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戒律宗
- 在家律要广集
在家律要广集
三世觉母妙吉祥 请问如来心地法 我今於此大会众 开演成佛观行门 此法难遇过优昙 一切世间应渴仰 十方诸佛证大觉 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 转正法轮周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 当知由悟心地观 一切有情闻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记 一切有缘得记人 修此观门当作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 住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菩萨悟无生 观心地门徧法界 后身菩萨坐觉树 入此观行证菩提 此法能雨七圣财 满众生愿摩尼宝 此法名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为金刚甲 能敌四众诸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船 令渡中流至宝所 此法最胜大法鼓 此法高显大法幢 此法金刚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 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沃润田 生成长养依时候 我以众喻明空义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为变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 过现未来生死因 依止妄业有世间 爱非爱果恒相续 心如流水不暂住 心如飘风过国土 亦如猿猴依树戏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飞鸟无所碍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执迷谓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脱
尔时如来。於诸众生。起大悲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大力邪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罗(二合)底(三)吠惮(四)迦卢弭(五)
尔时如来。说真言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压右。更相竖握。如缚着形。名金刚缚印。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徧。胜於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尔时薄伽梵。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能作有情种种差别。是薄伽梵。为诸众生。宣说观心妙门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我为众生。已说心地。亦复当说发菩提心大陀罗尼。令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速圆妙果。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断除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发害人。迥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又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耶。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有。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无因无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别。善男子。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缘。服於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因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发菩提。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
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於因地。初发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谓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为剎那三昧。谓暂想念满月而住。譬如猕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住止。凡夫观心。亦复如是。暂得三昧。名为剎那。云何名为微尘三昧。谓於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时中。得一虚蜜。到於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经於长劫。食众苦味。而今得与甘甜三昧。少分相应。名为微尘。云何名为白缕三昧。谓凡夫人。自无始时。尽未来际。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见一白缕。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暗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云何名为起伏三昧。所谓行者。观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犹称低昂。名为起伏。云何名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如人夏中。远涉沙碛。备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无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顿除热恼。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为安住。入此定已。远离惑障。发生无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功德十地。尔时会中。无量人天。闻此甚深诸菩萨母。不可思议大陀罗尼已。九万八千诸菩萨等。证欢喜地。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成佛品第十二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徧。是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於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云何名为语言秘密。
唵(一)地室多(二合)婆尔罗(二合二)
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言。是故名为语言秘密。云何名为身秘密法。於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紧握拇指。作於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次不改拳。舒左头指。直竖虚空。以其左拳着於心上。右拳小指。紧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右拳拇指一节。亦着心前。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暗大光明印。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授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尔时行者。结此印已。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结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无三恶道八难苦果。同受第一清净法乐。我今首上有天宝冠。其天冠中。五佛如来。结跏趺坐。我是毗卢遮那如来。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如是观察。名八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譬如有人。悟迦卢微妙观门。自作是观。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以此观力。能消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凡夫行者。亦复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心入此观。能灭三毒。消除业障。增长福智。世出世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渐渐消灭。无漏大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前圆满。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出世。过优昙华。假使出世。说是法难。如是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实能利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及菩萨地。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证菩提。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三种秘密成佛妙门。早获如来功德身者。当着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此妙观。必证如来清净法身。云何名为三十二甲。一者。於无量劫。为众生故。不厌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无量有情。乃至蝼蚁。不舍大甲。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大甲。四者。拥护佛法。於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大甲。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一切烦恼。金刚大甲。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能舍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着。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萨三聚净戒。及不舍离。头陀大甲。九者。着忍辱衣。遇诸违缘。毁骂鞭打。不报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趣一乘。回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诸有情。精进大甲。十二者。身心寂诤。口无过犯。修行解说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盘。无有二见。饶益众生。平等大甲。十四者。无缘大慈。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大甲。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於诸众生。无有怨结。恒作饶益。大喜大甲。十七者。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大舍大甲。十八者。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大甲。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见。解脱大甲。二十者。见五蕴身。如旃陀罗。损害善事。无着大甲。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舍大甲。二十二者。见十八界。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大智大甲。二十三者。见一切法。同於法界。不见众相。证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佗人恶。不藏己过。厌离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见彼三乘。体本不异。究竟回心。归一大甲。二十七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转妙法轮。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於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灭。无垢大甲。三十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无碍大甲。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剎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大甲。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大甲。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刚甲冑。当勤修习三种秘密。於现世中。具大福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闻佛所说。三种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刚甲冑。一切菩萨所应学处。各脱无价璎珞宝衣。供养毗卢遮那如来。及十方尊。而赞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说无边菩萨行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舍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会大众。为报佛恩。不惜身命。为诸众生。徧诸佛土。分别演说此微妙法。受持读诵。书写流布。令不断绝。惟愿如来。遥垂护念。尔时大会闻此妙法。得大饶益。不可称计。无数菩萨。各得证悟不转退位。一切人天。皆获胜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断诸重障。得无量乐。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十三 持戒之人。单游独行。无所畏难。持戒之人。命欲终时。其心安乐。无疑无悔。若生天上。若人在中。常得长寿。是为得道因缘。乃至得佛。住寿无量。
心地观经卷一序品。集声闻菩萨天龙八部。为证信序。世尊入心璎珞宝庄严王定。天雨宝华。地六震动。一切众生。念报佛恩。来供养佛。佛放金色光。名菩萨游戏神通。普现三世依正。及现如来行六度种种相貌。会中有菩萨。名师子吼。白众。谓如来放光。出定当演说心地观门。及广重颂。卷二报恩品上。佛为五百长者等。广说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卷三报恩品下。佛为智光长者。重颂四恩。卷四厌舍品。佛为智光长者。广赞出家菩萨。胜於在家。不可为比。何以故。出家菩萨。以正慧力。观察在家所有种种过失。所谓世间一切舍宅等。然舍宅有二种。一。依报。即屋宇田产等。二。正报。即自他五蕴身。其宅主者。即汝本识。谁有智者。乐有为宅。唯有菩提安乐宝宫。离老病死忧悲苦恼。若有利根。净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属。令入无为甘露宅者。须归三宝出家。共十二翻长行重颂。广说舍宅过失。不染世间诸五欲乐。厌离三界生死苦难。得入清凉安乐大城。卷五无垢性品。智光长者。出家已。请问出家菩萨。应云何住。云何修习无垢之业。云何调伏有漏之心。佛答大意。观苦。空。无常。忏罪。持戒。知足。忍辱。不贪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赞叹袈裟。有十胜利。乞食有十胜利。恒服弃药。有十胜利。住阿兰若。有十胜德。次阿兰若品。梵语阿兰若。此云寂静处。此品广赞住寂静处。能圆满万行。卷六离世间品。有菩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普告大众。分别种种住阿兰若事。次厌身品。佛为弥勒等。广说观身不净等事。卷七波罗蜜多品。广说十度。次功德庄严品。说种种功德庄严法。卷八共四品。前三品。即今所录。末嘱累品。广赞持经胜妙功德。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