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续藏经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宋 惟勉编次
丛林规范。百丈大智禅师已详。但时代寝远。后人有从简便。遂至循习。虽诸方或有不同。然亦未尝违其大节也。余处众时。往往见朋辈抄录丛林日用清规。互有亏阙。后因暇日。悉假诸本。参其异。存其同。而会焉。亲手缮写。颇为详备。目曰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厘为上下卷。庶便观览。吾氏之有清规。犹儒家之有礼经。礼者从宜。因时损益。此书之所以继大智而作也。是皆前辈宿德。先后共相讲究纪录。愚不敢私以所闻所见。而增减之如前。所谓参其异。存其同。而会焉尔耳。观者。幸勿病诸。咸淳十年甲戌岁。结制前二日。后湖比丘 (惟勉) 书于寄玩轩。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
金华后湖比丘 惟勉 编次
卷上
一 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 二 告香普说立班之图 三 四节住持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图 四 四节知事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汤之图 五 四节前堂特为后堂大众僧堂茶图 六 僧堂钵位十六板首之图 七 诸山法眷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庙坐之图 八 诸山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分手坐位之图 九 特为新旧两班茶汤管待之图 十 夏前住持特为新挂搭茶六出坐位之图 十一 夏前知事头首特为新挂搭茶八出之图 十二 新住持入院知事交寺记状式 十三 知事请新住持斋状式 十四 知事请新住持特为茶汤状式 十五 住持请新首座特为茶榜式 十六 四节住持免人事榜式 十七 四节茶汤榜状式 十八 夏前请新挂搭特为茶单式 十九 报兄弟谢挂搭榜式 二十 住持知事头首回礼新拄搭榜式 二十一 众寮解结特为汤状式 二十二 头首点众寮江湖茶请目式 二十三 诸山尊宿相见请升座状式 二十四 节节给暂到榜式 二十五 专使请住持住持受请 二十六 新住持入院 二十七 进退两班(附进退侍者 请名德首座) 二十八 请立僧 二十九 解结冬年特为煎点茶汤(附新请首座特为茶汤) 三十 特为小座汤 三十一 夏前特为新挂搭茶 三十二 众寮解结 三十三 头首众寮点江湖茶 三十四 住持头首行堂点茶 三十五 法岁礼仪 三十六 特为住持前煎点 三十七 住持出入 三十八 侍者职事 三十九 兄弟相看礼仪
卷下
一 上堂普说小参(巡堂茶见此) 二 告香入室请益 三 坐禅坐堂放参 四 念诵巡堂(朔望巡堂见上堂篇) 五 诸山尊宿相见 六 圣节启建满散 七 请楞严头 八 建散楞严会 九 四节土地堂念诵 十 排钵位 十一 钟鱼鼓板 十二 进退寮主 十三 病僧念诵 十四 当代住持涅盘 十五 诸山尊宿迁化下遗书 十六 亡僧 十七 法嗣师忌辰 十八 祖师忌辰 十九 月分须知 二十 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终)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
金华后湖比丘 惟勉 编次
一 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
二 告香普说立班之图
三 四节住持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图
四 四节知事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汤之图
五 四节前堂特为后堂大众僧堂茶图
六 僧堂钵位十六板首之图
七 诸山法眷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庙坐之图
