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佛在园。放金色身光。并现化佛唱千众始末名。大众云集。佛出舌相。放千光明。现无量化佛。说诸陀罗尼法。弥勒得百万亿陀罗尼门。起住佛前。优波离问此人命终生何处。佛说兜率中庄严之事。作此观者。皆得往生彼天。随侍下生得菩提记。
一心奉请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拜观同上) 大乘单本。
佛住寂灭道场。弥勒来见。梵志问其往因。佛言过去有弥勒佛说慈心三昧大悲海云经。一切智光明婆罗门。闻经发心。入山修行。绝粮七日。白兔母子。舍身供之。仙人不食。即弥勒也。白兔母子。即释迦罗睺。
一心奉请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拜观同上) 新附三秦录。
佛住竹园。婆须蜜多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王诣佛问。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处。因说猕猴往因。受菩提记。
一心奉请文殊师利般涅盘经(拜观同上) 西晋清信士摄道真译。
佛在园。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略说观文殊法。及说示灭起塔种种佛事。
一心奉请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拜观同上) 刘宋西域沙门畺良耶舍译。
佛在青莲华池精舍。与比丘菩萨十方菩萨五百离车子俱。佛入普光三昧。身毛放光。化七宝盖。现十方事。又放眼光。照药王药上二菩萨顶。其顶上如金刚山。十方诸佛皆悉映现。长者子宝积。请问观法。佛言。具五因缘方得闻此二菩萨名。二菩萨各说咒以璎珞供佛住佛肩上。如须弥山。山有梵宫。十方十佛坐宫中花。赞二菩萨所说神咒。佛授二菩萨记。次说观法五十三佛名。为阿难说菩萨昔因缘。
一心奉请地藏菩萨本愿经(拜观同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於天宫。说破地狱法。母氏生忉利。故佛於忉利说之也 忉利天宫神通品放光集众。初赞地狱度尽众生之缘 分身集会品。地藏及属赴会。世尊一时全摩分身地藏之顶 观众生业缘品。摩耶问法。隐妙现粗。如来初述五无间事 阎浮众生业感品。定自在王问往因。佛又说二事。表菩萨愿。四王问众生不尽之故。佛答愿力方便亦无尽。当知此事。非尽无尽所能测。非诸天鬼神所能知。王故问。佛故答也 地狱名号品。中有人焉。呼之欲出 如来赞叹品。放身光。出大音。告无量圣凡。称地藏恩力 利益存亡品。地藏劝生断恶修善为菩提妙机。大辩长者引出如法道场境界 阎罗王众赞叹品。实者鬼神。无所私。权者菩萨。多所护。心灵神妙。呼吸全通。成佛之鬼王。即地藏化身眷属也 称佛名号品。地藏说过去佛名。表佛虽去世。名尚可依。安慰婴儿失乳悲也 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地藏舍罪而论福。佛详述以鼓舞凡心 地神护法品。地与地名相相依。圣凡一贯。无情有性。妙用皆圆 见闻利益品。佛种种光。感观音问法。长行偈诵极力称扬。为无佛时。永作众生依赖也 嘱累人天品。说经本旨。为付嘱含灵慧命而已。神力则粗。道力则妙。拈来即是。草生皆春。能现无边利益。
一心奉请佛说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拜观同上) 唐中印土沙门那提译。
佛在灵山。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大会庄严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罗。供八菩萨所致。谓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执金刚主文殊止诸障地藏。
一心奉请佛说八大菩萨经(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在园。比丘八菩萨俱。谓妙吉祥圣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除盖障地藏也。有无能胜等来会。佛为舍利弗说东方五佛名。善精进吉祥如来。普照如来。吉祥如来。印捺啰计都特嚩惹王如来。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
一心奉请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拜观同上)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
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幢。师子作。坚勇精进。击金刚慧。又四菩萨。弃阴盖。寂根。慧威。不离。
一心奉请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拜观同上) 唐中印土沙门那提译。
佛在园。比丘菩萨俱。人天八部咸在。离垢慧问礼佛法。佛言。五轮着地。应发五愿。又示十方佛名。又示归依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法。
