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学发轫


头陀四食
  一乞食。二不作余食法。三一坐食。四搏食一器盛。

头陀四位
  一衣。谓衲衣.三衣。二食。谓乞食.一坐食等。三处。谓兰若.冢间.树下。四常。谓常坐此无次第。

乞食四意
  一福利群生。二折伏憍慢。三知身有苦。四除去滞着。

乞食四分
  一奉同梵行者。二与穷乞人。三与诸神鬼。四自食。

五邪命
  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得供养。以动人心。

忏悔五法
  一偏袒右肩。二右膝着地。三至心合掌。四头面礼足。五口说罪名。

五处供养
  一父。二母。三亲教师。四轨范师。五病人。佛言。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又云。我听五处。纵极破戒。亦应供养。

五不应游
  一官家。二酒肆。三屠儿家。四淫女家。五旃荼罗家。

五种阇黎
  一出家阇黎。二羯磨阇黎。三教授阇黎。四受经阇黎。五依止阇黎。

五种水罗
  一方罗用绢。二尺或三尺。随时大小作。二法瓶即阴阳瓶也。三军迟以绢系口。绳悬水中。待满引出。四酌水罗。但取密绢方一搭手.或系瓶口。五衣角罗或钵中滤水。

五种净地
  一起心。谓初造寺时定基已。一比丘应起心於此寺。可一房为僧作净厨。二共印持。谓定基时。一比丘告众比丘言。今诸具寿用心印定於此寺。可一房为僧作净厨。三如牛卧。谓寺中房舍犹如牛卧房门。无有定所。纵元不作法。此处亦可作净厨。四故废处。谓经久僧舍废处如重来者。至旧触处即净也。五秉法。作谓众定(某)处秉白二羯磨结净厨界也。

比丘五德
  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四净命。五破恶。

持斋五福
  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少病。二身安。三少淫。四少睡。五生天知宿命。经中凡言斋者。非止不食肉.不饮酒.不食五辛。更当过午不食.及息诸恶业也。

入众五法
  一须慈敬尊重于人。二应自卑下。如拭尘巾。三知坐起俯仰得时。四在彼僧中不为杂语。五不可忍事。亦应默然。

食果五种净
  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四鸟喙净。五不中种净。此五种净应食。是中刀净.疮净.鸟喙净。应去子食。火净.不中种净。都食。复有五种净。若皮剥落.若[利-禾+皮]皮.若腐.若破.若瘀燥。

睡眠五过
  一恶梦。二诸天不护。三心不入法。四不思明相。五喜出精。

嚼杨枝五利
  一口滋味。二除热。三除风。四消食。五明目。

不嚼杨枝五过
  一口气臭。二不别味。三癊不消。四不引食。五眼不明。

食辛五失
  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入俗舍五法
  一入门小语。二摄身口意。三卑躬。四善护诸根。五威仪详序。令人生喜。

受菩萨戒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午后不食得五种福
  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安少病。

大比丘五事故经营
  一报佛恩。二长养佛法。三灭凡劣众。自贡高。四将来弟子折伏憍豪。五发启将来福业。

优婆塞五不应作
  一贩卖畜生。二贩卖弓箭刀仗等。三沽酒。四压油。五大色染业。外国压油.染色俱大伤物命。故不应作。

僧伽六和
  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比丘六物
  一僧伽胝。此云复衣。二嗢呾啰僧伽。此云上衣。三安呾婆娑。此云内衣。四波嗢啰。此云钵。五尼师但那。此云坐具。六钵里罗啰伐拏。此云滤水罗。比丘以此六物随身不可暂离。

持律七功德
  一能持佛内藏。二能善断诤。三持戒。四外道顶住以律故。五不咨他於众说法无畏故。六能断有疑故。七能令正法久住故。

八事法灭相
  一好乐衣服。二纵逸嬉戏。三奴为比丘。四婢为比丘尼。五不乐不净观。六毁谤毗尼。七袈裟变白不受染色。八贪用三宝物。此八事近日僧尼已犯其七。惟袈裟未变白也。不亦危乎。

九净肉
  一不为己杀。二不见杀。三不闻杀。四不疑(为己)杀。五自死。六鸟残。七生乾。八不期遇。九前已杀。

乞食十利
  一自用活命。自偶不属他。二施我者命住三宝。然后当食。三长生悲心。四随顺佛教。五易满易养。六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者效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事故。十次第乞生平等心。

