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入室之法。或三八日。或不定时节。鸣鼓三下。集众。侍者预令行者挂牌。住持於方丈内坐。侍者於室外东边。列一行立。仍於室门限外。设席。众人烧香。大展三拜。不问戒腊。雁行而立。於室外西边。如头首知事。插入不妨余人搀行。令人动念。俟排稍定。侍者入室内。住持前。问讯了烧香。复当面问讯。出室外。对入室上首人问讯。揖入。当先举左足。叉手进。住持前问讯。转身於禅倚角西南。叉手而立。住持举话。下语毕。复正面问讯。叉手。从东边出。亦先举左足。出门外席内。触礼一拜而退。据清规所载。入室例合烧香。烧香之法。初入方丈。当面问讯。转身叉手。於香倚南面。向住持问讯。右手上香。却当面问讯。方过禅倚西南角。听举话。
今以滞时妨众。故不烧香。就门外设席。一拜而退。亦恐妨众。或行古法烧香。亦在住持意。
当於寝堂中。或挂达磨顶相。设香烛供养。其住持当展拜了。方归室中坐。侍者随住持后拜。入室弟子。次第於像前。烧香一炷。设三拜。如前雁行而立。次第入室。
若兄弟请益。当闻侍者。先覆住持。某人上座。今晚欲诣方丈请益。如蒙开允。却於定钟后。诣侍司祇候。侍者令行者。秉烛装香。随住持人坐处。引入。请益人。烧香一片。大展九拜。肃恭侧立。谛听垂示。却再烧香一片。触礼三拜而退。
三 坐禅。坐堂。放参
每日坐禅。堂司行者。於粥后。先覆首座。鸣众寮前板。大众归堂坐。次覆以次头首。归堂。稍定。再覆首座。鸣首座寮前板。首座入堂。烧香一炷。巡堂一匝。归位坐定。
次覆方丈。鸣寝堂前板。住持入堂烧香。巡堂归位。坐定。(或欲抽解。此时方可起身)将至放禅。堂司行者。祇候。低缓覆住持。次覆首座。从圣僧厨后。转右边。出堂前。略撼牌下之。住持首座头首起。大众方可自便。斋后虽不鸣板。而办道之士。不以此拘。
○昏钟鸣。入堂坐禅。首座待第二会钟将歇。入堂烧香。巡堂一匝。归位。住持於第三会钟将绝。入堂烧香。巡堂一匝。而坐定。钟鸣方出堂。定钟后。至二鼓前。亦系坐禅时。如欲偃息。至二鼓二点后。方可就枕。三鼓鸣。起坐禅。住持首座头首。入堂伴众。首座於三鼓鸣。洗面了。入堂。烧香一炷。巡堂一匝。次住持入堂。烧香。巡堂一匝。
然巡堂之法。住持。从上堂巡。至下堂。首座。从下堂巡。至上堂。盖首座未出世人。故从下巡上。若已出世人。则不拘。以理论之。亦合从下巡上。免得於住持位前行故也。
晚下坐堂。至鸣放参钟。和南展单。归寮吃粥。
如放参。申时后。堂司行者。先覆首座。仍报供头行者。装香点灯。次覆头首。鸣众寮前板。大众归堂。坐定。次覆方丈。鸣寝堂板。住持入堂。不烧香。径归位坐。行者却鸣首座寮前板。大众转身。(如首座寮前板鸣。僧众来迟者。不可入堂。头首来迟。亦不可入)首座入堂。烧香一炷。归位坐。(首座或先入堂。陪众坐。将放参时。却起身。从后门出。归寮。行者方鸣板。大众转身。首座却再从前门入堂。烧香归位)堂司行者。进首座前。问讯。覆云。(和尚今晚放参)从圣僧厨后。转出堂前。鸣放参钟三下。(有处。喝食行者。长声喝云。放参。方打钟)首座先出堂。次住持出堂。次头首大众。展单而出。
○如寻常坐参。却不打首座寮前板。堂司行者。至首座板头。低缓覆云。(和尚放参)却打钟出堂。
或当晚小参。则不打放参钟。
四 念诵巡堂(朔望巡堂。见上堂篇)
如遇三八。斋后。堂司行者。覆方丈。次覆知事头首诸寮。挂牌。至参前。堂司行者。提点大殿土地堂祖师堂等处。装香。秉烛。报钟头。候鸣大钟。事辨。未可打板。先覆维那。次上方丈。先覆知。次覆库司知。却覆头首。鸣板。先鸣众寮前板。次鸣诸寮板。次覆知事。却再上覆侍者。次覆方丈。鸣寝堂板。头首知事大众。於板鸣时。然集堂前。排立。西堂作一班。与首座对面立。住持於祖师堂土地堂烧香。堂司行者。即鸣库堂前大板三下。即鸣大钟。住持至佛殿烧香。将至僧堂前。供头鸣僧堂钟三四下。住持入堂烧香。(烧香侍者。捧香合。请客侍者。於两班前。巡过。请汤却归位)住持将出堂。维那往中央立。住持出。立定。上八中八则云。(皇风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伽蓝土地。护法护人。十方檀那。增福增慧。为如上缘。念清净法身云云)下八则云。(白大众。如来大师。入般涅盘。至今某年。已得几千几百几十几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伽蓝土地。如上云云)念诵罢。归位。住持先入堂。归位立。首座一人入。西堂便随后入。於下堂入门板头。作一班立。头首与大众。次第入堂。俱合掌。每次三人。同於圣僧前。问讯。回身。向住持前。问讯。次第合掌巡堂。归位竟。侍者接后入堂。至圣僧厨后立。
