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天台宗
- 增修教苑清规
增修教苑清规
续藏经 增修教苑清规
元 自庆编述
教苑清规序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不可言佛故虽佛以一切种智摄三界必先用戒菩萨以六波罗蜜化四生不能舍律盖自中土有佛法以来僧多居於律寺至百丈始别立禅居此清规之所由作也且古今殊时人情亦异帝王制礼不能无所损益佛氏之为法其何独不然律仪如圣人之有经礼虽非后世所便习而未尝不传於今清规如先儒之有家礼虽皆一时所订定而未尝不本於古百丈创为清规以辅律而行天台大师兼善毗尼其后人亦因丛林之日用而折中之以匡持其教今教苑清规是也历岁滋久诸方所守百丈遗法已互有不同山家宜有不能与之尽合者若夫通其变而以时措之其致一也云外师方究心路业而能垂意於威仪节文之细如此内外交相养之功可谓两尽之矣非来者所宜取法欤是用不揆其凡陋承命为序系诸篇首云尔。
至正七年夏三月甲子金华黄溍序
自山家教门所论行事於经则有法华三轨弘经之术四安乐行之戒於传则有国清百录教行录天竺众制其书粲然靡不备矣若乃渐渍圣训讲肆积年三业四仪自然合道上下浃洽众用和睦教道湮微大抵学者安於苟简流於俗习动作饮食之间揖让伏兴之节或愆礼正圆觉云外法师清规之书所以立也识者足以副其诚昧者足以防其失荡近世之流弊创千载之宏规可不务乎。
至正七年春住天竺灵山教寺比丘大安序
至哉大雄氏之化权也行己化他兼该无遗矣使诸祖之居鹫岭乞食城中安禅树下行己之道则同使诸佛而住丛林三千威仪八百细行化他之法亦不得而废焉及兹像教之季众愈盛而道则微法愈兴而魔则炽噫亦必有由矣往岁龙翔笑隐师校正百丈清规定为九章纲领粲然将以救夫禅林之弊今圆觉云外师复修教苑清规折中古今厘为十类类以小序标表之视白云堂旧所传则加详焉呜呼禅林之规既如彼教苑之规又如此规乎矩乎在夫据大床大席者发号施令躬行而人率化则何忧夫魔之弗弱道之弗隆也是则名为报佛恩而国恩之报亦不外是是知从魔事者辜皇上之心行数规者其续慧命之种欤且国朝先教而后禅律是不可不修其书以张教本於是集也云外师请翰林学士晋卿黄公为之序序所不及者复俾野人掇而补之善业所在夫何敢辞因时纪事览者勿责其芜秽焉。
至正七年七月七日灵石山登善庵主张 雨书
增修教苑清规目录
天竺大圆觉教寺住持比丘 自庆 编述
卷上
祝赞门第一
圣节 每日祝赞 景命四斋日祝赞 藏殿祝赞(初八日廿三日) 千秋节 善月
祈禳门第二
祈祷 接官 祈晴 祈雨 祈雪 救日 救月 遣蝗 谢晴 谢雨
报本门第三
如来降生 如来成道 如来涅盘 国忌 智者大师忌 诸祖忌 开山历代祖忌 嗣法师忌 檀越忌
住持门第四
议举住持请新住持
发专使 专使到彼山 专使特为新命煎点 山门管待住持并专使 新命辞众上堂茶汤 西堂头首受请 专使特为受请人煎点 付承嗣法衣 山门管待受请人并专使 受请人辞众
新住持入院
入院 山门请新命斋 开堂祝寿 山门特为新命茶汤 当晚普说 檀越祠堂祖塔炷香讽经 管待专使 留请两序 报谢参访出入 交割什物 两班勤旧煎点新住持
住持常用
朔望上堂 朔望僧堂并寝堂点茶 会两序耆旧茶汤位次 会西序茶汤 特为大诸山煎点 诸山到方丈煎点住持 施主入山 诸山相访(尊宿 尊长 法眷 嗣法 平交 邻对)
退院
两序门第五
西序头首
前堂首座 后堂首座 忏首 书记 维那 知客 侍者(烧香 书状 请客 衣钵)
东序知事
都监寺 监寺 副寺 典座
列职
知殿 知藏 知浴 净头 水头 庄主 监收
请名德都讲 两序进退 侍者进退 头首寮舍交割什物 方丈管待新旧两班 请两班归位
摄众门第六
剃发仪(白席 诸师 谢恩 策导 礼佛 落发 付衣 皈依 开严 祝赞) 受戒护戒辨道具
三衣 坐具 钵 偏衫 裙 直裰 滤水袅 锡杖 主杖 如意 拂子 净瓶 香炉奁 刀子 数珠
游方参请 求住 参堂 大名胜作住 江湖名胜求住 迁斋 谢挂塔 请益
卷下
安居门第七
出草单 出图帐 启沙水 结制 都寺特为住持首座大众汤 读清规榜 住持特为首座大众茶 前堂特为住持后堂大众茶 住持两班点行堂茶 直日须知(尔须知式) 修大悲忏法 住持开讲 经行讽诵施生 布萨仪(附梵音声图) 都讲头首开讲 维那点读 三科习读 锁试 兰盆会 解制(附 广仪 略仪)
诫劝门第八
