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原人论解

  △三总结。
  据此教中业为身本。
  业为身本者但知此身从业所招而更不推业从何来良由根钝未能穷究此如西方宿作论师所计彼见今世作善而现身受苦作恶受乐便作是思若由士夫现在所作即应颠倒当知由彼宿世业行是故今世作善能坏宿业宿业既尽即得涅盘等。
  △三就彼诘难二初总诘造受。
  今诘之曰既由造业受五道身未审谁人造业谁人受报。
  彼应答云不过是我身心能造故。
  △后蹑迹申难於中二初身心各别难於中又二初难身二初牒彼所立。
  若是眼耳手足能造业者。
  应再诘云汝言身心能造者且汝能造之身不过眼耳手足等而已若此(云云)者牒彼所立。
  △后正设难。
  初死之人眼耳手足宛然何不见闻造作。
  宛然者谓分明之义此以现在例过去也由彼不了身等是假执为实能造故招此难。
  △后难心二初总难二初按定。
  若言心作。
  △后正难。
  何者是心。
  因前难身彼辞理屈遂别执心故今诘云汝所言心何者是耶然佛教说心凡有四种一肉团心五藏中火也二缘虑心通八种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三集起心唯赖耶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四坚实心即如来藏性是也今人天机不知后三故招此难此与世俗言心大同。
  △后别诘二初肉心二初正难。
  若言肉心肉心有质系於身内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舍。
  言有质者以肉团心属色法故但是心等所依无实作用言如何速入眼耳等者然佛说第六意识有二义用一与五识俱行如眼缘色时意亦缘色分别皂白起殊胜解耳缘声等例亦如之二不与五俱名独头意如前五不缘境时内自思等今人天教不知缘外境者是意识作用执以为心故招此难。
  △后结难。
  且心与眼耳手足俱为质碍岂得内外相通运动应接同造业缘。
  显肉团心无作用也如其有用肺等应然则诸已死应能缘虑。
  △后破执情虑二初牒彼救词。
  若言但是喜怒爱恶发动身口令造业者。
  恐彼救云心能喜怒爱恶发动身口故能造业此乃认情为心不知喜怒等但是意识心所法也。
  △后以理诘责。
  喜怒等情乍起乍灭自无其体将何为主而作业耶。
  乍起乍灭者谓对顺情境则喜则爱对违情境则怒则恶境来则起境去则灭殊不知心体常恒本无起灭若境去心无心即断灭谁为主宰而作业也。
  △二身心相合难二初先难二初牒彼救词。
  设言不应如此别别推寻都是我身心能造业者。
  亦蹑前转破也由前身心别破彼遂立身心相合义应先救云不应如此别别推寻都是我身我心总合能造故此牒云设作此说者。
  △后蹑迹正诘。
  此身已死谁受苦乐之报。
  纵言身心相合则身死心灭谁受报耶若许心不灭则无此难。
  △后遮彼转救四初牒彼救词。
  若言死后更有身者。
  △二正申难。
  岂有今日身心造罪修福令他后世身心受苦受乐。
  恐彼救云前身虽死仍有后身前身造业后身受报复有何过岂有下难意谓若心不威自作自受属於一人於理则可汝今既报身心俱灭则后身心非前身心不应彼作而令此受其犹前官枉法后官被黜安有此理。
  △三结成违理。
  据此则修福者屈甚造罪者幸甚。
  言修福屈甚者谓现身修福而由前身所造恶故令现受苦如现职官清廉有德而以前官枉滥之罪加之不亦冤乎造罪幸甚者今世行恶之人而以前世善故得享其福如现职赃滥而以前官清廉之功赏之不亦幸乎盖不应得而得故曰幸也甚谓过甚。
  △四结责。
  如何神理如此无道。
  神理者即业理也业由心造故得名神业理至公必不如此枉滥但自彼宗不能深究率情而论故似枉也。
  △四结显未了。
  故知但习此教者虽信业缘不达身本。
  既信业报则胜前儒老唯执自然气命等故致虽言但不知业由心造心法剎那自类相续故云不达身本也前后论意皆蹑迹相破如此人天宗於业报业报即是儒道所迷故但举业报足破之矣未达色心从缘等是此教所迷即以小乘复为能破。
  △二释小乘教四初牒名。
  二小乘教者。
  乘以运载为义谓依因缘教悟生空理修自利行取灰断果运载众生出於三界故名曰乘不求大果阙於利他故名曰小小之乘故拣大得名此以大乘贬他立号故尔。
  △二正明彼教宗三初总显因缘三初明缘生果。
  说形骸之色思虑之心。
