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清规证义记


  三。扶律内护为宗者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一言以蔽之曰。止作双持。兹清规亦然。各堂条约禁过防非等。止持所摄也。种种礼仪参禅念佛等。作持所摄也。具此止作。与律相扶。外以仪德感人。而生正信。内则守护正法常转法轮。不期然而然。自利利人矣。此所谓扶律内护为宗也。如其戒律不持。清规不行。即是魔党。自破佛法。梵网经谓。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楞严经云。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诽出家具戒比邱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是故佛临涅盘扶律谈常。大意谓持戒比邱。能呵责驱遣破戒者。名真持戒。今此清规。义亦遵此。故以扶律内护为宗也)。

  四。依法办事为用者

  (事有二种。一者时事。元旦。清明。乃至佛诞。祖忌等。有定时而作故。二者非时事。庆生。祈祷。进院。退院等。以前后行止不定故。其事虽多。此二摄尽。皆即事以明理。明理以垂化。然事或滞碍。又当善於通变所化乃周。迩来僧众罕知此义。非弃置不行。即仪文舛错。其拘迂者。又或固执不通。以致隔碍难行。重为清规病。无惑乎。法道渐以陵夷也。将欲挽回流弊。先当阐扬其义。润。不揣鄙陋。宗此善本。附以证义畅其说而明其义。俾人人得睹老祖遗规。精详若是。苟能依法办事。将见改魔为佛。转邪成正。除匪类。安大众。齐礼仪。养道德。兴丛林。化众生。无有不周。所谓僧宝慧命。非戒律清规。不能久住者。信矣)。

  五。乳酪并用为教相者

  (天台智者。用涅盘经。从牛出乳。乃至醍醐五味。以判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初。华严。喻乳。次。阿含。喻酪。三。方等。喻生酥。四。般若。喻熟酥。五。法华涅盘。喻醍醐。故兹清规。亦借用判经之例。判乳酪并用者。五时之教。梵网与华严同时。粗妙混融。剎剎尘尘。无非一真法界。所谓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是也。今此清规。义遵梵网。上根行之。理事无碍。处处圆融。堪拟乳味。至如阿含。虽专说生灭四谛。而小乘之规。即寓无生无作大乘之理亦犹醍醐之出於酥酥之出於酪也。今此清规。例比阿含。即亦范彼小乘。俾其谨守绳墨。有基勿坏。如人身四支不缺。美服可彰。如绘事粉素无亏。彩色可继。堪拟酪味。故以乳酪并用为教相也。昔宗愿云。禅门事例。虽无两样毗尼。衲子家风。别是一般规范。若也途中受用。自然格外清高。如其触向面墙。实为减人瞻敬。是以经历丛席。遍参诸方。凡有补於见闻。悉备除於纲目。以此庄严宝社。建立法幢。所谓佛事门中。缺一不可。亦犹菩萨三聚。声闻七篇。岂立法之喜繁。实随机而设教。初机后学。冀善参详。上德高流。幸垂证鉴)。

  

  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第一

    唐洪州百丈山沙门 怀海 集编
    清古杭真寂寺苾刍 仪润 证义
    越城戒珠寺住持 妙永 校阅

  祝厘章第一

  述曰。人之所贵在明道。故自古圣君。崇吾西方圣人之教。不以世礼待吾徒。尊其道也。钦惟 国朝。优遇尤至。特蠲赋役。使安厥居。而期以悉力於道。  圣恩广博。莫可名言。为僧者。必也悟明佛性。谨守戒律。庶不负 盛朝隆重之至意。而又朝夕祝厘佛慈冥加。天心默眷。俾我  后。导民於无为之化。跻世於仁寿之域。然后可以仰报万一也。其见诸日用者。谨恭录而存夫轨度焉。

