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随学

  深惭无智起狂见。每每胡图改友言。今向佛前求忏悔。愿除狂害早生莲。

  七期发愿

  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彻悟云。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具。则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昆每揣障重。要仗一心不乱。方得往生。今生决定不能。若仗信愿能生。似可勉力。是故凡建七期。定十万弥陀为日课。以作发愿之本。决不求一心不乱。每晨必然臂香三炷供佛。至心发愿云。
  我今然臂香。供养弥陀佛。愿我命终时。决定生彼国。

  呵弃欲盖

  慈云忏愿仪云。定取净业即时成就。不得一念思忆五尘。呵去爱欲。勤息恚痴。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不为正忏障碍。当观察何习偏重。呵弃调停。取令平复。勿便行法唐丧其功。余为此。采止观方便中呵五欲弃五盖之文。附以欣求净土之意。述成十偈。写诸坐隅。日以自警云。

  色

  色欲侵人祸甚深。轮回六道苦弥增。愿求彼佛垂慈愍。早放光明接往生。

  声

  媚言艳曲众邪声。恼乱行人道不成。誓念佛名生彼国。常听灵鸟唱玄音。

  香

  芬芳馥郁害非轻。高志之人亦被侵。唯愿早登安养国。莲华香里悟无生。

  味

  沙弥耽味堕虫身。此欲由来害亦深。及早修行生极乐。酥酡妙食自然成。

  触

  堪嗟触害少人知。垢体常希细软衣。托质莲华身净洁。微风吹着妙难思。

  贪

  贪心一起黑沉沉。人相翻为饿鬼形。急念弥陀生宝所。现成受用不须寻。

  嗔

  炎炎嗔火若蛇形。烧却无边功德林。遥羡乐邦诸善友。慈悲喜舍利群生。

  睡

  睡魔久住黑山林。昼夜常欺学道人。痛策身心称彼佛。早归极乐始安宁。

  掉悔

  掉举身心障已深。更萦忧悔道难成。一声佛号超生死。自在逍遥莫比伦。

  疑

  疑盖萦缠道不成。应须急弃莫存心。乐邦有路原相近。信极方能易往生。

  血佛像诗

  同治壬申夏初。昆在旌教讲寺。看显明和尚之病。见妙能法师自题血像诗十首。喜其深得欣厌取舍之旨。故不揣庸愚。学而和之。每得二首。原韵别记。
  久背弥陀大导师。深沉苦海莫能离。剖身欲画慈悲像。滴血解鲜带泪垂。
  血描极乐大恩师。尽报归依不敢离。苦海漂流无可出。愿伸宝手近吾垂。
  说着死门涕泪淋。深惭虚度莫追寻。至心血写如来像。愿我速闻极乐音。
  穷儿叹苦泪淋淋。痛失摩尼没处寻。割血图成亲长者。朝朝求降大慈音。
  劳劳碌碌百无成。孤负灵台一点明。赖有弥陀垂摄受。恭描血像愿求生。
  善事难周恶易成。皆由因果不分明。今刳舌血描慈像。九品华池定得生。
  造业之时只一躯。三途受苦有千殊。愿从此世生安养。剖血描成彼佛模。
  只说圣凡各一躯。谁知真性体无殊。诚心血绘弥陀像。带起当人台日模。
  觉体灵明本自安。量周沙界一毫端。血图圣像皆因此。唯愿诸人着眼看。
  庄严净土最堪安。宝树重重乐万端。痛血画成调御像。愿生彼国倚栏看。
  轮回生死去还来。何日能升七宝台。割血描师求出苦。免教痛哭响如雷。
  剖身滴血画如来。愿我临终上宝台。诸佛现前同授手。梵音慰喻响如雷。
  现前一念本惺惺。为染尘缘失己灵。血画弥陀全体露。宛然心佛不丹青。
  弥陀愿海寂惺惺。摄取群生复本灵。剖血绘成真实像。是心是佛是丹青。
  佛性常存非旧新。众生迷背认残身。精诚血画慈尊像。普愿含灵越垢尘。
  一点灵光万古新。情根覆蔽变凡身。血心画作西方佛。愿了娑婆历劫尘。
  情枷爱锁莫能开。急急回头把藕栽。恭对西方剖舌血。描成彼佛宛然来。
  彼佛愿门正大开。应将信种急培栽。我今血画金池像。宛在心中无去来。
  旷劫奔驰丧本真。深悲空过负慈亲。今番立誓持名号。滴血申诚画佛身。
  血写弥陀即一真。为人自肯乃方亲。还须把本逃生死。念念休忘彼佛身。