  形骸之色拣外四大思虑之心即意识也此之色心即缘生果。
  △二明生灭相二初法。
  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
  △后喻。
  如水涓涓如灯焰焰。
  言无始者拣於外宗有初始故又但知今世而已因缘力者出生灭所以由内六识为所熏三毒为能熏起惑造业为能招因缘念念生灭者此之身心既是有为之法故有四相迁流前前念灭后后念生相续无穷者谓后后续於前前不断绝故如水下举此二喻以显生灭之相涓涓点滴流注不断而前前非后后如灯焦炷前焰非后焰虽前后不同不妨相续无始至今。
  △三明身心相依以立。
  身心假合似一似常。
  身心假合者互相资持如束芦故谓身心为二而不相离故言似一前后生灭而恒相续故曰似常。
  △二别明染净因果二初染五初因迷起执。
  凡愚不觉执之为我。
  凡愚不觉者无明覆故执之为我者即我执俱生。
  △二因执起惑。
  实此我故即起贪(贪名利以荣我)嗔(嗔违情境恐侵害我)痴(非理计校)等三毒。
  实此我故者即我执分别宝者爱重义故即起已下因执起惑由我执故生烦恼障烦恼障品虽复有多三毒胜故贪者成唯识云於有有具染着为性於顺情境起爱着故嗔者於苦苦具憎恚为性注意可了圆觉又云由於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痴者於诸理事迷暗为性由痴覆故於逆顺境不能了达遂起贪嗔言三毒者从喻得名如毒蛇毒药触必伤人服必丧命此三亦尔能害众生法身慧命故名曰毒。
  △三因惑作业。
  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击者熏动义即以三毒为能熏意识为所熏如风击静水以成波浪言发动身口造一切业者即前十恶等。
  △四因业感果二初总示二初二报差别。
  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共业所感)。
  此报有二谓五道等身为正报三界九地为依报由造十恶受三途等苦由修戒善受人天乐故云受五道等(注云别业所感者人天造受不同故)三界胜劣者如以欲界望色界则色界为胜欲界为劣以四王望忉利则忉利为胜四王为劣(注云共业所感者多人同造同感故名曰共)。
  △后三道不断。
  於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
  金刚经疏序云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经论呼人为数取趣谓数数起惑造业受报故中论染染者品云经说贪欲嗔恚愚痴是世间根本乃至云三毒因缘起於三业三业因缘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证此可知。
  △后别显果相二初明二报无穷。
  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
  (△注明四劫状二初广叙成劫三初蹑前标举)。
  (从空初成世界者)。
  (△二正引俱舍四初总明器界成立始)。
  (颂曰空界大风起傍广数无量厚十六洛叉金刚不能坏此名持界风光音金藏云布及三千界〔再〕如车轴下风遏不听流深十一洛义始作金刚界)。
  (△二别明器界成立相二初正示)。
  (次第金藏云布〔再〕满其内先成梵王界乃至夜摩天风鼓清水成须弥七金等滓浊为山地四洲及泥梨醎海外轮围)。
  (△后结二初处)。
  (方名器界立)。
  (△后时)。
  (时经一增减)。
  (△三辨正报成义)。
  (乃至二禅福尽下生人间初有地饼林藤后粳米不销大小便利男女形别分田立主求臣佐种种差别经十九增减)。
  (△四总结时数)。
  (兼前总二十增减名为成劫)。
  (△三会外宗三初总会四初标举)。
  (议曰空界劫中是道教指之云虚无之道)。
  (△二辨异)。
  (然道体寂照灵通不是虚无)。
  (△三纵夺会释)。
  (老氏或迷之或权设务绝人欲)。
  (△四结)。
  (故指空界为道)。
  (△二别会三初合一气)。
  (空界中大风即彼混沌一气故故彼云道生一也金藏云者气形之始即太极也〔再〕下不流阴气凝也阴阳相合方能生成矣)。
  (△二记三才)。
  (梵王界须弥者彼之天也滓浊者地即一生二矣二禅福尽下生即人也二生三三才备矣)。
  (△三合万物二初正会)。