一心奉请佛说老女人经。及佛说老母经。佛说老母女六英经(拜观同上) 第一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第二附刘宋录。第三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三本同经。第三尤略。
佛在乐音处。比丘菩萨俱。贫老女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四大从何来至何去。佛言无来去。说众喻譬。老女开解。佛述往因。记其往生极乐。后成佛道。
一心奉请棱伽阿跋多罗宝经。及入棱伽经大乘入棱伽经(拜观同上) 第一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第二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分十八品。第三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分十品。文笔在繁简之间。
此经标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而总以心境超出为宗。故於海中断往来处。飞身集会而说之也。大慧菩萨从他方来。明不滞一方而得法要也。中百八句。佛乃推至尘毛之量。盖一毛之障。全体皆非。所以深警菩萨也。自觉圣智。全超数量。不属有无。从此立言。皆殊外道。故精心以析出之也。夜叉王从此发心。何难入佛。斤斤食肉之戒。故是为善之初门。有缘皆悟入也。
一心奉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棱严经(拜观同上)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此於大乘方等一切中。性相圆明。独推第一。以此有规矩之棱严。透入不立规矩自成规矩之华严。修行乃无憾。世人粗妄。浪说能修。魔外根株。任生任伏。无此金刚手眼。百年妖怪。竟落空亡。罪毕重修。不知何日。故须於此典。精意求之。一句入神。万劫为种。虽兼顿渐。不隔圆圆也。因缘主客。文义畅明。其中唯琢成四字八字为句。不无勉强。然其超出他经之译手。则十百矣。唯华严过之。维摩并辔耳。
一心奉请佛说首棱严三昧经(拜观同上)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在灵山。比丘菩萨天龙等来集。坚意问三昧。佛唱首棱严名。众各敷座。各见如来坐其座上。等行梵王问何佛是实。佛言一切皆真。次摄神力。以百句义释此三昧。次说射喻。次有持须弥山释现三昧力。现意天现三昧力。佛放眉光。照魔宫。众见魔被五缚。次有魔界行不污菩萨化度魔女。魔寻见佛得记。因说四种记不同。次为二百魔女授现前记。次问住三昧神力。坚意问文殊福田多闻等义次授净月藏天子道记。次文殊说往昔三百六十亿世作辟支佛於是二百菩萨还发大心。誓得十力。次令弥勒现三昧力。迦叶知文殊久成佛。佛说为龙种上佛。佛升空。光照十方。诸佛放光相见。互说此法。次明佛寿甚长。次明受持者有二十不思议功德。
一心奉请维摩所说经。及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拜观同上) 第一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秦姚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第二一名不可思议法门之称。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第三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国品。佛在若罗树园。五百长者子献盖。佛令合为一盖。普现世界中事。并十方佛说法。宝积问净土。佛种种答。皆一性超出之谈。故法法皆是。舍利小见。佛即破之 方便品。弟子品。菩萨品。文殊师利问疾品。居士方便现疾。念世尊。世尊勅弟子问疾勅菩萨问疾。皆不敢受命。表维摩超过之德。文殊应命往问。大众往从。亲见主宾问答 不思议品。斗室一闲。空无坐处。顺声闻见而现座。座出东方须弥灯王佛剎。高广之座。小果不堪。教以礼敬。现身等座而坐之 观众生品。维摩答文殊。说众生如幻。乃至水月镜像。从无住而立一切也。以身说法。天女故散华。舍己同他。声闻乃破执。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实非女也。弹指未终。已超法界矣。 佛道品。维摩言。菩萨行於非道。通达佛道。文殊言一切烦恼为如来种。维摩说法门眷属智母方便父等 入不二法门品。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最后问维摩。默然而已。文殊乃赞叹真不二门 香积佛品。遣化乞食以破声闻浅见。唯座及食。破情量则不可思议之境现焉。后之学人。勿效声闻苦系也 菩萨行品。大众往见佛。佛为阿难说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又为香积诸菩萨。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见阿閦佛品。维摩断取妙喜世界。示此大众 法供养品。天帝赞叹。誓愿拥护佛引宝盖王事。以明法供养最。
一心奉请善思童子经。及大方等顶王经。大乘顶王经(拜观同上) 第一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第二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第三萧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第二亦名维摩诘子问经。