  为友封龛

  拈封条云。真如界内。本无东西之隔。生灭门中。却有来去之形。恭惟旌教堂上显明和尚。一生行满。大事圆成。可谓无所从来。来生东土亦无所去。去往西方更白数言聊表尊德。脱俗离尘数十春。寻师访道志宏深。因缘时至心华发。亲见无生旧主人。苦志参禅功已至。忘身为众愈加精。朝行百事无疲倦。夜坐观心达五更。戒行精严如雪净。慈悲忍辱利群生。出言不说他人过。居世常存厌世心。临终一着无余事。但念弥陀愿往生。可幸显公归西去。堪怜吾辈少知音。且道封龛一句作么生。多年苦行忙如箭。今日安闲坐宝莲。便封。

  往生要关

  念佛之人。将往生时。最怕心怀疑惑。自生退屈。谓我等生死凡夫。罪障深重岂能一世便得往生此皆不如弥陀愿力。特为救度苦恼众生一生成就。而设此方便也。观经云。十恶五逆。临终苦逼。教称十念。即生彼国。此岂非一生成就之明证乎。十恶五逆。乃极大恶人。尚能一生成就。何况小恶。何况无恶。何况一生念佛之人。岂不决定往生。疑者云。大恶之人。临终念佛。十念往生。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乃能如此。释云。大恶之人。宿世尚有善根。何况小恶。何况无恶。何况一生念佛之人。岂有无善根之理。当知但能遇善知识。闻佛名号。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之人。不可自生疑惑。自障其心。令一生空过道业无成。余亲见善友。根机最利功行高超。临终生疑。不得往生。有愚钝者。老实念佛。临命终时。即得往生。可见净土法门。不论根机大小。功行浅深。唯在深信佛语。皆得成就。故慈照宗主云。将谓是凡夫。不得生净土。且自持斋戒。后世愿为人。辗转更修行。方可生彼国。多见修行人。常作如是说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邪见障覆心。毕竟难出离。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今世不得生。一蹉成百蹉。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佛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但当自精勤。一心求净土。

  佛恩加被

  余庚午冬。在旌教寺。起七念佛。因得小病。便生疲倦。不能提起。心中胡思乱想。忽然想着在家之时。衣食难图。苦不可言。今赖佛恩百事现成。稍有微恙。那堪放逸。今逢如此良缘。再不精进念佛。岂有出苦之期。因此忽尔新鲜。神清气爽。念佛颇见有力。因作厌苦出家念佛求生四偈。以常警策。
  自惭历劫罪根深。报在贫家做苦人。衣食难图多困厄。亲邻靡恃甚酸辛。虽存艺业空无味。赖遇病缘起厌心。感佛慈悲垂救护。愿修大行度群生。
  造恶愚人忽作僧。未知往昔有何因。旱逢甘泽非吾福。病遇良医是圣勋。大石将沉还不没。重囚临死得回生。愿祈速出轮回苦。广学菩提报佛恩。
  幸得为僧异俗伦。深惭垢重道难成。胸中妄想纷然起。意地贪嗔不暂停。始学禅宗缘未就。将修净业病相侵哀哉宝所空无获。立誓专称万德名。
  毕命为期诵佛名。朝朝六万定功程。往生尽在专修志。流转咸由放逸心。极乐人民皆不退。娑婆豪贵亦沉沦。唯求早托莲池底。免在阎浮受苦轮。

  忆恩流泪

  同治庚午冬。余在旌教寺。裱一轴六字洪名供於室内。於初挂之日。竭力跪诵千声。以申诚敬。忽忆万德洪名。救我死心之恩。不觉声泪并出因作偈云。
  六字洪名妙莫测。无边功德皆含摄。本师为此重重宣。诸佛因斯处处说。善导多称多放光。少康一唱一飞佛。我今跪诵忆深恩。句句声声泪并出。

  庆领直捷

  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彻悟禅师云。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寄语持名行者。当思此语。始知持名不必参观。至简易至直捷也。余愧数年以来。不解此旨。随伶俐人脚跟所转。妄谓弥陀名号。曲为下根之人。若上智念佛。必要参究作观方称有禅有净。每怀此意。究竟参又参不到。观又观不成。幸於辛未春。而得解入弥陀三身之德。恒称名而顿彰。圆中钞云。一称嘉号。万德齐彰。果有此妙。自此参观心绝。庆幸之至。若非父母勤苦之力。读两年书识几个字。那有今朝。愧出家来。并无酬荐遂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愿我生身父母。承此善根。早生极乐因作偈云。
  以名召德本融通。彼佛分明在口中。果得持名无异念。声声露出紫金容。
  手掐轮珠记佛名。珠中有佛甚分明。只因自己尘缘重。终日於中不见形。
  家贫已读两年书。父母辛勤汗如雨。今解以名召德宗。全凭识字看经语。
  臂上虔焚六八香。至心供养弥陀佛。以斯功德愿双亲。早脱苦轮生乐国。