  (地饼已下乃至种种即三生万物也)。
  (△后结示)。
  (此当三皇已前穴居野处未有火化等)。
  (△三遣疑二初明错谬异说)。
  (但以其时无文字记载故后人传闻不明展转错谬诸家着作种种异说)。
  (△后重释二教不同所以)。
  (佛教又缘通明三千世界不局大唐故内外教文不全同也)。
  (△后略辨余三三初住)。
  (住者住劫亦经二十增减)。
  (△二坏)。
  (坏者坏劫亦二十增减前十九增减坏有情后一增减坏器界能坏者是火水风三灾)。
  (△三空)。
  (空者空劫亦二十增减空中无世界及诸有情也)。
  △后结无穷二初法。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
  △后喻。
  如汲井轮。
  (△注二初对世教辨优劣)。
  (道教只知今此世界未成时一度空劫云虚无混沌一气等名为元始不知空界已前早经千千万万遍成住坏空终而复始)。
  (△后结功超胜)。
  (故知佛教法中小乘浅浅之教已超外典深深之说)。
  五蕴初起曰生蕴熟衰变曰老四大增损为病五蕴灭坏为死上释前别业所感界则下释前共业所感界缘辨果曰成暂有所依曰住三灾变灭为坏荡然无物曰空生死相续成坏相仍循还无穷法尔如是(注中别明世界成住坏空之状於中先广叙成劫初句蹑前标举颂曰下正引俱舍颂也空界者前界坏劫之后第二十空劫也又此空界即空轮也梵语洛叉此云亿谓此风轮厚十六亿阿毗昙论云世界空二十劫后将成之时乃有毗岚风鼓之以为风轮最居其下厚九亿六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虽数量小有不同大抵皆同风轮居下也风力大故金刚不坏此名一句结风名也此风有持界之用持界即风持业可知言光音金藏云至始作金刚界等者金藏即云之名云色如金注水无穷故曰金藏云升至光音天也遏止绝也若无风止水注无穷北山云大云升空降雨如轴积彼风轮之上结为水轮水轮最上坚凝为金如乳停膜是为金轮俱舍云水轮厚八洛叉又因本经云水聚厚六十万由旬水上别有大风吹转此水於上成金如熟乳上生膏是名金轮厚三洛叉二万由旬论中引颂十一洛叉者通取水轮八洛叉及金轮三洛叉故成十一也此意明金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最在下金轮最在上○次第金藏云下此明器界成立之相北山云三轮既成雨自空飞注金轮上彼注云雨满如车轴昼夜不息犹如河泻○先成梵王界至滑水成者谓风吹此水清者上升自上至下次第先成色界梵王天及欲界空居四天也须弥七金等一句在清浊之间忉利居须弥顶四王居须弥之半故但举须弥则二天可知矣七金者一踰健陀罗山此云持双二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三朅地洛迦此云檐木四苏达黎舍那山此云善见五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六毗那怛迦山此云象鼻七尼民达罗山此云鱼名此七皆金所成故曰七金须弥居中七金绕之滓浊为山地者滓淀也谓稠泥之属结为土〔后〕诸山及平地也四洲即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此四居须弥四畔咸海之中盖汀渚之谓故曰四洲泥犂即地狱名也言咸海者即四洲所依之海其水味咸拣七金山间香海故外轮围者即铁围山在咸海外此等皆前滓浊所成○方名下二句总结上句结处下句结时此总明一大化佛所王一三千界同时成立○言一增减者谓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十岁时名曰减劫复从十岁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名曰增劫先减后增合云减增以顺文故但曰增减齐此时量名一增减谓器界成立经尔许时也乃至已下辨正报成义引俱舍等文言二禅等者谓光音天人受天福尽当堕人中此时下生身有光明飞行自在喜乐为食意生化身是时大海乍增乍减开川原路水所减处有地肥出如细蜂蜜香色美味复生地皮亦名地饼地味尽已复生林藤人皆食之因贪食故遂失神通光明亦灭世间黑暗菩萨慈悲现作日月星辰照耀起世经云宝意菩萨作日天子宝吉祥菩萨作月天子宝光菩萨作星宫天子林藤灭已后生秔稻朝割暮生由食米故遂有便利分男女形爱欲滋彰人又乃具竞割稻谷畜积自供强弱相凌无能制者集众相议立一智者为土田主众共