  圣节启建

  钦遇  圣节。启建 金刚无量寿道场几日。(长短随宜)僧不给假。示敬也。启建之先三日。客堂备纸。诣书记寮。知客触礼一拜。(白云)某日启建 圣节。烦制疏语。(书记缺。记录代。俱缺。用现成疏。见后)书记制毕。具单。呈住持阅已。亲送客堂。触礼一拜。答先礼也。知客用黄纸。书榜。并联额。及疏等。启建之先一日。客堂请维那。共商念诵僧众。以次轮流派定。呈住持看毕。即请住持。来早殿上。领众讽经祝  圣。当使殿主。洒扫殿上。启建 金刚无量寿道场。铺设庄严悬诸联额。榜文张山门之左。即挂牌。(牌云)某月某日。 恭逢  万寿圣诞。合院大众师。早课齐诣大殿。宣扬秘咒。持念诵药师佛号。伏愿 佛日洞明。  圣寿无疆 (余事。礼仪同上。但随改某事名)其念诵牌。每日多则二十四僧。少则十名。照次轮开。建首日。殿中陈设诸供物。上供黄纸证明疏。是日住持说法。或上堂。或小参。随宜而行(仪见下住持章)。
  ○(附证明疏。及额联句。又榜疏中六经一忏。随宜若干。当各书填数目)。
  伏以。 景运宏开。  圣人作而万物睹。  湛恩普洽。  一人庆而兆民赖。  覆焘无私。乾坤孰测其高厚。  照临有赫。日月莫喻其光华。知赞仰之难穷。欲补报而无极。唯托 钧陶之内。义重四恩。故竭忠爱之心。虔恭三祝。 爰有一四天下。南赡部洲。 大清国。某省府县寺。(续入职员某。臣僧某)今於本年某月日。恭逢  天寿圣节。本寺预於本月某日。谨就  大佛宝殿。启建 金刚无量寿道场几日。逐日轮僧上殿。披阅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仁正护国般若经 慈悲道场梁皇忏法。 於中加讽诸品真诠。宣持密号。所萃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伏愿 斗枢电绕龙象筵开。帝网百亿山河。咸归  圣量。华藏三千世界。益衍 丕图。更祈。 夔龙登用。 景星耀而泰阶平。玉烛常调。民气乐而邦本固。 右疏恭申 佛日洞明。 龙天昭格。 年月日 住持(臣)僧某甲具。(若当道官员。为请主。并宜一一具书姓名)。
  △(此疏即作榜。交用。榜头加)  万寿无疆。(四个大字。又疏当於正节日。坛内上午供时。众齐念)南无无量寿佛(化疏。  圣节满日另有回向疏。当预供坛内)。
  万寿无疆 金轮与法轮同转。福越三祇。
  舜日与佛日齐辉。寿延亿劫。 (此一联额。悬大殿前轩中)
  普天同庆 一人有庆。云戴日。星拱辰。照临海宇。
  万寿无疆。龙负图。凤巢阁。永固邦基。 山门
  遥瞻北极 八表来朝。同归化育。
  万邦入贡。共乐升平。 经坛
  证义曰  圣节亦名  万寿节。或称  天寿。以此日为  圣人诞降之佳节也。中峰本云。但生植於天地之间者。莫不被其泽。唯我释氏之流。乃被其泽之尤者也。何以为然。盖孤虚柔弱。而不能自立也。言孤则远离亲族。不营世家。言虚。则寄食檀门。凄迟林麓。言柔。则潜心空寂。守节循规。言弱则守护性真。不与物竞。自非圣人不忘佛嘱。曲垂外护。则僧园资具。安能永为常住。而不遭陵夺於他人之手乎。由是吾侪。安居暇食。一时一刻咸出圣恩。虽天覆地擎。不足云喻。使尽形求法。终身向道。至若忘躯毕命。亦不足以酬其万分之一。岂容懈怠懒惰。虚延白日。而更驰情於利欲者乎。故兹  圣节。理合如法启建照疏念诵。以报 国恩矣。

  正节早祝

  正节日。(早课。烧香侍者传炉。大众云集。住持拈香。维那举香赞云)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已下众和)诚奉献法中王。端为  皇王祝  圣寿。地久天长。(后二句。重一遍)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住持礼佛已。赞完。维那押磬。悦众鸣引磬。齐念)圣无量寿光明咒。(三遍。其引磬。一二遍慢板。第三遍快板。念毕煞下引磬。维那押磬。慢举云)药师如来。(左班同称)药师如来。  皇帝万岁。(念完左默) 药师。(右班齐称。维那押磬出班。悦众代执磬椎)。如来。(维那居中问讯。长跪)药师如来。(拈香三派。起立。问讯。转身展大半具。唱云)  皇帝万岁。(一拜)药师如来。(左右同。和。维那第二拜)药师如来。(维那。第三拜)  皇帝万岁。(问讯。长跪。合掌。监院随住持后长跪。合掌。维那高声祝云)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四天下。南赡部洲。 大清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宏法沙门某甲。监院比邱某甲等。兹当某年某月某日。恭逢  天寿圣节。(余节随改)良辰。云集现前僧众。登临大雄宝殿。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洪因。端为祝延今上  皇帝圣躬。(下三句。左右一齐合掌。同祝云)  万岁万岁。万万岁。(维那。同监院一叩首。此处悦众鸣引磬两下。左右对面一问讯。悦众又押磬。维那抬头再祝云)  皇后齐年。 太子千秋。文武官僚。高增禄位。(悦众打引磬一下。又一押)伏愿。 尧风永扇。 舜日长清。八方歌有道之  君。四海乐无为之 化。仰劳大众。同念金刚无量寿。(鸣大鱼子。大众接念)护国仁王菩萨摩诃萨。(此下接念楞严咒。从)萨怛他苏伽多耶云云。(维那监院起立。三拜。起具。归位。念至)檀信皈依增福慧。(句。接药师偈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随所求皆不退。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绕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千声。归位展具。左右唱和礼拜)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拜)南无日光遍照菩萨。南无月光遍照菩萨。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各三拜。拜毕。三归依。祝护法竟。鸣大钟三下。维那云)大众师。齐上法堂。(或方丈。众至肃立。左右排列次第。侍者通白住持。住持出。升座。拈香。维那举香赞。赞毕。喝)展具。尚答随具。(维那云)顶礼和尚三拜。(尚云)一拜。(礼毕。起具。仍归位对面立。左右悦众。次第鸣引磬三阵已。待住持说小参竟。维那云)礼谢和尚三拜。(尚云)一拜。(礼毕。回堂)是日轮次念诵。仍如常仪。上午上堂。并上供。宣证明疏。午斋腐饭(俱载住持章)。
  证义曰。清规首冠祝  圣者。钦遵佛敕而报 国恩也。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说 国恩。彰有十 德。今吾僧众。恭逢 清平盛世。幸值  英明圣君。  恩如日月照临。  德同天地覆载。要而言之。更有十大  恩护。一。隆重三宝。不忘佛嘱故。二。修建佛剎。为大檀护故。三。印行藏典。流通佛法故。四。给僧戒牒。参学无阻故。五。蠲免度牒。出家得便故。六  钦赐墨宝。庄严佛剎故。七。追  封古德。褒崇真修故。八。年  赐香灯。永作福田故。九。另设僧官。俗不辱僧故。十。不使僧役。专心办道故。有此十  恩。理宜知报。佛言。我今五眼。明见三世一切国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得为帝主。是为一切圣人罗汉。来生其国。作大利益。我使五大力菩萨。五大士。五千大神王。往护其国。是故我今三宝。付嘱一切国王云云。如大涅盘经等。俱有佛敕外护之文。故首举也。

