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祖提纲录

  古雪喆禅师。扫马大师塔。上堂。砖镜台前。打失娘生鼻孔。滕王阁畔。宏开选佛坛场。蹋杀天下英灵。唤回空中野鸭。掀翻窠堀。截断葛藤。明大用显大机。电光石火较犹迟。藏头白海头黑。铁眼铜睛皆罔测。灯传三十二叶。道播四海九州。脚下不肖儿孙。昔日亲遭毒手。源远流长则且置。到者里。作么生与祖师相见。喝一喝云。无缝塔中藏不得。森罗景里见全身。

  受业师忌拈香

  箬庵问禅师。先受业法雨大师忌拈香。过桥遭颠粪扫堆。拾得明珠。擦背光生浴室里。捱开漆桶。虽则父子同时。简点起来。翻成分外。争似我法雨老人。一生担板。坐断诸佛路头。块石孤松。高拳独枕。若是今日是死。掘地讨天。若道今日不死。开眼作梦。毕竟如何作女人拜云。茶倾洞顶。香爇鸡苏。

  父忌提纲

  玉林琇禅师。振陵太老师忌日上堂。山僧昔日芟染。蒙先磬山老和尚执刀三剃。口占有云。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佛有妄言。山僧出家来。业已多载。且道。先师今日何在。识得落处的。出众相见。众问话毕。师乃云。沙界通红一团火。个中毫发不容存。森严明净先翁面。普示人间子若孙。

  母忌提纲

  与化清禅师。母忌上堂。祖师门下。佛法不存。善法堂前。仁义休说。虽然如是。事无一向。窃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发肤身体。弗敢毁伤。此鲁仲尼之孝也。轮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舍。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故我大觉世尊。雪山苦行。摩竭成道。往忉利天。为母说法。此释迦之孝也。得大解脱。运大神通。手擎金锡。掌拓龙盂。诣地狱门。卓然寻省。见其慈母。悲泣无量。此目连之孝也。作么生是兴化之孝。良久曰。兴化今日不上天堂。不入地狱。於善法堂中灯王座上。为母说法。以报劬劳。且道。我母即今在甚么处。乃曰。我母生前足善缘。无劳问佛定生天。人间上寿古今少。九十春秋减一年。下座。敢烦大众。烧一炷香。以助山僧报孝。既是山僧之母。为甚么却烦诸人烧香。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以手搥胸曰。苍天苍天。

  列祖提纲录卷第六
  列祖提纲录卷第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住持○五参提纲。仅集禅灯诸录。余者浩繁不及具载)