如非夏内。有暂到。则於侍者前。随大众后。巡半堂。至后门。对圣僧厨立。侍者接暂到后。巡堂。至圣僧厨后。对暂到立。
。知事齐入堂。作一班。往圣僧前问讯。回身。住持前问讯。巡堂一匝。将出。暂到及侍者。从圣僧厨右边过。接知事后。出堂。供头鸣钟三下。放参。大众和南。住持出堂。众展单而出。(清规载。初三。十三。廿三。念。皇风云云。初八。十八。廿八。念。白大众云云)两班诣方丈。赴汤。如欲免汤。则就僧堂前。辞之。
○如免巡堂。则於维那念诵。归位罢。住持更不入堂。堂司行者。中央问讯。喝云。(大众免巡堂)便鸣放参钟。三下。大众和南。入堂。展单而出。两班仍诣方丈。赴汤。欲免则辞之。
○如圣节中。遇八日。则就大佛殿。念诵。大众雁行。向佛而立。维那出香炉前。东边立。念诵。(念上八语)回向云。(念诵鸿因。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圣寿无疆。云云)却当免巡堂。供头在僧堂前。伺候。随后。打放参钟三下。而散。
五 诸山尊宿相见
如大尊宿到。探知。当挂牌。报众门迎。(或鸣大钟)或不探知。才到。便敛钟集众。就法堂。安排座。(或就寝堂)先依宾主相见。两家各炷香。触礼三拜。次知事头首大众。作一次人事。首座都寺。两人插香。(库司备香)转身。作展坐具势。免则问讯。次侍者人事。烧香礼拜。免则问讯。继令行者喝云。(请知事头首。献茶)空盏备礼。
若是法眷。则住持小师。别作一项。於侍者人事后。炷香礼拜。
本寺参头。引众行者。炷香礼拜。次方丈轿番人力。参拜。
其容参随行者。炷香礼拜主人。次轿番人力参拜。
侍者再烧香。点汤。汤罢。住持。同两班。送安下。让客为主。住持立西畔。客立东畔。以表安下处。仍备香炉。宾主各炷香。无拜。叙送安下之礼。或旧住相识等人。却再就安下处人事。
如法眷。师祖。本师。师叔。伯。师兄。到来。先於法堂上。宾主相见罢。送安下处。预安排坐位。住持请敷坐。烧香大展九拜。或三拜。
或有自门首迎入。便就寝堂行礼。礼毕。知事头首等人。次至。吃汤罢。送安下。然如前礼。方巡寮。(以理推之。行后一段。礼为稳当)如大尊宿。则侍者一人。随住持。同引巡寮。
如平交。则住持自相引。
斋时草饭。当晚特为汤。侍者斋罢。诣安下处。炷香拜请。词云。(方丈请。今晚就寝堂。特为献汤。伏望慈悲特赐开允。不用通寒暄)次下照牌。对面中央。安排坐位。两班相伴。鸣鼓一通。吃汤。收盏。退鼓三下。侍者行礼。揖坐烧香。劝汤。悉如特为常式。汤罢。起身谢汤。折衣。复就位。药石。昏钟鸣。汤果。仍请相伴。(有处。药石汤果管待。并请西堂耆旧。相伴)侍者。当中烧香一炷。入卓。
次日。特为饭。系具状作都寺名请。同请客侍者。诣安下处请。都寺同侍者人事。烧香。触礼一拜。都寺。却先请吃饭。(或小去处。即作住持名。侍者烧香拜请)都寺请讫。侍者请云。(方丈。斋罢特为点茶。伏望慈悲。特赐开允)至期。侍者揖客上。与主人问讯了。侍者再揖。特为人归位。(或是法眷。则主人自揖坐)转身。於特为人上手。略立。问讯。却进前烧香。便转身於特为人前。问讯。又转上手。问讯而退。至吃饭时。侍者烧香。下嚫。(如方丈。有贴嚫。系衣钵侍者。随后下)至吃茶时。行者鸣茶鼓。侍者烧香一炷。至特为人前。问讯。转身。且於特为人上手侧立。候吃茶将毕。再进特为人前。问讯劝茶。仍转身上手侧。问讯。进前烧相伴香一炷。归位。问讯而退。
○其特为之礼。侍者不可不详谨。以嘱执事行仆等人。听其指挥。临期。不致失事。特为设独座於前。由雪窦为云峰悦禅师设。示礼之异。故丛林。自后遵之。
○自古丛林。名德尊宿到山。必请为众说法。山中主人。先引座。
或众人率金。请普说。山中主人。亦先引座。当两班具状请。
有处住持名。有处首座名。俟举扬了。下座。住持领大众礼谢。继后客当巡寮表谢。或尊宿退院至。当作见住持待之。德望稍不在人上者。固不在此限。
又或非其人。僭忝法眷。其礼增减轻重。不可不察也。
六 圣节启建满散