立制法(国清百录) 授菩萨戒仪(教行录金园集) 别立众制(天竺别集) 训知事人(国清百录) 警策将来 日用轨则 坐堂 普请 训童行 月分须知
真归门第九
住持示寂
入龛 请主丧 请丧司职事 孝服 佛事 移龛挂真读遗偈 大夜上祭 系念 出丧挂真奠茶汤 茶毗 全身入塔 灵骨入塔 唱衣 下遗书 管待主丧及丧司执事人
亡僧
抄札衣钵 浴亡入龛讽诵 请佛事 估衣 伴灵 大夜上祭系念 送亡 茶毗 唱衣 入塔 板帐
法器门第十
钟 版 木鱼 椎 磬 铙钹 鼓
增修教苑清规目录(终)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
天竺大圆觉教寺住持比丘 自庆 编述
祝赞门第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三公九卿百官以至於庶民皆有常职职不修而罚从之故不得不尽其职也况国家不以此责吾徒而优礼过之盖尊其道而崇其教焉尔为吾徒者盍思所以报酬之道其於盛演宗猷阴翊王化当尽其职无或怠焉。
圣节
钦遇万寿圣节启建金刚无量寿道场一月日既报洪恩礼加严肃僧员不许给假维那预令堂司行者覆库司备榜纸疏纸仍预令诣书记寮行礼禀云(启建圣节请制疏语如书记缺或西班耆旧或维那自制不则用现成疏语见后)制毕书疏维那带行仆捧盘袱上方丈行礼请住持佥疏毕行者就覆住持来早启建维那仍备榜张于山门之右(榜疏并用黄纸书名别用红纸)制簿差僧上殿簿中并书双字名先住持次两班僧众依其戒次量众多少具写差单排定日分周而复始至日各整威仪候鸣大钟上殿至晚鸣大钟下殿如有官员入山拈香鸣钟集众讽经祝赞是日住持若不升座只就大殿行祝赞礼若升座侍者先一日令堂司行者斋后僧堂前挂上堂牌仍覆两班云(来早方丈和尚升座)次日五更开静后鸣各处板三下众坐堂待头首入堂鸣僧堂钟三下鸣大钟后鸣法鼓住持出厅坐侍者行者随出问讯分列侧立烧香侍者即往法座左侧立候众入鼓转第二通西班头首出堂领大众入法堂朝东序问讯至座前就西序立大众雁列于后参头领众行者出堂先列库厅下对立亦候鼓转第二通东班知事出库厅众行者问讯随后入法堂朝西序问讯至座前就东序立行者退列于后留侍者位两序相对略问讯侍者即回茶堂请住持住持候鼓转三通起轿侍者后行至法座前冬月则去帽大众亦去帽皆望尘问讯住持和南登座侍者侧边随上法座以香合盖盛片香捧上住持拈香祝寿毕侍者接香以双手插炉中右手拈从香略问讯侍者下座住持趺坐侍者同事俱叉手出班小者先引过西近座前列一行对住持问讯毕烧香侍者引班合掌归位东序后立次首座领同事叉手出班列香椅里对住持问讯大众同问讯毕首座引班合掌复位略问讯东序接问讯次知事俱叉手出班副寺先引至西边列香椅里对住持问讯众行者随问讯毕都寺引班合掌复位略问讯西序接问讯次东堂名德西堂出班列近座前对住持问讯毕侍者登座右手捧香合左手上香转身向住持问讯(谓之代众请法)退立座侧住持执拂子揖众讲演(云云)毕座上回向云(其月某日钦遇万寿圣节某寺预於某月某日启建金刚无量寿道场一月日逐日轮僧上殿披阅经文今辰开启住持臣僧某升于此座讲演妙义所集洪因端为祝延 圣寿万安)结座毕白云(大众具威仪诣大佛殿启建 万寿圣节谨白)即鸣殿钟住持领众到殿上依次立定住持先烧香点茶上首知事递上侍者下茶次行者鸣跋维那转身炉前面外立揖香侍者捧香合住持上香次两序叉手依次两两对出朝佛问讯上香毕复相朝转身问讯归位后东堂大西堂出班烧香归位讫维那最后转身问讯烧香归位立首座举南无无量寿佛众和同展三拜(为欣佛祝寿也)毕众收具住持不收具就跪知客跪进提炉侍者跪进香合住持烧香维那宣疏白佛云(王中之王位列百王之上圣中之圣道逾千圣之前仰冀洪慈俯垂昭鉴今辰启建 万寿圣节有疏云云)疏式见后维那宣疏毕知客跪接提炉行者收具首座举楞严咒行道咒毕首座举无量寿佛号维那回向云(仰冀洪慈再垂昭鉴启建万寿圣节讽演秘章称扬圣号所集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躬众和万岁万岁万万岁祝陪 天算无量寿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云云)满散。
圣节亦如前住持如到公宇随官祝赞首座偏位跪堂司行者跪进提炉座司茶头跪进香合烧香宣疏毕堂司行者复跪接提炉(佛降生与成道等日点茶出班烧香并同)。
疏语
教建疏(首如前榜语书)
