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一心奉请大佛顶首棱严王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阿难因乞食次。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将毁戒体。於时如来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生出千叶莲华。有化佛身(此咒神。名帝殊罗施。五佛顶中之光聚佛顶也)。结加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来归佛所(用光聚佛顶真言印)。真言曰(全文不载)。
跢侄他(一) 唵(二) 阿那隶(三) 毗舍提(四) [鞥-合+(白-日+田)]啰跋阇啰陀哩(五) 盘陀盘陀你(六) 跋阇啰谤尼泮(七) 虎[合*牛]都嚧瓮泮(八) 莎婆诃(九)
跢侄他以上。皆归敬词。唵字下三十四字。乃咒心也。所谓咒心者。从诸佛微妙心中出生。因此得名。世以悉怛多般怛啰当之。非也。此六字翻白伞盖。非咒心。乃咒名耳。然咒之名亦多灵异。故用之亦多验。
是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彼摩登伽。一听宣扬。爱心永脱。神力冥资。速证无学。末世欲立道场。雪山白牛粪。和沈水栴檀苏合涂坛。方圆丈六。为八角坛。中心置一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随安华叶。取八圆镜。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纯烧沈水。无令见火(於灰中烧之)。取乳糖酥蜜。置十六器。於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以奉诸佛菩萨。三时护摩(经中不言护摩者。以译师不习密法故耳)。四外悬诸华旛。室中四壁。设十方佛菩萨形像。应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世音金刚藏。安於左右。帝释梵王乌枢瑟摩。并蓝地迦军茶利毗俱知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於门侧。左右安置。又面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於初七日中。至诚顶礼诸佛菩萨阿罗汉号。六时诵咒。绕坛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徧(祇是诵此三十七字百八耳。若诵〔令〕文。力必不及。或谓绕百八周。亦非也)。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第三七中。於十二时一向持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於道场。修三摩地。身心明净。犹如瑠璃。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是故当知。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离魔事。无有是处。若佛灭后。有能持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一切诸毒所不能害。一切恶咒皆不能着。恶星退散。八万四千金刚守护。女人求孕。持诵此咒。或佩於身。便生福德智慧男女。诸求长命。果报圆满。皆得成就。安眠无恐。保护修行。入三摩地身心安稳。魔殃退散。不净弊衣。悉同清净。或不能入坛行道。但诵此咒。与入坛者力无异也(佛顶毕。以下佛部)。
一心奉请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佛以般若波罗蜜多经。付嘱波斯匿王。令其於末世七难起时。请百法师。讲读是经。其难即灭。时金刚手五菩萨等说此真言。国土所在。有受持者。即往拥护。印相。以二手背相附。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於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头指。置於心上。真言曰。