  六祖能大师。上堂。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味。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南阳忠国师。上堂。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如狮子身中虫。夫为人师。若涉名利。别开异端。则自他何益。如世大匠。斤斧不伤其手。香象所负。非驴能堪。
  上堂。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自闹。
  师与紫璘供奉论议。师升座。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奉曰。是甚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南岳思禅师。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扣氷古佛。上堂。四众云臻。教老僧说个甚么。便下座。马祖一禅师。上堂。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於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百丈海禅师。上堂。灵光独耀。逈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盘山积禅师。上堂。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上堂。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上堂。禅德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盘。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上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玑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杨岐叔禅师。上堂。群灵一源。假名为佛。体竭形销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无风。金波自涌。心灵绝非。万象齐照。体斯理者。不言而徧历沙界。不用而功益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於阴界中。妄自囚执。
  马头藏禅师。上堂。知而无知。不是无知。而说无知。
  南泉愿禅师。上堂。然灯佛道了也。若心相所思。出生诸法。虚假不实。何以故。心尚无有。云何出生诸法。犹如形影分别虚空。如人取声安置箧中。亦如吹网欲令气满。故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兄弟。行履据说。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色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法轮。入涅盘。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亿千众生。得无生法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
  上堂曰。王老师。自小养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牧。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
  上堂。道个如如。早是变了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归宗曰。虽行畜生行。不得畜生报。师曰。孟八郎汉。又恁么去也。
  上堂。文殊普贤。昨夜三更相打。每人与二十棒。趁出院去也。赵州曰。和尚棒教谁吃。师曰。且道。王老师。过在甚处。州礼拜。
  上堂。王老师卖身去也。还有人买么。一僧出曰。某甲买。师曰。不作贵不作贱。汝作么生买。僧无对。
  盐官安国师。上堂。谓众曰。虚空为鼓。须弥为椎。甚么人打得。众无对。
  归宗常禅师。上堂。从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祇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祇为目前有物。
  上堂。吾今欲说禅。诸子总近前。大众近前。师曰。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问。如何是观音行。师乃弹指曰。诸人还闻否。曰。闻。师曰。一队汉。向者里觅甚么。以棒趂出。大笑归方丈。
  茱萸和尚。上堂。擎起一橛竹曰。还有人虚空钉得橛么。时有灵虚上座。出众曰。虚空是橛。师掷下竹。便下座。
  大梅常禅师。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黄檗运禅师。上堂。大众云集。乃曰。汝等诸人。欲何所求。以拄杖趂之。大众不散。师却复坐曰。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取笑於人。但见八百一千人处便去。不可图他热闹也。老汉行脚时。或遇草根下有一个汉。便从顶门上一锥看。他若知痛痒。可以布袋盛米供养他。可中总似汝。如此容易。何处更有今日事也。汝等既称行脚。亦须着些精神好。还知道大唐国内无禅师么。时有僧问。诸方尊宿。尽聚众开化。为甚么却道无禅师。师曰。不道无禅。祇是无师。阇黎不见。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庐山归宗和尚。是其一。夫出家人。须知有从上来事分始得。且如四祖下。牛头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目。方辨得邪正。宗党且当人事。宜不能体会得。但知学言语。念向皮袋里安着。到处称我会禅。还替得汝生死么。轻忽老宿。入地狱如箭。我才见汝入门来。便识得了也。还知么。急须努力。莫容易事。持片衣口食。空过一生。明眼人笑汝。久后。总被俗汉算将去。在宜自看远近是阿谁面上事。若会即便会。若不会即散去。珍重。
  香严端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直截根源。师乃掷下拄杖。便归方丈。
  上堂。语是谤寂是诳。语寂向上有路在。老僧口门窄。不能与汝说得。便下座。
  上堂。问正因为甚么无事。师曰。我不曾停留。乃曰。假饶重重剥得净尽无停留。权时施设。亦是方便接人。若是那边事。无有是处。
  杭州天龙和尚。上堂。大众。莫待老僧。上来便上来。下去便下去。各有华藏性海。具足功德。无碍光明。各各参取。珍重。
  龟山具禅师。上堂。动容瞬目。无出当人。一念净心。本来是佛。仍说偈曰。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黄州安禅师。上堂。言不落句。佛祖徒施。玄韵不坠。谁人知得。
  大慈中禅师。上堂。山僧不解答话。祇能识病。时有僧出。师便归方丈。
  赵州谂禅师。上堂。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枝草。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佛是烦恼。烦恼是佛。僧问。未审。是佛谁家烦恼。师曰。与一切人烦恼。曰。如何免得。师曰。用免作么。
  上堂。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实际理地。甚么处着。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梦幻空华。徒劳把捉。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既不从外得。更拘执作么。如羊相似。乱拾物安向口里。老僧见药山和尚道。有人问着。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教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一似猎狗专欲得物。吃佛法在甚么处。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於中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一从见老僧后。更不是别人。祇是个主人公。者个更向外觅作么。正恁么时。莫转头换脑。若转头换脑。即失却也。僧问。承师有言。世界坏时。此性不坏。如何是此性。师曰。四大五阴。曰。此犹是坏底。如何是此性。师曰。四大五阴。
  上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举似师。师曰。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曰。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指旁僧曰。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师休去。
  上堂。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上堂。谓众曰。我向行脚到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着。
  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甚么。师曰。我亦不知。僧曰。和尚既不知。为甚道不在明白里。师曰。问事即得。礼拜了退。别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否。师曰。曾有人问我。老僧直得五年分疎不下。又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曰。此犹是拣择。师曰。田库奴甚处是拣择。僧无语。
  上堂。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者。即与上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即得道。
  上堂。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无别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
  上堂。谓众曰。你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五年十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柰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大茅和尚。上堂。欲识诸佛师。向无明心内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识取。
  陈尊宿。上堂。我见百丈。不识好恶。大众才集。以拄杖一时打下。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是甚么。有甚共语处。又黄檗和尚亦然。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犹较些子。
  上堂。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时有僧问。如何是裂开。师曰。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盘。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与么道。师曰。醆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曰。如何是捏聚。师乃敛手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