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志心归命礼 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略明厌离娑婆五痛五烧过患已竟。次乃忻求极乐。三归三宝。志诚谛听。陀罗尼杂集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弈。尔时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下文偈略经广例皆仿此)。
佛教於阿难 西方礼三宝 彼此遥见闻 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着无碍。於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之众。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等。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曜。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等复见不。对曰已见。云云(出服字号))。
夫人韦提希 引导未来人 求生极乐国 十六观经说
(观无量寿经云。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徃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惟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於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神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及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佛言。善哉。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佛国。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次作水观地观树观。乃至下品第十六观。广如经说。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发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徃生。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出岂字号))。
造恶中夭人 念佛或供养 复增其寿命 决定王经说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经云。佛告妙吉祥菩萨言。今此阎浮提世界中人。寿命百岁。於中多有造诸恶业。而复中夭。妙吉祥菩萨。若有众生。得见此经。功德殊胜。及闻名号。如其短命之人。志心书写受持读诵供养礼拜。如是之人。复增寿命。满於百岁。若能持念一百八遍。如此短命众生。复增寿命。或但闻其名号。志心信受遵崇之者。是人亦得增益寿命(出刻字号))。
恐怖县官者 念二菩萨名 解脱恐怖厄 弥陀大经说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云。佛言。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盖楼亘菩萨摩诃那钵菩萨所。无不得解脱者(出服字号))。
昔有四亿众 愿生无欲国 同时见净土 断结经中说
(十住断结经云。尔时世尊。放觉华定意三昧光明。有四亿众。见此瑞色。各生患厌。心自思惟。夫生有死。皆由因缘。死此生彼。牵连不断。染欲为源。斯由贪爱。我等愿生无欲国土。乃得修此觉意三昧。是时世尊知来会者心中所念。而告之曰。西方去此。无数佛土。有佛名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悉同一心。皆由莲华中生。不因父母情欲而生。纯是童男。亦无女人。无大小便。以禅〔脱〕法乐为食。无想念识。共相敬念。如父如母。欲生彼者。可发誓愿。时四亿众即於座上。同心发愿。求生彼土。尔时世尊即〔於〕觉意三昧光明。照彼国土如来世尊及化生菩萨。其国广〔传。〕众宝杂厕。无三恶道八难之苦。见彼国已。此四亿人随其形寿。皆得同时生彼国土(出能字号))。
众生念弥陀 菩萨常卫护 鬼神不得便 往生经中说
(礼忏仪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卫护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出丁字号))。
有善相童女 厌浊礼西方 佛力化为男 经律异相说