右伏以 均天之大荡荡乎无能名焉 与日并明皓皓乎不可尚已戴 德罔知高远叨 光莫喻照临欲殚臣子之忠诚敢效华封之虔祝梵书五千卷演二十重华藏尽入提封妙旨六万言会百亿国小王咸归至化少伸涓效上报 洪恩恭愿后天不老行地无疆 寿举玉卮 翠跸永朝於长乐功成丹鼎黄河屡见於清流谨疏 某年某月 日疏。
满散疏
右伏以 天生 圣人为天下生民之主 国有大命在国家有道之归 唐虞雍熙文武兼济踰万年而得寿 覆寿无私预一月以为期虔蕲有在恭愿天之覆地之载配德惟均 啇尚质周尚文推功复倍效 富寿多男之至祝衍蛮夷一统之 不图谨疏 年月 日疏。
每日祝赞
大众每日凌晨上殿侯立定先举大悲咒一徧称南无无量寿佛维那回向云(仰冀洪慈俯垂洞鉴上来讽诵秘章称扬圣号所萃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祝陪 天算云云)。
景命四斋日祝赞
前一日晚堂司行者覆方丈两班单寮挂牌次早殿钟绝众集举无量寿咒(或举大悲咒或举消灾咒)称南无无量寿佛众和三声维那回向(仰冀洪慈俯垂洞鉴四斋吉且谨集臣僧恭趋宝殿讽演秘章称扬圣号所集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躬(大众同称)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陪 天算无量寿佛仁王菩萨摩诃萨云云若朔望随日审改正月则云孟春余月例知)。
藏殿祝赞(初八日二十三日)
此二斋日侵晨登殿祝赞粥罢鸣僧堂前钟藏殿鸣钟鼓令直藏殿人转藏众集首座举楞严咒绕藏行道咒毕立定举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护法诸天菩萨(众各和三声)维那回向(仰冀洪慈俯垂洞鉴四斋吉旦谨集僧众恭趋藏殿运转天宫法轮宝藏讽演秘章称扬圣号所华洪因先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次冀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无量寿佛仁王菩萨云云或无轮藏有实藏处亦宜行之但除运转之语)。
千秋节
至期之前一日晚堂司行者覆方丈两班单寮并挂牌次早登殿举棱严咒维那白佛回向(大圆满觉应迹西乾身包太虚量周沙界仰冀洪慈俯某洞鉴某路某寺某月某日恭遇 皇太子千秋令节谨集僧众恭趋宝殿讽演秘章称扬圣号所萃洪因仰祝 皇太子睿算千秋殿下恭顺祇膺茂典位副青宫温文光三善之名继照[怊-口+(刀*刀)]重离之庆十方三世一切云云)。
善月
正五九月为三长斋世称善月每月建祈福道场先一日堂司行者覆住持两班并挂善月牌於殿前具经单并置簿差僧每日鸣大钟登殿看经祝赞至放锺下殿终月列经目具疏满散(提尔经云诸天帝释太子使者阎罗鬼神俱用正五九月旦日案行王民等为善恶者四时交代岁终三覆以校与四王一月六奏使无枉错覆校众生罪福作善降祥不善降殃自随开皇三年诏天下正五九月及六斋日不得杀生命唐武德二年诏天下正五九月十斋日不得行刑屠钓逮今 圣朝遵行尤笃各寺凡届斯期毋或怠也○世人以此三月忌上任者避行刑故耳)。
祝赞门第一
祈禳门第二
佛以慈悲为化天以好生为德然而下民自孽致感失经背常之事吾徒当本国朝度僧之意为民祈祷宜加精恪昭回佛天慈好之心庶几祸消未萌菑变为福其如是复何安居逸食之媿乎。
祈祷
凡遇祈祷住持预集两班茶议令库司备办供仪提调洒扫门径廊庑严治坛场敷陈香灯花幡巡警大小寮舍斋洁复令头首制疏意回向堂司行者挂牌报寮至日殿上营列供养住持专加虔谨僧众各务整肃三日为期於斋粥二时鸣钟集众登殿讽诵祈祷初时首座举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云云)制语启白举大悲咒若干徧行道立定亟称(观世音菩萨及护法诸天菩萨)圣号和合十声维那回向(仰冀佛慈俯垂昭鉴某路某寺住持比丘某盖为知如后各列)复举圣号和各十声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云云)余时举唱回向同前但免启白三日后如未蒙感格则以本寺僧众若干员分作几引每引讽咒若干徧称号恳切祈祷如是相继轮流不断从朝至暮以感应为期兼复别修功果必期至效方可满散忏谢(如有灾异亟欲祈祷止如上规直通意旨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