如遇启建。堂司。预写黄纸榜。隔宿挂牌。维那预日。具威仪。袖纸。诣书记寮。禀制疏。书记制毕。当亲送到堂司。堂司隔宿。具威仪诣方丈。请佥疏。正日。早粥。遍食槌了。再打槌一下云。(白大众。粥罢。闻钟声。各具威仪。大佛殿。启建 圣节道场。谨白)又打槌一下。转身。圣僧前问讯。次至住持前问讯。又从首座板头。北面问讯。巡堂一匝。亦巡外堂。复归中央。问讯而出。(满散。白槌巡堂。一同。但改启建。作满散)住持升座罢。供头敛僧堂前钟。即鸣大钟。住持至道场前。点茶汤毕。维那出班问讯。住持烧香。侍者捧香合。次首座都寺。同出班烧香。次西堂。作一班烧香。(有处。西堂在首座前出班。或谓。首座未出世人。则西堂在前出班。已出世人。则西堂在后出班)次东西班。两两烧香。转身不问讯。住持大众。同展三拜。起。知事头首。转身对面立班。大众转西边立。住持归中胡跪。知客度手炉。侍者捧香合。俱用略跪。住持上香。维那宣疏毕。知客复跪接炉。维那举楞严咒。喝摩诃毕。再回向云。(讽诵鸿因。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圣寿无疆。金刚无量寿佛云云)大众乃散。
○暂到。当诣客司。请榜头。印本白纸。不可书节名。须用黄纸令写。粘榜上。
七 请楞严头
堂司和会楞严头。请吃茶讫。同诣方丈。库司人事。各有药石。三八一同头首药石。若是新挂搭人。住持当发批下众寮。免寮主一次。堂司夏中辨点心相待。散楞严会罢。维那同上方丈问讯。次维那诣众寮相谢。斋罢请吃茶。
八 建散楞严会
维那预请制右语。与建 圣节礼同。(如无书记。则用堂司所存。已前右语。或住持自欲制之)仍隔日。诣方丈。请佥疏。斋罢。挂牌。预提点大佛殿香烛。至期。鸣众寮前板。及诸寮板。候住持到法堂下。鸣库堂前板三下。即鸣大钟。知事预点茶汤。住持至佛前。烧香一炷。退身问讯。展拜。跪炉。知客度炉。侍者棒香合。住持上香。维那白佛云。(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获法身)次宣疏毕。知客接炉。住持起身。楞严头。喝楞严会上。众和毕。楞严头。即唱尔时世尊云云。举咒。讽毕。喝摩诃了。维那再回向云。(上来讽经功德。回向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四恩等报。三有齐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云云)大众无拜。次日系楞严头。举回向云。(上来现前云云)遇朔望。系维那。回向祝 圣。
或每日粥罢。下堂。便讽楞严会。则不须诣藏殿讽经。如每日粥罢。再打板。讽楞严会。则下堂。仍用诣藏殿。讽经祝 圣。
满散。与启建礼同。但讽咒毕。楞严头。唱是佛顶光聚云云。复喝摩诃了。谁那回向。如启建语。乃散。
九 四节土地堂念诵
堂司行者。於斋罢。报众挂牌。参前提点土地堂。祖师堂。大佛殿。装香点烛。事办。覆住持两班。一一如三八念诵次第。知事预烧香点茶汤。板鸣。众集。住持出佛殿。鸣库堂前板三下。即鸣大钟。住持至。烧香。退身。维那出班。揖住持烧香。次揖两班烧香。转身。问讯住持。次第毕。维那转身。向土地念诵。(文见于下)回向云。(上来念诵功德。回向当山土地。合堂真宰。所冀。神光叶赞发辉有利之勋。梵苑超隆。永锡无私之。庆再劳尊众念。十方三世云云)。
结夏。切以。熏风扇野。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乃释子护生之日。恭裒大众。肃诣灵祠。诵持万德鸿名。回向合堂真宰。所祈加护得遂安居。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云云。
解夏。切以。金风扇野。白帝司方。当觉皇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九旬无难。一众咸安。诵持万德鸿名。仰答合堂真宰。仰凭大众念。云云。
冬至。切以。时临亚岁。节届书云。当一阳来复之辰。乃万汇发生之始。恭裒大众。肃诣灵祠。诵持万德鸿名。回向合堂真宰。仰凭大众念。云云。
除夜。切以。化工密运。岁律云周。咸忻四序之安。将启三阳之庆。恭裒大众。肃诣灵祠(并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