乞食十法
  一为摄受诸有情。二次第。三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不耽嗜。七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

粥有十利
  一色。二力。三寿。四乐。五词清。六辨。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止饥。十消渴。

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二下劣。三目视不明。四现嗔恚相。五坏田业资生。六致疾病。七益斗讼。八恶名流布。九智慧减少。十死堕恶道。

不杀得十种功德
  一於一切众生得无所畏。二於众生得大慈心。三断恶习业。四少病。五长命。六非人所护。七无恶梦。八无怨。九不畏恶道。十命终生善道。

十三资具
  一僧伽胝即大衣。二嗢呾啰僧伽即七衣。三安呾婆娑即五衣。四尼师但那即坐具。五裙。六副裙。七僧却崎即掩腋衣。八副却崎即瞿修罗。九拭身巾。十拭面巾。十一剃发衣。十二覆疮衣。十三药资具衣。

食肉有十三种过
  一无始众生皆我父母。二众生与己躯命无别。三伤损慈心。四增长杀业。五增长债业。六增长罗剎习气。七长积秽浊。八诵经礼佛俱无功德。九学持咒印。俱不成就。十天神日远。十一恶鬼日亲。十二畜生见之惊怖。十三死堕恶道。

夺比丘三十五事
  比丘犯粗恶罪作诃责羯磨竟夺三十五事不应作。一不应授大戒。二不应受人依止。三不应畜沙弥。四不应受僧差教授比丘尼。五僧差教授不应作。六不应说戒。七僧中问毗尼义不应答。八僧差作羯磨不应作。九僧中简集智慧者。共评论事。不得在列。十僧差作信命。不应作。十一不得早入聚落。十二不得逼暮还。十三应亲近比丘。不应亲近外道。十四应好顺从比丘教。十五不应作异语。十六众僧随所犯。为作诃责羯磨已。不应复犯。十七亦不应犯相似罪。十八亦不应犯从生罪。十九亦不应犯更重於此者。二十不应嫌羯磨及羯磨人。二十一善比丘为敷座供养不应受。二十二不应受他洗足。二十三不应受他安洗足物。二十四不应受他拂革屣。二十五不应受他揩磨身。二十六不应受他礼拜。二十七不应受他合掌。二十八不应受他问讯。二十九不应受他迎送三十不应受他持衣钵三十一不应举比丘作忆念三十二不应举比丘作自言三十三不应证他比丘事。三十四不应遮布萨.自恣。三十五不应共比丘诤。

二十五护戒神不杀生
  茶刍毗愈陀泥  输陀利输陀尼  毗楼遮那波  阿陀龙摩坻  娑罗桓尼和婆

不偷盗
  坻摩阿毗婆驮  阿须输婆罗尼  婆罗摩亶雄崔  婆罗门地[鞥-合+(白-日+田)]多  那摩呼多耶舍

不邪淫
  佛陀山陀楼多  [鞥-合+(白-日+田)]阇耶薮多婆  沮坻醢陀多耶  阿罗多赖都耶  波罗那佛昙

不妄语
  阿提梵者珊即  因台罗因台罗  阿伽风陀罗多  佛昙弥摩多哆  多赖叉三蜜陀

不饮酒
  阿摩罗斯兜嘻  那罗门阇兜帝  萨[鞥-合+(白-日+田)]尼乾那波  阇[鞥-合+(白-日+田)]斗毗舍罗  迦摩比那阇尼佉
四种僧
  一四人僧。除授大戒.自恣.出罪。余羯磨得作。二五人僧。除授大戒.出罪.余羯磨得作。三十人僧。除出罪.余羯磨得作。四二十人僧。一切羯磨得作。

八难
  凡说戒.自恣等遇八难起。得略说。八难者。一王。二贼三水四火五病六人七非人。八恶兽。

八事失夜
  比丘犯僧残。行别住法。每夜须白众。若八事不白。谓之失夜。八事者。一往余寺不白。二有客比丘来不白。三有缘事自出界不白。四寺内徐行比丘不白。五病不遣信白。六二.三人共一房宿。七在无比丘处住。八不半月说戒时白。随违一事失一夜。得突吉罗罪。

  律学发轫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