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
我念弥陀得趣多。眼前都不问如何。闲拖拄杖登山望。万迭峰峦积翠螺。
一念心平法界平。大千沙界绝丘坑。脚头脚底皆方便。大道堂堂任意行。
一卷真经不外求。无边妙义眼睛头。未曾举起先知得。一剎那间一藏周。
一卷真经妙义深。几多人念少知音。声声突出金刚眼。觑破从前古佛心。
一卷真经念出新。不知念者是何人。若非格外明宗旨。争识衣中无价珍。
佛是有声禅。禅是无声佛。有声与无声。毕竟是何物。金刚正眼顶门开。白莲香散尘沙国。
念佛参禅共体裁。弥陀西住祖西来。但能打得疑团破。红藕花无两样开。
诸佛众生同这个。四生六道阿谁无。顶天立地知多少。试问谁人识得渠。
信心念佛到西方。性地莲开世界香。塞破虚空全是我。不须洗面着衣裳。
怀净土诗
楚 石
有个弥陀在自心。才生一念隔千岑。于中岂得回光照。直下翻为向外寻。绿水青山皆妙体。黄莺紫燕总玄音。凡夫只为贪瞋重。不觉身栖宝树林。
无常无我法全该。水鸟风林岂异哉。不动一尘常在定。遍游诸剎又归来。凡夫本自同弥勒。知识何尝离善财。堪忍便为清净界。觉华还向妄心开。
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在往树间听。风飘阳焰随波散。雨浥空华逐蒂零。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粗境前前犹未识。法身向上几曾知。可怜转脑回头处。错认拈香择火时。口耳相传六个字。圣凡不隔一条丝。堂堂日用天真佛。火急回光也是迟。
幽居悄悄柏森森。不遣红尘染素襟。一佛号收无量佛。后心功在最初心。云开白月毫光满。雨过青山髻色深。当念休生差别解。风声鹤唳尽玄音。
若非念佛便参禅。参得禅时佛现前。万丈碧潭从此净。一轮秋月向空悬。直教表里光明透。尽见高低物象全。只个法王无去住。方知不落断常边。
劝禅者
参禅只是自明心。作佛何须向外寻。动静去来真极乐。见闻知觉古观音。高悬慧日三千界。普现慈光百万寻。把本修行须念佛。神仙也要用功深。
示某念佛偈
达 观
五十八岁前。汝果年多少。於此痛观之。多少年便了。了得好念佛。未了念佛早。生死从身有。离身何处讨。
生日偈
自知今日出娘胎。今日如何娘不来。来去觅娘无所得。莲华国里一枝开。
净土诗
雪 峤
珊瑚枝挂弱犀牛。苦海扬波难尽头。咬碎一团空界月。与君把手入层楼。
净土诗
博 山
净心即是西方土。倒跨昆仑入海门。行到水穷山尽处。灼然别是一乾坤。
净心即是西方土。官不容针车马通。古木鸦声才歇得。一轮明月出烟笼。
净心即是西方土。木马嘶风过汉秦。踏破髑髅谁是主。多年故旧一时新。
净心即是西方土。无相光中有相身。心境牵缠成鬼戏。谁为我也孰为人。
净心即是西方土。露柱灯笼笑未休。吃尽世间酸苦味。蒲团剩有暗香浮。
净心即是西方土。教外须知别路行。若是祖师门下客。破颜端不论无生。
净心即是西方土。皮袋还知痛痒无。掉转乾坤何境界。夜明帘外夜明珠。
净心即是西方土。相见扬眉落二三。古道不存车马迹。舌头无骨定司南。
净心即是西方土。魔界空时佛界空。世界闲云收拾尽。一轮迸出海天红。
净心即是西方土。逐队随群粥饭僧。一饱饥疮无别事。殷懃祇奉佛前灯。
净心即是西方土。古寺清幽月到窗。夜半捉来床畔鼠。天明飞出绣鸳鸯。
净土诗
端 愚
遥想西方大导师。夜来月吐珊瑚枝。玉京吹彻无生曲。正是莲开上品时。
云有深山鹤有林。惟予安养是归心。夜来月照长廊下。一句弥陀劫外音。
秋山无伴独幽寻。古殿寒岩步步深。一句弥陀传远谷。空林顽石似知音。
呼浪呼波都是水。分禅分土岂殊途。不知佛法无多子。空逐名言堕有无。
跏趺夜半一声锺。敲破西方不见踪。方识弥陀原是我。开帘月照万层峰。
有时独上孤峰顶。遥望西方是我家。几朵白云出远岫。一行疎雁过天涯。
观世音圆通颂
为寻紫竹林中主。误入圆通不等闲。几片白云饮绿水。一轮红日吐青山。
雨里榴花新浴出。云中鸟语带潮来。独怜消息无人识。几度披蓑移竹栽。
芦苇冥冥秋水阴。行人无伴转萧森。试看念念惊怀处。便是寻声观世音。
背上痈花堪拟钵。面前目疖可如桃。但思就里谁知痛。莫问圆通白玉毫。
死死生生生复死。来来去去去还来。普门队里无来去。生死丛中见善财。
春莺啼遍柳烟城。秋雁鸣时芦白声。百鸟百声听不尽。何须更问海潮音。
手触手时各有知。个中消息莫狐疑。大悲八万四千臂。试看何人少一支。
