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莲修起信录
莲修起信录
昔列子仲尼篇。引孔子之言曰。吾闻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民不乱。不言而民自信。不化而民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其时三藏十二部经。未来东土。孔子不得闻其教。所以儒释两家。动成水火。岂知我释迦如来。悯怜末世众生。由兜率天降生中天竺。现示王子出家。苦行成道。作娑婆教主。为众生慈父。绍七佛位。是天人师。真圣中圣。天中天。莫大於佛。莫尊於佛矣。三教心源。惟佛明了。一切万物。由佛出生。儒书精者。可为佛法先导。世出世间诸法。均不外乎佛法。岂容拟议半字。世儒拘牖下之见。未窥贝叶。以僧律僧戒。异乎世法。遂大言狂说。目为异端。及察其所学。不过文章词藻。刑名法术而已。於圣人之心源道统无关也。考其所行。不过惊愚饰智。放浪形骸而已。於先师之遗言往训无涉也。惟历朝理学名人。多通释教。往往由此悟澈心源。经云。四大部洲内。得贝叶遗教经文者。一万九百国。其余国土。众生福薄。不堪闻教。佛法住世。遭遇甚难。幸而值遇正法。已是多生供养诸佛。种植善根。若不趁此灵光。痛改前非。苦志辨道。吾恐一失人身。万劫难也。
世间求道之士。或修习禅定。或坚固吐纳。希冀得道飞升。长生不死。此种人意中。以为求仙。已极修道之量。岂知修习仙道。勤苦难成。即幸而得仙。福尽难免堕落。经云。有宿德者。福报现前。能生天道。天仙福尽。有宿业者。恶报现前。复堕三途。善恶两报。熟则先偿。七趣循环。永沈苦海。涅盘经云。虽至大梵天身。乃至三界极顶。寿八万四千大劫。不了妙觉明心。五衰相现。还堕苦趣。如此看来。虽至成仙。在佛眼视之。仍是未出生死之凡夫也。惟佛为大医王。能疗世间诸苦毒烦恼。如欲脱离苦网。除非依佛住。依法住。依僧住勤修净业。念念弥陀。果得极乐往生。永与三界隔断。一了百当。切勿游疑。
若已知净土法门。尤必须明白正助两因。正因即是念佛。助因便是持戒。戒门甚广。而以根本五戒为总纲。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言戒饮酒也。五戒既具。自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语。出文昌帝君阴骘文。前明莲池大师。为净土法门砥柱。一时名公巨卿。皈依云集。常云。住世阴骘文。出世弥陀父。今世间亦知诵阴骘文。而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恒视为老生常谈。昔鸟窠禅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句。三岁孩童说得出。百岁老人行不得。旨哉言乎。阿含经中。阿难尊者。亦云。当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昔善现菩萨勤求佛法。遇一女人。如佛示现。善现菩萨稽首恭敬女答曰。诸佛妙法。无量无边。我之所闻。祇有半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已。善现闻之。身心清净。洞达义旨。可见行善戒恶。乃修道之根基。根基不立。善芽不茂。如念佛之人。奉行此两句为助因。如乘船遇风。速到彼岸也。
人所以不肯求生净土者。由不知地狱报之苦且久也。凡世间大奸大恶。不忠不孝。刺佛身血。污犯僧尼。阻人出家。坏人道心者。入无间地狱。此狱受苦无间。无有出期。地藏本愿经云。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天地有变坏。罪业无了期。无间之罪。如此其重。其余作恶受报。虽不如此久远。而众生生前所造身口意三业。有罪必报。无幸免者。地狱报尽。将已往伤杀生灵。一一填还毕。然后为贫苦下贱之人。若由此植福。即得福报。既得福报。易於作恶。一朝失足。顽福消尽。仍从堕落。其中由富贵而贫贱。由男身而女身。由地狱而畜生。高下低昂。轮转不已。由此观之。实实有地狱境界。即实实有受报之身。若将信将疑。懒散懈怠。一朝恶积报来。难保地狱无分。若谓有福且享。有恶且作。待得报来。有罪再受。吾恐刀锯鼎镬在前。悔之晚矣。凡堕无间狱者。神识昏迷。虽欲念佛。而业力遮蔽。一字不能出口。可畏哉。