曩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 娜莫(引)阿哩夜(二合)吠路者娜(引)野(二) 怛他(引)蘖多(引)夜阿啰诃(二合)谛(三) 三藐三没驮(引)野(四)娜莫阿(引)哩野(五) 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引)野(六) 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七) 摩贺萨怛嚩(二合)(引)野(八) 摩贺迦(引)噜抳迦(引)野(九) 怛你野他(引)(十) 枳穰(二合)娜钵啰(二合)你(引)闭(十一) 恶乞叉(二合)野句势(十二) 钵啰(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 萨嚩没驮(引)嚩路枳帝(十四) 喻誐跛哩你湿跛(二合)宁(十五) 俨避(引)啰弩啰嚩野(引)系(十六) 底哩野(二合)特嚩(二合)(十七) 跛哩你湿跛(二合)宁(十八) 冒地质多散惹娜你(十九) 萨嚩(引)毗晒迦(引)毗色讫谛(二合)(二十) 达磨娑(引)誐啰三步谛(二十一) 阿暮伽室啰(二合)嚩儜(二十二) 摩诃三满多跋捺啰步弥(二十三) 涅哩野(二合)谛(二十四) 尾野(二合)羯啰拏(二十五) 跛哩钵啰(二合)跛你(二十六) 萨嚩悉驮(二十七) 娜摩塞讫哩(二合)谛(二十八) 萨嚩冒地萨怛嚩(二合)(二十九) 散惹娜你(三十) 婆誐嚩底(三十一) 没驮(引)么谛(三十二) 阿啰妳迦啰妳(三十三) 阿啰拏迦啰妳(三十四) 摩贺钵啰(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 播啰弭谛娑嚩(二合)贺(三十六)
若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佛命东方金刚手。南方金刚宝。西方金刚利。北北方金刚药叉。中央金刚波罗蜜多。五菩萨各持法器。放光救护。令无灾难。先须沐浴。着新净衣。受近住戒。於无边有情。广起悲愿济度之心。入坛供养。结根本印(即手背相附印)。诵真言七徧。即想自身。变成波罗蜜多菩萨。为一切诸佛之母。坐白莲华上。身黄金色。众宝璎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系白缯。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梵夹。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母指压无名指头。从顶至踵。身诸毛孔。流出光明。一一光中。化无量佛。徧诸世界。普为众生。当根宣说波罗蜜多甚深之法。皆令解悟。住三摩地。作此观已。顶上散印。手持数珠。诵一百八徧。如是一日四时。依数念诵。一切灾难。永不复生。
一心奉请佛母大孔雀明王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佛在逝多林祇园精舍。莎底比丘。蛇螫其足。佛说摩诃瑜利佛母明王。命阿难救。应时毒散。安乐而起。印相。二手右压左。内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直竖。头相拄。即成。结印当心。真言曰。
曩莫没驮野(一) 曩莫达磨野(二) 曩莫僧(去)伽(去)野(三) 怛你也(二合)陀(去引)(四) 护护护护护护(五) 曩誐[口*隶][口*隶](六) 弩(鼻上)么[口*隶][口*隶](七) 护野护野(八) 尾惹野尾惹野(九) 度苏度苏(十) 麌噜麌噜(十一) 壁攞闷攞(十二) 底哩闷攞(十三) 伊(上)哩蜜达[口*赖](二合)(十四) 底哩蜜达[口*赖](二合)(十五) 伊(上)哩底哩蜜达[口*赖](二合)(十六) 弩(鼻)谜(十七) 苏弩(鼻)谜(十八) 妒(引)苏帝(十九) 遇(引)攞吠攞(二十) 左跛啰(二十一) 尾么攞(二十二) 伊置哩(二十三) 毗置哩(二十四) 哩置哩(二十五) 尾置哩(二十六) 曩谟窣睹(二合)没驮南(二十七) 唧哩枳枲(二十八) 遇弩哩迦(引)(二十九) 曩谟啰喝(二合)耽(三十) 护(引)啰娜(引)啰(三十一) 嚩嚩洒(二合)睹祢嚩(三十二) 三满帝曩(三十三) 捺舍苏舍你(引)苏(二十四)○(义净译无嚩啰洒睹下三句。