刺猬针锥能覆体。蜗牛宫殿自随身。青阶白壁皆安乐。花雨香风都是春。
萤火腹间灯烛火。飞蚊翼上管弦长。随身乐事堪行乐。不必逢人问故乡。
四蹄蹋地何其妙。两角撑天亦洒然。出没自由无挂碍。倒骑驴子上云巅。
枝头羽族结台殿。地里群毛作洞房。莫谓幽居有上下。长天虚谷一秋光。
蚁穴玲珑若鬼工。层层迭迭密相通。微尘身入微尘土。识取光明藏一同。
净土诗
晦 夫
红轮决定沈西去。未审魂灵在那方。盘山悟处非他物。孝子原来是大郎。
月印莲池池印空。风鸣竹树树鸣风。世间多少奇男子。错认弥陀在别峰。
净土诗
萍 踪
源头历历记分明。静里休教杂念生。划断去来生死路。故乡田地不须争。
净土偈
沈朗倩
人情末法险波澜。莫把弥陀白眼看。念到蓦头亲撞着。含元殿里话长安。
颂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妙 意
乾坤尽是黄金国。万有全影净妙身。玉女背风无向背。灵苗化秀不知春。
颂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四维上下绝遮拦。涌出氷壶即碧天。无孔篴中藏六律。一声欵乃过前川。
劫外相逢那畔行。灵苗丛里铁牛耕。东风吹散千岩雪。空卧无云孤月明。
颂是心是佛
平实商量见题目。和盘倾出不寒酸。只今夜夜明星见。露出胸襟仔细看。
佛与众生原不异。特言成佛诱迷津。止啼黄叶浑无奈。梦觉初回识故人。
几片白云横谷口。帘前花雨不知春。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焚香不倩人。
颂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鹤巢露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一片白云何处起。白云儿倚青山父。
纤云不露烟波阔。白鸟去尽青天还。踏破草鞋跟子断。巍然同坐大雄山。
颂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一毫端内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静极烁开顶上眼。尘劳门内尽金光。
自家透脱自家知。八万光明更问谁。全体承当全体见。须弥顶上戴须弥。
颂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佛菩萨接引紫金台。如大宝华。普闻众声纯说第一义谛)。
不向经题识本真。纸堆讨甚法王身。未开梵夹承当去。免作循行数墨人。
痴儿刻意止啼钱。良驷追风顾影鞭。云扫长空巢月鹤。寒清入骨不成眠。
向来面壁成何事。争得心开见本源。空劫以来诸佛子。话头不举自然圆。
净土偈
藕 益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欲以因摄果也。而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予触耳感怀。更拈西方。即是惟心土。俾以事扶理。而理不堕偏空。非敢驾轶先达。聊附于补偏救弊之职云尔。
西方即是惟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
西方即是惟心土。理事相应始有功。日用未能违现行。如何妄欲拟真宗。
西方即是惟心土。土净心空病亦忘。良药不劳从外觅。阿伽一味有余香。
示修净业
永 觉
绵绵密密勤持念。生灭何曾成一片。念到生灭不相干。脚底莲花恒出现。
他佛分明皆自佛。念他还同念自时。有朝念寂忘他自。极乐收归东院西。
休道西方无极乐。只因这里有娑婆。打破娑婆成粉去。西方不隔一尘多。
五浊娑婆本自空。只缘迷执自牢笼。空花实实无生灭。灿烂全因翳眼中。
念佛偈
念佛人要纯一出息。还须顾入息。净心相继障云开。摩着生前自家鼻。
念佛人要心勤懈怠。从来长妄情。愤然一念常如此。宝莲日日放光明。
念佛人要志坚滴水。须知石也穿。念头迸出燎天燧。管甚西方五色莲。
念佛人要端正端正。方能成正信。菩提种子自培成。便是弥陀亲法胤。
示净土社诸友
一念弥陀浑似铁。闲忙动静离生灭。此土西方成粉去。说甚无生汤里雪。
崛然一句若金刚。百炼千锤未肯忘。直透威音那畔去。不离方寸即西方。
