廉耻。干犯名分。污渎宗教。乃至如是。拈云无廉耻者。不胜呵责。视之路人可也。颂云。
迅速光阴计久长 聚财买院占山场 生前用尽机关巧 死后纷争竞睨墙
英邵武云。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诱掖后来。不应私擅己欲。无所避忌。媒一身之祸。造万劫之殃。三途地狱未是苦。袈裟下失却人身实是苦。拈云。聘私欲而失人身。不名为大丈夫。警之。颂云。
检校宗师当正己 形端影直完全美 辽天鼻孔拄丛林 虎啸龙吟风雾起
英邵武谓晦堂云。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往往苞苴骯[骨*(廿/(歹*巳)/土)]。摇尾乞怜。追求声利於权势之门。一旦业盈福谢。天人厌之。拈云。是皆穿窬之类也。颂云。
交结俗情施广誉 夤缘造业谁忧虑 阎王打算罪难逃 带角披毛偿债去
真净文云。末法比丘。鲜有节义。每见高谈阔论。人莫能及。逮一饭之惠。则始异终辅。先毁后誉。求其是曰是。非曰非。中正而不隐者少矣。拈云。予以中正遭讪。而是非定论。虽老衲未尝判断。悲夫。颂云。
活弄鱼腮被钓钩 宁思浊派与清流 委身领命从差拨 遮掩目前过亦休
湛堂准谓妙喜云。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内不明心。纵有弘为。皆非究竟。盖所附卑猥而使然。拈云。人人阐法。个个攀缘。是心狥物耶。抑物狥心耶。请辨看。颂云。
担沙拟欲塞穷坑 枉费神输鬼运情 本有灵明罔照顾 随波逐浪可怜生
湛堂云。道者古今正权。善弘道者要在变通。不知变者。拘文执教。滞相殢情。此皆不达权变。拈云。通方则能行权。若达此者。道不其在兹乎。颂云。
离名离相尤圆变 祖意佛心穿一串 霸柄端然在手中 挽回衰敝羡称善
湛堂谓妙喜云。参禅须要识虑高远。志气超迈。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随势利苟枉。自不为朋辈描摸。时所上下。拈云。罕遇其人。颂云。
倜傥禅和世莫羁 大方阔步表型仪 虽当出类独超萃 维揽化权赖主持
灵源清谓长灵卓云。道行有时。慈明放意荆楚。含耻忍垢。见者忽之。明笑曰。连城与瓦砾相触。予固知不胜矣。逮见神鼎。誉播丛林。终起临济之道。拈云。陆沉下板浑无识。坐断人天众自钦。颂云。
忍辱藏珍不值钱 时逢别宝布遥传 寄言有麝自香馥 何必当风卓立焉
灵源谓黄鲁直云。平居燕处。罕以生死祸患为虑。一旦事出不测。方顿足扼腕而捄之。终莫能济。拈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颂云。
默运玄机未兆先 消灾长享太平年 骄奢淫佚祸胎就 徒倚枯桑哭泪涟
灵源谓古和尚云。祸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拈云。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颂云。
三界惟心造作成 安危得失总提衡 应知地斡天回转 尤藉大雄重鼎盟
灵源谓程伊川云。多难成其志。无难丧其身。故君子安不忘危。理不忘乱。拈云。经磨难而成器者。方领略这般语话。又云。亦是处世治身之要诀。颂云。
坦行常自密防蹎 曾历崎岖路勉旃 须信佛因魔锻炼 铜睛铁脊镇三千
灵源云。住持位过其任者。鲜克有终。盖福德浅薄。量度狭隘。闻见鄙陋。又不能从善务义以自广而致然。拈云。正所谓小船不堪重载。颂云。
羊裹虎皮亦露斑 哀怜本质祇孱孱 崇朝适意坡前草 争觉断云去复还
灵源云。近世长老。涉二种缘。智识不明。丧於法体。一应逆缘。多触衰风。二应顺缘。多触利风。既为二风所触。则喜怒之气交於心。郁勃之色浮於面。致取辱法门。讥诮贤达。拈云。因衰求利。嗜利遭衰。苟有风吹不动。真可谓之贤达。颂云。
一叶扁舟泛渺茫 看风顺逆驾桅航 定将柁柄能回互 济度阎浮过乐乡
圆悟勤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惟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拈云。改过不吝。转愚成智。争奈不自其过何。颂云。
执见偏而善弗迁 逞蛮负强日招愆 从新革去旧时习 枉则直兮曲则全
圆悟谓妙喜云。夫人举措。当谨终如始。则无败事。昔晦堂老叔云。黄檗胜和尚亦奇衲子。但晚年谬耳。观其始。得不谓之贤。拈云。始终如一。必属谨慎之家。又云。末后一着。并未有人参取。颂云。
初当矫举后因循 敝至乖违惹厌嗔 鉴古晚年差谬语 博文约礼护终身
佛鉴懃谓佛灯珣云。高上之士。不以名位为荣。达理之人。不为抑挫所困。其有承恩而效力。见利而输诚。皆中人以下之所为。拈云。表上士之长。揭下劣之短。佛鉴一言以为智矣。颂云。
荣辱蔑移君子志 眼空世界闲游戏 知恩报德受牢罗 竟属趋承遵命使
佛鉴云。白云师翁。尝谓凝侍者曰。守道安贫。衲子素分。以穷达得丧移其所守者。未可语道也。拈云。至哉守道之言。却为改节者规诫。颂云。
自古身贫道不贫 芒鞋竹杖脱离尘 苟非摩厉贞操守 逐境生情孰认真
佛鉴云。为道不忧。则操心不远。处身常逸。则用志不大。古人历艰难。尝险阻。然后享终身之安。拈云。一有安享之念。而远大且休言矣。颂云。
志从艰险磨坚固 道为勤劳专意注 嬴得白眉称最良 令人渴仰好遭遇
佛眼远云。莅众之容。必肃於闲暇之日。对宾之语。当严於私昵之时。拈云。在私闲而精谨。即是退身远害之策。又云。所言必如所行。何向背之有。颂云。
正色尤能慎语言 大庭广众俨为尊 更於入室投机处 严密钦崇树法门
佛眼云。学者不可泥於文字语言。盖文字语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不能出言象之表。拈云。悟了而依解作活计者。毋乃障生死门乎。思之。颂云。
名理由来碍净见 扫清知解本光现 谓其寂照遍河沙 仍旧鼻根浮上面
佛眼谓高庵云。人情不制则肆乱。故去情息妄。禁恶止邪。不可一时亡规矩。拈云。能以规矩制人。而自己情妄。反变乱可乎。颂云。
妄尽情消觉妙明 一行一步合元成 依兹轨则隆治御 乐业安家贺太平
高庵悟云。予初游祖山。见佛鉴小参谓。贪欲瞋恚。过如冤贼。当以智敌之。时虽年少。心知其为善知识。遂求挂搭。拈云。有智才为善知识。其奈贪嗔贼。打并不去何。颂云。
参至爱憎惟灭度 用心排遣精英露 何如静处萨婆诃 扎定脚跟生铁铸
高庵云。学者所存中正。虽百折挫而浩然无忧。其或所向偏邪。朝夕区区为利是计。予恐堂堂之躯。将无措於天地之间矣。拈云。为利而无所措足。终不若存正而无求者。浩然天地间欤。颂云。
翠柏凝寒挺不凋 撑天直表特孤标 溪花岂受风霜苦 灿发前朝没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