给之主不能独治故求臣佐等言种种差别者即宫室城郭舟车服用之类经十九劫人理方全兼前下总结时数具如俱舍等论及慈恩劫章颂说议曰下会释外宗所以会者以佛教说从空劫次第有天地万物而儒老亦以从虚无太极等渐生天地人等二宗所说为同为异故须会释以决疑情今初正会议曰者论主评也空界劫中至虚无之道一句正标举亦牒外人疑辞也恐人疑云佛教空劫将非老氏所谓虚无之道乎以虚无之言同空义故亦先天地生似同其时今论意云粗说似同故云尔也然道体下明究实则异谓佛教说空劫对成住坏一向是空非真空妙有之空也道之为物至妙虚通不属空有若以空为道非真道也老氏下纵夺会释先夺以显异详老氏意未必定指空劫为虚无但彼先天地生及道生一等语似当其时恐后人不了便指空劫遂成执着故曰迷之然空劫约时虚无约道体岂得同耶或权设下纵成显同其实道非空有不妨在空同空在有同有今老氏约道在天地先故曰虚无又欲救人之弊以世人着有故老氏云大道虚无曷尝有哉故曰务绝人欲人欲者即着有之见如道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等是也又初章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岂非务绝人欲之谓耶空界中大风即一气者此风即前持界风是风轮也混沌即阴阳未分老氏谓之冲气也故彼下引彼文证言道动出冲和之气故曰道生一也金藏云下会儒门五运之说雨下不流者即前云雨如车轴下风遏不听流论以此为阴气则以金藏云为阳气也即前一气至此转为阴阳虽为阴阳而尚未分散故曰相合犹属一也梵王界下别配三才寻前论文会释可了而论以天地为二三才为三者盖论主高悟与明皇义异可以意得不必守文地饼云云其义易了若会儒宗者梵王已下即太极生两仪地饼已下即四象生八卦等言三皇已前者然依世典说三皇有二顼公纪年缉事引古今说云混沌初分清气上升浊气下沈此时有盘古出治一万八千岁盘古死后形分为物象遂有山川草木日月云雷等自此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此名前三皇各治万八千岁次有巢氏燧人氏此后方有伏牺神农黄帝为后三皇伏牺画八卦造书契神农作耒耜以播种百谷尝药草以愈众疾黄帝制宫室衣服舟车器用定婚嫁丧制之礼等而上古之时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人畜无别自有巢氏出教民夏居橹巢冬居茔窟方变穴居野处之风燧人氏兴钻燧出火民始熟食故曰三皇已前至火化等但以其时下遣疑恐有疑云孔老所说与佛教既同何故此方不说四轮及光音天人下生而说盘古等耶故论释云此方上古之时既无文字可考所以不得其详今但据老氏道生一等语及太极五运之说有与佛教略相似理故为会之佛教下重释二教不同所以纵此方有说才肇兴之事不过但知四海九州之内而已而前俱舍等经论所说乃通叙化佛所王之境言三千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释各一千说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言不局大唐者论主且约当时云尔即目震旦国也如仁王等经论说此阎浮提有十六大国二千中国十万小国而震旦不在十六之数故知前会儒老且欲接此方之机耳其实内外不得全同然庄子云无极之外复有无极又云六合外圣人存而不论盖以时机未达故孔老存而不言而大雄之化普被三千徧该五性其教网恢张不得不尔然此三千尚约小教方之华藏不啻毫末之於大空尔○住者下略辨余三住劫可知坏劫中言前十九增减坏有情者谓於一减劫末人寿三十岁时饥馑劫起七年七月七日由浸风吹起其方所令时节失度五谷不成故致饥馑人寿二十岁时疾疫劫起由恶鬼神损害於人七月七日而止人寿十岁时刀兵劫起草木皆化刀杖互相杀害唯以刀杖而自庄严七日七夜而止当时世界应无有情此据小教所说云尔言后一增减坏器界者初火灾起坏及初禅由七日轮起於空时大地须弥皆发火焰俱时洞然以其热故吸下水轮水如酥油一切皆尽七度火灾之后有水灾起坏及二禅七度水灾之后有风灾起坏及三禅故论结云能坏者是火水风等三灾空劫可知问彼时既空谁复知其劫数耶答以他界住劫较之可知言劫劫下结无穷上三句法说下一句喻明注中形对世教以辨优劣文相易了故知下结功超胜言浅浅之教者后四教相望前前浅后后深此乃浅中之浅尔若对人天则亦次深然不对彼以人天教未出三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