剑轮挥处夜光寒。山色溪声未可瞒。直待金鸡亲唱晓。五色莲华映宝栏。
持名不用更求玄。一句顿超声色光。万境融成一片月。何分东土与西天。
痴狂外逐何时足。山积黄金也积愁。若肯尽情都放下。长空云净月轮秋。
总摄六根惟念佛。浮情炼尽自圆成。巍巍台上黄金相。不须起念自分明。
莫向境缘生好丑。凝成一念竟无分。忽然打破瑠璃镜。说法音声许独闻。
净土偈
人人自有古弥陀。十二时中莫放过。但得心光长不昧。不劳弹指出娑婆。
示念佛众善友
百 痴
一声提起一声亲。提起声声现本人。雾散云收秋月朗。海天空阔白如银。
弥陀与汝甚冤雠。口角垂涎骂不休。蓦地豁然开正眼。方知步步踏莲舟。
念佛偈
闻 学
君有净土心。悟心方知土。界道有金绳。六时休错路。
念佛念自心。念体元空寂。当念了无依。心心无别佛。
怀净土诗
莲 隐
乾坤总是我茅庵。日月常悬灯一龛。融尽千差无异趣。会教万象作同参。秽邦由业应离弃。净土惟心好荷担。四字弥陀穷彻底。劫前花放古优昙。
净土诗
凤 翔
禅悦须迟闹处寻。分明无始到於今。早知有相皆虚妄。山不高兮水不深。
流出源头水不清。问君何处觅无生。浮云原在青天外。只为盲人看不明。
重船载宝驾长风。西去休教错向东。最苦此中成断灭。铁鞋穿破亦无功。
万法都归不二门。昨宵今晚又黄昏。要将般若成观照。方信神通仗六根。
劝念佛
沈芝塘
幼修谁说早。老念未为迟。一念回头处。分明梦醒时。
净土偈
贺寿昌
往西觐佛有何愁。一句弥陀到尽头。智慧顿开生死了。莲邦得路碧莲楼。
华开见佛序
佛相八万四千。相中之好亦八万四千。好中之光亦八万四千。皆云八万四千者。盖佛居凡地。具於八万四千尘劳。於此尘劳。皆见实相。理智既合。故能示见相好光明皆八万四千也。行人若知心即是佛。能於尘劳皆见实相。经云。佛观一切众生烦恼心中。有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德相具足。天台云。诸佛法身与己同体。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所谓是心是佛也。佛由观而生。所谓是心作佛也。行者应以是佛作佛义。一念圆照。由观见佛。观之既熟。经云。无量寿佛观音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妙宗云。当念即是来际。故能预想将来之事。复由佛与众生体不别故。故令三圣不来而来。如此则临命终时。华开见佛。亦是寻常惯事矣。
又
王龙舒云。有人疑。此间人念佛如何西方七宝池中便生莲华一朵。答云。大明镜中物来自现。阿弥陀佛国中清净明洁。岂不照见十方世界。又有疑十方世界人。念佛临终之际。佛与菩萨。乌能知而来迎。答云。天上一日。普照天下。况佛威神乎。华严经云。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夫众生念佛。能见如来。岂有如来不能见众生乎。众生恶业能见地狱。岂有净念不见如来乎。
华开见佛第八
净土咏
庞道玄
十方同一等。此是真如寺。里有无量寿。本来无名字。凡夫不入理。心缘世上事。乞钱买瓦木。盖他虚空地。却被六贼驱。背却真如智。终日受艰辛。妄想图名利。如此学道人。累劫终不至。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一念心清净。处处莲华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临终生净土诗
仙 潭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溪光遥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临终半月前偈
空里千华罗网。梦中七宝莲池。踏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劝众念佛
慈 受
万人同志念弥陀。众力相成愿力多。一朵莲花亲见佛。方知净土胜娑婆。
生净土偈
一 行
吾年九十头雪白。世间应无百年客。一行道人归去来。金台坐断乾坤窄。
怀净土
北 山
滉漾空中仙乐动。笙箫声细天风送。接引凡夫归圣众。男儿此日方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