一四天下中。惟南阎浮提。人心最恶。杀盗淫妄。终日无休。而古来成佛作祖。多在此处。何以故。以人心猛利。易於发真实道心。非比他洲。人修十善。福止生天。经云。西洲人。作恶微末。至今风俗敦厚。人寿千岁。究因不信佛法。虽得生天。终是未脱轮回。由此观之。欲免地狱。非修善不可。欲免轮回。非修净土念佛不可。念佛即可发真实道心。既发真实道心。成佛作祖。直下承当。岂非世间真豪杰乎。
世间有今生为善。而遇恶缘者。有今生作恶。而享福报者。遂肆然以为祸福无凭。报应颠倒。并将因果之说。一并抹煞。岂知冥中。福罪两报。熟则先偿。譬如种树。先种者。先开花结果。新种者。虽加倍培植。一时未能成阴。即刻开花结果。即此理也。王龙舒先生曰。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遂不信因果。而因不信净土。殊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昔佛谓阿难曰。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又有今世为恶。死生天趣者。阿难问故。佛曰。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趣者。今生之恶未熟。前生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则先还。感应道交。不容先后错乱。凡夫业眼遮隔。不能洞悉幽冥。遂将因果念佛等说。一概抹倒。己既不信。又复教人不信。即此一念之差。一言之妄。口业无边。暗损阴德。为地狱根本。若能深信因果。念佛之念。自油然而生。由此一直前进。明心见性不难。世人亦谅吾苦口否。
须知修道直捷之法。莫如念佛。念佛法门。乃如来怜悯末法中。怯弱众生。指以方便法门。此门圆摄圆收。殊胜奇特。能出三界火宅。能拔三途剧苦。勤修福善。仅得生天。天福受尽。依然堕落。惟念佛往生净土。一生可补佛位。若毁谤不信。永堕地狱可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功德浩大。有不可思议之力。难得今生遭遇正法。当舍却身命。并力念去。虽众生善根厚薄不同。譬如沙内淘金。根利福厚者。眼明心慧。自当早得。即钝根下智。果能勤求不懈。缓缓拾取。举不空手而回。如有同志。当不河汉斯言矣。
昔何尚之对宋明帝曰。百家之乡。一人持五戒。则一人善。十人持五戒。则十人善。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去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陛下可坐致太平矣。可见持戒信佛。不独为出世要法。亦是治世良方。吾愿读书知理之士。信之奉之。不致毁谤造业。吾知是人。必已深明治术。通达事理矣。
诗
厌尘追溯数十年来学道苦志。成七绝八首。不敢言诗。遣闷而已。兼劝同修
幼来负笈从师训。深望书香继昔贤。忽尔中年天下乱。仓皇一棹避烽烟。
从兹栖息向荒村。抛绝韦编事酒尊。偶尔相逢皆牧竖。却从何处问心源。
似箭光阴廿六时。莲缘遇合劝修持。名心未倦归林鸟。大道虽明暗自疑。
迭蒙知识寄书多。劝我除烦执太阿。惟有宝王三昧法。横修净土念弥陀。
从此搜罗净土文。晨钟一棒耳边闻。方知幻体皆虚假。太息兰膏枉自焚。
娑婆学道最难成。火里栽莲念贵真。铁壁铜墙坚不撼。方能撒手出红尘。
尘霾不使镜台封。混俗和光一世中。幸喜猿缰能勒定。六时长对佛灯红。
密密心头五十年。海隅落日盼西天。吾家本是莲邦属。一苇东来度世缘。
莲修起信录卷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