八 诸山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分手坐位之图
九 特为新旧两班茶汤管待之图
十 夏前住持特为新挂搭茶六出之图
十一 夏前知事头首特为新挂搭茶八出之图
十二 新住持入院知事交寺记状式(无可漏)
当寺库司比丘某等。 寺印一颗。 右谨申纳 新命堂头大和尚。伏候 慈旨。
某年某月 日。当寺库司比丘 某 等状。
十三 知事请新住持斋状式
当寺库司比丘某等。 右某启。取今晨午刻。就云堂特备蔬饭祇 迎。伏望 尊慈。俯赐 降重。谨状。
某年某月 日。当寺库司比丘 某 等状。
端状拜请 新命堂头大和尚禅师。具位某等谨封。
十四 知事请新住持特为茶汤状式
当寺知事比丘某等。 右某启。取今晨斋退。就云堂特为点茶。用伸陈 贺之仪。伏望 尊慈。俯赐 降重。谨状 年 月 日。具位某等状(可漏。与斋状同式)。
十五 住持请新首座特为茶榜式
堂头和尚。今晨斋退。就 云堂点茶。特为 新命首座。聊旌陈 贺之仪。仍请 诸知事大众。同垂 光伴 今月 日。侍司某敬白(请客侍者名)。
十六 四节住持免人事榜式(前是古式。后是今式)
(结制。解制。冬节。岁节)礼数。并就来日。法堂人事。 头首知事。耆旧法眷。私下往复。不必讲。切希悉及。 住山某咨白。
(结制。解制。至节。岁节)并就来日。法堂上人事。例免到方丈。伏幸 众慈。 住山某启白。
十七 四节茶汤榜状式(方丈库司。用榜七行。首座。用状九行)
堂头和尚(今晨斋退。今晚)就 云堂点(茶汤)一中。特为 首座(空一字)大众。聊旌 (结制。解制。至节。岁节)之仪。仍请 诸知事。同垂 光伴 今月 日。侍司某敬白(请客侍者名)。
库司(今晨斋退。今晚)就 云堂(点茶煎汤)一中。特为 首座(略空)大众。聊旌 (结制。解制。至节。岁节)之仪。伏望 众慈。同垂 光降 今月 日。库司比丘某等敬白。
前堂首座比丘某。 右某。今晨斋退。就 云堂点茶一中。特为 首座大众。(无后堂。则书记藏主) 聊旌(结制。解制。至节。岁节)之仪。仍请 诸知事。伏望 众慈。同垂 降重。谨状。
今月 日。前堂首座比丘 某 状。
可漏 状请 首座暨大众。 前堂首座比丘某。谨封(如有后堂。当用前堂二字)可漏。粘於状头。贴僧堂前下间版上。
十八 夏前请新挂搭特为茶单式
方丈 前写新挂搭三字。各具双字名称呼。依戒次排列写。末后书。堂头和尚。今晨斋退。就法堂点茶特为。伏希 云集 今月 日。侍司某拜请(请客侍者名)各人於名下。书某拜命。
库司 亦写新挂搭三字。各具单字名称呼。逐一排行写。末后书。右某等。今晨斋退。就某处点茶特为。伏望 众慈。同垂 降重 各人。於名下。书某知。
今月 日。库司比丘 某等 拜请。
头首 并依库司式。但书首座比丘某等拜请。 众头首列讳名与首座名齐写。
十九 报兄弟谢挂搭榜式
新归堂兄弟。来晨粥罢。诣方丈。谢挂搭。
今月 日。侍司某。敬白(侍者写了。令堂司行者。贴众寮前板上)。
二十 住持知事头首回礼新挂搭榜式
堂头和尚。来晨粥罢。回礼新归堂首座。
今月 日。行者某承准(贴众寮前上间板上)。
新归堂首座。来晨粥罢。知事头首回礼。伏希 尊悉。
今月 日。堂司行者某覆(贴众寮前下间板上)。
二十一 众寮解结特为汤状式
守寮比丘某。 右某启。取今晚。就寮煎汤一中。特为 阖寮尊众。聊表 (结制解制)之仪。伏望 众慈。同垂 光降。谨状 某年某月 日。守寮比丘 某 状可漏 状请 阖寮尊众 守寮比丘 某 谨封。
二十二 头首点众寮江湖茶请目式
其寮舍湫隘。不敢屈 尊。斋退。就 上寮。点茶一中。伏望 尊慈。特赐 降重为幸。 某 拜手。
本山办事禅师 江湖道旧禅师。
诸位乡尊禅师 阖寮尊众禅师。
二十三 诸山尊宿相见请升座状式
具位某。 右某。輙以来日。拜请 某人。举扬宗旨 开发后学。伏望 慈悲。俯赐 摄受。谨状。
某年某月 日。具位 某 状。
二十四 圣节给暂到榜式
一僧某。已於本寺启建圣节讫。凭此为照。 某年某月 日。某寺知客某。押给。
二十五 专使请住持住持受请
如请住持。本寺库司。会知事头首单寮耆旧献茶。言定何日。先遣行者老郎通书。书纸系库司。客头送往头首寮。仍商议。请行人充专使。有两班中一人。或后堂。或书记。或单寮大耆旧一人。或都寺自充。库司请茶汤。管待。都寺同专使。前往。干事掌财。具帐历。涂中有事。即与专使商量。
至起离日。山门。当於门首。送茶汤。下手知事行礼。
