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华严宗
-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身分即四支并头支节即三百六十骨节。
眼处作耳处佛事即眼能闻声也举要言之谓眼能齅香了味觉触知法余五例然法力加持即自力故次文云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经云下文有四节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一多相作)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一多相入)非一身没多身生非多身没一身生(离出入相)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出其本因)异境入定同境起(如於前五境入正定於法尘中定得起)同境入定异境起(於法尘中入正定於前五境从定起)一身入定多身起(如比丘身中入正定学无学身中从定出)多身入定一身起(诸天身中入正定大龙身中从定出)。
六主伴[牙-(必-心)+?]现帝网观梵语因陀罗此云主谓此天主有妙胜殿殿上有网周徧围绕护净庄严以摩尼宝珠为之珠光交彻喻此观境重重无尽以自为主(弥勒)望他为伴(善财)一法为主(一楼阁)一切法为伴(百千楼)一身为主(善财一身)一切身为伴(弥勒百千)。
随举一法如举一身一智也。
言主伴齐收即收多身众缘也。
亦是悲智重重无尽者此收第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也。
前文谓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即收第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向所谓第四一智望现多第五多身入二第六一多同时身智无尽不其然乎。
善财童子从祇桓林中(初见文殊在沙罗林中今通指本会也祗桓玄应法师翻云胜林新云逝多)渐次南行(克定见五十四人善知识)大楼阁前(即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指示弥勒住处)暂时敛念(标定也)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初见弥勒从别处来向楼阁所故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令其诸法亡言会旨则佛法门开)善财入已还闭如故(即妄而真更无入处故云还闭)各现百千楼阁(经云或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各有善财童子(经云自见其身徧一切楼阁中)在弥勒前(经云或见弥勒初发菩提心时或见最初证得慈心三昧)。
六重若准圭峰释之此六但是一道竖穷展转玄妙非一体外别有余五既不傍横故云六重不云六段。
善财一生皆全证者即大疏序云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也。
一际绝其始终释上句始舒终卷皆归一心也出入亡其表里释次句出显入隐岂存内外乎初心正觉即梵行品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如前释摄多生於剎那即前文念包九世延促同时亦是念劫圆融也。
十信道圆者谓於信位证道圆极也贤首品偈云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一念该於佛地者一念即信心也经云一切诸佛从信心起大疏释此品宗趣云於信门中成普贤德而自在庄严无方大用建立众生通括始终该摄诸位以为其宗令起圆融信行成位德用而为意趣然十信道圆一念该於佛地是观门还源之要故引宗趣以示之。
地前菩萨触事生疑者即宝性论空乱意菩萨疑三种空已如前辨。
五百声闻玄鉴绝分者绝见闻之分也此反用肇公般若论意彼云虚心玄鉴闭智塞听闭智眼不见也塞听耳不闻也即本会舍利弗目犍连等在逝多林不见不闻如来神力如来净剎(云云)故大疏序云上德声闻杜视听於嘉会通玄论云目连鹙子隔视听於对颜且疏与论皆以杜隔视听释经眼不见耳不闻(鹙子皆影响众权示聋盲)他宗谓小乘在座如聋若哑甚背杂华莲经格训矣夫聋哑即耳不闻口无说也至如华严末会鹙子赞文殊胜德令海觉诸比丘承事之岂是声闻无说耶又如法华经中叙其穷子称慈大叫岂是小乘若哑耶嗟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前车既翻后宜改辙。
融通下示圆证当机。
若据一体谓自性清净体。
即是海印炳现三昧者亦是自性用也正同第一海卯森罗常住用矣。
二约二用即名华严妙行三昧正同第二法界圆明自在用矣。
若据三徧即是尘含十方三昧者十方谓真空妙有正同一尘含容空有徧(以第三徧合於前二)若准四德即名四摄摄生三昧者释此有三先标四德明摄次以观文为据后引贤首品偈证之一随缘妙用无方德即同事摄以观文有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故偈云一切世间众生苦患深广无涯如大海与波同事悉同忍令其利益得安乐二威仪住持有则德即爱语摄以观文有大乘八万小乘三千故偈云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种种梵音皆具足随其心乐为说法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即利行摄以观文有柔则伏灭烦恼和则顺理修行故偈云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於中得自在示受者老病死众患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布施摄以观文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故偈云萨其所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随应普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若约五止即为寂用无碍三昧者以贤首品中有三十四偈半明寂用无涯三昧门彼有一偈标名总辨所谓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疏释云约处名为方网约相是谓寂用亦总显动寂无二也。
若取六观即是佛果无碍三昧者此有二释一依经文二约观义依经者因陀罗网三昧中有半偈谓此大名称诸圣人三昧解脱神通力即佛果无碍也约观者上文谓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
如是下二句谓此六三昧随德立名六止前六重门。
据教说为六观向明六止对六观谓此也。
无生下二句理事无碍次二句事事无碍。
图度也。
识尽见除者情识尽而妄见除则反本还源亦同圭峰云情尽见除冥於法界矣。
余我敏达素本玩习也。
偶木之文弥天之义者偶遇也圆觉钞以海中浮木孔喻佛难处众生喻盲龟盲龟遇木漂至海岸如众生遇佛得出苦海今以偶木之文即华严经弥天之义即还源观亦犹盲龟遇木孔盖谦辞耳法华涅盘皆有此喻。
三偈辨勉学。
备寻诸教本者前序亦谓备三藏之玄文凭五乘之妙旨。
集兹华严观者序文云穷兹性海会彼行林别举六门通为一观文约义无缺序谓繁辞必削缺义复全智者当勤学即序末云佩道君子俯而详焉引前序文释后偈辞原始要终义归一揆是知吾祖笔削之功起尽之势增益详明蕰乎其中矣。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
於时元德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於东大寺东室书写了 华严末资大法师宽杲生年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