(经律异相云。佛在舍卫国。时有长者女名善信。年始十五。为人慈孝。智慧〔传〕达。少小常有大愿。不乐世俗之事。坐自思念。万物无常。当归於死。年寿万载亦皆当死。天地当坏。何况人身。死后魂神当入恶道。酷毒勤苦。独当受之。本从何出。忽有瞋恚恐怖愁忧。或时欢喜。有此无常之事。不见来时去至何所。是辈往来无休无息。念我父母诸家兄弟中外亲属。不知罪福贪欲无厌。我年三五。以许他男。诸家兄弟饭食酒肉。受取疋帛。令我身当往受患难。物质缚结不可得离。当如之何。为此生老。不如及我。今日清净。当发上愿。求觅安隐长乐宫殿。可以自娱。不宜染浊没於三涂。不睹光明。长与苦俱。便正一心自誓。持我身命自当有神有灵。知我心诚。尔时天神现於虚空。语善信言。若当自归西方安隐清净法国。且当先向十方礼拜。慈心敬意。念必达也。已便不现。尔时善信踊跃欢喜。便自澡浴。烧香散华。向十方礼。叉手自思念一切人。即有天神。於虚空中言。汝当正心向於西方说此一颂。以是赞叹阿弥陀佛。如神所勑。尔时佛与大众。飞到善信家。於佛前化身为男)。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弥勒佛 南无维卫佛 南无式弃佛 南无随叶佛 南无拘留秦佛 南无拘邪含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善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宝施佛 南无无量明佛 南无华德佛 南无相德佛 南无三乘行佛 南无广众德佛 南无明德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愿弟子(某甲)等。从今已去。至坐道场。厌离娑婆五痛五烧。忻求极乐三归三宝。随愿往生西方净土。发愿已。归命礼西方净土一切三宝。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一
阘
(音塔)。
冗
(而泷切)。
思过
(上去)。
燧
(音遂)。
适
(音释)。
苟
(音狗)。
夔
(音逵)。
僻
(普击切)。
疫
(音役)。
疠
(音例)。
不胜
(音升。举也。下准此)。
嗜
(音视)。
遽
(其据切急也)。
迅
(音信)。
航
(胡郎切)。
缁
(音之)。
抗
(音航)。
颓
(杜回切)。
悚
(息拱切)。
魇
(音靥)。
菡
(胡感切)。
萏
(徒感切)。
舫
(音放)。
培
(音裴)。
蠡
(音螺)。
宏
(户萌切)。
啻
(施智切)。
侮
(音武。慢也)。
犹豫
(上余救切)。
迭
(徒结切)。
剧
(奇逆切)。
弈
(音亦)。
唯然
(上以水切。诺也)。
中夭
(上去。下於兆切)。
酷
(苦沃切)。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二
○决疑生信第二
(嗟夫众生疑多学寡。障重福轻。如无开导之文。岂解求生之法。今则假施问答。权设主宾。为决疑情。令生谛信耳)。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归依西方三宝已竟。次乃决疑生信。普为众生。无始至今。种种疑惑。各各在心。所以不肯求生净土。纵欲求生。不知法门。多修杂善人天有漏华报因果。不出轮回。受其生死。苦恼无量。为此四众。今於诸圣教中。采摭众生种种疑惑。一一释之。称赞疏云。因则唯修一日七日。果则永得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如是境界。骇人耳目。若佛在日。或正法中。众生福胜。信智深厚。闻佛一说。谛信无疑。奈以像末法中有情福劣信智浅薄。闻如是法。便生疑谤。故释迦世尊说此经时。即有十方十殑伽沙诸佛如来。现大神变。发诚谛言。证我世尊所说非谬。仍自今有无信之人。闻修西方净土业者。拨之为邪谤法之愆。云何不怖。凡是三宝弟子。应须谛信佛语。如为臣者必信王言。若为子者必信父训。若其不信。岂得名为忠臣孝子。若四众等以佛为师。不信佛语。便非佛子。乃是魔民。如是之人。深可怖畏。而诸众生所以不能深信经语有此疑者。皆由无明惑故。妄起颠倒。因疑惑故。堕三恶道。悔何所及。大众当依佛语。如教修行。不得疑惑。所有我等无始至今。一切疑惑重罪业障。若不忏除。无由往生。宜各人人如救头然。求哀礼忏。速令清净未作之罪。不敢更作。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世自在王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十殑伽河沙数俱胝佛 南无东方现在一切诸佛 南无不动佛 南无山幢佛 南无大山佛 南无山光佛 南无妙幢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河沙。住在东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加用心。摄耳谛听。疑障消除。身心解脱。愿离三涂。求生九品。过去生死。劫石难量。未来轮回。芥城何尽。惟愿三心励志。十念成功。此方生缘既谢。彼界妙境即现。祥云后捧。净侣前迎。剎那顷即得往生。僧祇劫常居安养。今则决疑生信。次第开陈问曰。称赞疏云。如何口念心思即得往生西方净土。答曰。心则缘佛境界。忆持不忘。口则称佛名号。分明不乱。如是心口内外相应。若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成就八十亿劫殊胜功德。一句尚尔。何况十句百句千句万句。如是一日一月一年一生。行住坐卧。昼夜精勤。何罪垢而不消亡。何功德而不增长。何因不生极乐国。何缘不见弥陀佛。譬如婴儿。或有所怖。发声号呼。唤其父母。父母慈悲。闻子唤声。诸事且置。急来救护。今时五浊恶世众生。常被生老病死三涂等苦之所逼切。既觉知已。即生惊怖。以真实心。高声称念彼佛名号。以求救护。阿弥陀佛有天耳通。必定远见。有也心通。必定远知。佛之慈悲不同人间痴爱。父母等视。众生犹如一子。决定亲来。垂慈接引。所以然者。良以西方无量寿佛愿力深重。常以光明名号。摄化众生。我等佛子。今既与佛本愿相应。理必如是。勿生疑虑。若诸众生以志诚心。一念十念。一日七日。承佛愿力。皆得往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当起勇猛心殷重心志诚心决定心不退转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弥勒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栴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菊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