  圣节圆满

  圣节圆满日。(客堂预先一日。白住持。及请当道宰官拈香已。正圆满日。轮次念诵。仍照常仪)上午住持上堂。(至念诵经忏竟。宰官到已。众集。维那举香赞。宰官住持。次第拈香。众合掌。跪诵晚课内之)大忏悔支(诵毕。起立合掌。维那举回向偈云)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  君寿无间歇。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狮子窟内产狻貌。鸑鷟定出丹山穴。为瑞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尽欢悦。稽首不可思议事。喻若众星拱明月。故今宣畅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祝厘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此偈。维那两句一拜。众随和。共十拜一问讯已。鸣乐器。众齐念)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三称。维那长跪。宣回向疏云)天上无双日。阎浮一  至尊。万年松不老  圣寿等乾。坤爰有  圣节圆满回向文疏。对 佛披宣。仰望慈悲。俯垂证鉴。 伏以。优钵罗华。瑞世同佛降生。阎浮提树。连阴与天齐寿。故毓夙成之  睿质。克承丕显之  圣谟。大哉元至哉元体元居正。会其极。归其极。建极立中。今据(续入乡贯寺名。人名以及起首年月日)启建祝厘道场。至今某月日。圆满回向。於中虔诵诸经。顶礼忏法。伏愿  垂拱无为。天地位而万物育。 钧陶有象。阴阳理而四时平。  寿考万年  本支百世。更祈吾道之大同。有俾  圣时之至治。山林钟鼓。乐 化日之舒长。草木昆虫。被  膏泽之沾濡。祥开震旦。颂祝华封。 右疏恭申 佛日洞明。 龙天昭格。年月日。住持(臣)僧某甲具疏(若当道官员为请主。并宜一一具书姓名)。
  ○(宣毕。鸣诸法器。齐诵)南无无量寿佛(化疏。化毕维那举赞云) 普贤行愿。功德周圆。普资恩有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无边。同愿礼金仙。南无圆满藏菩萨摩诃萨(三称。向佛举三归依已。众又三拜竟。各回本处。殿主收拾庄严等物。各还原处。少顷。维那领众搭衣持具。上方丈顶礼住持三拜。回堂。大众谢维那。普礼一拜)。
  证义曰。祝厘者是为  皇飨佛之辞。以此悦佛神。而报  皇恩也。按仁王梵网等经。佛遥鉴未来。虑僧家之微弱。恐佛法衰残。是以金口嘱累。教海仗  皇以流通。玉手抚摩。僧轮凭  帝而炽盛。若  帝王臣宰。少金汤之志。则真教陵夷。惠风掩扇。人怀侮慢。法雨难施矣。是知城堑当时。津梁后进者。莫尚 王臣拥护。盖  皇以覆护恩德被僧。僧以明道熏修报答。此乃法门第一要事。故须日日祝延  圣寿。事事祝延  圣寿。方尽衲子报恩之诚。今正殿佛前。常供  万岁牌。即是此意。故首举之。昔后宋僧昙宗。在灵味寺。尝为武帝行菩萨五悔法。帝曰。朕有何罪。而为忏悔。宗对曰。昔虞舜至圣。犹云。予违汝弼。汤武亦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圣主引咎。盖以轨世。陛下齐圣往古。履道思冲。宁得独异。武帝善之。噫。昙宗之语。可谓报恩师表也。然僧又当知。各为本分事重。努力熏修。庶几佛恩 国恩。两无所忝。不可徒崇虚文。而有荒实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