  惜前谬滥

  堪悲昔日堕偏空。妄谓己明向上宗。念着弥陀平淡淡。自称见地喜浓浓。
  初出家时本信西。一欣禅理反嫌低。至遭兵难方知谬。尽改从前一切非。
  净宗未入自称通。滥解弥陀即主翁。虽说洪名吾喜念。心中犹着没西东。
  我学恭礼只解空。谬称心净即莲宫。至看十要明西有。始决持名愿舍东。

  名号本愿

  众生垢重道难修。苦海茫茫怎出头。法藏因斯立誓愿。但将名号度群流。
  弥陀名号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持名自得

  洪名隐隐口中称。手掐轮珠静静听。听得玄音明历历。恍如有佛露真身。
  开唇诵佛微微响。摄耳澄心细细听。听得佛音含泪出。宛如难子哭慈亲。

  持名要策

  口诵佛。耳听声。句句应使勿暂停。但得如斯无夹杂。宛然有佛在其唇(西斋诗云。口耳相传六个字圣凡不隔一条丝。即此义也)。
  名一举。佛顿彰。(彻悟禅师云。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少康祖师。功极於此。故能称一声名。出一尊佛)声声全露自心光。(即彻悟云。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待寻鞭影。不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全)为兹不用杂参观。只要当人愿力强(坚密大师云。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此即愿力坚强之谓也)。

  持名重口

  持名重口义深深。当究大乘圆顿经。法华一称皆作佛。观经十气便超生。
  洪名功大在音声。故得顿收恶逆根。感应易成全仗此。高贤慎勿看为轻。

  持名当响

  我称名号响如雷。彼佛遥闻必速来。只为念声力小小。故他缓缓送金台。
  我把弥陀尽力称。莲池会里必闻声。其中谅有旧亲戚。终肯早来送好音。

  持名伏妄

  称佛不宜记妄心。最宜听着口中音。譬如白日浓云起。当幸阳光不被侵。
  称名伏妄有奇勋。勋在口中出响声。譬若人间千怪起。一雷能破众邪心。

  三业圆修

  口称佛号必从心。手掐轮珠正属身。三业圆修功必大。故堪将此广流行。
  细想佛宣三藏经。无非警诫修三业。所以深劝称弥陀。声声圆净易超越。

  有佛土颂

  曾见学者。将一卷弥陀经。都说是自心本性。并无彼佛彼土。岂非拨境求心。斩头觅活。余闻之不忍。遂述有佛土颂。以警童蒙。
  大哉一卷小弥陀。佛字算有八十五。只见三心在厥中。敢云无佛宁非忤。
  土字觅成二十一。徧寻性字无踪迹。分明有土是圆谈。不比小乘多说寂。

  自题小照

  本贫穷人。是地狱种。何福而遇出家。何慧而知西方。必蒙弥陀恩德之所加被。既感佛恩。当持佛名。惭愧不能参究作观。不能平伏妄想。只堪记数读诵。毕命为期而已。曾有偈云。
  感佛深恩诵佛名。不修妙观不参心。任凭意地多思想。誓掐轮珠动口唇。问如此念佛。有何奇特。答念珠在手华池朗。佛号离唇性地昏。

  痛策依稀

  坚密大师云。一句弥陀。非大彻不能全提。而最愚亦无少欠。倘有些子分别。便成大法魔殃。只贵一心受持。宁羡依稀解悟。乞儿若见小利。急须吐弃无余。昆向谓名号即佛。岂非依稀。又谓名号即心。岂非分别。如此小利。那可不吐因然臂香九炷。而述痛策云。
  弥陀六万定规绳。日日坚持作路程。不想白牛当处露。只求临死免沉沦。
  朝数洪名六万声。凭他微妙深非深。不求彼佛今时现。只想临终得往生。
  多劫以来积罪深。持名一世岂能清。必凭佛力垂加护。使我临终带业生。
  巍巍万德紫金身。才诵洪名那得亲。必仗当人真信愿。临终佛救始超升。
  吾人心性含诸妙。信此求生终易到。最怕於中解不忘。虽持佛号功难效。
  彼佛洪名度一切。急须持诵休停辍。当如遇难喊人援。莫谓音声便是佛。
  难难难难难之极。顿悟依然生苦域。实为理明事不精。故知重解反招躄。
  易易易易易之至。十声佛号归西去。只凭一点愿心坚。故信洪名功莫喻。

  深恩略赞

  一句洪名血滴滴。当知法藏大恩力。经无数劫结吾缘。始肯今朝口不辍。
  一句洪名血滴滴。释迦之苦如山迭。舍头舍目为吾身。今日方能听彼说。
  一句洪名血滴滴。六方尽出广长舌。为防吾信不能坚。六道轮回无可出。
  一句洪名血滴滴。祖师菩萨汗如血。剖心竭力造诸书。劝我必从者里入。
  古昆自发狂来苦有数载。幸於此休。故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及历代祖师菩萨发愿云。我供臂香四十八。微酬佛祖诸恩德。愿吾今世得超生。尽未来时度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