佛住庵婆罗波梨园。比丘菩萨俱。化作天身。毗耶离城乞食。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从高楼上投身礼佛。献彼所执莲华。誓成菩提。与舍利富楼阿难问答。佛言大菩提路。无有一法而可得者。说不惊不怖不畏之法。童子证无生忍。佛为授记。
一心奉请月上女经(拜观同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在毗耶草茅精舍。比丘菩萨俱。有一离车。名毗摩罗诘。生美女名为月上。一切童子争欲娶之。约七日后自行选择。至第六日。手出莲华。华出化佛。执华而出。说偈诃欲。引众见佛。路答舍利弗问。既到佛所。复答诸菩萨问。次以莲华供佛。化成华帐。共出十华。发十愿。即得记云。先生天。次末世护法。次生兜率。随弥勒受持正法。次生阿弥陀佛国。次供养十方诸佛。乃成月上如来。月上女闻此偈已。转男身出家。
一心奉请大乘密严经。及重译大乘密严经(拜观同上)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前本。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后本。不空所译同前经而稍改品名。多偈语耳。
密严会品。佛住出过三界密严之国。与微尘菩萨俱。放光照现庄严胜相。答如实见菩萨之所问。金刚藏问第一义法性。佛答。如来藏不生不灭。如月普现 妙身生品。如实见请金刚藏说内证境界。及归依处。皆偈答之。复示缋像梦境喻。又明三性五法义。复现大小无量身形。众多菩萨同问世间一切谁之所作。答以阿赖耶识能现众法。螺髻梵王乘佛威力来密严国。问法。金刚藏说如来善示现义 胎生品。金刚藏对梵王。诃斥胎生不净。应当舍离。亦不应为三昧所缚。若离二取。生密严国 显示自作品。金刚藏复告螺髻。深明五蕴不实。宝髻更请随宜说法。金刚藏深明一切唯心 分别观行品。金刚藏说舍拳军车等喻。明诸法无实。宜速发大心。修净行。生净土 阿赖耶建立品。复明阿赖耶识。与染净法恒作所依 自识境界品。金刚藏放髻珠光。照一切。告如实见。以雪山恶兽。喻外道於阿赖耶所生我见 阿赖耶秘密品。宝手菩萨白众色最胜王。令问名想义。金刚藏答。依想立名。名无实事。乃至赖耶与七识。如铁与磁石。俱无有思。得首棱严定则於一切法自在变现。明阿赖耶识。随迷悟缘。为凡为圣。月幢世尊。分身眷属亦咸集会。金刚藏偈明唯识妙义。菩萨天人咸皆赞叹。金刚藏与大树紧那罗王。持进菩萨。观自在等诸大菩萨。演说诸法性空。从心而起。阿赖耶。如来藏。不一不异。
一心奉请解深密经。及深密解脱经。佛说解节经。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拜观同上) 第一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第二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与上经同。而第二品分作四品。第三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即前经胜义谛。相品分作四品。第四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即前经地波罗蜜品。第五译人同第四。即前经如来成所作事品。
序品。佛在超三界所行处。大声闻俱。无量菩萨从种种佛土来会 胜义谛相品。如理请问佛。解甚深义密意答。明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尔。假施设句。如幻事等。法涌向佛。说外道菩萨之所思议。佛为说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善清净慧。向佛述修解行地菩萨之所疑惑。佛为说胜义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佛告善现。有情界中几怀增上慢。几离之。善现答。离者甚少。佛为说徧一切一味相 心意识相品。佛答广慧。於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及识。不见阿赖耶及识。不见积集及心。不见根尘识。是名胜义善巧菩萨 一切法相品。德本问。何名於诸法相善巧。佛言徧计依他圆成如实了知 无自性品。为胜义生说三种无自性。性密义。问。初鹿苑转四谛轮。虽希有。犹未了时。二时依一切法皆无自性。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希有。犹未了义。第三时。以显了相转正法轮。最为希有。是真了义 分别瑜伽品。佛答弥勒。奢摩他。毗钵舍那。四种所缘境事。缘别法。缘总法。三三摩地。知法知义。闻思修三慧及总空性相等 地波罗蜜品。佛答观自在所问十一地义及十波罗蜜义 如来成所作事品佛答文殊所问法身解脱身义言音差别相。一切智者相。如来心无加相生起相。成正觉转法轮入涅盘皆无二相。乃至秽土净土。何事易得。何事难得。
一心奉请佛说佛地经(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住最胜大宫殿中。为妙生说五种法相大觉地。谓清净法界及与四智。又言。证无生法忍。由遣自他二种想故。得平等心。自他异想。不复现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如天入杂林。众流入海。
一心奉请金光明最胜王经。及金光明经。合部金光明经(拜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