有云所求满愿。我名某甲并诸眷属。说所求事。若大旱时云愿天降雨。若大涝时云愿天止雨。若饥馑盗贼疫疾厄难。随事陈说。求请无不如意) 曩莫母驮(引)南(三十五) 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十六)○(按经文中。上自七佛。下至诸天鬼神。皆随喜宣说此佛母明王真言。凡数十章。释迦牟尼救莎底一章。在第三卷内。而此一章。则佛往昔为雪山孔雀王时所持诵者。故特录之)
世间灾福逼恼饥馑旱涝。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鬼魅恼。或所求愿。障碍不成者。皆由无始以未。贪爱无明。虚妄分别。三毒烦恼。不了实相。积集不善之所招感。当作五肘方坛。三重布位。中央八叶莲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身白色相。作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坐白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状似木瓜)。左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如桃形)。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於莲华叶上。右边左旋。画七佛世尊。西北第八叶。画慈氏像。皆头向外。各住定相。於华叶外内院四方。画四辟支佛。四隅画四大声闻(阿难。罗睺罗。舍利弗。目乾连)。第二院。画八方天王。并诸眷属。第三院。画二十八药叉将。及宿曜十二宫神。於坛东安佛母孔雀明王像。其画像法。如前画像。唯不安界道(此是第二座本尊像)。供养如仪。读经者可三五人至七人。更替昼夜不令经声间断。只一人为明闲教法咒师。指撝取与。祇对作法。结印启请圣贤。余人但当至心读经。唯在徧数多。殷重发愿。依三十七圣礼忏。或三时。或六时。其道场。或一日。或二三日。乃至七日。皆可(明代应赴家。以经文编入曲调。佐以铃钹管弦。谓之弹孔雀经。可谓亵慢矣)。
一心奉请大云轮请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佛在难陀坞波难陀龙王宫。受无边庄严海云威德轮盖大龙王请。说有大云所生加持庄严威德藏变化智幢降水轮吉祥金光毗卢遮那。一毛端所生种姓如来名号。一切诸龙。若能受持。称名礼敬。一切苦难。皆得解脱。即能於此赡部洲内。降注甘雨。药草丛林树木苗稼。一切增长。
南无毗卢遮那藏大云如来。
南无性现出云如来 南无持云雨如来 南无吉祥云威如来 南无大兴云如来 南无大风轮云如来 南无大云闪电如来 南无大云勇步如来 南无须弥善云如来 南无大云如来 南无大云轮如来 南无大云光如来 南无大云师子座如来 南无大云盖如来 南无大善现云如来 南无云覆如来 南无行云如来 南无光轮普徧照曜十方雷震声起云如来 南无大云清凉雷声深稳奋迅如来 南无布云如来 南无虚空雨云如来 南无疾行云如来 南无云垂出声如来 南无云示现如来 南无广出云如来 南无击云如来 南无云支分如来 南无如着云衣如来 南无云苗稼增长如来 南无乘上云如来 南无飞云如来 南无云名如来 南无散云如来 南无大优钵罗华云如来 南无大香身云如来 南无大涌云如来 南无大自在云如来 南无大光明云如来来南无大云施如来 南无大云摩尼宝藏如来 南无云声藏如来 南无云族如来 南无云摄受如来 南无散坏非时云雹如来 南无大云空高响如来 南无大发声云如来 南无大降雨云如来 南无施色力云如来 南无大云并雨水如来 南无流水大云如来 南无大云满海如来 南无阳焰旱时注雨云如来 南无无边色云如来 南无一切大云示现阎浮提飞云威德明云光一切诸如来至真等正觉。
一切诸佛菩萨真实力故。敕一切诸龙。於此阎浮提内。降注大雨。除灭五种雨之障碍。(手印待考)真言曰。