如专使。到彼寺。若请当代。合先见知客。次见库司。送安下讫。备门状。先见头首。次见单寮。(无门状)人事毕。方安排疏帖於寝堂上。请住持人出相看。烧香大展礼拜。咨禀。呈疏帖。次知客。引往诸寮。及行堂人事。(有处。先入方丈。通报。草相看。咨禀大略然后诸处人事。次日。陈设安排。请知事头首耆旧。於寝堂上。看疏帖。堂司集众。申贺)如请彼寺西堂头首耆旧人。专使入门。先见知客。引上方丈人事。方丈送安下。次往库司诸寮。行堂人事毕。同侍者。再诣方丈咨禀。某寺今请某人。却往彼寮中咨禀。然后人事。烧香大展三拜。呈疏帖。
次日请当寺住持。同两班劝请。至第三次受讫。看何日受请。专使须隔宿。禀当寺住持。烧香问讯云。(拜请和尚。来日为新命和尚。引座)至日。於法堂上。安排疏帖。鸣鼓集众。专使同侍者。请住持出。升座说法。新长老只是专使自请。(松源为掩室引座。不问话。笑掩为松源引座。亦不问话。石桥为机老引座问话。息庵为复庵引座。亦问话。师门多有不同)如新出世人。是法嗣。当寺住持下座。当付法衣。(专使亦当制衣一顶。准备新人)新长老。拈衣。有法语。披衣竟。就法座下。请主人敷坐。大展九拜。谢得法。然后拈疏帖。如非法子。但於住持下座。便即拈衣。(如未拈衣。便拈疏帖。各有法语)专使接。度与维那等人。宣读了。指法座。(有法语)升座。先拈香祝 圣。次官僚(有便拈嗣法香。或入院。方拈出)次索话。问答。提纲。叙谢。结座。(若是法嗣。下座。於住持前触礼三拜。谢证明。非法嗣。下座。便行人事)先与住持人事。(谢词云。一生取办。仰愧先贤。三请既勤。难违慈命。下情无任惶惧之至。贺词云。囊锥已露。花雨难逃。幸是当任。伏惟欢庆)次与知事头首大众人事。(谢词云。叨膺请命。有玷宗风。仰荷吹嘘。不任感激。贺词云。喜受人天之请。荣添佛祖之光。下情无任喜跃之至)方丈同两班。送安下。知客侍者。引巡寮。(如本寺蒙堂前资人。受帖时。便送安下。或免。或不免。随意。若现职及单寮。於公界。礼当送。受与不受。无拘。有处。受请了。下人事毕便送)专使。至斋时。设受请斋。安排僧堂内。
新长老。与住持对面坐。(如请当代不用排座)专使。躬诣。炷香拜请。如常式。其余寮舍。系当寺客头。同专使行者。往诸寮请。挂牌。
至斋时。专使。於僧堂前门首。伺候住持。与新长老入室。揖坐。先问讯住持。次新长老前问讯。从圣僧厨后。转中央。烧香。次上间下间。至堂外。先下间。次上间。安香合了。再问讯住持与新人。次堂内外。上下间。问讯。入堂中央问讯。出堂外。吃饭。
次烧香下嚫。先住持。次新人。次行众僧。
斋毕。就座吃茶。专使入堂圣僧前烧香。堂内外。如前烧香了。先於住持前问讯。次新人前问讯。次归中间问讯立。行茶徧。汤缾出。先收住持与新人盏。专使直往新人前。两展三拜讫。送新人。后门出。次往住持前。两展三拜。送住持。前门出。至门外下手。问讯。
却再入堂。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外堂讫。却入堂中间问讯。收大众盏。鸣鼓三下。退座。(若请当代。即於住持前。行礼。始末同)次专使。当诣库司。谢办斋。亦合诣方丈。及新人处。谢云。(适间不合渎尊。伏蒙〔降〕)新人当预与专使。议方丈引座赍嚫。及宣疏帖人。耆旧两班。道旧乡人。贴嚫。使其中礼。不可太过买誉虚费常住。斋罢。新人当一一巡寮问讯。是晚。专使。
请新人及主人。昏钟汤果。却请知事头首。相伴。新受请新人事办。山门当特为汤果。 两班大耆旧相伴。次早请茶。别置食。管待新人。系请客侍者请。专使系请客头请。有贴嚫。仍请知事头首耆旧相伴。专使行仆。高低待之。
至起离日。新人与专使。同诣方丈礼辞。诸寮亦隔宿相辞。
若首座出世。临行则有辞众上堂。先令自侍者。或专使。预於方丈。借法座。不铺法被。升座了。下座。先辞主人。次辞两班。及大众。库司於三门设席。备茶汤。住持人居东。首座分手。新命人居南。特为。并请大耆旧相伴。都寺行礼。鸣大钟相送。以表山门盛礼。
若西堂耆旧受帖。临行礼仪。或讲或免。在主人斟酌。临起轿。亦鸣大钟相送。
若当代住持。至起离日。辞众上堂。於法座下。与大众。普同相辞。当於三门首。安排茶汤。南面安座。首座居主位。请西堂或大耆旧。分手相伴。两班分东西。相望而坐。首座行礼。揖坐了。烧香一炷。住持人前问讯。归位点汤。起身再烧香一炷。进住持前问讯。退身烧相伴香一炷。中间问讯。归位点茶。收盏。便送上轿。两班或送或免。在主人意。
或有参随。预当归寺。送寮舍。可批与堂司先送之。或随主人入院。当随主人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