多侄他(一) 娑逻娑逻(二) 呬哩呬哩(三) 素漏素漏(四) 那(引)伽喃(去声)(五) 阇婆阇婆(此句并去声)(六) 侍毗侍毗(并去声)(七) 树附树附(八)(○佛实力故大龙王等速来於此阎浮提内所祈请处降注大雨)
遮罗遮罗(并去声)(一) 至利至利(二) 朱漏朱漏(三) 莎(引)呵(四)(○此真言文甚长。隋译则兼有华梵。唐译则止存梵音。此数句。寻常祈雨所念诵者。若结坛作法。当诵全文也)
欲请雨者。於露地作十二肘坛。中央施一高座。上敷新青蓐。张青帐。座东三肘外。用牛粪汁。画一身三头龙王。诸龙围绕。南方去五肘外。画一身五头龙王。诸龙围绕。西方去七肘外。画一身七头龙王。北方去九肘外。画一身九头龙王。皆以诸龙围绕。四角四华瓶。以金精石黛和水令青。悉使满瓶。瓶内插华蕊。四门安香炉。烧种种香。四面各悬青旛七枚。合二十八旛。皆长一丈。然酥油灯。亦随幡数。设诸杂果酥酪乳糜。安置四面诸龙王前。散华烧香。不令断绝。果食瓶衣。日日须新。不得用故。日初出时。施设供具。读经之人。三时澡浴。着新青衣。先礼诸佛。烧香散华。请一切佛。诸大菩萨。及与一切诸天龙王。为众生故。恒起慈心。不生恶念。以此礼佛及诸功德。回施一切诸大龙王。并及含识有情之类。然后升座。高声读经。昼夜不绝。若一七日。若三七日。必降甘雨(一切如来咒。凡见於大藏秘要者录之。身口心即曼荼啰也)。
一心奉请金刚光焰止风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佛游摩伽陀国。中路遇黑云恶风雷电霹雳。佛教阿难。以新净瓮盛水。摄逐恶龙。俱入瓮内。奋声诵真言。以水瓮口。覆合露地坛中。止斯风雨。复说饮光真言曰(未传手印。即用金刚拳)。
那谟勃陀耶(一) 那摩达磨耶(二) 那谟僧伽耶(三) 怛侄他(四) 唵(五) [可*欠](呵可切)啰[可*欠]啰[可*欠]啰[可*欠]啰(六) [可*欠][可*欠][可*欠][可*欠][可*欠][可*欠][可*欠][可*欠](七) 纳莫迦始野播野(八) 怛他誐跢耶(九) 阿啰[可*欠]羝三藐三勃陀耶(十) 悉殿都(十一) 漫怛啰播那莎诃(十二)
恶龙霖雨。多时不晴。路地治坛。采时华一千八十朵。持用献佛。便以此华作护摩事。高声紧捷。一诵一投。尽此华已。一切恶风霖雨。一时晴止。若有重障。一设不晴。从一至二。乃至於五。依法行之。无不晴者。行人须沐洁身服。断诸语论。与大慈心相应。即得成就。
复有根本心真言。
那谟勃陀耶(一) 唵呬哩弭里(二) 战抳弭哩里(三) 战抳战抳蔓陀耶(四) 莎嚩诃(五)
此心真言。若有人能信解受持。住高山顶上。以此真言。加持石榴枝一千八十徧。右手执杖。左手结龙王印。随十方面。观视天地。田野苗稼。奋怒大声。一诵真言。一杖拟击。克期止御。方别一千八十徧。则令一切恶毒龙等。身毛悚竖。战怖不安。毒心息灭。而得止恶毒风雨雷电霹雳。龙坐印者。以左手大母指横屈掌中。以中指无名指屈压大母指上。头指直伸微屈。小指直伸不屈(秘要未收者。补於后集)。
一心奉请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世尊再转法轮。以三昧力。往宝灯世界端严么尼种种清净建立如来所。命金刚手秘密主菩萨。以杵击地。於其裂处。涌出七宝楼阁。楼间现窣堵波。中有三如来身。一曰摩尼宝华幢王如来。二曰种种摩尼如来。三曰金刚超涌王如来。此三佛。於过即劫为三仙人。居於宝山。正念思惟。何等何时。能成正觉。度诸有情。净居天空中告曰。过去一切如来。为欲利有情故。曾说大宝广博善住秘密陀罗尼。才闻此咒。当於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一切佛法当得现前。仙人欢喜。於所住处。便舍身命。身如生酥。销融入地。即於没处而生三竹。生长十月。自然剖开。各於其中现一童子。光色殊丽。相好成就。即於竹下。结加趺坐。入於正定。至第七日。於其中夜。成等正觉。时彼三竹。悉皆变成七宝楼阁。又於虚空中。有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以金为字。忽然而现。空中净居。即释迦也。复有侍者名曰净居。常勤承事。得受佛记。即此端严摩尼建立如来是也。根本真言印相。右手头指与母指相拄。以头指甲掐大指甲侧。左手亦尔。二手合掌当心。然后稍屈左右中指。令两头相拄。复展左右无名指。亦令两相拄。各舒左右小指。真言曰。